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知識競賽題目複習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知識競賽是小學中非常有意義的一個比賽,也是一個檢驗同學們所學知識的一個重要方式,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六年級語文知識競賽題目複習,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公共服務行業的公文、公章、名稱牌、票據、報表、標牌、指示牌、說明書、電子螢幕、廣告、宣傳材料、公共場所設施的標誌牌以及企業事業組織名稱等必須使用規範漢字。需要加註漢語拼音的,應當書寫在規範漢字的 。

  A.上方 B.下方 C.左側 D.右側答案:B

  2、聯合國的六種工作語言是 。

  A、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西班牙文

  B、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德文

  C、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日文

  D、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馬來文

   答案:A

  3、中國文壇第一知多少

  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

  我國第一部軍事著作──《孫子兵法》

  我國第一部專記一個人言行的歷史散文──《晏子春秋》

  我國第一部著名的戲曲作品──關漢卿的《竇娥冤》

  我國第一部日記體遊記──徐巨集祖的《徐霞客遊記》

  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神話小說──吳承恩的《西遊記》

  我國第一部個人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我國第一部中篇小說──魯迅的《阿Q正傳》

  我國第一部白話短篇小說集──魯迅的《吶喊》

  我國第一篇白話短篇小說──魯迅的《狂人日記》

  我國第一首長篇抒情詩──《離騷》

  我國第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

  我國第一位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

  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

  我國第一位女詩人──蔡文姬

  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陶淵明

  我國第一位著名女詞人──李清照

  我國第一位兒童作家──冰心

  我國第一個開拓童話園地的作家──葉聖陶

  我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老舍

  4、萬物由來

  “記者”以前叫什麼

  1905年以前,中國的新聞記者有過許多別的稱呼,但就是不叫“記者”。中國近現代歷史最長的報紙上海《申報》從1872年創刊到1905年30餘年間,報上登了不少“新聞”,卻從無“新聞記者”的稱謂出現。在應該稱“記者”的地方,卻稱之為“友人”、“訪事”、“採訪”、“訪員”等名稱。

  1875年7月7日,《申報》首次刊登招聘訪事的告白,應聘擔任訪事的條件是:“必須學識兼長,通達事務,並人品端方,實事求是者。”這裡,“訪事”就是當時對記者的稱呼。

  以統一的“記者”一詞代替其他雜七雜八的稱呼,是報刊大改革的成果。1905年《申報》進行了一次大改革,向國外報紙學習,把日本報紙上習用的“記者”、“新聞記者”的漢字語彙移植到中國來,從此中國的新聞工作者才有了一個統一的專稱。這是《申報》史上的大事,也是中國報史上的大事。

  第一次出現“記者”一詞的日期是1905年3月10日,當天《申報》所刊一篇題為《論今日各國對中國之大勢》的論文中,有這麼一句話:“記者又何必再煩筆墨以瀆吾同胞之聽哉!”

  “文學”原為官職名

  西漢時期,學校的負責人不是叫校長或教官,而是稱“文學”,即負責人稱為張文學、李文學等。

  漢武帝為選拔人才,設“賢良文學”科目,由各郡國每年舉薦人才上京趕考試,被舉考官便叫“賢良文學”。“賢良”是指品德端正、道德高尚之人;“文學”則指精通儒家經典的人。

  魏晉後期,“文學”一詞成為語言藝術的專用名詞。史書上記載的曹丕“好文學,以著述為務”,即是現今所指的文學含義。

  “語文”一詞的來歷

  “語文”一詞出現的歷史並不長。1905年,清朝在廢除科舉制度以後,開始開辦新學堂。當時的課程以至教材,都是從西方引進的,只有語文一科,教授的仍是歷代古文,當時稱為“國文”課。

  五四運動爆發以後,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國文課受到了衝擊,小學於是改設“國語”,教材具有鮮明的口語特點,選用的都是白話短文或兒歌、故事等。中學仍設國文課,白話文的比重也明顯增加,選用了魯迅、葉聖陶、謝冰心等新文學作家的作品。在20世紀30年代後期,葉聖陶、夏丐尊二人提出了“語文”的概念,並嘗試編寫新的語文教材,可惜因日本侵略中國而被迫中止。

  全國解放後,葉聖陶先生再次提出將“國語”和“國文”合二為一,改稱“語文”。這一建議被華北政府教育機關採納,隨後推向全國,從此,“語文”成了中小學的一門主課。

  5、2007年春晚公佈的四副春聯及獲獎的20幅春聯

  公佈的四副春聯:

  和睦

  上聯:二十四時節氣,乾坤競秀

  下聯: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同春

  橫批:天人合一

  和美

  上聯:天和、地和、人和,和融華夏

  下聯:歌美、舞美、花美,美在今宵

  橫批:新春大吉

  和順

  上聯:和和順順千家樂

  下聯:月月年年百姓福

  橫批:國泰民安

  和諧

  上聯:黨心、民心、萬眾一心,科學發展春風起

  下聯:國運、家運、巨集圖大運,社會和諧旭日升

  橫批:永珍更新

  6、 各舉出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開頭的俗語包括成語、慣用語等。數字俗語:

