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範文3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大學生社會調查活動作為一種實踐教學模式,對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具有實效性,對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實現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範文,僅供參考。

  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範文一:

  調查報告是把調查得來的情況用書面形式向有關領導部門彙報的一種公文。調查報告的種類很多,大致可分為典型經驗的調查、揭露問題的調查、歷史沿革的調查,新情況新事物的調查,以及基本情況的調查等。其中常用的調查報告有兩種:

  1.群眾來信的調查報告。是對來信反映的情況或揭露的問題進行核實。包括調查了哪些人,所調查問題的真實情況以及對來信的處理意見。

  2.典型的調查報告。包括典型經驗、典型事件的敘述和分析。

  調查報告的一般寫法:

  標題。直截了當地把調查的問題寫在標題裡,如《關於╳╳╳問題的調查報告》。概況。交代所調查問題的基本情況,點明調查的結論。

  調查內容。寫清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及產生的影響、後果。可以按時間順序寫,也可以按問題性質從不同側面來寫。

  結論。對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性意見。

  最後寫調查人姓名及整理調查報告的時間。

  寫調查報告應注意。要深人群眾,深人實際從各方面瞭解有關情況,包括直接的、間接的、正面的、反面的。要儘可能掌握大量的事實材料。要對掌握的材料作認真的分析研究,經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得出正確的判斷和結論。要如實反映調查情況,要具體,不要空洞。要簡明,不要繁瑣。要有點有面,要有觀點,還要有說明觀點的典型材料,不要籠統浮泛,不要以偏概全。要有敘有議,不要羅列現象,也不要空泛議論。要注意觀點和材料的統一。要善於運用一些統計數字,還要善於運用群眾生動活潑的語言。調查報告是對某項工作、某個事件、某個問題,經過深入細緻的調查後,將調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統整理,分析研究,以書面形式向組織和領導彙報調查情況的一種文書。其特點是具有寫實性、針對性、邏輯性。

  根據調查報告的要求,對我校學生調查報告格式做如下要求:

  一、標題要求

  標題可以有兩種寫法。

  一種是規範化的標題格式,基本格式為“××關於××××的調查報告”、“關於××××的調查報告”、“××××調查”等。

  另一種是自由式標題,包括陳述式、提問式和正副題結合使用三種。陳述式如《東北師範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提問式如《為什麼大學畢業生擇業傾向沿海和京津地區》,正副標題結合式,正題陳述調查報告的主要結論或提出中心問題,副題標明調查的物件、範圍、問題,如《高校發展重在學科建設――××××大學學科建設實踐調查》等。

  二、列出調查的主要內容,格式如下: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

  調查物件:

  調查方法:

  調查人:

  調查分工:***以小組形式調查的要求,小組人數不得超過3人***

  三、報告正文。

  正文一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1.前言。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調查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物件或範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第二種是寫明調查物件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現實狀況、主要成績、突出問題等基本情況,進而提出中心問題或主要觀點來;第三種是開門見山,直接概括出調查的結果,如肯定做法、指出問題、提示影響、說明中心內容等。前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精練概括,直切主題。

  2.主體。這是調查報告最主要的部分,這部分詳述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3.結尾。結尾的寫法也比較多,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或下一步改進工作的建議;或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進一步深化主題;或提出問題,引發人們的進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發出鼓舞和號召。

  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範文二:

  調查主題:社會道德意識

  調查物件:佛科院部分學生

  調查目的:瞭解大學生道德意識

  調查時間:不定時,長期調查

  社會道德是指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應該遵守的道德準則。《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明確指出,社會道德“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在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層面上,社會道德主要體現為舉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層面上,社會道德主要體現為愛護公物、維護公共秩序;在人與自然的關係層面上,社會道德主要體現為熱愛自然、保護環境。

  作為一名當今社會的在校大學生,我們是當代中國的優秀青年,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21世紀振興中華的主力軍,這就要求我們不但要有過硬的專業技術,還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特別在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要求下,我們更應爭當道德模範。

