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用言語行為理論來分析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
General 更新 2024年10月31日
論文關健詞:言語行為理論 文化差異 語用失誤
論文摘要:言語行為理論是語用學的一個重要課題。在交際中,人們總是試圖通過實施一定的施事行為,來達到一定的言後結果。然而由於文化的差異,一方通過施事行為所表達的言外之意往往被另一方所誤解,從而導致語用失誤的發生甚至交際的失敗。
言語行為理論是語用學的一個重要課題,奧斯汀通過對日常用語的分析探討人類語言活動的本質,從而為語用學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跨文化交際中,由於文化的差異,常常會出現說話雙方不能正確理解對方意圖的現象,本文便試圖根據言語行為理論來分析這類語用現象,揭示跨文化語用失誤的發生原因。
1言語行為理論概述
言語行為理論由英國牛津大學哲學教授奧斯汀J.L. Austin 提出,他在1962年發表的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如何以言行事》被認為是該理論的奠基之作。他認為,說話就是做事,人類交際中的話語不僅僅是用於描述、陳述事物的句子或其他表達手段,而實際上還是類似“許諾”、“命令”、“請求”等的言語行為。語言本身就包含著行動的力量,即言語行為力量,簡稱語力。根據不同的語力,奧斯汀從一個完整的言語行為理論中抽象出三種行為:1說話行為locutionary act,它的語力在於命題本身,說話者能夠說出有意義和所指的句子,其主要作用在於陳述。2施事行為illocutionaryact,指在特定的語境中賦予有意義的話語一種言語行為力量,在表達語義的同時完成某一意圖和目的。3取效行為perlocutionaryact ,指說話行為或施事行為在聽者身上產生的某種效果劉振聰,楊莉惹2006:25一26。
美國哲學家塞爾在奧斯汀研究的基礎上,針對其中存在的缺陷又提出了間接言語行為理論Indirect Speech
Acts的概念:當說話人出於某種原因或意圖不想直接使用施為動詞時,他會採取間接的言語手段來實現某一言語行為。使用間接的方式表達言語行為的話語就是間接施為句何自然.冉永平,2006:191。塞爾指出,要理解間接言語行為,首先要了解“字面用意”,然後從“字面用意”再推斷出其間接用意,即句子表達的言外之力鄭志進,2000:75。
2文化差異下的語用失誤
文化是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創造的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總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就有社會規範、價值取向、思維習慣等各方面的差異,在跨交際過程中對種種言語行為的理解和運用自是截然不同,因此難免會導致許多語用失誤現象。針對以上分析,我們從實際出發,以言語行為理論的視角具體考察一下由於文化背景差異所導致的典型的幾大類語用失誤,以期引起人們的注意。
2.1打招呼
中國人見面,最常引用招呼用語:“吃了嗎?”、“來啦?”或“上哪兒去啊?”等施事行為來表達“寒暄、問候”的言外之意。然而,如果我們將此句式直接譯為英語,用來跟操英語的本族人打招呼問好,他們會感到十分驚訝,甚至引起某種困惑或反感,因為根據他們的理解,"Have you eaten yet?”的言外之意是“你想請他吃飯”、"So, you are here.”則是你準備跟他交代事情、而對於“Where areyou going?’’則是你要打聽他的隱私了,交際很可能陷人尷尬境地。
2.2道別
不同文化背景下,道別也同樣面臨類似的尷尬。在漢語中,人們除了說聲:“再見”之外,很多時候還會囑咐客人:“慢慢走、下次再來”。以此施事行為來表達體貼、關切的言外之意,以期實現增進雙方友好關係的言後之果。然而,如果我們真對操英語的朋友來句:"Walk slowly and come frequently",對方的直接感覺更多的會是在接受命令,說話人原來的施事行為就會被聽話人徹底誤解,取效行為就轉變成令對方困惑或惱怒了。
2.3邀請
中國人喜熱鬧、愛串門,經常未經他人邀請便主動登門拜訪。而英美人則往往先向對方發出正式邀請,表明明確的時間、地點和內容,並要求對方給予明確的答覆。如果不是這樣,而只是在握手道別時說上一句:"I hope you’ll come to see me sometime或Let’ sGave a dinner sometime"等,這便很可能是句客套話,聽話人以後不一定會去看說話人,說話人也不見得會請聽話人吃飯。沃爾芙曾記錄了上百個美國人發出“邀請”的例子,發現只有三分之一的邀請是真正的邀請,其餘那些沒有具體時間、地點、內容安排的情況都只是客氣話何自然,冉永平:2006:344。但如果不瞭解情況,把這些言外之意是表達“客氣”的套話理解為“真正的邀請”那便必然會導致不愉快的言後之果了。
中國人又十分熱情好客,飯桌上經常對客人“勸酒”、“勸食”,“幹了,幹了”、“快吃,快吃”是我們在飯桌上時常聽到的話語,它本是中國人表達熱情友好之意的施事行為,想達到使客人吃好喝好的言後之果。但若直接譯作英語:"come on, drinks up”和“eatquickly”則是類似於強迫飲酒、進食的勒令了,導致的言後之果將會是客人的尷尬和不安。由於原有的言外之意不能被正確領會,期待的言後之果自然不能實現。
3結語
