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休克的急救流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過敏性休克是嚴重的過敏反應,其發病突然、難以預見,是臨床常見的急症之一。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過敏性休克時候的急救流程,供大家參考。

  五步搞定過敏性休克搶救流程

  第一步:

  切斷過敏原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準確及時地判斷過敏原在搶救過敏性休克的時候不容忽視。

  常見的過敏原及過敏途徑,您瞭解多少呢?

  1. 呼吸或經面板接觸攝入:常見的有昆蟲叮咬,以膜翅目之昆蟲最為常見,如蜜蜂、黃蜂、虎頭蜂等。呼吸系統攝入常見的有吸入花粉過敏等。

  2. 經消化道接觸攝入:對於某些嚴重過敏體質的患者,進食某些食物也可以引起過敏性休克。如雞蛋、海鮮、菠蘿、桃子、花生兒童期等等。

  如果是經口攝入食物導致過敏性休克,「切斷過敏原」無疑指的就是需要留置胃管了,必要時洗胃。

  3. 經靜脈攝入:藥物過敏是引起過敏性休克的最常見原因,尤其是注射途徑給藥,口服藥物亦可引起,但機會較小。

  可引起過敏性休克的藥物種類不勝列舉,如抗菌藥物青黴素、頭孢菌素類等、中藥注射劑、生物製劑等等。

  溫馨提示

  瞭解過敏反應發生的時間窗,有助於判斷過敏原:

  大多數接受藥物注射或昆蟲叮咬的患者在 5-15 min 即可出現症狀。

  嚴重者可在 5 min 之內發作,往往發病越早病情越重。

  而食物過敏者則可在 20-60 min 發病。

  第二步:

  保證呼吸道通暢

  對於過敏的患者,呼吸不暢必缺氧,不要猶豫,需要馬上吸氧處理,給予 4-5 L/min 高流量吸氧,同時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必要時需要氣管插管,困難插管的患者可能需要氣管切開。目的只有一個,務必保證呼吸道通暢!

  第三步:

  腎上腺素來幫助

  由於腎上腺素具有興奮心肌、升高血壓、鬆弛支氣管等作用,故可緩解過敏性休克的心跳微弱、血壓下降、呼吸困難等症狀。

  面對過敏性休克,究竟該如何使用腎上腺素?目前各個書籍指南說法不同。

  根據《2010 年 AHA 心肺復甦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在對過敏反應的患者進行基礎生命支援時,應早期給予腎上腺素肌肉注射。特別是具有低血壓、氣道腫脹、呼吸困難等症狀的患者。

  一般來說,多用肌肉注射法給藥,肌注劑量 0.2~0.5 mg1:1000,每 15~20 分鐘重複給藥一次直到臨床症狀改善。

  對於需要高階心血管生命支援的患者,靜注的方法更為推薦。

  對於無心臟驟停的過敏性休克中可以用 0.05~0.1 mg 腎上腺素1:10000靜注為常規用於心臟驟停劑量的 5%-10%。

  切記:過敏性休克時腎上腺素切不可直接靜脈使用,務必稀釋!若不稀釋,則患者很有可能被「秒殺」。

  另外,指南還提供了一種 0.1~0.5 mcg微克/min/Kg 的持續靜脈滴注的用法,可替代靜推應用。但應用過程中建議血液動力學檢測。

  第四步:

  建立靜脈通路補液

  為方便搶救患者,務必儘快建立靜脈輸液通路並第一時間靜推地塞米松 5-10 mg,然後根據病情酌情給予糖皮質激素維持治療。

  可選用氫化可的鬆 200-400 mg 或甲潑尼龍 80-120 mg 緩慢靜滴。

  當收縮壓降至 80 mmHg 以下時,應同時給予抗休克藥物,如靜滴去甲腎上腺素,用 1-2 mg 去甲腎上腺素加入 100 ml 液體中,以 4-10 μg/min 的速度滴入。

  或給予間羥胺 10~40 mg 加入 100 ml 液體中緩慢滴注。

  根據血壓的波動情況隨時調整滴速;伴有心力衰竭可同時給予其他具有抗休克的血管活性藥,如多巴胺5~20 mg/kg/min。

  過敏時由於組胺釋放,導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漿滲出血管外,導致有效迴圈血容量不足。故應同時補充生理鹽水等液體保證足夠的組織灌注。

  第五步:

  輔助用藥

  組胺的釋放是引起過敏性休克的罪魁禍首,因此抗組胺的治療也是勢在必行的。

  通常肌注異丙嗪 25-50 mg。神志清醒者可口服西替利嗪 20 mg 或地氯雷他定 10 mg。

  也可以靜脈注射 10% 葡萄糖酸鈣 10~20 ml 抗過敏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10% 葡萄糖酸鈣注射液需要用等量的 5%-25% 葡萄糖注射液稀釋後緩慢靜脈注射,每分鐘不超過 5 ml,以免血鈣升高過快引起心律失常。使用葡萄糖酸鈣期間禁止使用強心苷類藥物。

心源性休克急救措施
冠心病家庭急救措施
相關知識
過敏性休克的急救流程
過敏性休克的急救
過敏性休克的急救與護理
藥物過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過敏性休克的急救護理
過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_過敏性休克怎麼急救
過敏性休克的搶救方法
過敏性休克的搶救方法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搶救流程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搶救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