  在思想道德中,社會道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貼近我們生活實際的。它在第一時間體現一個人的素質涵養,同時又無處不在地伴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針對當今大學生的社會道德狀況,我們做了一次社會調查。

  一、總體情況

  調查顯示,現在的大學生社會道德意識整體上比較強。在道德認識方面,大學生普遍表現良好。對基本的道德行為和範疇,他們都有比較清晰的認識,但在具體表現的方面還有待提高,而且這種“知行脫節”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愈趨明顯。

  二、具體分析

  1、助人為樂

  在社會公共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和問題,總有需要他人幫助和關心的時候。因此,在社會公共生活中倡導的助人為樂精神,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在公共生活領域的體現,也是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的基本要求。助人為樂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我國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為善最樂”、“博施濟眾”等廣為流傳的格言。人有三樂:自得其樂,知足常樂,助人為樂。把幫助別人當成自己最快樂的事情,是博愛的表現,也是社會對大學生的殷切期盼。養成助人為樂的習慣,將是一生受用不盡的精神財富。正所謂“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大學生應當“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力所能及地關心和幫助他人。

  在本次調查當中,幾乎所有的大學生都參加過社會公益活動,不過經常參加的人並不多,多數學生都是出於學校規定而不得不參加。參加公益活動是大學生社會道德的良好表現,它體現了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對於不太喜歡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同學,學校和社會也應該給予積極的鼓勵與引導。

  當代大學生中,大部分同學很少接觸社會,很少涉及世事紛爭,也因此儲存著那顆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在關於無償獻血的個人調查中,雖然參加過無償獻血的人並不多,但多數人表示願意積極參與獻血活動,在這些願意參與無償獻血的人中,有大部分人是因為嫌麻煩、沒時間而未能成功獻血的,這說明,主觀上大家還是有很大的奉獻精神的。調查結果顯示,只有少部分人認為這是醫院在賺錢而消極對待無償獻血。

  2、文明禮貌

  文明禮貌是社會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調整和規範人際關係的行為準則,而且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比如:尊重師長,主動讓座等。在本次調查中,所有的被調查者在路上見到老師都會主動問好。這說明當代大學生對尊師重教的認知程度較高,且能付諸行動。而在公交車上見到老弱病殘時只有一半的被調查者會積極讓座,另一半的人會視情況而定,偶爾讓座。這說明廣大大學生對讓座這一行為都是持肯定態度的,但能做到始終如一,堅持將道德認知轉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卻只有半數。這說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在文明禮貌這一點上的素質還需提高一個新的檔次。

  3、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也是社會道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隨著我們周邊環境的日益改善,大學生逐漸意識到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根據調查瞭解,當外出製造了垃圾卻暫時找不到垃圾箱時,大多數的同學會“找到垃圾箱後再丟”,有少數的人會選擇“隨手丟掉”,另外有少部分人可能礙於面子,會“找個角落再丟”。在不破壞環境衛生這方面,大部分同學還做得不錯,即能“獨善其身”。然而對於真正以主人翁的態度來對待環境保護時,我們大學生做得還遠不夠,即不能“兼濟天下”。比如,當看到地上有垃圾時,幾乎沒人會主動弄乾淨,而有一部分人想弄乾淨但最終沒做,絕大多數的人則乾脆不理它。分析其原因,我們發現現在的大學生愛面子,覺得那些俗規矩太死板了,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個人做很彆扭,所以在可以選擇逃避的時候儘量逃避。對於以上這些現象,我們每一位有責任感的大學生都應該行動起來,不要以為是丟面子的事情,其實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最沒面子。21世紀需要的是“彎腰精神”,多彎一次腰就給世界多一份潔淨。另外,對於校園盛行的“課桌文化”,我們應持堅決反對的態度。在我們做任何事情前應想想它可能造成的後果與影響,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4、拾金不昧

