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建築的色彩裝飾是怎樣子的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傳統建築色彩多少會受到傳統意識形態的影響。在工程建築實踐中,按照以上學說來搭配顏色會形成很好的色彩效果。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建築的色彩裝飾的高低貴賤等級之分

  中國古代傳統藝術具有“禮樂”文化精神,“禮”是強調規範與秩序的,而“樂”則體現的是審美趣味。據《禮記》記載“木盈,天子丹,諸侯黝,大夫蒼,土黃圭。”這說明建築藝術在西周時期就規定以紅黃青白黑為正色,也代表著君臣民上下的關係:帝王天子房屋的柱子用丹朱色,諸侯用黑色,一般官僚則用綠色,而普通百姓只能用土黃色。

  清代典章制度中規定公侯門屋用金色,一到二品官用綠色,三到九品官用黑色,一般的民居住宅只能用灰色。由此可以看出古代的建築色彩在門屋、柱子上的使用,反應的是社會各階層的地位,而且各個階級在建築上的使用色彩分明,不可混淆,更不可顛倒。

  建築色彩裝飾和地域環境

  經過長期的沉澱,中國建築裝飾在色彩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在地域方面也會受到影響。如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它處於我國西北地區,而這些建築中灰色的佔有率比較大。

  如鐘樓,鼓樓,西安城牆等。灰色展現的濃厚的文化氣息符合西安古城的特色,西安處於黃河文明中心地帶,大小雁塔的牆面都是土黃色,而土黃色與位於西北地區的西安地貌一致,給人一種平和穩重的感覺,是典型的關中地方色彩。南方地區是常年綠草如茵,花開四季,為了使南方的建築色彩和地方環境相協調,在這裡使用的色彩就比較淡雅,多用於白牆、灰瓦、墨綠等色彩的柱子形成一種秀麗清雅的格調。

  蘇州園林裡的建築無論是廳堂、樓閣還是較小的亭子都用白牆、灰瓦等顏色,也沒有彩畫。我國建築彩色的運用,隨著民族的不同也會有一些差別。如新疆各地,維吾爾族和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民聚居地,多用於淺藍和深藍色,他們的房屋、牆壁及大門等都用的是藍色,因為在他們那裡藍色象徵和平。府邸、宮殿、亭榭、寺院、民居等這些古代傳統建築,其色彩因受到中國傳統意識形態、地域、歷史、文化的影響,歷史悠久,長此以往還將持續發展,使中國傳統建築長久屹立於世界建築裝飾之林。

  建築色彩裝飾隨朝代改變

  我國建築色彩的運用不是單一的發展,會隨著朝代更替而改變,不同時期建築色彩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殷商時期的宮殿柱子大多為紅色,牆面則為白色,而周朝則規定青紅黃白黑為正色,宮殿,牆柱,臺基都要用紅色,這種以紅色高貴色彩的建築裝飾一直延續了下來。到了秦朝,秦始皇統繼承了戰國時期的禮儀,更注重黑色在建築裝飾中的使用。唐朝時期多以硃紅,白兩色為主。

  敦煌唐代壁畫中的房屋,木架部分只能用硃色,牆面只能用白色,屋頂以灰、黑簡瓦為主,或配以黃綠琉璃瓦剪邊,色彩明快;宋代建築是唐代建築的繼承和發展。因受到禪宗哲理和儒家思想的影響,宋代的建築色彩有著穩重、單純、清淡高雅的色調。元明清三代是漢族人與少數民族政權鬥爭時期,除了吸收少數民族成就以外,明代將宋代清淡雅緻的傳統建築裝飾得以繼承,清代的建築裝飾色彩的發展比較具有華麗繁瑣風格。

  中國古代建築色彩長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形成兩大體系:皇家宮殿的建築色彩追求的是明豔綺麗、金碧輝煌的色彩效果;而普通民宅和文人園林多為清新淡雅、質樸平和色彩,這兩大體系在較長時期裡交相輝映,形成了瑰麗、淡雅的交響。

  中國傳統民居建築和文人園林建築追求自然樸素,以灰色為主調,再新增點鮮豔的色彩進行強調點綴,其中黑白兩色為色彩的兩極,白就是極明的灰,黑就是極暗的灰。文人園林以自然本色出現,如蘇州園林講究“詩情畫意”的意境,“粉牆黛瓦”就是蘇州園林的典型色彩,體現著一種自然之趣。四合院式中國古代的傳統民間建築,建築主要以青灰色為主,素石、青磚、灰瓦和慄黑為建築木材的主要色彩,為了打破這種灰色的單調,人們往往會在建築其中加以鮮豔的色彩盡心點綴,如把門外柱子漆成紅色。

  故宮是中國傳統皇家宮殿建築瑰麗色彩的集中表現,房屋的主體部分多以“暖色”為基調,尤其愛用硃紅色和金黃色,如屋頂是金黃色的琉璃瓦,屋頂下是青綠色調和璽彩畫,給人以鮮明的色彩感染力。

綠色節能技術在建築裝飾工程中的應用
回紋在現代裝飾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價值
相關知識
傳統建築的色彩裝飾是怎樣子的
以動物為主題的色彩裝飾畫
以植物為主題的色彩裝飾畫
建築室內軟裝飾設計精美的效果圖
建築外牆面裝飾材料破損的原因及措施
建築外牆面裝飾材料破損的原因及措施
建築室內軟裝飾設計創新的效果圖
建築室內軟裝飾設計精選的效果圖
建築室內軟裝飾設計優秀的效果圖作品
建築室內軟裝飾設計好看的效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