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桂種植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月桂核果橢圓狀球形,熟時呈紫褐色。花期3-5月,果熟期6-9月。那月桂怎麼種植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月桂的形態特徵

  外貌

  月桂是常綠小喬木或灌木狀,高可達12米,樹皮黑褐色。小枝圓柱形,具縱向細條紋,幼嫩部分略被微柔毛或近無毛。

  葉

  月桂的葉互生,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5.5-12釐米,寬1.8-3.2釐米,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楔形,邊緣細波狀,革質,上面暗綠色,下面稍淡,兩面無毛,羽狀脈,中脈及側脈兩面凸起,側脈每邊10-12條,末端近葉緣處弧形連結,細脈網結,兩面多少明顯,呈蜂窠狀;葉柄長0.7-1釐米,鮮時紫紅色,略被微柔毛或近無毛,腹面具槽。

  花

  月桂的花為雌雄異株。傘形花序腋生,1-3個成簇狀或短總狀排列,開花前由4枚互動對生的總苞片所包裹,呈球形;總苞片近圓形,外面無毛,內面被絹毛,總梗長達7毫米,略被微柔毛或近無毛。雄花:每一傘形花序有花5朵;花小,黃綠色,花梗長約2毫米,被疏柔毛,花被筒短,外面密被疏柔毛,花被裂片4,寬倒卵圓形或近圓形,兩面被貼生柔毛;能育雄蕊通常12,排成三輪,第一輪花絲無腺體,一第二、三輪花絲中部有一對無柄的腎形腺體,花葯橢圓形,2室,室內向;子房不育。雌花:通常有退化雄蕊4,與花被片互生,花絲頂端有成對無柄的腺體,其間延伸有一披針形舌狀體;子房1室,花柱短,柱頭稍增大,鈍三稜形。

  月桂的花期3-5月。

  月桂的果卵珠形,熟時暗紫色。

  月桂的果期6-9月。

  月桂的生態習性

  月桂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溼潤氣候,也耐短期低溫-8℃。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不耐鹽鹼。怕澇。

  月桂的栽培技術

  月桂的繁殖方法主要以扦插繁殖為主,也可播種、分株。

  扦插繁殖

  硬枝插在春季3月份進行。選取前一年秋梢作插穗,7-8釐米長,帶踵,插壤用沙或蛙石,插後搭塑料拱棚封閉,並遮蔭,經常保溼,成活率約60%左右。嫩枝帶葉插,用自動噴霧全光插床,在生長季節亦可進行。6-7月露地畦插時,插深4-6釐米,澆足水後,遮蔭保溼,只早晚稍見陽光,40天左右可生根,成活率90%以上,冬季用塑料拱棚防寒,第二年分栽。

  播種繁殖

  9月採種,帶果皮陰乾後砂藏,’播前用50℃溫水浸種2分種,再冷水浸24小時‘取出晾千,可促使種子提早發芽。春季播種,條播行距15釐米。覆土厚2釐米,上蓋草,5月份發芽出土,及時搭棚遮蔭,陰雨天進行間苗,留強去弱,株距不可過大,利於相互蔽蔭,當年苗高可達10釐米左右。春季3-4月可帶土球移栽。

  分株繁殖

  在春秋兩季進行,春季分株後要遮蔭保溼,秋季分株要防寒保溫。

  整形修剪

  ①剝芽:發芽時將主幹下部無用的芽剝掉;

  ②疏枝:保持一定的枝下高,剪去無用枝條,一般成材後的桂花枝下高在1.5米左右;

  ③短截:剪去徒長的頂部枝條,使桂花高度保持在3.5米左右,冠幅2.5至3米。

  月桂的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

  褐斑病

  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褪綠小黃斑點,逐漸擴充套件成近圓形病斑,直徑2至10mm,或因病斑擴充套件受葉脈限制成為不規則病斑。病斑黃褐色至灰褐色,病斑外圍有一黃色暈圈。褐斑病一般發生在4至10月份,老葉比嫩葉易感病。病原菌以菌絲在病落葉上越冬,次年春季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初侵染,分生孢子由氣流和雨滴傳播。

