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不能吃的食物和常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1日

  俗話說的好病從口入,不正確的飲食對於身體傷害極大,秋天的天氣很乾燥,那麼秋季養生究竟會有哪些食物是不可以吃的呢?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秋季養生不能吃的食物A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秋季養生不能吃的食物

  辣椒

  辣椒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辛辣蔬菜,深受很多人的喜愛,尤其是在川湘菜中那辣味十足的菜餚,更是讓人口水直流。

  當沒有食慾時,很多喜歡在菜餚里加一些辣椒,以促進食慾。雖然,辣椒對身體健康有幫助,但辣椒要是吃多了,對於身體傷害還是非常明顯的,特別是對於腸胃,傷害極大。

  感冒的人吃了辣椒之後是會很好的把身體的熱毒排出體外,但是,當身體沒有多少病症,這個時候要是吃辣椒的話,是會造成身體水分流失加劇,喉嚨發痛的情況。

  同時,辣椒中的這種辣椒素要是攝入過多是會因為胃部的灼熱感,造成腹瀉、腹痛、噁心、嘔吐是非常常見的情況,長時間的食用辣椒是會使得血壓升高,進而會讓神經受到不小的刺激。

  作為一種大辛大辣的食物,辣椒吃多了是會使得身體處於陰虛的狀態,時間一長是會造成脾胃功能低下的。

  因此,在生活中對於辣椒要少吃。

  常言道:病從口入,不正確的飲食對於身體傷害極大,對於脾胃來說,同樣如此。

  大蒜

  大蒜具有殺菌消毒的功效,對於預防腫瘤、感冒也是有效的。但是,大蒜雖好,不易多吃,吃多了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特別是對脾胃來說,傷害更大。

  眾所周知,脾胃是身體制造氣血的重要器官,身體中氣血的流通離不開脾胃的正常執行,但是,大量的吃大蒜,是會造成貧血的症狀,這是因為在大蒜有一種能夠傷害到身體的紅細胞,這樣的物質同時會使得血紅蛋白的含氧量有所降低,進而會引發貧血的症狀。

  一般來說,吃大蒜能夠很好的治療腸道疾病,但是對於一些非細菌性的腹瀉、腸道腹瀉的人來說,是不能吃太多大蒜的,這是因為吃大蒜會適得其反,使得腸道、胃部出現不適症狀。

  因此,在生活中要減少大蒜的食用。

  苦瓜

  苦瓜具有消熱解暑,排毒養顏的功效,由於其屬於寒性食物,更適合在夏季吃,以幫助身體降溫。但是在進入秋天后,苦瓜便不適合人人食用,如拉肚子、面色恍惚、身體氣虛、脾胃虛寒的人是不適合多吃苦瓜的。

  這些人要是吃苦瓜較多是會造成胃部不適,出現腹脹、腹瀉、嘔吐的症狀。

  蘿蔔

  蘿蔔具有理氣、行氣增進食慾、化痰止咳的功效,能夠幫助身體進行營養補充。但是蘿蔔並非吃多了就好,蘿蔔可以幫助身體進行行氣、運氣,但是身體中的氣有些時候也是由脾胃造成的,脾胃失調是會導致氣血不足,進而在運氣過程中出現行氣障礙,造成氣虛是常見的症狀。

  同時,脾胃失調的人要減少食用蘿蔔,例如,身體處於拉肚子的狀態。

  身體的中氣不足是會使得身體在執行過程中處於耗氣、散氣的狀態,進而會加重氣虛的症狀。

  因此,在生活中要減少蘿蔔的食用,要是想吃蘿蔔,最好蘿蔔煮熟之後進行食用,能夠很好的避免蘿蔔中的氣、辣味對身體造成傷害。

  西紅柿

  西紅杮是很多人的最愛,但你知道西紅杮吃多了也會對腸胃造成傷害嗎?《黃帝內經素問》中說道: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是說飲食的失節、不合理是能夠造成治病因素的。

  在正常情況下,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腸道、胃部保持著一種相互聯絡的作用,幫助身體進行生理的調節。

  而在吃西紅柿的時候,會讓身體吸納西紅柿中的酸性物質,使得胃部感覺到不適。很多人吃西紅柿過多是會導致心中泛酸的,對於腸胃有很大的傷害。

  當食物在脾胃裡不能及時的被消化是會損傷腸胃的功能,損傷腸胃的消化傳導能力,進而出現腹滿的情況。

  因此,在生活中,西紅柿其實也不應該多食。

  姜

  秋天氣候比較的乾燥,姜是屬於熱性食物,又在烹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後容易上火,加重秋燥對我們人體的危害。特別是秋天,最好別吃,因為秋天氣候乾燥、燥氣傷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薑,更容易傷害肺部,加劇人體失水、乾燥。

  秋瓜

  秋瓜壞肚是一句諺語,瓜類多在夏季成熟,冬瓜、絲瓜、西瓜等都具有利溼利尿功效,也可以祛溼、排毒。但秋日氣候乾燥,如繼續大量食用則容易傷陰。另外,瓜類水果多性寒,再加上人們夏季愛吃冷飲,到了秋季,人的脾胃多處於虛弱狀態,過量的瓜類會加劇對脾胃的損害。因此,入秋後,食用瓜類應適度。