  在拾金不昧方面,大學生還是做得不錯的。根據調查,多數人在撿到飯卡、錢包、U盤等私人財物時,都會馬上交給相關部門,像保衛處、廣播臺等等。只有少數人會視而不見,而視而不見的這些人中,有的是對這些東西不屑一顧,而有的則是怕惹麻煩。至於想要“私吞”的,調查結果顯示,人數為零。幾乎所有的人都表示,自己絕不會為了一點東西而昧了自己的良心。

  5、遵紀守法

  遵紀守法的實踐是提高人們社會道德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在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中,人員構成複雜,素質參差不齊,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響,這就需要用紀律與法規來維持。大學生應當全面瞭解各項法律法規,熟知校紀校規,牢固法制觀念,“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自覺遵守相關紀律和法規。然而,當代大學生遵紀守法狀況並不是很好,安全事故時有發生,考試作弊更是屢見不鮮。在本次關於考試舞弊的調查中,竟然有超90%的同學認為考試舞弊不足為怪,能夠泰然處之。而之前在網上的一次調查中,居然有80%的人根本不相信有從未作弊的大學生!而對於違規使用大功率電器的問題,多數學生則採取游擊戰的方法,平時忌無肆憚的使用,等有人來檢查就藏起來。這反映出當代大學生的規則意識不強,紀律意識淡薄。許多大學生過早的有了世故圓滑、投機取巧的意識。誠然,要改變這一現狀不僅要靠社會的正確引導,更主要的還是大學生自己增強思想道德與法律意識,自覺自主地成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三、總結

  綜上分析,當代大學生的社會道德狀況良好,基本符合一名當代合格大學生的標準,但我們仍有很多方面的不足。天津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王偉凱表示:“大學生依然單純,素質並沒有下降。”在得到社會肯定和表彰的同時,我們應時刻謹記肩上的神聖責任,時刻以社會道德典範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發揚優點,彌補不足,讓自己變得更完美,更好地做一名社會道德形象大使。

  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範文三: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就業的激烈競爭,近年來,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出現了很多新動向,在社會實踐的目的、組織、時間、內容等方面發生了較大變化。很多學生針對社會實踐領域進行了廣泛的探討,取得了顯著成績,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方式、偏好不同,對參與社會實踐的重要性程度認識不同。面對後金融危機時代的挑戰,加上我校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如何進一步貫徹落實《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意見》精神,讓學生正確面對社會現實,引導學生觀念;更深入有效地開展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如何激勵更多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如何為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創造更好條件並提供優質服務等諸多問題需要認真思考與探索。我們將就我校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為我校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提供一定參考。

  一. 調查概況

  為了瞭解本校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基本狀況,瞭解大學生對參加社會實踐的意見,態度和看法,以便更好地引導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適應當今社會嚴峻的就業形勢。進行了本次調查,調查的物件為西南政法大學全體學生。此次調查物件,我們根據年級、性別、專業劃分出了三個維度進行具體的調查。10級的學生比例為34%,09級的學生比例為30%,08級學生的比例為20%,07級學生的比例為16%左右。男生佔43%左右,女生佔57%左右。法學專業學生佔48%左右,管理學專業佔11%左右,經濟學專業展13%左右,刑偵專業佔10%左右,新聞學專業佔6%左右,語言學專業佔6%左右,政治學專業佔8%左右。

  二. 調查方式

  此次調查採取的是系統抽樣方法,以全校學生所住宿舍號為樣本,抽取1518個宿舍作為樣本進行調查。 此次調查以問卷調查為主,以訪談為輔。此次調查問卷一共1518份,收回1300份,其中有效問卷為1244份,有效回收率為82%左右;此次訪談隨機抽取了15個訪談物件。

