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主題班會方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是什麼東西呢,它在我們的生活中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交通安全方面的主題班會方案,供大家參考。

  一:

  1、通過“文明出行、安全出行、禮讓出行”班會主題活動,讓學生了解日常出行的交通安全常識,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素質和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的自覺性。

  2、通過學習,使學生們深刻地認識到交通事故的殘酷無情,要預防車禍,一定要提高自己交通安全意識,遵守交通規則。

  3、通過小手拉大手,家庭、學校、社會的協作,共創和諧文明校園、家園。

  二、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有關交通圖片。

  三、活動過程:

  1、匯入引出課題。

  1出示一段有關交通亂闖紅綠燈的片段讓學生觀看。

  2孩子們,剛才你們看到了什麼?你們想說什麼?

  生:太亂了或太危險啦!

  師:為什麼會這樣危險?

  生:路口沒有指示燈。

  師:道路上有不少路口都沒有設立指示燈。

  生:車輛和行人沒有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3師小結:同學們,在生活中這樣的危險隨時都可能發生。這直接關係到我們同學們的生命安全。如何才能安安全全的來上學,平平安安的回家去,真正確保我們同學們的生命安全,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交通安全的教育課——“文明出行、安全出行、禮讓出行”。

  2、通過交通事故資料,認識安全的重要性。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據有關部門統計在中國各類事故中,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佔75%以上。交通意外傷害已經成為兒童意外傷害的“第一殺手”。去年全國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66.7萬多起,是5年前30萬起的一倍多。死亡人數104372人,比5年前死亡近7萬人幅度明顯上升。平均每天有285人在車輪下喪生,在每10位交通事故死亡者中,至少1人是青少年。不注意交通安全會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很大的痛苦和麻煩,因此我們應該做到“文明出行、安全出行、禮讓出行”,這樣對我們出行的生命才有保障。

  3、結合實際,指導分析行為。

  演示圖1:行人在街上走路應在哪兒走?沒有人行道怎麼辦?

  演示圖2:行人橫過馬路應該怎麼走?

  演示圖3;從事故圖中你知道什麼?

  演示圖4:這個小學生橫穿馬路做得對嗎?為什麼?

  師提問:你們還知道哪些與小學生有關的交通規則?

  4、辨析練習,鞏固提高。

  演示投影,想一想這樣走路為什麼不安全?該怎麼做?

  演示圖1,在車行道上行走妨礙車輛行駛,容易被車撞.行人應該走人行道.

  演示圖2,跳護攔易摔傷,或被車撞,很危險.

  演示圖3,過馬路時要先看左再看右,注意來往車輛.

  5、看錄影,找問題,提高安全意識。

  是啊,安全問題始終是我們需要特別關注的問題之一,圍繞交通安全我們學校每學期都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動,我們還請了交警大隊叔叔來給我們講課,在活動中我們學到了很多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識。僅僅瞭解這些知識就可以了嗎?不,重要的是要真正做到自覺遵守交通規則,可是在生活中很多同學不注意這些細節,觀看錄象片段。

  1放學時間,在學校門口家長止步線之內,一名學生沒有注意過往的車輛直接撲向自己的母親,差點被車撞倒。同學們你們想象一下可能發生什麼樣的後果?為什麼會被撞傷呢?

  我們再過馬路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有人橫道的 沒有人行橫道的——先向左看再向右看

  同學們你注意到一個小細節了嗎?這場事故發生在什麼地方?

  小執勤員的煩惱:總有一部分家長超過家長止步線,而我們勸他們他們總是不聽。希望我們同學都來督促自己的家長,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在家長止步線外停車,自己走進來。

  2過馬路翻越護欄或綠化帶。設想一下,會發生什麼樣的後果?在我們的城市中很多馬上都設定了護欄或綠化帶,當我們需要橫過有護欄或綠化帶的馬路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不能翻越護欄或綠化帶,要多走些路,要到路口走人行橫道,如果有過街天橋要走天橋。

  3在馬路上兩個同學追逐打鬧,有一人過來勸阻他們誰做的對,為什麼?

  6、學習學生交通安全“十不為”兒歌

  1不闖紅燈、不越線停車,過馬路走人行橫道;

  2未滿12週歲不騎自行車,未滿16週歲不騎電動自行車;

  3不騎車帶人,不在機動車道內騎車;

  4未戴頭盔不坐摩托車;

  5騎車不突然猛拐、雙手離把;

  6不扶身並行、互相追逐、曲線競駛;

  7不在車行道內坐臥、停留、嬉鬧;

  8不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

  9不追車、拋物擊車,不跨越、倚坐隔離設施;

  10不在機動車道上攔乘機動車。

  四、小節:

  通過今天的學習,懂得了注意交通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更需要自我保護,注意交通安全,做到“文明出行、安全出行、禮讓出行”。

  二:

  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使隊員認識一些常見的交通標誌,增強交通安全意識,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交通安全,珍愛生命。

  活動準備:

  1、準備有關交通安全教育的錄影、課件等。

  2、排練小品等節目。

  3、活動用具:道路交通標誌紅綠燈。

  4、隊員收集各種交通標誌照片或圖片。

  活動過程:

  一、全體立正、各小隊整隊。

  二、各小隊長向中隊長報告人數,中隊長向中隊輔導員報告人數。

  三、出旗、奏樂、敬禮。

  四、唱隊歌。

  五、主題活動開始:

  一展開聯想,揭示活動主題

  出示課件:各種車輛的喧鬧聲,接著是緊急剎車的聲音,然後是人們的尖叫聲,螢幕由黑色逐漸變成鮮紅色。

  學生認真地聽著,仔細地看著……

  主持人1:夥伴們,剛才你們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隊員1:我聽到了汽車的嗽叭聲,還聽到了剎車的聲音。

  隊員2:我還聽見了一個人的尖叫聲,我看見了血流出來了。

  隊員3:我好像看到了一場車禍,人被壓死在汽車下面。

  主持人2:是啊!多麼可怕的車禍,為了不讓這樣的事情再發生,我們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引出活動主題

  二、遊戲活動:在活動中體會交通規則的重要性。

  1、主持人1:夥伴們,看看我們坐的隊形,它像什麼呢?

  隊員:我們坐的隊形很像十字路口。

  主持人2:十字路口的學問可多了,現在我們就在十字路口做個遊戲。我要請出三個司機,三個騎車的以及五個行人。隊員到位參加遊戲活動的同學聽到我說完“開始”之後,立即向自己的對面出發。其他同學仔細觀察,看看會發生什麼事情?

  隊員開始活動,車輛和行人任意穿梭。

  2、主持人2:剛才你們看到了什麼?你們想說什麼?

  隊員1:我看見走路的人和自行車撞在了一起,我想說:“如果大家慢一點就好了!”

  主持人2:你的建議挺不錯!

  隊員2:我看見自行車撞到了汽車,我想一定把他們碰疼了。

  主持人2:我想也是。

  隊員3:我看見車子和行人擠在一起,誰也走不了,那樣一定很耽誤時間。

  3、主持人1:是啊!如果生活中也是這樣可不行啊!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呢?

  隊員1:我覺得是他們不遵守規則。

  隊員2:我認為是因為沒有人指揮他們,如果有人指揮他們怎麼走,一定不會發生堵車的事情。

  主持人1:對啊!要是有人指揮就好了!

  4、主持人2:我們現在就來演一演。可是表演之前得先回答出我的問題來。你知道這種標誌嗎?

  隊員1:是紅綠燈。

  主持人2:當紅燈亮時?我們怎麼做?

  隊員2:紅燈亮了,車輛和行人就得停下來。

  主持人2:綠燈呢?黃燈呢?

  隊員3:綠燈亮了,人們就可以走了。

  隊員4:黃燈亮了,人們要等一等。

  主持人2:大家回答真棒!現在我們開始做遊戲吧。誰來演警察?誰來演行人?

  隊員們演一演。

  三和交通標誌交朋友

  主持人1:為了我們不再付出血的代價,為了我們健康地成長,我們要學交通法規,還要和道路交通標誌交朋友。

  請大家拿出自己準備的各種交通標誌照片或圖片,讓其他小隊的同學說說這是什麼交通標誌、有什麼作用,並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答對了的一組可豎一面小旗。

  四擦亮眼睛辨是非。

  主持人2:這些同學真棒!再來看一看,我們的眼睛是不是雪亮的,請大家“擦亮眼睛辨是非”。 看看哪些行為有交通安全意識? 哪些行為沒有交通安全意識?

  全體隊員分為小隊,進行搶答。

  1、看小品表演《踢球》兩個小朋友在路邊踢球,球不小心踢到了馬路中央,一個小朋友因為撿球斷送了一條腿。

  2、看圖片:在未畫人行橫道的馬路上,有人突然改變行走路線、猛跑、後退;有人坐在人行道、車行道護欄上休息;有人為了圖方便,從車行道的護欄上跨過去。

  3、學生表演:《紅綠燈下》表演在音樂的伴奏下配音:人行道上,人人有秩序行走;車道上,車輛分道行駛;十字路口,小交警在指揮交通;紅燈亮了,直行方向的車輛和行人都停了下來;綠燈亮了,車輛和行人才通行……

  主持人2:瞧,學了交通法規,大家的交通安全意識加強了,一切是那樣井然有序。願我們每一個少先隊員都知交通法規,守交通規則,愛惜生命,因為生命對於我們每個人只有一次。

  六、輔導員講話:

  同學們,今天的中隊活動很成功,我們小朋友學做了警察叔叔,學到了很多交通安全知識。願你們今後能自覺維護交通安全,人人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交通安全,珍愛生命,做一個遵守交通規則的小衛士。

  七、呼號

  八、退旗、奏樂、敬禮

  九、活動結束

小學生校園安全需要注意的事項
道路交通安全的活動設計
相關知識
交通安全主題班會方案
交通安全主題班會總結
交通安全主題班會演講稿
交通安全主題班會紀錄
交通安全主題活動方案
交通安全主題活動方案
校園安全主題班會教案
交通安全主題手抄報內容資料
交通安全主題黑板報
關於交通安全主題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