老年人冬季的保健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冬季氣候寒冷乾燥,是許多老年疾病的高發時期,有的老人身體虛弱,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毛病纏身,實在令人苦惱。下面小編帶你瞭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1、起床要慢

  清晨人體血管應變力最差,是急性心梗發生的高峰時段,老人睡醒時不要急於下床,先在床上躺一會兒。起床後最好喝杯溫開水,有利於稀釋血液。

  2、飲食有節

  冬季天氣冷,老人可多吃一些肉類和高熱能食品,以適當補充熱量,但也要適可而止,若過食肥膩,則痰溼頓生,對心腦血管疾病有害無益。老年人冬季可選擇食用苦瓜、白果等苦味食物,而少食過鹹之物,對於養生保健,防患未然都是有一定作用。但如老人體質較好,就沒必要大量進補營養品,只要注意日常生活調節即可。

  3、食補不宜“熱”

  很多人喜歡在冬天大補,比如吃羊肉鍋或者喝補湯等,其實這種過於“燥熱”的食物不宜多吃,尤其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此外,天麻、熟地黃、紅花等中藥材也要謹慎食用。

  4、起居有常

  入冬後,晝短夜長,老人要適應變化,適時增添衣服,調節作息時間。在冬季,老人應睡眠充足且要定時,要“早睡晚起”。一般認為,老人冬天睡眠時間7至9小時為宜。起居有常還包括定時解大便。“欲得長生,腸中常清”。冬天由於上廁所不方便,加上活動少,老人往往不能保持天天大便。但長時間不解大便,腸道會吸收糞便中的有害物質,會促使一些老年性疾病的發展。

  5、注意腳保暖

  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慢而少,皮下脂肪層較薄,保暖性較差,一旦受寒,會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使抗病能力下降,導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數九嚴寒腳部的保暖尤應加強。老年人冬季應及早穿厚襪子配棉鞋,以暖足固腎。有凍傷史者更應早穿。此外,晚間臨睡前以熱水燙腳,搓腳心湧泉穴,以保持末梢血液迴圈良好,利於保健。對有凍傷史者,可用蔥須加花椒的熱水洗燙腳。

  6、家裡放盆水

  冬季,人們為了禦寒而將門、窗緊閉起來,再加上取暖設施的使用,致使室內的空氣乾燥、汙濁,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老人本身抵抗力較弱,對冬季氣溫、溼度等氣象要素的變化極為敏感,長期處於寒冷乾燥的環境中,很容易發生上呼吸道感染而誘發哮喘。因此,在控制室內溫度同時,應注意保持室內整潔、空氣流通和溼度調節。最簡單的方法是在暖氣旁邊放一盆清水,使室內空氣保持一定的溼度,因為空氣乾燥會影響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

  4個老人冬季防寒誤區

  1、足不出戶,終日烤火

  在冬季,經常門窗緊閉,室內吸菸、塵埃、人體排洩的廢物、家用電器發射的電子霧等,無不對人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若終日閉門烤火取暖,會降低老年人的耐寒和抗病能力。因此,老年人過冬,除晚上和大風降溫天氣外,不要終日足不出戶。每當豔陽高照的無風天氣,應儘量多到室外活動,這樣有利於提高老人的體質和耐寒能力。

  2、控制飲水,防止多尿

  冬季汗少,尿量相對增多,這是正常現象。有的老人,總擔心尿多會影響休息和睡眠,便有意控制飲水,連粥和湯也不敢喝。殊不知,這樣做是非常危險的。多數老人機體內的水分均比青年人少***約少30%***,若再終日不敢飲水,就會呈現相對脫水狀態,會導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再加上寒冷刺激,使血流速度減慢,最容易誘發腦血栓形成及心絞痛。因此,老年人在飯前、睡前及起床後,應主動適量地多飲水。

  3、聞雞起舞,外出鍛鍊

  運動鍛鍊有益健康,但傳統的“聞雞起舞”的做法對很多人是不適宜的。這是因為冬天凌晨的空氣並不新鮮,冬季多霧,霧中有害物通常比正常大氣高出幾十倍。冬季的冷空氣對呼吸道也會產生不良刺激,會誘發和加重呼吸道疾病。所以,現在主張清晨6~9時,老人應避免外出鍛鍊,最好在日出之後,或改在下午進行,這樣有利於避寒就溫,維護機體陽氣。

  4、飲酒取暖,酒後洗澡

  許多人都認為“飲酒能禦寒”,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為酒本身產熱並不多,飲酒後,面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因而感到燥熱,但這只是暫時的。隨著面板散熱的增多和加快,反而消耗了體內蘊藏的熱能,發熱過後,體溫會很快降低,畏寒的感覺會相繼產生,並容易引起頭痛、感冒和凍傷。

  加之浴室中門窗緊閉,氧氣稀少,用力搓洗更會加重心肌耗氧量,因而最易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另外,由於酒後往往動作不協調,步態不穩,浴室地面又滑,極容易引起摔倒,造成橈骨頭或股骨頸骨折。所以,老人在飲酒後,不可急於洗澡。

  老人要預防6種冬季高發疾病

  1、感冒

  老年人要重視防感冒,經常洗手,包括鼻子和嘴巴;居室勤通風換氣,儘量少去人流聚集的地方;適量戶外活動、冷水洗臉、熱水洗腳,提高人體免疫力和抵抗力;出現流感徵兆或病症應及時就醫。

  2、心血管疾病

  心臟病發作冬天常見,包括心絞痛、心肌梗死。老年人應重視防寒保暖,還要定期進行心血管系統的檢查,遵醫囑選用降壓、降脂等藥物,謹防心肌缺血、缺氧。

  3、中風

  老年人血管彈性本來就差,氣溫急劇變化會帶來血壓的異常波動,易引發中風。要重視對原發病的治療,尤其是不穩定的高血壓、活動性冠心病,還有糖尿病等。密切關注中風先兆,如突然眩暈、劇烈頭痛、視物不清、肢體麻木等。

  4、跌倒

  氣溫低、加上老人反應慢,容易滑倒。老人跌倒易傷及骨骼和內臟,治療恢復需要很長時間,造成身心痛苦。出門時須有人陪同,要穿防滑鞋;用柺杖的老人,確認柺杖的安全性。

  5、凍傷

  鼻子、耳朵、臉頰、下巴、手指和腳趾都是容易凍傷的部位,平時注意保暖。患有心臟病及其他迴圈系統疾病的人尤其要注意。

  6、一氧化碳中毒

  在家取暖時不能緊關門窗,要定時通風;睡覺前一定要把煤爐子熄滅;定期檢查煤氣用品的開關,防止煤氣洩漏。若發現有一氧化碳中毒者,應先使其脫離中毒現場,然後立即送醫院進行救治。


治療肺病的食療方法有哪些
老年人冬季的保健方法
相關知識
老年人冬季的保健方法
老年人冬季的保健方法
老年人夏季的養生方法
中老年人養生的保健操怎麼做
老年人冬季的養生小菜
中老年人脫髮的食療方法
老年人腿疼的治療方法
調理老年人耳鳴的有效方法
調理老年人耳鳴的十個方法
中醫治療老年人便祕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