  表示實實在在,不可更改時用 一是一,二是二

  表示做事不考慮周到,幹了再說時用 一不做,二不休

  表示一樣東西兩人平分時用 二一添作五

  表示某人幹事麻利時用 三下五除二

  表示差不多時用 不離十

  表示某人打小算盤時用 小九九

  表示歸根到底時用 九九歸一

  表示把握大時用 十有

  表示很不容易時用 九牛二虎之力

  表示信心十足時用 十拿九穩

  表示距離遠時用 十萬八千里

  4、 下面人名各取自什麼成語?小黑板

  杜鵬程鵬程萬里 陳殘雲風捲殘雲 王任重任重道遠

  劉海粟滄海一粟 丁慧中秀外慧中 焦若愚 大智若愚

  7、成語主角

  聞雞起舞——祖逖;  紙上談兵——趙括;  驚弓之鳥——更羸;

  負荊請罪——廉頗;破釜沉舟——項羽;  七步成詩——曹植;

  韋編三絕——孔子;  單刀赴會——關羽;對症下藥——朱熹;

  鐵杵成針——李白;  指鹿為馬——趙高;  完璧歸趙——藺相如;

  臥薪嚐膽——勾踐;  鑿壁借光——匡衡;  鞠躬盡瘁——諸葛亮;

  圖窮匕見——荊軻;樂不思蜀——劉禪;  三顧茅廬——劉備;

  入木三分——王羲之; 殺妻求將——吳起;四面楚歌——項羽;

  煮豆燃萁——曹植;  背水一戰——韓信。

  8、成語之最

  一日三秋最短的季節。  一落千丈落差最大的瀑布。

  一字千金最貴的稿酬。 一本萬利最賺錢的生意。

  一手遮天最大的手。   一毛不拔最吝嗇的人。

  一步登天最長的腳。   一日千里跑得最快的馬。

  一塵不染最乾淨的地方。 一擲千金最浪費的行為。

  一文不值最便宜的東西。 一身是膽膽最大的人。

  千鈞一髮最危險的時候。 羊腸小道最狹窄的路。

  一目十行最快的閱讀。 天涯海角最遠的地方。

  無米之炊最難做的飯。  頂天立地最高的個子。

  十全十美最完美的東西。 無可救藥最重的疾病。

  風馳電掣最快的速度。 晴天霹靂最反常的天氣。

  度日如年最長的日子。  一柱擎天最長的棍子。

  氣吞山河最大的嘴。   一步登天最長的腿。

  頂天立地最高的人。 輕如鴻毛最小的人。

  無孔不入最尖的針。   一言九鼎最重的話。

  金玉良言最貴重的話。  一覽無餘最寬的視野。

  脫胎換骨最大的手術。 包羅永珍最大的氣量。

   天壤之別最大的差異。  無邊無際最大的地方。

  天翻地覆最大的變化。 無米之炊最難做的飯。

  風馳電掣最快的速度。  取之不盡最多的資源。

  一日三秋最短的季節。  度日如年最長的一天。

  9、你知道下面的慣用語是什麼嗎?

  把在團體中起主導的人喻為 主心骨

  把足智多謀的人喻為智多星

  把接待賓客的當地主人喻為東道主

  把公堂臺階下受審的囚犯喻為階下囚

  把吝嗇錢財、一毛不拔的人喻為 鐵公雞

  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為 糊塗蟲

  把世故圓滑的人喻為 老油條

  把沒有專業知識的外行人喻為門外漢

  把技藝不精、勉強湊合的人喻為 三腳貓

  10、數字猜成語

  12345609 七零八落 1256789丟三落四 1+2+3 接二連三 333 555三五成群

  3.5不三不四 5 10一五一十 9寸+1寸=1尺 得寸進尺

  選擇題

  1、“大珠小珠落玉盤”所形容的是什麼樂器的彈奏聲?

  A、琵琶 B、古箏 C、揚琴 A

  2、《孔雀東南飛》裡,劉蘭芝"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請問,“箜篌”是什麼樂器:

  A、撥絃樂器 B、擊絃樂器 A

  3、"有板有眼"的"板"是我國傳統音樂節奏中的:

  A、強拍 B、弱拍 A

  4、我們常說"隔著門縫看人”,當我們隔著門縫看人時,看到的人:

  A、比原來扁了 B、和原來一樣 C、比原來寬了 B

  5、在古代,“爵”是一種什麼器皿?

  A、食器 B、酒器 A

  6、“白雪公主”這個形象最早來自於:

  A、格林童話 B、安徒生童話 C、伊索寓言 B

  7、在“精衛填海”的故事裡,"精衛”是

  A、一個人 B、一隻鳥 C、一隻猴子 D、一條龍 B

  8、王昭君沒有得到漢元帝的召見而遠嫁匈奴單于,是因為:

  A、王妃對她的陷害 B、畫師歪曲她的形象 C、大臣說她的壞話 B

  9、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裡,小美人魚變成人是為了見到誰?

