饋贈禮儀知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饋贈指把財物無代價地送給別人,贈送的東西、禮品等,那麼你們知道饋贈的禮儀知識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一、原則問題

  一般情況下,在饋贈送禮應掌握以下原則:

  一是突要出禮品的紀念性。送禮是表示尊敬、友好的一種方式,禮品重紀念重情誼不重價值。紀念性是指禮品要與一定的人、事、環境有關係,讓受禮人見物思人憶事。所以選擇禮品應和送禮時的事件、人物有關,要有一定的寓意。例如:2002年2月美國總統布什訪華,時值中國農曆馬年,國家主席把一個與原物同樣大小、青銅鍍金的“馬踏飛燕”仿製品作為禮物送給布什總統。馬年送“馬”是中國人表示吉利的做法;“馬踏飛燕”是古代中國東漢時期的奇思妙想,有1800多年的歷史了,它表達的是快捷的意思。筆者認為通過這件禮品表達了中國希望更快地發展中美關係的美好願望。這件禮品就很有紀念性。

  二是禮品要體現民族性。有句話說:“越是民族的東西,就越是世界的”。每個民族、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和特點。“物以稀為貴”,在送禮時這個“貴”是珍貴,不是價值貴。

  三是禮品要有針對性。所謂“寶劍贈俠士,紅粉贈佳人”,送禮—定要看物件。不論是國際交流,還是國內交往,是正式活動還是私人應酬,交往物件因國家、民族不同,年齡、性別、職業、興趣各異,選擇時,務必要根據不同的物件選擇不同的禮品,滿足不同的需要。禮品不在價值高,而在受禮人喜愛。人有不同的品性和喜好,送禮要讓受禮人喜愛、樂於接受,就要針對不同人的品性和喜好。

  在選擇禮品時,要儘可能瞭解受禮人的性格、愛好、修養與品位,儘量把禮品送到受禮人心坎兒上。送禮主要不是考慮金錢,而是儘量讓禮品起到增進友好關係的作用。針對性的另一方面是禮品要因事而異,即在不同情況下,向受禮人贈送不同的禮品,比如,出席家宴時,宜向女主人贈送鮮花、土特產和工藝品,或是向主人的孩子贈送糖果、玩具。探視病人,向對方贈送鮮花、水果、書刊、CD為好,對旅遊者,贈送有中國文化或民族地方特色的物品等等。

  四是要重視禮品的文化差異性。不同民族國家有不同的文化傳統,也就有不同的文化禁忌。一件禮品在中國是受歡迎的,在其他國家可能就是忌諱的。

  二、兩個細節

  從細節方面,送禮之前要至少要考慮兩個問題。

  第一,贈禮物件的特點及愛好。首先,要根據雙方不同的關係選禮品。選擇贈送的禮品時,要區分是公務交往,還是私人應酬;是親朋還是老友;是同性還是異性;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是商務往來還是文化交流,等等,不同的關係要選擇不同的禮品。其次,要根據對方的興趣愛好,投其所好。選擇禮品,要站在受贈者的立場上,為受贈者考慮。如果禮品適合受贈者的興趣和愛好,它的作用就會倍增。否則摘不好會成為包袱,留之無用,棄之可惜,讓人頭疼。其三,要根據不同的目的選擇禮品。是用於迎接客人,還是告別遠行;是慰問看望,還是祝賀感謝;是節假良辰,還是婚喪喜慶,等等。目的不同,用途不同,選擇的禮品也大不相同。比如,看望生病住院的病人,帶一些滋補品可以表示慰問和關心,而如果帶其去祝賀年輕人過生日則不可思議了。

  第二,個人經濟承受能力。所謂“千里送鵝毛,禮輕情義重”。送禮是為了表達一種情感。人們是通過贈送禮品來表達對對方的情誼和尊重。送禮不是為滿足某個人的慾望,也不是為了顯示本人的富有,而是為了表達祝賀、感謝、慰問、友好的情感,真正好的禮品不是用價格可以衡量的,送禮的心意是重於禮品本身價值的。因此,在選擇禮品時,不必只著眼於禮品的價值,更要著眼於禮品所代表的情感和心意。反之,送禮過重,會給受禮者帶來心理壓力。

  三、禁忌問題

  送禮的禁忌問題時常為人們所忽視,因此有必要提一提。禮品選擇不當是饋贈禮品的最大禁忌。禮品的選擇要考慮到各國的歷史、文化、風俗和習慣的影響,再加上社會與宗教的壓力,特別是一些國家、個人和民俗的禁忌。至少要注意三點:

  第一,要尊重由於風俗習慣、民族差異和宗教信仰等形成的禁忌。選擇禮品不要憑自己的“想當然”辦事,要自覺地、有意識地避開對方的禮品禁忌,注意禮品的品種、色彩、圖案、形狀、數日和包裝等。比如說,在我國是絕不能把一臺嶄新的鐘送給老年人的;不能送給基督教徒一尊佛像,就算那是古玩也是不妥的。

  第二,要尊重個人的禁忌。每個人由於經歷、興趣和習慣的不同,可能形成個人的禁忌,選擇禮品時,也要注意瞭解受禮物件的個人忌諱。例如,一位著名教授男士到穆斯林民族聚集地講學,當地少數民族的同志熱情好客,在送別時送給漢族教授一頂綠帽子,綠色是穆斯林民族最喜歡的顏色。這顯然是不合適的。作為漢族教授,對“綠帽子”顯然是有所禁忌的。

