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怎樣發生的以及防震常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地震是大自然運動,我們無法避免,但是我們可以在地震發生的時候採取恰當的措施,減少傷亡。那麼,你知道地震是怎樣發生的 嗎?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引發地震的原因吧!

  1滄海桑田的變遷

  在我們居住的地球上,山山水水都鐫刻著大地滄海桑田變遷的足跡。

  我國著名的東嶽泰山,古往今來,人們無不讚美它的雄渾偉岸,“穩如泰山”更為許多人所稱道。其實,泰山並不穩定,100萬年以來,它已升高了500多米。

  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地下深處由植物生成的煤海,盤山公路邊陡峻山崖上顯示的地層彎曲與變形……無不書寫著大地變遷的歷史。

  這一切都是地殼運動的結果。地殼無時無刻不在運動,喜馬拉雅山至今還在升高,只是由於地殼的運動大多十分緩慢,因此人們並不覺察。

  2地震的發生

  然而,地殼的運動與變化並非都是緩慢的,有時也會出現突然的、快速的運動;這種運動引起地球表層的振動,就是地震。

  人為的原因也能引起地表振動,如開山放炮、地下核爆破等。但我們更關心的是容易造成災害的、由自然界的原因引起的地震,即天然地震。

  天然地震主要有三種類型:構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構造地震 由於地下深處岩層錯動、破裂所造成的地震。這類地震發生的次數最多,約佔全球地震數的90%以上,破壞力也最大。

  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作用,如岩漿活動、氣體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火山地震一般影響範圍較小,發生得也較少,約佔全球地震數的7%。

  陷落地震 由於地層陷落引起的地震。例如,當地下溶洞或礦山採空區支撐不住頂部的壓力時,就會塌陷引起振動。這類地震更少,大約不到全球地震數的3%,引起的破壞也較小。

  構造地震對人類的威脅最大,下面介紹的都是與構造地震有關的問題。

  構造地震是怎樣發生的呢?地下的岩層受力時會發生變形。開始,這個變形很緩慢;但當受到的力太大,岩層不能承受時,就會發生突然的、快速的破裂;岩層破裂所產生的振動傳到地表,引起地表的振動,這就是地震。

  地球上每年約發生500多萬次地震,也就是說,每天要發生上萬次地震。不過,它們之中的絕大多數太小或離我們太遠,我們感覺不到。真正能對人類造成嚴重破壞的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約有一二十次;能造成唐山、汶川等特別嚴重災害的地震,每年大約一兩次。

  由此可見,地震和風、雨、雷、電一樣,是地球上經常發生的一種自然現象。

  3板塊構造與地震

  在地球的最外層,由地殼和地幔最上面的部分構成了厚約100多千米的岩石圈,它像一個裂了縫的雞蛋殼,包括好多塊,這就是岩石圈板塊。

  地球上最大的板塊有六塊,分別是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另外還有一些較小的板塊,如菲律賓板塊等。

  把世界地震分佈與全球板塊分佈相比較,可以明顯看出兩者非常吻合:絕大多數地震都分佈在板塊的邊界上。

  據統計,全球有85%的地震發生在板塊邊界上,僅有15%的地震與板塊邊界的關係不那麼明顯。這就說明,板塊運動過程中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地震的重要原因。

  發生在板塊邊界上的地震叫板緣地震,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絕大多數地震均屬此類;而發生在板塊內部的地震叫板內地震,如歐亞大陸內部的地震多屬此類。

  板內地震發生的原因更復雜些,既與板塊之間的運動有關,也與區域性的地質條件有關。


地震逃生知識問答題
應該知道的地震常識有哪些
相關知識
地震是怎樣發生的以及防震常識
火災是怎樣發生的
老人痴呆是怎樣引起的以及治療方法
雙胞胎是怎樣產生的_雙胞胎兒發育過程圖
海嘯時怎樣發生的
海嘯時怎樣發生的海嘯如何形成
外匯市場的報價是怎樣產生的
地球是怎樣形成的資料
鐵餅和標槍運動是怎樣產生的
地球是怎樣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