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養生飲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秋分節氣已經真正進入到秋季,作為晝夜時間相等的節氣,也是人們養生的好時期。秋天養生應該吃什麼?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1.面板護理重保溼

  保持面板溼潤的最好方法就是晨起、晚睡潔面後,不要急於擦乾水跡,應輕拍面部使餘水滲入面部面板,再進行保溼護理;每週可自行做保溼面膜3~4次,以睡前為益。

  食物以多吃百合為最佳,秋天多風少雨,氣侯乾燥,面板更需要保養,多食百合有滋補養顏護膚的作用。但百合因其甘寒質潤,凡風寒咳嗽、大便溏洩、脾胃虛弱者忌用。

  2.多吃水果防秋燥

  許多新鮮水果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物質,具有滋陰養肺、潤燥生津之功效,但同是養肺水果功能也會有差異,應該根據自身情況有所偏重。

  梨:梨肉香甜可口,肥嫩多汁,有清熱解毒,潤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燉煮或熬膏,對肺熱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氣管炎等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若與荸薺、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秋天每日堅持吃兩個梨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秋燥。但是,中醫認為,梨是寒性水果,對於寒性體質,脾胃虛弱的人應少吃。

  香蕉:香蕉有潤腸通便、潤肺止咳、清熱解毒、助消化和健腦的作用。現代醫學認為香蕉含有一種特殊的氨基酸,這種氨基酸能幫助人體制造“開心激素”,減輕心理壓力,解除憂鬱,令人快樂開心。睡前吃香蕉還有鎮靜的作用。所以,秋天也非常適合吃香蕉。但對於胃酸過多者不宜吃香蕉,胃痛、消化不良、腹瀉者也應少吃。

  3.多飲少言防秋燥

  中醫認為,秋天對應人體的是肺臟,所以秋燥傷人易傷肺,出現肺燥。

  因此,秋季宜多喝水、粥、豆漿,多吃些蘿蔔、蓮藕、荸薺、梨、蜂蜜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特別是梨有生津止渴、潤肺去燥等功能,很適宜咽乾喉痛、大便燥結的人食用。健康人士每天的飲水量不要因為夏季已過就有所減少。一天的飲水量因人而異,一般一天2000毫升;中醫有句名言“形寒飲冷則傷肺”,所以還要忌寒涼之飲。

  “少言”是為了保護肺氣,當人每天不停地說話時會傷氣,其中最易傷害肺氣和心氣,所以要“少說多幹”。補氣的方法可用西洋參10克、麥冬10克泡水代茶飲,每天一次。

  禁忌

  忌生吃水生植物

  秋季忌生吃水生植物:秋季是大部分水生植物收穫的季節,也是囊蚴最多的季節。如荸薺、茭筍、菱角等,它們大都質白鮮脆、清涼爽口,吃起來味道很美,並有清熱解毒、開胃消食、化痰止咳等醫用功效。但是,生吃這類水生植物,極容易導致薑片蟲的感染,使腸黏膜發炎、出血、水腫,甚至形成潰瘍,一般常伴有腹瀉、食慾不振;兒童感染後,會出現臉部浮腫、發育遲滯、智力減退等現象;少數情況嚴重者,可因衰竭或虛脫導致死亡。因此,秋季忌生吃水生植物。

  忌吃肥甘食品

  秋季忌吃肥甘食品:中醫認為,秋季主肺氣,肺主辛味。如果肺氣太過,往往會導致肝氣抑鬱。秋燥易傷津液。因此,在飲食方面,以防燥護陰、滋陰潤肺為主,忌吃肥甘食品。

  忌食辛熱香燥

  秋季忌食辛熱香燥的食物:蒜、蔥、生薑、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調品,多食助燥傷陰,可以加重內熱,使燥邪侵犯人體。

  忌食油膩煎炸

  秋季忌食油膩煎炸的食物:炸雞腿、炸鵪鶉等煎炸的油膩食物,秋季食用後難以消化,容易積於腸胃之內。加之脾胃功能較弱,食用油膩煎炸的食物會加重體內積滯之熱,不利於人體適應秋季乾燥的特性。


 



 

秋分養生飲食
春季養生粥做法大全
相關知識
秋分養生飲食有哪些竅門
秋分養生飲食
秋分養生飲食
秋分養生飲食有什麼注意事項
秋季養生飲食雞爪
秋天養生飲食有哪些要點
秋季養生飲食有哪些要點
秋分怎麼養生秋分養生的食譜
秋季養生飲食有什麼禁忌事項
秋季養生飲食有哪些小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