  蜂蜜

  中國有許多帶毒的植物,比如雷公藤、南燭花等,這些植物一般在秋天開花,蜜蜂採了這些植物的花,釀出來的蜜也是有毒的,所以秋天不能吃生蜜。

  螃蟹

  螃蟹雖然味道鮮美,但是秋天最好不要吃,最好在冬初下霜之後吃,因為螃蟹在打霜之前有毒,打霜之後不但無毒,而且還肥食飽滿。

  狗肉

  狗肉溫熱壯陽,而且秋冬適宜養陰,陰虛者不能吃狗肉,如果陰虛者多吃狗肉,便容易傷神。

  秋季中醫養生常識

  1、防秋“燥”,護陰津

  秋季是由熱轉涼,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燥氣傷人,以耗傷津液為主,津液既耗,則必見一派“燥象”。秋季對應的臟腑是“肺”,當秋燥犯肺時,容易出現“諸澀枯涸,幹勁皴揭”等燥邪致病的症狀。因此,秋季養生,當以“防肺燥,護陰津”為主。

  2、早起早睡

  秋天容易感到睏乏,每到週末的時候,不少人可能會選擇睡懶覺,但專家認為,秋天更應該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中醫認為,天人相應也是養生的一種方法。

  3、吃蜜少姜

  白天喝點淡鹽水,晚上則喝點蜜水,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祕。蜂蜜具有強健體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紅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在秋天經常服用蜂蜜,不僅有利於這些疾病的康復,而且還可以防止“秋燥”對於人體的傷害,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

  秋季養生的注意事項

  1、健康飲食

  秋季膳食要以滋陰潤肺為基本原則。年老胃弱者,可採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此外,還應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辣刺激食品,這對護肝益肺是大有好處的。

  2、調理脾胃

  立秋之後應儘量少吃寒涼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應謹慎。夏秋之交,調理脾胃應側重於清熱、健脾,少食多餐,多吃熟、溫軟開胃,易消化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油膩類食物,秋季調理一定要注意清洩胃中之火,以使體內的溼熱之邪從小便排出,待胃火退後再進補。

  3、預防秋乏

  俗語說的好“春困秋乏”。秋乏,是補償夏季人體超常消耗的保護性反應,常表現為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防秋乏的最好辦法就是適當地進行體育鍛煉,但要注意循序漸進;保持充足的睡眠,亦可防秋乏。

  4、預防秋燥

  秋天雨水較少,天氣乾爽,人體容易虛火上延出現“秋燥”,中醫認為,燥易傷肺,秋氣與人體的肺臟相通,肺氣太強,容易導致身體的津液不足,出現諸如津虧液少的“乾燥症”,比如面板乾燥,多有咳嗽。防秋燥,重在飲食調理,適當的選食一些能夠潤肺清燥、養陰生津的食物,比如梨、甘蔗、荸薺、百合、銀耳等。

  5、預防感冒

  秋季感冒增多,預防感冒,首先要根據氣溫變化適當增減衣服,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其次室內的空調溫度不要過低,一般在25℃~27℃最好。秋季是疾病的高發期,遇到疾病一定要及時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6、早起早睡

  早睡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舒達陽氣。近代研究表明,秋天適當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起床前適當多躺幾分鐘,舒展活動一下全身,對預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義。

  7、加強鍛鍊

  秋天氣候漸冷,衣服不可一下增加過多,有意讓機體凍一凍,經受一些寒涼之氣的鍛鍊,這也是增強機體對冬季寒冷氣候的適應能力的重要方法。金秋時節天高氣爽,是運動鍛鍊的好時期,尤其應重視耐寒鍛鍊,如早操、慢跑、冷水浴等,以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

  8、慎食瓜果

  夏令大量食瓜果雖然不至於造成脾胃疫患,卻已使腸胃抗病力有所下降,入秋後再大量食瓜果,勢必更助溼邪損傷脾陽,脾陽不振不能運化水溼,腹瀉、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隨之發生。因此,入秋之後應少食瓜果,脾胃虛寒者尤應禁忌。

猜你感興趣:

1.秋季健康飲食養生常識 

2.秋季養生飲食禁忌

3.秋季飲食需要注意什麼

4.秋季養生飲食要注意什麼

5.秋季養生禁忌事項都有哪些

6.秋季養生飲食之道的作用

處暑養生吃什麼有什麼養生食譜
黃小米的營養價值以及美味吃法
相關知識
秋季養生不能吃的食物和常識
女性秋季養生要多吃的食物和茶
女性秋季養生可以吃的食物
男人養生不能吃的食物
夏季養生不宜吃的食物有哪些
高血壓養生不能吃的食物有哪些
冬季養生要多吃的食物和營養食譜
乳腺增生不能吃的食物和最佳食物
乳腺增生不能吃的食物和最佳食物
乳腺增生不能吃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