  三. 調查時間:xx年x月x日———xx年x月x日

  四. 調查內容

  1. 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基本情況,包括大學生對參加社會實踐的態度、意見和看法,參加社會實踐的主要形式和內容,以及參加社會實踐的場所取向等。***此次問卷調查我們一共設計了15個問題 ***

  2. 訪談主要調查了一下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時間、實踐工作、實踐困難、實踐目的、對實踐的態度、意見、看法。

  五. 調查說明

  1. 此次調查,我們發現在調查的實際狀況中,有一部分拒訪和不在宿舍的情況,還有一部分宿舍是輔導員辦公室,由此導致我們的樣本有小幅度減少。

  2. 此次資料統計,我們採取了控制變數法***年級***進行統計,因此我們的調查結果也將以年級為標準進行說明。

  3. 此次調查,我們是面向廣大會員徵召調查員和統計員,由於一部分調查員對問卷調查和統計並非十分了解,是本次調查的不足之處。

  六. 調查結果

  ***一***問卷調查結果:

  從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經歷來看,其中參加過社會實踐的同學佔四分之三左右,28%***沒有參加過社會實踐***

  從大學生認為參加社會實踐的必要性來看,超過一半的同學認為非常有必要參加社會實踐,那是必修課;也有較大一部分人認為參加社會實踐是值得嘗試一下的,只有一小部分同學認為參加社會實踐是沒必要的或者是抱著一種無所謂的態度的。

  從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目的來看,各大年級的學生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獲取社會經驗,鍛鍊自己的能力,較大部分的同學是為了充實自己的大學生活,突出表現在09級和08級。這說明大學生都很自然地把參加社會實踐和就業、社會接觸聯絡在一起了。同時,各年級大約有將近五分之一的同學參加社會實踐是為了減輕家庭負擔、掙取零花錢。當然為就業做準備更是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主要目的之一,這方面突出表現在08級和07級。還有一大部分同學是為了增長見識、廣交朋友。

  從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途徑來看,各年級有超過一半的人數會選擇學校的途徑,這可能是因為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對周圍環境不熟悉,因此對學校的依賴比較大。還有大部分同學會選擇自己找,只有較少的同學會選擇廣告和就業中介的途徑。由此可見,大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還是比較強的。

  從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形式和內容來看,絕大多數同學會選擇與自己的專業相關的實踐內容,只有較少數的同學不會選擇與自己的專業相關的內容。其中以兼職為主要形式的,10級、09級、08級、07級的學生比例依次為63%、67%、70%、71%;以主題調研作為主要形式的10級、09級、08級、07級的學生比例依次為24%、29%、33%、40%;以參觀交流為主要形式的10級、09級、08級、07級的學生比例依次為28%、33%、40%、36%;以 自主創業為主要形式的10級、09級、08級、07級的學生比例依次為21%、22%、25%、21%;還有一小部分會採用其他形式。

  參加社會實踐*** 居多數。選擇政府機關、學校、公益性組織作為自己的實習單位的大一、大二的同學相差不大,但是大三、大四的同學此時則偏向於選擇政府機關作為自己的實踐單位。這可能與大學生的專業聯絡比較大。

  從大學生選擇實踐地點來看,絕大部分的同學會選擇在商業區附近和學校附近,有較大一部分同學會選擇在居民區附近,還有一小部分同學會選擇在其他地點參加社會實踐。

  從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時間選擇來看,選擇在寒暑假進行社會實踐的同學佔絕大多數,也有較大一部分同學會選擇在課餘實踐和週末進行社會實踐,還有較少一部分同學會選擇在節日進行社會實踐。

  從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天數來看,參加不到一天的同學10級、09級、08級、07級的比例分佈依次為8%、7%、4%、21%;參加天數在1-15天的同學10級、09級、08級、07級比例分佈依次為33%、43%、37%、36%;參加天數在16-30天的同學10級、09級、08級、07級比例依次為14%、18%、26%、27%;參加社會實踐天數在30天以上的同學10級、09級、08級、07級比例依次為8%、11%、19%、26%,這則資料顯示個年級的同學參加社會實踐的天數集中在1-15天左右,而大三、大四的同學可能是因為課程比較少的緣故,參加社會實踐的天數明顯大於大一、大二的同學。

