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微粒的危害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衛生部的調查資料顯示,最常見的被濫用抗生素是用於輸液的青黴素。那麼,下面是小編給你介紹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人體最窄處的毛細血管不超過10毫微米,一旦輸液藥品微粒過大,就會在血管內造成堵塞。藥品進入血液後,直徑大於毛細血管最窄處的顆粒都會被肺過濾出來,停留在肺裡,致使肺形成纖維化,呼吸能力就會下降,同時可能影響全身氧的供應。

  輸液時會開放靜脈,大量微粒會隨著輸入液體一同進入人體,增加寶寶免疫力負擔。

  據統計用電鏡觀察每瓶輸入人體的液體裡有大約30萬個直徑在10--30Å玻璃碎屑及橡膠微粒,而人體毛細血管直徑只有10Å,所以這些看不見的微粒將沉積在肺臟導致肺功能下降,現代人肺功能下降、肺活量降低與此不無關係!

  相對而言,口服藥要經過腸道吸收,將身體不需要的或對身體有害的物質過濾掉,之後才進入肝臟代謝,經過這樣一個過程之後就會降低血藥濃度,進而降低過敏反應發生的機率。而輸液時藥物直接進入血液,發生過敏反應的機率相對就大,而且快,甚至有些過敏反應是致命的。輸液藥品微粒過大,長期積累,易造成肺部堵塞,影響肺臟功能。相對於口服藥而言,頻繁地輸液可能還會對身體的一些器官造成影響。

 

  任何液體藥品在生產過程中都會產生或多或少的不溶性微粒,國家在這方面也有相應的標準。國家《藥典》中規定的液體藥品中含有的不容性微粒直徑不能超過10毫微米。但是有調查卻發現,市場上銷售的很多輸液藥品含有的不容性微粒直徑都超過了這一規定,有的甚至達到50毫微米以上。人體最窄處的毛細血管是不超過10毫微米的,因此一旦輸液藥品微粒過大,就會在血管內造成堵塞。

  不當的輸液的對策

  1、去正規的醫院或診所看正規的醫生,根據病情用藥而不是為了其它去輸液!

  2、醫護人員規範操作,避免汙染和減少微粒的產生,同時使用合乎要求的液體、輸液器、注射器,儘可能過濾掉微粒。

  寶寶過度輸液的危害

  1、降低寶寶抵抗力。

  長時間的輸液,寶寶身體對藥物產生了依賴,以至於再發生感冒發燒時,寶寶即使只是普通的鼻流清涕,也會慢慢出現發燒病症,主要就是因為寶寶的抵抗力越來越低了。

  2、普通藥劑對寶寶失效。

  當寶寶流鼻涕、打噴嚏時,一般吃些感冒藥就會好轉,但是對於長期輸水的寶寶,吃藥都不管用了,主要是藥片的藥效慢,不如輸液來的快,很多家長都想寶寶快些好,所以還是去輸水,如此會造成了惡性迴圈。

  3、增加了過敏的危險。

  輸液的藥物有些寶寶會過敏,比如頭孢等藥,雖然在當時察覺不出來,時間長了容易出現副作用。而且頻繁的扎針會影響寶寶血管的健康。

  寶寶不必輸液的情況

  1、病毒性感冒、細菌性感冒:一般不需要輸液,按時吃藥、多喝水、多休息,隨時監測體溫。

  2、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內,體溫38度以下,精神狀態好。

  3、小兒腹瀉病:輕度脫水可口服補液者。

  4、毛細支氣管炎:輕度喘息者。

  5、手足口病或皰疹咽峽炎:無發熱、精神狀態好,氣血不高者。
 

輸液微粒汙染的危害
輸液三次對血管的危害
相關知識
輸液微粒的危害
輸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
輸液過敏的危害
寶寶輸液打頭的危害
寶寶輸液打頭的危害
青黴素輸液過快的危害
青黴素輸液過快的危害
老人輸液過快的危害
輸液太快的危害
感冒藥輸液過快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