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輔導資料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對於地理的學習,我們要熟記每一個重要的知識點。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火口湖的形成過程

  1、平靜的大地和地下岩漿活動

  2、地下岩漿活動、擴張、上升至地面

  3、地下岩漿噴發,形成火山

  4、火山噴發,噴出諸多岩漿、火山灰和氣體。岩漿沿火口向四周漫流,形成岩漿流***玄武岩流***,火口處大量很輕的浮石被噴走,許多揮發性的物質被散失,其頸部塌陷變成漏斗狀窪地,即火山口。

  5、火山口逐漸儲水***降水、積雪溶化、地下水補給等等***形成火口湖。

  火口湖是由岩漿大量噴出,並堆積在噴火口周圍,形成高聳的錐狀山體,而噴火口內,因大量浮石***很輕***被噴出和揮發性物質的散失,引起頸部塌陷而形成漏斗狀窪地,之後經積水而成火口湖。

  我國火口湖分佈範圍很廣,除長白山區火口湖外,大興安嶺東麓鄂溫克旗哈爾新火山群的奧內諸爾火山頂,也有一個火口湖。

  德都縣五大連池火山群的南格拉球火山是一個季節性的火口湖,其湖水淺,並長滿了苔蘚植被。

  雲南騰衝地區打鷹山火口湖是經後來火山再度噴發而遭破壞。

  山西大同地區昊天寺火山,山上原有湖。據我國北魏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記載,湖南北寬30餘丈,東西寬約丈餘,深不見底,水溫甚高。後來,明朝萬曆年間因建昊天寺,湖被填平而消失。

  廣東湛江附近的湖光巖和雷州半島徐聞縣田洋村各有一座火口湖。

  臺灣宜蘭平原外龜嶼上的龜頭和龜尾也各有一座火山和火口湖。

  火口湖形狀獨特,遠遠望去是一座錐形山體,火口湖的四周一般為高峻的山峰所環繞,山岸***亦即湖岸***陡峭,湖水深邃且碧藍,湖區往往還伴隨著眾多的溫泉。

  典型的火口湖以長白山天池為例:

  長白山因“山上終年積雪,草木不生,望之皆白,故名長白山”。它經過多次火山活動和漫長的地質歷史,伴隨著眾多溫泉和噴氣孔,散發著地下熱能。

  白頭山是座巨大的火山錐,聳立在一片由玄武岩組成的高臺地上,火山頂端圍繞天池***火口湖***環峙著16座山峰。主峰白頭峰海拔2749m,其次還有白雲、青石、天文、白巖、鹿鳴、龍門諸峰,其海拔高度均在2500m以上。

  天池是白頭山火山的火口,形同一巨大漏斗,它逐漸積水,形成一巨大的火口湖。天池呈橢圓形,南北長4.85km,東西寬3.35km,湖水面積近10km2,湖岸線長達13000m,平均水深204.0m,最大水深373.0m,總蓄水量達20.04×108m3。

  天池水由天然降水和周圍山巒滲水供給。終年水溫很低,一般都在10℃以下,水中缺乏水生生物。湖水極清,在晴朗無風的天氣裡,人們站在湖邊向下俯視天池,只見一泓明鏡似的碧水,映著四周群山倒影和天空中的白雲,彷彿進入仙境,美不可言。

  :堰塞湖的形成過程

  1、原有水系被堵塞物堵住。

  2 、堵塞物可能是火山熔岩流,可能是地震活動等原因引起的山崩滑坡體,可能是泥石流,亦可能是其他的什麼物質。

  3、河谷、河床被堵塞後,流水聚集並且往四周漫溢

  4、儲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由地震活動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體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後貯水而形成的湖泊。由火山溶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又稱為熔岩堰塞湖。

  我國東北的五大連池舊稱鳥得鄰池,在五大連池市郊,地處納諾爾河支流--白河上游,北距小興安嶺僅30.0km,系由老黑山和火燒山兩座火山噴溢的玄武岩熔岩流堵塞白河,使水流受阻,形成彼此相連呈串珠狀的5個小湖得名。

  五大連池火山群的火山活動始於侏羅紀末至白堊紀初。據史料記載,最近的一次火山噴發,始於1719年***清康熙58年***,而清《黑龍江外記》的記載則更詳:“墨爾根東南,一日地中忽出火,石塊飛騰,聲震四野,約數日火熄,其地遂呈池沼,此康熙五十八年事”。這次火山噴發,堵塞了原納漠河的支流-- 白河,迫其河床東移,河流受阻形成由石龍河貫穿成念珠狀的5個湖泊。

  五大連池湖水清澈,從附近火山峰頂望去,有如一畫面明鏡,對映著天光雲影,美不勝收!

