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蔥減產原因及解決方法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在當前的大蔥種植過程中,由於化肥、農藥施用和管理技術等方面不合理,出現了種植面積增加但產量、品質降低的情況。你知道它的原因和解決辦法嗎?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大蔥減產的原因及其解決方法。

  大蔥減產原因及措施:重茬

  據調查,連續種植大蔥的重茬地普遍在15年以上,重茬病、根腐病、黃萎病、紫斑病等在大蔥不同的生長期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生,直接影響大蔥的品質和產量。

  防治措施:一大蔥必須與蔥蒜類間隔3~4年種植,這樣可有效減少病蟲害的發生。二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注重氮、磷、鉀肥與中、微量元素肥的配合使用。三冬前將蔥田進行深耕,之後進行冬灌。

  大蔥減產原因及措施:除草劑使用不當

  在蔥田用48%的氟樂靈乳油封閉地面進行除草,若使用方法不正確或濃度過高、劑量過大,均會影響大蔥小苗的正常生長,還會造成出苗不齊或不出苗。若蔥田相鄰地塊使用2,4-D乳油,藥液飄移到蔥田,也會抑制大蔥小苗的正常生長。在小麥一大蔥連作的地塊,若前茬麥田使用過量的2,4-D乳油或使用除草劑過晚,會抑制後茬蔥田大蔥小苗的正常生長。

  防治措施:可選用33%的施田補乳油進行除草,每畝用200毫升,對水50~60公斤,地表噴施,封閉地面。就蔥田除草劑而言,施田補乳油較安全可靠,效果較佳。在麥田使用除草劑時,大風天氣勿用藥,在無風時,也應採用超低或定向噴霧方法,避免藥液飄移到蔥田。發生藥害後可採取補救措施,每15公斤水加春雨1號1粒加解害靈1支,每3~5天噴1次,連噴2~3次。也可用除草劑解毒劑類藥物解除藥害。

  大蔥減產原因及措施:澆水時間不合理

  若水分供應充足,有利於以水調肥,加速大蔥生長。但不是水分越多越好,如高溫多雨季節,蔥田水分過大,會引起大蔥根腐病的嚴重發生。掌握不好大蔥各個生長期的需水規律、澆水時間,均會影響大蔥的產量。

  防治措施:排灌工程應在大蔥定植前做好,雨後排水要及時,防止大雨灌滿蔥溝,淤塞蔥眼,致使大蔥根系缺氧,造成腐爛,並引起其他病害。在大蔥定植返青後到7月下旬一般不澆水除乾旱年份,8月上中旬天氣轉涼,蔥白處於生長初期,氣溫仍偏高,對水分要求不高,應少澆水。若澆水應在清晨進行,不要在中午澆水,以免地溫驟然降低,影響大蔥根系生長,這個時期一般需澆水2~3次。待處暑以後,日平均氣溫降為24℃以下直到霜降前,大蔥進入生長盛期,此期是大蔥的葉片和蔥白重量迅速增加時期,需水量大大增加,應每4~5天澆1次水,而且水量要大,較長的蔥溝或不平整的蔥田丙要築土埂,使每溝水量足且勻。一般大蔥葉片上衝挺拔、葉色淡綠、表面蠟粉薄、管內充滿膠液表明水量充足;如果大蔥午間萎蔫、葉片下垂、葉色濃綠髮暗、有捲縮現象、蠟粉加厚表明輕微缺水;若大蔥葉片黃綠、幹尖、葉肉薄而下垂表明嚴重缺水。霜降以後氣溫下降,大蔥基本長成,進入蔥白充實期,需水量減少,但仍需保持土壤溼潤,使蔥白灌漿,葉內肥厚,充滿膠液,不鬆散,此期澆水2次就可以了。在收穫前10天停止澆水,便於收穫貯運。

  大蔥減產原因及措施:磷元素過高

  蔥田只注重單一使用磷酸二銨,而忽視其他元素的投入,尤其是重茬嚴重的地塊,可導致土壤中磷元素積累過多,土壤板結,抑制大蔥對鉀、鐵、鋅、銅等元素的吸收,造成營養元素比例失調,直接影響大蔥的品質和產量。基肥、追肥施用不合理,可造成氮元素過剩,大、中、微量元素比例嚴重失調。

