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上只做自己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我以為上帝是相對而言的.比如對於某個樹洞裡的螞蟻,一個想用水淹死它們的孩子就是上帝,對於1945年的長崎人,那個四處尋找雲層縫隙的美國飛行員就是上帝,對於1519年的阿茲特克人,那些騎在馬上的西班牙人就是上帝.

  在我小時候,老爸就是上帝.他可以決定是揍我還是不揍,雖然這事從理論上說取決於我考卷上最上端的那個數字.但事並非如此,我是否捱揍其實是取決於他心情的好壞……或者對於他來說,他那個工作上的"上帝"心情的好與壞.所以這件事如混沌理論一樣變得很難預料.

  作為上帝,它還有另一個特權,就是可以設定別人的生活, 比如我老爸,他看我四處撒野,就覺得應該培養我的高雅愛好.他考慮良久之後決定讓我學國畫,整個的過程也十分古怪,他也不為我延請名師,而是直接買來徐渭,石濤的畫冊讓我臨摹,以為我會無師自通.每每我照葫蘆畫瓢之際,他便悠然的靠在躺椅上,一般聽著鄧麗君的靡靡之音一邊監督我.這真是痛苦的過程~我又不敢職責他為老不尊.

  相對來說我還是比較幸運,因為不久老爸就放過了我,不過這也不能去全怪他,我們本來就生活在以設定他人生活為樂的過度裡。

  我們有太多所謂思想家願意做別人的上帝,他們最樂此不疲的事就是設定別人的生活,制定各種規則,至於他們自己能不能做到,這都很難說。

  所以顧準先生說道:"中國思想只有道德訓條,沒有邏輯學,沒有哲學."

  不光是中國的哲人,即便是柏拉圖這樣的大哲學家也樂於設定別人.他的《理想國》就是以斯巴達為原型的,對人們的生活做了各種詳細的設定,不過我們知道,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斯巴達這個大兵營根本經不起外界誘惑,制度迅速瓦解,誰不喜歡花花世界啊。

  還好理想國最終沒有實現,愛默生說:"燒掉所有的圖書館吧,因為它們全部的價值都在這本書***指《理想國》裡***."我覺得說這話燒的也不低,你覺得它好也行,可別的書礙你什麼事啊。

  在我生活中碰到大大小小無數的"上帝",他們會來為你設定遠大的理想,美好的生活,設定錦繡前程,崇高品質,每每這時,我都會想起厄蘭島上一個平凡的女詩人---安娜·呂德斯泰德的詩句:"我當然看見在歐洲的那些人,坐在桌邊的男男女女.我也生來之為,而且長大隻為:在世上做安娜."

成長是一種蛻變隨筆
幽人生一默
相關知識
在世上只做自己
人生感悟勵志文章:人生路上只做自己
怎麼在電腦上安裝自己喜歡的字型
在工作上激勵自己的話語
在工作上激勵自己的話
成功人生只要做自己的主角
怎麼在簡歷上介紹自己
人成功只要在於能掌握自己
怎麼在微博上填寫自己的個人標籤
一個路由器下只有自己的電腦不能上網如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