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注意七個方面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秋季因為氣候的改變,機體的免疫系統還沒有適應這種變化時,就很容易生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做好預防工作,提高免疫力,避免感冒的發生。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穫。

  

  1.早晚加衣。

  老人、小孩和一些體質較弱、抵抗力較差的人,在早晚出門時一定要帶一件外套。周榮斌提醒,“春捂秋凍”之說也要因人而異,體質較弱、抵抗力較差者更要注意保暖。在秋裝的選擇上也要充分考慮到舒適、防護和保健等多方面因素。

  2.規律作息。

  很多人在夏天睡得晚,作息不規律,若延續到秋季,容易造成抵抗力下降。所以在季節交替期要保證規律的作息和生活節律,早點上床睡覺,適當延長睡眠時間,同時多喝水。

  3.均衡營養。

  天氣轉涼後,人們會食慾大增,在乾燥季節多吃些滋陰潤肺多酸的食物很好,如銀耳、梨、藕、葡萄、蘋果等,少吃辛辣食物,適當“貼秋膘”。

  4.保持空氣流通,晚上關窗。

  最好在早中晚各開窗通風三次,每次15分鐘為宜,既保持了室內空氣清新,又抑制了細菌的滋生。但晚上睡覺的時候一定要關窗,夜晚溫度低,冷風侵襲很容易引起哮喘等疾病的發作。

  5.按摩頭部。

  如果是風寒引起的感冒,按摩頭部能起到有效的治療作用。具體方法是找到百會、風府、風池、天柱等穴,按壓50次,早晚一次。喝薑湯也適用於初期患風寒感冒的患者。

  6.鼻炎等患者要注意。

  患有鼻炎、心腦血管疾病和支氣管哮喘類疾病的患者要特別注意,提前準備好相應藥物,注意防寒保暖,早晚儘量不要到戶外活動。

  7.適度鍛鍊。

  天氣涼快之後,隨著體感舒適度的提高,運動的人也多了起來。登山、步行、打太極都是耐寒鍛鍊的專案,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

  秋季養生飲食注意事項

  1.早飯一碗粥 晚飯一碗湯

  立秋之後,是冰箱病的高發季節。不少人因為直接食用從冰箱裡取出的飲料和食物,頻頻引發胃腸炎等急性病。這是由於經過炎夏的消耗,入秋後,人體的消化功能逐漸下降,腸道抗病能力也減弱,稍有不慎,就可能發生胃腸方面的不適。

  因此,入秋後要格外注意飲食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飲食上,可推行“早飯一碗粥、晚飯一碗湯”,同時,大魚大肉等容易生火的食物儘量少吃,飲食結構以清淡為主。在吃海鮮和燒烤時,一定要注意新鮮度。

  2.多吃水果 防止秋燥

  入秋之後,天氣乾燥,容易讓人口乾舌燥、鼻子出血。一些人還會感到鼻腔似煙道般乾燥,一不小心還出血;喉嚨也癢癢的,頻頻乾咳,有時有少量的粘液痰,卻總是咳而不爽;嘴脣一碰就乾裂,痛得喝水吃飯都困難,這就是中醫常說的“秋燥”。

  秋季養生運動注意事項

  輕鬆平緩 量不過大

  秋季早晚溫差大,氣候乾燥,要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秋來清晨氣溫低,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來增減衣服,鍛鍊時不宜一下脫得太多;鍛鍊後切忌穿汗溼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以防身體著涼。

  由於人的肌肉韌帶在氣溫下降環境中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因而極易造成肌肉、肌腱、韌帶及關節的運動損傷。因此,每次運動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秋天是鍛鍊的好季節,但此時因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內養階段,故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運動宜選擇輕鬆平緩、活動量不大的專案。

  此外,對於運動者來說,要特別注意防秋燥,每次鍛鍊後應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銀耳等,若出汗較多,可適量補充些鹽水,補充時以少量、多次、緩飲為準則。

  預防秋燥症,首先應從精神調養、飲食調整和加強鍛鍊等多方面去協調。應多吃水果和蔬菜,比如:水果可選橙子、檸檬和烏梅等,同時,還要保持心理愉快,不煩躁。


秋季養生注意七個方面
冬季養生原則有哪些
相關知識
秋季養生注意七個方面
秋季養生注意七個方面
秋季養生注意什麼事項
老人秋季養生注意要點有什麼
老人秋季養生注意點有哪些
秋季養生注意事項
秋季養生注意要點
秋季養生注意什麼
秋季養生注意
老年人秋季養生注意哪些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