  從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面臨的困難來看,聯絡合適的實踐單位是各大年級同學參加社會實踐面臨的最大困難,由此我們可以多在聯絡實踐單位方面對大學生加以幫助;同時各年級也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同學認為在確定實踐專案方面比較困難,這種情況突出表現在08、07級;而認為在組織實踐團隊、資金投入、政策保障方面還需加大力度的同學10級佔21%左右,09級佔27%左右,08級佔35%左右,07級佔30%左右。

  從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存在的問題來看,極大一部分同學認為不能達到預期效果,時 間太短,無法真正進入角色;較大一部分同學認為相關的組織管理有待提高,活動不務實,形式主義較強,沒有什麼創新性。

  當涉及到學校可以為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問題時,絕大部分同學希望學校應該多為大學生創造一些實踐機會,聯絡實踐單位;也有一部分同學希望可以進行相關方面的培訓***講座***進行正確引導;還有一部分同學希望可以多提供一些安全方面的保障。

  ***二***訪談調查結果:

  據此次訪談結果顯示:接受訪談物件都有過參加參加社會實踐的經驗,還有極個別學生經常參加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他們通常會選擇在寒暑假、週末、節假日參加一些兼職、支教、實習、三下鄉活動之類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了解訪談物件參加社會實踐的目的,他們大部分是為了積累社會經驗,鍛鍊自己的能力,為參加工作做準備。也有少部分人是為了掙零花錢補貼家用。通過對受訪者參加社會實踐所遇困難的瞭解,

  主要有兼職機會少、交通不便等客觀困難,也有受訪者個人毅力不夠、缺乏耐心等主觀因素。不過在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方面的政策,大部分受訪者都不瞭解或是不太瞭解。通過對受訪者參加社會實踐的看法的瞭解,我們發現大多數受訪者都很積極地參加社會實踐,並希望以此鍛鍊自己的能力。

  七. 調查建議

  1. 學校多為廣大同學聯絡合適的實踐單位,以疏通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渠道。

  a. 學校可以與各大商場建立合作關係,為其提供兼職人員,商場為學生提供兼職機會,做一些節假日促銷、銷售類的工作。

  b. 學校可以根據廣大學生的專業訴求,提供一些對口的實習單位。比如為法學專業的同學聯絡律師事務所,為管理專業的同學聯絡企事業單位等。

  2. 學校能夠開設相關方面的課程,舉行相關方面的講座,進行正確的理論引導。

  a. 學校可以開設關於大學生實踐方面的指導課程,讓同學打好理論基礎。

  b. 學校可以邀請一些知名企業的領袖現身說法,分享走向成功的社會實戰經驗。

  3. 學校能加大在組織和管理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投入和支援。

  a. 學校可以在財力上加大對大學生參加實踐的投入和支援,並制定成文的管理制度。

  b. 學校可以設立專門的大學生實踐管理機構,對有意願參加社會實踐的大學生登記註冊管理。

  c. 學校應該為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提供相關的證明。

  4. 大學生也要加強自己參加社會實踐方面的能力鍛鍊與培養。

  a. 學生本身應該在夯實理論的基礎上,加強對實踐能力的鍛鍊。

  b. 學生應該強化自己的專業素養,以便找到對口的實習機會。

社會調研提綱格式及範文
學毛豐美事蹟心得體會範文
相關知識
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範文3篇
關於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範文
關於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範文
大學生市場調查報告範文3篇
大學生消費調查報告範文3篇
大學生就業社會調查報告範文3篇
大學生就業社會調查報告範文3篇
小學生社會調查報告範文
電大工商管理社會調查報告範文3篇
電大社會調查報告範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