綜上所述,由於文化千差萬別,世界上的言語社會自然也紛繁複雜,遠非“純淨齊一”。對於同一言語行為,人們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因此也必然引發不同的取效行為。跨文化交際中,若只習慣用自己的文化標準來衡量和解釋其他文化人們的言語行為,必定會導致不必要的誤會和衝突。
淺談言語行為理論在翻譯實踐中的應用
淺談從圖式理論看跨文化意識在口譯教學中的作用
論文摘要:言語行為理論是語用學的一個重要課題。在交際中,人們總是試圖通過實施一定的施事行為,來達到一定的言後結果。然而由於文化的差異,一方通過施事行為所表達的言外之意往往被另一方所誤解,從而導致語用失誤的發生甚至交際的失敗。
言語行為理論是語用學的一個重要課題,奧斯汀通過對日常用語的分析探討人類語言活動的本質,從而為語用學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跨文化交際中,由於文化的差異,常常會出現說話雙方不能正確理解對方意圖的現象,本文便試圖根據言語行為理論來分析這類語用現象,揭示跨文化語用失誤的發生原因。
言語行為理論由英國牛津大學哲學教授奧斯汀J.L. Austin 提出,他在1962年發表的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如何以言行事》被認為是該理論的奠基之作。他認為,說話就是做事,人類交際中的話語不僅僅是用於描述、陳述事物的句子或其他表達手段,而實際上還是類似“許諾”、“命令”、“請求”等的言語行為。語言本身就包含著行動的力量,即言語行為力量,簡稱語力。根據不同的語力,奧斯汀從一個完整的言語行為理論中抽象出三種行為:1說話行為locutionary act,它的語力在於命題本身,說話者能夠說出有意義和所指的句子,其主要作用在於陳述。2施事行為illocutionaryact,指在特定的語境中賦予有意義的話語一種言語行為力量,在表達語義的同時完成某一意圖和目的。3取效行為perlocutionaryact ,指說話行為或施事行為在聽者身上產生的某種效果劉振聰,楊莉惹2006:25一26。
2文化差異下的語用失誤
文化是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創造的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總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就有社會規範、價值取向、思維習慣等各方面的差異,在跨交際過程中對種種言語行為的理解和運用自是截然不同,因此難免會導致許多語用失誤現象。針對以上分析,我們從實際出發,以言語行為理論的視角具體考察一下由於文化背景差異所導致的典型的幾大類語用失誤,以期引起人們的注意。
2.1打招呼
中國人見面,最常引用招呼用語:“吃了嗎?”、“來啦?”或“上哪兒去啊?”等施事行為來表達“寒暄、問候”的言外之意。然而,如果我們將此句式直接譯為英語,用來跟操英語的本族人打招呼問好,他們會感到十分驚訝,甚至引起某種困惑或反感,因為根據他們的理解,"Have you eaten yet?”的言外之意是“你想請他吃飯”、"So, you are here.”則是你準備跟他交代事情、而對於“Where areyou going?’’則是你要打聽他的隱私了,交際很可能陷人尷尬境地。
2.2道別
不同文化背景下,道別也同樣面臨類似的尷尬。在漢語中,人們除了說聲:“再見”之外,很多時候還會囑咐客人:“慢慢走、下次再來”。以此施事行為來表達體貼、關切的言外之意,以期實現增進雙方友好關係的言後之果。然而,如果我們真對操英語的朋友來句:"Walk slowly and come frequently",對方的直接感覺更多的會是在接受命令,說話人原來的施事行為就會被聽話人徹底誤解,取效行為就轉變成令對方困惑或惱怒了。
2.3邀請
中國人喜熱鬧、愛串門,經常未經他人邀請便主動登門拜訪。而英美人則往往先向對方發出正式邀請,表明明確的時間、地點和內容,並要求對方給予明確的答覆。如果不是這樣,而只是在握手道別時說上一句:"I hope you’ll come to see me sometime或Let’ sGave a dinner sometime"等,這便很可能是句客套話,聽話人以後不一定會去看說話人,說話人也不見得會請聽話人吃飯。沃爾芙曾記錄了上百個美國人發出“邀請”的例子,發現只有三分之一的邀請是真正的邀請,其餘那些沒有具體時間、地點、內容安排的情況都只是客氣話何自然,冉永平:2006:344。但如果不瞭解情況,把這些言外之意是表達“客氣”的套話理解為“真正的邀請”那便必然會導致不愉快的言後之果了。
中國人又十分熱情好客,飯桌上經常對客人“勸酒”、“勸食”,“幹了,幹了”、“快吃,快吃”是我們在飯桌上時常聽到的話語,它本是中國人表達熱情友好之意的施事行為,想達到使客人吃好喝好的言後之果。但若直接譯作英語:"come on, drinks up”和“eatquickly”則是類似於強迫飲酒、進食的勒令了,導致的言後之果將會是客人的尷尬和不安。由於原有的言外之意不能被正確領會,期待的言後之果自然不能實現。
3結語
綜上所述,由於文化千差萬別,世界上的言語社會自然也紛繁複雜,遠非“純淨齊一”。對於同一言語行為,人們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因此也必然引發不同的取效行為。跨文化交際中,若只習慣用自己的文化標準來衡量和解釋其他文化人們的言語行為,必定會導致不必要的誤會和衝突。
淺談從圖式理論看跨文化意識在口譯教學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