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作為語文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到語文基礎知識掌握語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會學生怎樣學習,那麼教師?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語文能力的方法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語文能力的方法

  1.注重課前預習,營造自主學習氛圍

  良好的預習習慣對形成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率順利實現學習目標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預習前,教師要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讓學生自學,自己預習並不是放任自流。可以按下面四步操作:初讀課文時,按導讀提示自學,畫出重點詞、句,瞭解基本內容;思***明確學習目的***;寫***記錄疑難問題***;利用工具書,查閱資料,去解決問題。

  通過上面四步導學,讓學生明白如何入手,先做什麼,再做什麼。

  2.質疑評價,培養學生探索精神

  古人說:“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有疑問才有學習的內驅力。引導學生多思、愛思深思,對於學生的質疑教師的態度應是:提倡鼓勵引導。通過提倡鼓勵使學生從不敢提問到“敢於”發問;通過引導使學生逐步做到“善於”提問。培養質疑能力,更堅持下面引導,以表揚為主,對提出高質量問題的學生固然要加以表揚,對提出質量不調的學生,也要加以表揚,加以鼓勵,肯定他們的積極態度。教師不能因為學生提出了使自己不滿意的問題就批語甚至訓斥。

  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啟發,鼓勵他們敢想敢疑敢問,重視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進而進行發現的問題的教學,鼓勵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

  3.注重學生的討論交流

  討論不僅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智力因素,而且有利於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發展。同學們在討論過程中各抒已見,各種不同的觀點交融在一起,在群體思考中,在思維的相互碰撞中,通過相互啟發,相互交流,相互補充,歸納綜合的過程來共同解決問題,使學生感受集體智慧的力量,進而使學生學會關心他人,關心社會,擺脫自我,增強集體意識,戰勝困難的勇氣,還有助於學生正確處理人際關係,對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起著非同小可的作用。

  4.在深入探究中逐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當學生在學習中,不自主地發出為什麼的疑問時,並有一種弄不明白的不罷休的精神,即有了探究的精神。質疑是探究的起點,要讓學生學會質疑,還要養成析疑、解疑的習慣。引導學生對課文中有價值的問題進行辯論交流,這時學生必須對課文的內容仔細閱讀,深入研究,有了一定了解後,才能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並且在不斷的辯論中,從意見不一致到意見一致,從而對課文的理解更加到位。正是這些看似簡單的環節,引導著學生的思維在不斷地向縱深發展,使學生逐步地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幫助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

  1、讓學生會“讀”——培養自主學習的主動性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真正能夠駕馭教育過程的高手,是用學生的眼光來讀教科書。”教科書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舞臺”。因此教師應著力引導學生閱讀課本。指導學生閱讀應注意抓好三點:①預讀。通常用於課前預習,即“先學後教”,學生超前自學,瞭解教材基本內容。為避免預讀放任自流,教師可提供導學提綱,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引導學生把自學中不能解決的疑難問題及想提出的問題記下來,以便教師授課時有的放矢,清晰目標;②精讀。一般用於課上進行,即在教師講解、點撥基礎上,學生主動參與閱讀,瞻前顧後,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絡,進一步深入思考,窺探書中的要旨,抓住重點,突破難點;③串讀。一般用於複習階段,即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和疑難處,要求學生串聯閱讀某一單元內容。有利於學生將知識線組成知識網,將所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運用自如。

  2、讓學生會“思”——激發自主學習的敏銳性

  “閱讀只能供給知識的材料,若要據為己有,必須依靠思索之力。”***洛克語***思維是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開發學生智力的襁褓。教學時應讓思維的絢麗花束燦爛地開放在每位學生心中。教會學生學會思考,應著力於四個“善於”:①善於帶著預習中的問題思考;②善於從同學的發言中啟發自己思考;③善於採用變式思考。④善於精心設問,在教材的要求和學生求知心理之間設定“認知矛盾衝突”,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內驅力,促使學生學會並掌握學習方法,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

  3、讓學生善“問”——強化自主學習的深刻性

  陶先生認為“做學問就是要學要問,光學不問只是一半,光問不學,也只是一半,又學又問,才是完整的學問。”愛因斯坦也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學生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他們好學深思,學習主動性充分調動的表現。學生在主動參與學習過程中提出的疑問是進行自主探索學習的動力。教師在教學中應善於運用懸念、導謬、串聯、排謬、反問、比較、轉化、遞進等激疑方法,努力創設問題情境,消除學生質疑心理障礙,儘可能提供質疑的契機,教給質疑的方法,如抓住自己不懂或似懂非懂的地方質疑,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等等,引導學生學會質疑,大膽質疑,使“有疑—釋疑”的教學過程成為學生自主參與、自能探求知識的過程。這也是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學生掌握自主的學習方法,形成終身受用的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4、讓學生會“說”——提高自主學習的延拓性

  傳統課堂教學“一問一答”的模式,隨著學生主動性、獨立性的增強,變為互問互答。教師角色也發生轉換,不再是課堂提問的壟斷者,而是一位傾聽者。教師應傾聽些什麼?換言之,該啟發學生說些什麼?啟發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首先要啟發學生說思路,讓學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維過程,然後藉助多樣的課堂組織形式如個人陳述、同桌互說、小組討論、師生切磋、大組交流、全班共議等等,讓每一個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從而啟用智慧,不僅使團結協作、個性展示等人文精神在合作學習中得到弘揚,還促使思維方法得到訓練,觀察、思辨、口頭表達能力得到提高。這對他們的終身發展都是大有裨益的。其次,在訓練學生語言表達時應做到二個保證:①為每一個學生想說、敢說提供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的保證;②為訓練學生會“說”提供時間上的保證。

  教會學生自主預習語文的方法

  ***1***課前讀一讀 預習時要認真,要逐字逐詞逐句的閱讀,用筆把重點畫出來,重點加以理解.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作出記號,教師講解時作為聽課的重點。

  ***2***課前想一想對預習中感到困難的問題要先思考.如果是基礎問題,可以用以前的知識看看能不能弄通.如果是理解上的問題,可以記下來課上認真聽講,通過積極思考去解決.這樣有利於提高對知識的理解,養成學習數學的良好思維習慣。

  ***3***課前說一說 預習時可能感到認識模糊,可以與同學進行討論,在同學們的合作交流與探討中找到正確的答案.這樣既增加了學生探求新課的興趣,又可以弄懂數學知識的實際用法,對知識有個準確的概念。

  ***4***課前練一練 往往每課時的例題都是很典型的,預習時應把例題都做一遍,加深領悟的能力.如果做題時出現錯誤,要想想錯在哪,為什麼錯,怎麼改錯.如果仍是找不到錯誤的根源,可在聽課時重點聽,逐步領會。

猜你喜歡:

1.學生如何培養自己的邏輯思維

2.語文自主學習隨筆

3.學好語文的六種技巧

4.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

5.如何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

如何培養學生好的學習習慣
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數學的能力
相關知識
小學生四年級關於語文的手抄報素材
小學生四年級關於語文的手抄報設計
小學生四年級關於語文的手抄報圖片
小學生四年級關於語文的手抄報模板
小學生四年級關於語文的手抄報內容
數學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如何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
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自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