  枯斑病

  該病病原菌多從葉緣、葉尖端侵入,發生在葉片的葉緣和葉尖。發病初期,葉片上產生淡褐色小點,逐步擴大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病斑,後擴大為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灰褐色大斑,邊緣為深褐色。枯斑病發生在7至11月份,在環境條件不好的棚室內全年可發生。病菌以分生孢子借風、水傳播侵染。高溫、高溼、通風不良的環境有利於發病。植株生長衰弱時及越冬後的老葉及植株下部的葉片發病較重。

  炭疽病

  該病侵染葉片。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褪綠小斑點,逐漸擴大後形成圓形、半圓形或橢圓形病斑。病斑淺褐色至灰白色,邊緣有紅褐色環圈。在潮溼的條件下,病斑上出現淡桃紅色的黏孢子盤。炭疽病發生在4至6月份。病原菌以分生孢子盤在病落葉中越冬,由風雨傳播。

  防治方法

  科學使用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灑1:2:200倍的波爾多液,以後可噴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50%苯來特可溼性粉劑1000至1500倍液。重病區在苗木出圃時要用1000倍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

  害蟲防治

  月桂的主要害蟲有:紅蠟蚧,大蓑蛾,可用80%敵敵畏1000倍液噴灑防治;病害有黃化病,可噴波爾多液防治。

  月桂的主要價值

  觀賞價值

  月桂四季常青,樹姿優美,有濃郁香氣,適於在庭院、建築物前栽植,其斑葉者,尤為美觀。住宅前院用作綠牆分隔空間,隱蔽遮擋,效果也好。

  醫藥價值

  桂樹自古就被確認有藥用價值,《說文解字》解釋桂是“百藥之長”。《本草綱目》中引用《本經》的說法,認為桂的藥用價值為:“治百病,養精神,和顏色,為諸藥先聘通使,久服輕身不老,面生光華,媚好常如童子”。桂樹其花具有“生津、闢臭、化痰、治風蟲牙痛、潤髮”等功效。中醫仍然認為桂枝即桂樹的新干細嫩有發汗、解除肌表及四肢風寒和溫通經絡的作用,是治療風寒溼痺、關節痠疼的良藥。古人把“芝”稱為“神草”,《搜神記》中把醫家和民間均列為上藥的桂視為仙藥靈藥,神化桂的藥性而稱其為“桂芝”,這充分說明了常吃桂使人長壽的說法並不是隨意說的。桂皮:又稱肉桂。性味辛甘、熱,有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的功效。主治腎陽虛衰、心腹冷痛、久瀉等。

  功能主治:花:散寒破結,化痰止咳。用於牙痛,咳喘痰多,經閉腹痛。 果:暖胃,平肝,散寒。用於虛寒胃痛。根:祛風溼,散寒。用於風溼筋骨疼痛,腰痛,腎虛牙痛。

  用法用量:花1-4錢。果2-4錢。根2-3兩。

  經濟價值

  葉和果含芳香油,葉含油0.3-0.5%,但亦有高達1-3%,果含油約1% ,芳香油的比重15°C 0.910-0.944,折光率20°C1.460-1.477,旋光度一4°40′一21°40主要成分是芳樟醇、丁香酚、香葉醇及按葉油素,用於食品及皁用香精; 葉片可作調味香料或作罐頭矯味劑;種子含植物油約30%,油供工業用。

  烹飪價值

  月桂葉香氣濃郁,可以很好地去除肉腥味,法式、地中海和印度風味中少不了它的點綴。作為法式料理的基本香料之一,煮高湯時會加入月桂葉,如羅宋湯、洋蔥湯裡都用月桂葉來提香。在印度菜式中,月桂葉則通常出現在比爾亞尼菜飯裡。泰國咖哩那百轉千回的多層滋味,不歸功於月桂葉、香茅等香料。

  另外,由於月桂葉對鹹、甜的料理都適合,所以它也會被用來製作牛奶布丁或者甜蛋黃奶油。但是雖然月桂葉可以開胃助消化、舒緩緊張,對孕婦或者餵食母乳的媽媽卻並不適合。

 

月季種植的方法
院子適宜種植的花卉
相關知識
月桂種植方法
四季桂種植方法是怎麼樣的
四季桂種植方法是怎麼樣的
盆栽桂花種植方法
藤本月季花的種植方法
月季花種子種植方法
月季花種植方法簡單解釋
月季花花卉的種植方法
月季花的種植方法視訊
月季花種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