  黑龍江省的鏡泊湖就是由第四紀玄武岩流在吊水樓附近形成了寬40m,高12m的天然堰塞堤,攔截了牡丹江出口,提高了水位而形成的面積約 90.3km2的一個典型熔岩堰塞湖。鏡泊湖四周為群山環抱,森林茂密,風光秀麗,不僅有火山口森林,溶岩洞與唐代渤海的遺址,還有湖中的大弧山、小弧山、珍珠門、吊水樓瀑布與鏡泊山莊等“八大名景”,從而成為我國著名的旅遊湖泊。

  由山崩滑坡所形成的堰塞湖多見於藏東南峽谷地區,且年代都很新近,如1819年在西姆拉西北,因山崩形成了長24-80km,深122米的湖泊。藏東南波密縣的易貢錯是在1990年由於地震影響暴發了特大泥石流堵截了乍龍湫河道而形成的,波密縣的古鄉錯是1953年由冰川泥石流堵塞而成,***實則也屬冰川湖***。八宿縣的然烏錯是1959年暴雨引起山崩堵塞河谷形成的。

  臺灣地震活動頻繁,1941年12月,嘉義東北發生一次強烈地震,引起山崩,濁水溪東流被堵,在海拔高度580m處溪流中,形成一道高100m的堤壩,河流中斷,10個月後,上游的溪水滯積起來,在天然堤壩以上形成一個面積達6.6km2,深160.0m的堰塞湖。

  最新的堰塞湖是2000年4月發生的西藏易貢藏布大滑坡引起的。滑坡前的易貢湖盆地流淌著易貢河,它並不完全充滿湖水,而是多條漫流呈網狀分佈,總面積只有26km2,堵斷易貢河後形成的易貢湖成為一個覆蓋面積約33km2的大湖。

  必須強調說明,堰塞湖的堵塞物不是固定永遠不變的,它們也會受沖刷、侵蝕、溶解、崩塌等等。一旦堵塞物被破壞,湖水便漫溢而出,傾瀉而下,形成洪災,極其危險。

  :我國航天發射基地分佈

  緯度越低的發射場,地球離心力越大,發射有效載荷的成本越低。目前,國際上公認理想的發射場是設在南美洲蓋亞那庫魯的發射場。其位於北緯5度,由歐洲有關空間機構管理。美國肯尼迪航天中心位於北緯28.5度,是美國靠赤道較近的發射場。種子島航天中心位於北緯30.4度,是日本靠赤道較近的發射場。俄羅斯地理緯度較高,位於北緯45.6度的拜科努爾是唯一可供俄羅斯發射載人飛船和地球同步衛星的發射場地。

  中國的四大衛星基地為:

  1、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內蒙-額濟納旗 塞漢桃來***

  2、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四川 涼山州冕寧縣***

  3、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山西 岢嵐縣***

  4、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海南 文昌市***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始建於1970年,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境內,中心總部設在四川省西昌市西北約60公里處的秀山麗水間,衛星發射場位於西昌市西北65公里處的大涼山峽谷腹地。該地區屬亞熱帶氣候,全年平均氣溫為攝氏16度,全年地面風力柔和適度。這裡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是最佳發射季節。

  這裡具有“天然發射場”的優越條件:一是緯度低***北緯28.2度***,海拔高***1500米***,發射傾角好,地空距離短,緯度越低,離赤道越近,這既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轉的離心力,又可縮短地面到衛星軌道的距離,從而節省火箭的有效負荷。二是峽谷地形好,地質結構堅實,有利於發射場的總體佈局,對地面發射設施、技術裝置及跟蹤測量,通訊的佈網有利,能滿足多個發射場的建設。三是晴好天氣,“發射視窗”好。年平均氣溫18攝氏度,是全國氣候變化最小的地區之一,日照多達320天,幾乎沒有霧天,試驗週期和允許發射的時間較多。總之西昌的緯度低、海拔高、雲霧少,無汙染,空氣透明度高。因此,一座現代化高科技的衛星發射中心,就高高矗立在西昌北部的大山裡,這裡也是我國目前唯一發射地球同步衛星的航天基地。

  酒泉衛星發射基地

  始建於1958年,位於酒泉市東北210公里處的巴丹吉林沙漠深處,是中國建設最早,規模最大的衛星發射中心,也是各種型號運載火箭和探空氣象火箭的綜合發射場,擁有完整、可靠的發射設施,能發射較大傾角的中、低軌道衛星。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地處甘肅西北的戈壁灘中,這裡地勢平坦,視野開闊,常年乾燥無雨,光照時間長,周圍人跡罕至。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

  始建於1966年,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位於山西省的西北部,距離太原市284公里。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在海拔1400-1900米之間,其東部、南部和北部三面環山,西邊是黃河。由於海拔高,周圍有高山阻隔,缺少海風影響及氣候寒冷乾燥等特點,由於地處山區,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空氣清新無汙染,居民和工業用水來自地下500米處,如礦泉水般清澈,生活環境安靜祥和。

  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

  經中國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中國在海南省文昌市建設新航天發射場。位於海南島東北部。建設新發射場,是為了適應中國航天事業可持續發展戰略,滿足新一代無毒、無汙染運載火箭和新型航天器發射任務需求。

  海南文昌具有建設航天基地的幾大獨特優勢:一是航區與落區安全性好。射向1000公里範圍內為無人居住的海洋,而新一代運載火箭的落點均小於1000公里,這會大幅降低發射後未燃盡殘骸造成意外的機率。二是運載效率高。海南是中國陸地緯度最低、距離赤道最近的地區。火箭發射場距離赤道越近、緯度越低,發射衛星時就可以儘可能利用地球自轉的離心力,因此所需要的能耗較低,使用同樣燃料可以達到的速度也更快。

高考地理複習重點知識
高考地理第二輪複習資料
相關知識
高考地理輔導資料
八年級地理輔導資料
初中地理輔導資料
小高考地理複習資料
高考地理學習資料
初中語文考試的輔導資料
人教版中考地理複習資料
高考地理自然資源與自然災害知識
初三小中考地理複習資料
泰安中考地理複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