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齡的人如何過中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對於中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過法。比起其他一些傳統節日,中秋自有其獨特的節日韻味。而這,也正好給被“現代化”了的人們找回一種溫馨的記憶。

  50後:

  與家人一起吃團圓飯

  今年的中秋節怎麼過的?60歲的鮮老太說:“往年的中秋節是我和老伴兩個人在家過,過節和平時一樣,今年遠在成都工作的女兒前不久買了房,中秋節邀請我和老伴去她的新家看看,吃團圓飯。我們今年就跟女兒女婿一起過中秋的。”

  談起現在的中秋節跟以前的中秋節有什麼不同,鮮老太說:“現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了,什麼時候都能吃上比月餅好吃的東西。中秋節月餅的豐富程度更是數不勝數:葷的、素的、甜的、鹹的,什麼餡的月餅都有,而且是常年供應不斷,所以現在對中秋節的期盼程度感覺不如從前了。”

  52歲的馬大爺告訴記者,以前父母在時,兄弟姐妹都聚在父母家一起團圓、愉快過中秋。現在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之間有時間就逢節日聚一聚,沒時間就打個電話問候、祝福一下。馬大爺說,現在自己也有一小家子人了,孩子們都在重慶工作,今年趁著中秋節回來團聚,感覺也很幸福!

  60後:

  繼續堅守,直到“跑”不動為止

  因為種種原因,讓不少人無暇過中秋。46歲的黃先生是一名貨車司機,去年被查出患了嚴重的腰間盤突出症,今年中秋節,他原本打算休息幾天,但想到一家人的生活,便一直在路上奔波著。

  黃先生家住巴州區清江鎮崑山村,有兩個孩子,今年都考上了大學,黃先生一直靠經營貨車維持全家四口人的生活。他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妻子是個種田的,沒有外出打工掙錢,為了家人能有更好的生活,我還不能停下,還需要繼續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一直跑下去,直到跑不動為止。”

  70後:

  外出旅遊放鬆心情

  32歲的張先生是巴城某國企職工。幾乎每個假期,他都要外出旅遊。今年的中秋節也一樣,他駕車帶著妻子和6歲的兒子一起去了樂山旅遊。

  “白天去看美景,好好呼吸呼吸新鮮空氣,放鬆心情;晚上回到賓館,在皎潔的月光下吃著月餅、品著紅酒,再給兒子講講中秋節的來歷,感覺非常愜意!”張先生告訴記者,酷愛旅遊的他絕不會放過假期的機會出去放鬆心情,他對中秋的理解更多放在“賞玩”上。

  80後:

  中秋節在家給身體“充電”

  “你中秋怎麼過的?”面對記者的問題,老家在宜賓的劉秀紅說,三年前她來到巴中一國企工作,工作節奏非常快,每天上下班都急匆匆的,感覺身心特別累。中秋節放假三天,她哪兒也沒有去,就呆在家裡,每天睡覺睡到自然醒,給身體好好充了電,恢復了體力。剩下的時間,就看看電視和到茶樓與朋友喝喝茶,打打小麻將。

  “我們兒時喜歡過中秋節,因為能吃到月餅。現在誰還稀罕月餅?平時想吃月餅時在街上去買就是了。”劉秀紅說,現在如果說能對中秋有期待的話,那就是因為中秋能放假三天。如今人們都富裕了,對中秋已沒什麼期待了,中秋節日的內涵和節味越來越淡。

  中秋的熱與冷

  城裡人:

  過一箇中秋節,月餅吃不完

  “過一箇中秋節,家裡有十多盒月餅,吃了不到一盒,剩下的放著不知如何處理,要是送給需要關愛的人,會更有意義……”面對記者採訪,肖先生說,每年過中秋月餅多得吃不完。

  原來,肖先生是巴州區某中學一名老師,在學校教了11年的書,他對人平和、親切,贏得了很多學生、朋友的好感。很多已畢業的學生一到中秋節,都會提前送來月餅,以表問候。

  “今年中秋前的一個禮拜,就收到了幾個學生送來的月餅,中秋節當天,又收了幾盒,加起來這個中秋一共有十幾盒月餅。”肖先生說,這麼多月餅,天天吃也得吃膩,再說,月餅不在中秋節吃也就沒意思了。

  肖先生告訴記者,如今他教的學生大多事業有成,遍佈全國各地,學生有這份心意,自己也覺得很高興。但是,對於吃不完的月餅,肖先生幾乎每年都要拿去送人。

  農村人:

  過一箇中秋,有的沒月餅吃

  今年85歲的黃傳侖家住巴州區清江鎮觀山村,已有多年未嘗月餅的味道。

  原來,黃傳侖是一名孤寡老人,年輕時與妻子沒有生育,後領養了一個兒子。但兒子最後去了達州工作,並在達州安了家。四年前,老人的老伴去世了,如今留下了老人一個人在老家。

  “幾次接他去達州,他都不去,說不習慣城市的生活,要一個人在老家住,我也沒有辦法。”黃傳侖的兒子說,如今他也有了孫子,要在達州照看,每年只有過春節才能回老家,平時父親的生活都要靠自理。

  在老家,老人也閒不慣,還種了一些莊稼。對於中秋節,老人說,他已很多年沒有吃過月餅了。“我們家距離清江鎮上遠,加之公路也沒有硬化,趕個場要爬坡上坎走兩個小時,我這把年紀了,根本不得行。”老人說。

  想到父親一個人在家,行動也不方便,今年中秋節前夕,老人的兒子便打電話給熟人,幫忙在清江鎮買了月餅送到了父親手中。“老人一個人在家我也不放心,中秋節也十分想家,但又沒有辦法,並不是年年都能喊別人幫忙買月餅。”老人的兒子說。

  相關連結:

  中秋節的來歷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南北方月餅有什麼不同
不同年齡的孩子如何拜年
相關知識
不同年齡的人如何過中秋
如何與不同年齡的人溝通
不同年齡的人該睡多久
古人如何過中秋
韓國人如何過中秋節
外國人如何過中秋節
古人如何過中秋節
女人如何保美白不同年齡的女人該如何美白保養
不同年齡的孩子如何拜年
不同年齡的女性如何排毒及排毒食譜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