  第三,要遵守國家的有關規定,不能選擇違法違規的物品作禮品。比如,不能將涉黃、涉毒的物品作為禮品送人。許多國家對公務員接受禮品有明確的規定,送的禮品價值過重有行賄之嫌。除了上述三點之外,應選擇什麼樣的禮品才合適呢?其實,並沒有固定的答案。一般來說,禮品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可以長期儲存的,如工藝品、書畫、照斤、相簿等;一種是儲存時間較短的,如掛曆、食品、鮮花等等。饋贈時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加以選擇。喜禮,如朋友結婚,可送鮮花、書畫、工藝晶、衣物等;賀禮,如企業開張、大廈落成、廠慶等可送花籃、工藝品等等。所以宜選的禮品應是具有一定的宣傳性、紀念性、獨特性、時尚性的禮品,有時還應注意禮品要具有便攜性。

  四、送禮時機

  送禮應選擇什麼樣的時間和地點?從禮儀的角度而言,贈送禮品需要注意兩個方面:贈送禮品的時間、贈送禮品的地點。

  贈送禮品的時間是指選擇贈送禮品恰當的時機及具體時間。通常情況下,下列時機是比較恰當的:

  1節假日。遇到我國傳統節日如春節,法定節日如元旦等都可以送些適當的禮物表示祝賀。

  2喜慶嫁娶。喬遷新居、結婚等,遇到這些喜慶日子,一般應備禮相贈,以示慶賀。商務上的交往中也有一些喜慶日子,如開業典禮、週年紀念等,備禮相送表示祝賀與紀念,可以增進社會交往關係。

  3探視病人。親友、同學、同事或領導有病,可以到醫院或病人家中探望,順便帶去一些病人喜歡的水果、食品和營養品等,表示問候與關心。

  4拜訪、做客。這種時候可以備些禮物送給主人,特別是女主人或小孩。

  5“感謝幫助”。當你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困難得到別人的幫助時,為了表示感謝,可以送些禮品表示感謝。在具體時間 方面,一般當我們作為客人拜訪他人時,最好在雙方見面之初向對方送上禮品,而當我們作為主人接待來訪者之時,則應該在客人離去的前夜或舉行告別宴會上,把禮品贈送給對方。

  考慮贈送禮品的地點時要注意公私有別。一般來說,工作中所贈送的禮品應該在公務場合贈送,如在辦公室、寫字樓、會客廳;在工作之外或私人交往中贈送的禮品,則應在私人居所贈送,而不宜在公共場合贈送。

  五、如何受禮

  在一般情況下,他人誠心誠意贈送的禮品,只要不是違法、違規的物品,最好的方式應該是大大方方、欣然接受為好,當然接受前適當地表示謙讓也未嘗不可,在國內這是必需的環節。

  當贈送者向受贈者贈送禮品時,受贈者應中上自己正在做的事,起身站立,雙手接受禮品,然後伸出右手,同對方握手,並向對方表示感謝。接受禮品時態度要從容大方,恭敬有禮,不可忸怩失態,或盯住禮品不放,或過早伸手去接,或拒不以手去接,推辭再三後才接下。接過禮品後,應表示感謝,說幾句不要破費之類的客套活。

  如果條件允許,受贈者可以當面開啟欣賞一番,這種做法是符合國際慣例的。它表示看重對方,也很看重對方贈送的禮品,這樣做比把禮品放在一旁,待他人走後再拆封自己欣賞,確有許多好處。禮品啟封時,要注意動作文雅,不要亂撕、亂扯,隨手亂扔包裝用品。開封后,贈送者還可以對禮品稍作介紹和說明,說明要恰到好處,不應過分炫耀。受贈者可以採取適當動作對禮品表示欣賞之意並加以稱道,然後將禮品放置在適當之處,向贈送者再次道謝。切不可表示不敬之意或對禮品說三道四、吹毛求疵。

  六、如何送禮

  在挑選好禮品後就要考慮如何贈送禮品了。根據禮儀慣例,主要是指禮品的包裝和送禮的具體做法。

  把禮品精美地包裝起來,一方面是表示送禮人把送禮作為很隆重的事,以此表達對受禮人的尊敬;另一方面,受禮人不能直接看到禮品,會使他產生一個懸念。如果是恰當的禮物,那麼當受禮人開啟包裝看到中意的禮品時,一定會喜出望外,另有一番驚喜。這給送禮又添了一分情趣,加深了對送禮人的好印象,起到了增進關係的作用。因此作為禮品外衣的包裝一定要有。

  禮品包裝要求不論禮品本身有沒有盒子都要用彩色花紋紙包裝,用彩色緞帶捆紮好,並系成好看的結,如蝴蝶結、梅花結等等。重視包裝就要做到下面兩點:一是包裝所用的材料,要儘量好一點。二是在禮品包裝紙的顏色、圖案、包裝後的形狀、緞帶的顏色、結法等方面,要注意尊重受禮人的文化背景、風俗習慣和禁忌,不要犯忌。

饋贈的整體禮儀小常識
各個國家有趣的禮儀
相關知識
饋贈禮儀知識
文明禮儀知識教育講座演講稿
商務禮儀知識的介紹
禮儀知識競賽主持詞範文
喝酒禮儀知識以及禁忌事項
文明禮儀知識手抄報
文明禮儀知識宣講手抄報
護士的禮儀知識
職場新人須知的職場禮儀知識
舞會禮儀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