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複習攻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高考前的物理總複習對於高考成績影響很大.在最後的衝刺階段,物理教師應制定科學合理的總複習計劃,幫助學生理清基礎,構建系統的知識網路,爭取適當突破.

  一、以毒攻毒

  112個,包括力學、電學、光學、原子,北京地區不考熱學,北京高考物理試卷120分,選擇共八道題,佔據了48分,實驗兩道題佔18分,計算三道題共54分。

  二、目標明確

  分數目標明確:

  48道選擇題最多錯1 18分最多扣444分,這樣才能得到保底的100

  複習目標明確

  20種絕密方法:

  三、有信心+好習慣

  物理學習需要打下好的基礎,需要構建知識體系,需要提煉思想方法。,而高考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考知識是基礎,除此之外更是對學生學習習慣及心理的一次檢測。正確地對待高考能讓考生正常甚至高水平的發揮出自己的水平,良好的學習習慣能讓學生的複習備考之路變的輕鬆,讓考生在考試中避免因粗心而丟掉寶貴的分數。

  四、知識上要求考生有紮實的基本功

  知識是能力的基礎和載體。知識的準確掌握,是培養能力的前提。

  ①深入理解概念、規律,知道概念規律的來龍去脈。

  物理知識對於學生來說是一系列的符號系統***概念***和符號關係系統***規律***。在這個龐大的系統中,準確地理解符號模型的內涵

  ***包括理解一系列日常用語在物理學領域的特定的含義***。除了物理概念之外,物理學習、解題過程中會遇到一些表述空間、時間、狀態、程度等內容的定語、狀語、補語或者是從句。這些語言成分在物理學科當中有其特定的物理意義,平時就應該特別注意蒐集整理這類詞語,提高對物理問題的理解能力。例如物理題中經常出現“恰好分離”這個片語,它的物理含義是兩物體間的彈力作用N=0,但位置座標相同,加速度不同,“相對靜止”則是指兩個物體的加速度相同、速度也相同,等等。

  ②將知識結構成網路

  只有當學生能夠像穿珍珠那樣把知識串起來,並編製成網,形成知識體系,才能夠比較清楚地瞭解物理知識的全貌。才可能站得高一些,學會從全域性的高度去總攬物理知識。舉例來說力學的五大規律是牛頓運動定律、動能定理、動量定理、機械能守恆定律和動量守恆定律。其中前三個規律描述的是力作用在物體上時,力的作用效果的規律“力的瞬時作用效果是使物體產生加速度,力在時間上的積累效果是使物體的動量發生變化,力在空間上的積累效果是使物體的動能發生變化。用這三個基本規律就可以把力和運動狀態變化的關係從各個側面概括清楚。動能定理、動量定理描述的都是過程與狀態變化之間的關係。具體說來過程量之和等於狀態變化量之差。

  ③搞清模型與規律的關係問題

  中學階段學習運用規律解決可以解決的問題。高考中考生所面對的所有問題都是早已被驗證是正確的。學生要做的工作:一是將具體的問題轉化成一個模型;二是將這個模型所遵循的所有規律都找出來。由於高中階段規律學習是分階段的,所以模型所對應的規律不是一次完成的。高考複習中應該對模型所遵循的規律加以整理,以便得心應手地運動這些規律。例如勻變速直線運動所遵循的規律是:運動學公式***五個***、牛頓運動定律***三個***、動能定理、動量定理,如果轉換研究物件***以物體+地球組成的系統為研究物件***,勻變速直線運動還可能遵守機械能守恆定律。解題的物理過程就是從中挑選合適的規律,用最經濟的方法解決物理問題。

  五、能力上要求通過形象思維展示

  高考必須把能力要求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要通過考察知識點的運用來鑑別考生能力的高低。高考說明上提出物理高考要考察五種能力是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探究能力和實驗能力。將高考對能力的要求具體化為一個一個操作技能。知識和技能在新的情境下的遷移本領的大小就反映了一個人的能力的高低。

  這五種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形象的手段作為思考問題的平臺,也就是說:理解、推理、分析綜合、探究等能力的實際運用、展現全都離不開形象化的思維過程。其實這個道理是顯而易見的。物理學研究的是物質的運動,而物質的運動是離不開時間與空間的,所以解決物理問題時,重要是先弄清時、空關係。利用示意圖將頭腦中形成的物理圖景記錄下來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手段。

  總之,家長和學生都應該懂得,高考物理考高分靠的是功夫投入打基礎,靠的是好習慣提高成績,靠的是知識體系的構建,靠的是思想方法的提煉,靠的是信心心理和士氣,靠的是查錯糾錯和補漏,缺一不可。

高考物理複習攻略
高三物理應試答題技巧
相關知識
高考物理複習攻略
高考物理複習攻略
高考物理複習策略
2018年高考物理複習策略與建議
高考物理複習的八個建議及心理障礙和應對策略
高考物理複習應敲定自己的答題策略
高考物理複習知識點總結
高考物理複習的必背知識點總結
高考物理複習公式大全
高三生如何進行高考物理複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