  防治措施:一進行測土後,按土壤養分含磷元素的情況和大蔥需磷、鉀元素的規律,決定磷、鉀肥的基施和追施用量;增施中、微量元素肥。基肥中氮、磷、鉀三元素應按 1∶0.17∶1.1的比例進行配比,注意有機肥的配合施用。二自配肥料按每畝生產5000公斤鮮蔥計算,所需磷元素6公斤,合磷酸二銨13公斤;所需鉀元素20公斤,合硫酸鉀40公斤。要求磷酸二銨一次性基施,硫酸鉀可部分基施、部分追施。三注意增施有機肥,一般每畝施有機肥3000~5000 公斤,磷肥採用普鈣效果較佳。追肥應採用氮、鉀肥相結合的復混或複合肥,一般氮、鉀肥比例為1∶0.3至1∶0.4。

  大蔥減產原因及措施:育苗時間過晚

  在春播育苗時,許多農民總是在氣溫升高時才播種,其目的是讓大蔥小苗一翻身就出土,既省工、省力又省地膜。事實上這樣做明顯縮短了大蔥的生長週期,如再移栽延遲,大蔥很難達到高產。在田間對比中,晚育苗、晚移栽的蔥田比早育苗、早移栽的蔥田,在同等肥水條件下減產30%~50%。

  防治措施:大蔥高產與早育苗、早移栽有著密切的關係,大蔥播種時間一般在3月5~20日,也可以說只要土表解凍在5釐米以上,就可播種,宜早不宜晚。大蔥播後應及時覆蓋地膜,出苗後到3葉期,一定要控制澆水。大蔥苗高30~40釐米、橫徑粗1~1.5釐米,即成為適宜移栽的成品苗。一般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移栽,宜早不宜晚。在雨季和高溫來臨前,應使蔥苗早返青,根部早些形成大的根系,為大蔥奪高產打好基礎。

  大蔥減產原因及措施:培土高度不夠

  農諺說“深蔥淺蒜”,即指大蔥定植必須深栽。大蔥蔥白的高度,一是取決於先天的品種特性;二是取決於後天的肥水管理和培土的高度,可見培土對大蔥高產也起著重要作用。防治措施:大蔥定植深度在7釐米左右,不可埋過蔥心。培土是軟化大蔥葉鞘、防止倒伏、提高品質和產量的一項重要措施。實踐證明,培土越高,蔥白越長,蔥白組織也更潔白和充實。培土的高度應根據蔥白生長的高度而定。在每次培土後要拍實土壤,防止雨衝或澆水後引起塌落。注意培土應在下午進行,避免在早晨露水大、田間溼度大時進行,以免因蔥白、葉片折斷而造成腐爛。

  大蔥減產原因及措施:用藥不科學

  大蔥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和霜黴病;蟲害以根蛆和潛葉蠅危害最為嚴重,如不及時有效地預防和根治,大蔥難以取得高產。

  防治措施:應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原則。防治病害常用藥劑:75%的百菌清600倍液、50%的代森鋅600~800倍液、50%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300倍液、50%的甲基託布津粉劑500倍液。防治蟲害常用藥劑:50%的辛硫磷1000倍液、2.5%的溴氰菊酯3000倍液、2.5%的功夫菊酯3000倍液、48%的樂斯本乳油 2500倍液。以上藥劑可單獨使用,也可混合交替使用,預防每7~10天噴藥1次,根治每3~5天噴藥1次。

  大蔥減產原因及措施:株行距不規範

  短蔥白的品種宜採用窄行淺溝栽植。長蔥白的品種對蔥白要求不高時,也可採用窄行淺溝栽植;對質量、產量要求高時,採用寬行深溝栽植。株距也應根據品種情況決定,不能一概而論。蔥溝的壟向為東西方向存在著很多不利因素,會給大蔥高產帶來影響。

  防治措施:開溝壟向宜為南北方向,使整個蔥田受光均勻。這樣做可減輕秋冬季節北向強風造成的大蔥倒伏。尤其是大雨、大風天氣,如開溝壟向為東西方向會造成整個蔥田折莖倒伏。株行距以寶抵五葉齊大蔥為例:行距為 60~65釐米,株距為6~7釐米。

翠菊的種植方法是怎樣的
春季如何種植蔥苗
相關知識
大蔥減產原因及解決方法有哪些
幼蠍死亡常見原因及解決方法有哪些
紅水發生的原因及解決方法有哪些
電腦藍屏常見原因及解決辦法有哪些
汽車空調不製冷的原因及解決辦法有哪些
黑頭的形成原因和解決方法有哪些
寶寶尿路感染原因及解決方法有效
女性產後頭疼的原因和解決辦法有哪些
成人咳嗽的原因及治療方法有哪些
月經時間長的原因及調理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