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真正的高效課堂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隨著課程改革逐步向縱深發展,先進的教育理念難以真正落實的現象一一凸顯。為什麼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逐步走向形式主義?為什麼老師仍然很累,學生仍然很苦,等等。種種詰問最終集中到了一個話題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課堂?"

  一、沒有適合所有教師的教學模式

  每位教師都有與眾不同的師承、教育、個性、學識、習慣以及生活際遇等,這種教師自身的獨特性,就決定了每位教師在教學上的獨特性。

  例如有兩位教師同教一篇詩情畫意的課文。

  教前,他們一起備課,一致認為教這篇課文必須在情感上使學生得到陶冶。

  然而,一位教師善於朗誦,於是充分運用朗誦藝術,把學生領進課文所描繪的詩情畫意之中,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可是另一位教師卻不善於朗誦,他雖然驚服前者精湛的朗誦藝術,卻不去“東施效顰”,而是從自己的實際出發,找出了一條既能達到同一教學目的,又能使自己的特長得以充分發揮的蹊徑:採取啟發誘導、伴之以恰當的板書的做法。

  如此這般,不僅使學生進入那個意境,收異曲同工之效,而且讓學生體味出作者遣詞造句之精妙。

  可見,只要各用所長,亦能殊途同歸,否則,只能是適得其反,弄巧成拙。

  如果這兩位教師運用的是同一種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的某一環節要求教師朗誦,以便在情感上使學生得到陶冶,那麼,前一位教師就有可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而後一位教師就可能無法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眾所周知,不少教學模式具有僵化的特點,不僅規定了教學的程式、時間等,還規定了對教材的處理方式和語言的表達方式,進而束縛了一些具有個性的教師課堂教學才華的發揮。

  一言以蔽之,有可能某種教學模式對甲教師的教學是如虎添翼,發揮了其特長;而對乙教師的教學則可能是如鷹折翼,限制了其特長。

  也就是說沒有適合所有教師的教學模式。

  二、沒有適合每個學生的教學模式

  學生也和教師一樣,由於遺傳素質、家庭背景、社會環境以及個人努力等方面的不同,導致學生在知識基礎、個性習慣、意志品質、情感態度和學習能力及方法上有著顯著的差別。

  我們教師面對這樣一群各個方面都有著顯著差別的學生,用一個教學模式去實施自己的教學計劃,讓每個學生都必須在這個教學模式下進行學習,顯然是不太可能順利實現教師預期的教學目標的。

  教學現實告訴我們:

  以教師活動為主的教學模式和以學生活動為主的教學模式,各有利弊,有的學生比較適應或喜歡以教師活動為主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演示,學生觀察;教師操作,學生模仿。

  有的學生則比較適應或喜歡以學生活動為主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主要是融課堂講授、問答、討論、座談為一體,教師以此引導學生逐步掌握知識和獲得能力。

  教學現實還告訴我們:

  有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善於歸納概括教學內容;

  有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長於演繹分析教學內容;

  有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突出教學內容的感染性和鼓動性;

  有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善於變零為整,總體把握教學內容;

  有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長於化整為零,重點講授教學內容……

  這就導致有的學生比較適應或喜歡這種教學模式,而比較不適應或不喜歡另一種教學模式!

  由此可見,面對個體差異較大的學生,面對具有各種需求的學生,一種教學模式是不能滿足所有學生需求的。

  也就是說沒有適合所有學生的教學模式。

  三、沒有適合各門課程的教學模式

  所有課程,皆有每門課程的特點,顯然,用同一個教學模式去實施這些課程是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的。

  有的課文或許教師在語言表達上做到層次分明、邏輯嚴密、論證有力,富於論辯性和說服力,其效果會更好,而有的課文或許教師在語言表達上做到優美動聽、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和鼓動性,其效果會更好。

  可是,現在的問題正如前面所述,有的教學模式不僅僵化到對教學程式、環節的時間都限定死了,而且對教材的處理方式和語言的表達方式也都有嚴格的規定,這不僅使很多教師不適應,更可怕的是使很多學生也不適應。

  這些教學模式沒有考慮到各門課程的特點,更沒有考慮到各門課程具體內容的特點……

  事實上,這些教學模式也很難考慮各門課程的特點以及各門課程具體內容的特點。

  也就是說沒有適合各門課程的教學模式。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結論:

  不僅沒有適合所有教師的教學模式,也沒有適合每個學生的教學模式,更沒有適合各門課程的教學模式,教學模式不是萬能的。

  儘管教學模式不是萬能的,它有相當大的侷限性,但不可否認的是教學模式也有不少的優點。

  例如,某些教學模式相對適應一部分學生和教材,運用這些教學模式時容易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另外,對於新教師而言,瞭解和掌握一些教學模式,可以更容易地瞭解和掌握教學規律和教學方法。

  事實上,一個新教師成長為傑出教師,首先就要掌握若干個教學模式,隨後再逐步掌握更多的教學模式,並融會貫通這些教學模式中諸要素的組合方式,教學程式及相應的策略……

  當該教師能夠自如地根據自己教學的特點和風格,根據教育物件不同、教材不同而靈活地運用這些教學模式以及能夠擺脫教學模式的束縛時,他就已經是一位教學能手了,甚至是一位傑出教師了!

  從這個意義上說,最好的教學模式是沒有模式!

  總之,在教學模式問題上,我們應該樹立“百花齊放”的觀念,也就是說在教學中因為每個教師的思想、氣質、知識結構、審美情趣和教學能力不同。

  在針對不同的教材和學生實際從事教學活動時,不僅可以自己選擇和側重某些著名教師構建的教學模式,還可以自己構建使自己的教學得心應手的教學模式,更可以擺脫教學模式機械呆板的套路去實施教學……

用吃苦耐勞怎麼造句
甸字該怎麼組詞和造句
相關知識
什麼是真正的高效課堂
錢鍾書談什麼是真正的交情
什麼是真正的教養
什麼是真正的孫式太極拳
什麼是真正的養生
什麼是真正的養生
什麼是真正的企業文化
男性吃什麼是生精的見效快
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效課堂
初中數學的高效課堂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