  A、漁夫 B、皇后 C、王子 C

  10、唐代人可以稱“父親”為:

  A、伯伯 B、哥哥 B

  11、“臥薪嚐膽”說的是:

  A、夫差 B、范蠡 C、管仲 D、勾踐 D

  12、買櫝還珠這則成語是用來比喻有些人

  A、只注重事物外表,不重 B、為了賺錢不擇手段 C、善於掩蓋事物本質 A

  13、屈原是春秋時代哪國人?

  A、吳國 B、楚國 C、越國 D、齊國 B

  14、神話《白蛇傳》中“白娘娘盜仙草”盜的是:

  A、人蔘 B、冬蟲夏草 C、靈芝 C

  15、杜甫詩云,“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李白詩云,“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請問,成都為什麼又叫做“錦城”或“錦官城”?

  A、因蜀錦而得名 B、因錦江而得名 A

  16、李白筆下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指的是哪個風景區?

  A、 華山 B、黃山 C、峨眉山 D、天姥山 D、廬山 D

  17、《西遊記》中的火焰山位於:

  A、甘肅 B、新疆 C、青海 B

  18、“初出茅廬”中的“茅廬”本意是指誰的的住處?

  A、劉備 B、諸葛亮 C、司馬光 D、司馬遷 B

  19、"紅娘”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西廂記 B、牡丹亭 C、桃花扇 A

  20、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樣追逐太陽的?

  A、駕車 B、騎馬 C、奔跑 D、飛行 C

  21、"來龍去脈”的成語產生於:

  A、歷史研究 B、風水勘探 C、政治事件 B

  22、維納斯是希臘神話中的

  A、智慧女神 B、愛神和美神 C、自由女神 B

  中級

  1、相傳我國古代能作“掌上舞”的人是:

  A、楊玉環 B、貂蟬 C、趙飛燕 D、西施 C

  2、《史記》中的“世家”是給什麼人作的傳?

  A、皇帝 B、諸侯王 C、貴族 D、重臣 B

  3、我國古代詩歌史上被稱為“雙璧”的一篇是《孔雀東南飛》,另一篇是:

  A、木蘭詩 B、木蘭辭 C、琵琶行 A

  4、“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現代人所向往。請問:被稱為“菊月”的月份是:

  A、八月 B、九月 C、十月 B

  5、李清照的《如夢令》裡的“綠肥紅瘦”是描寫什麼季節的景象?

  A、晚春 B、盛夏 C、初秋 D、寒冬 A

  6、"司空見慣"中的"司空"是指:

  A、唐代一位詩人 B、唐代一位高僧 C、一種官職 C

  7、以下哪件事是《水滸》中梁山好漢武松所為?

  A、倒撥垂陽柳 B、汴京城賣刀 C、醉打蔣門神 C

  8、“名花解語”是用來形容什麼的?

  A、女子非常美麗 B、花豔麗 C、花通人性 D、美女善解人意 D

  9、 “程門立雪”這個典故講的宋朝的楊時,為了見名士程頤而在他家門前冒雪等待的故事,那麼楊時等待的目的是:

  A、拜訪 B、請罪 C、道謝 D、辭別 A

  10、我們常把那些一知半解,卻喜歡在人前賣弄的人叫:

  A、半截劍 B、半段槍 C、半面 D、半瓶醋 D

  11、什麼時候適合用“七月流火”來形容?

  A、炎炎夏日 B、夏去秋來 C、春去夏來 D、秋去冬來 B

  12、“汗流浹背”的典故出自西漢周勃,他 “汗流浹背”的原因是:

  A、衣服穿得太多 B、勞動太賣力氣 C、打仗拼死廝殺 D、答不出皇帝的問題 D

  13、京劇中,飾演性格活潑、開朗的青年女性的應是:

  A、青衣 B、花旦 C、彩旦 B

  14、柳永詞雲,“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多麼迷離傷感。請問,人們常提到的“楊柳”是指:

  A、一種樹木的名稱 B、兩種不同的樹木的名稱 C、與樹木無關 B

  15、"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說的是誰的經歷?

  A、劉邦 B、項羽 C、韓信 D、張良 C

  16、“期期艾艾”這個典故講的是西漢的周昌和西晉的鄧艾兩個人說話時的什麼毛病?

  A、口吃 B、好說謊 C、喜歡罵人 D、喜歡無病呻吟 A

  17、西方童話中,貓頭鷹常以最聰明的角色出現,是因為貓頭鷹:

  A、頭腦聰明 B、活得長久 C、與人長得相似 D、經常保持思考的表情 B

  18、民間故事《梁祝》突出反映了我國現行《婚姻法》的哪項基本制度?

  A、男女平等 B、一夫一妻 C、婚姻自由 C

  高階

  1、"東床快婿”原本是指:

  A、司馬相如 B、王羲之 C、劉邦 D、諸葛亮 B

  2、“東山再起”這個典故出自:

  A、曹操 B、劉備 C、謝安 D、孔子 C

  3、“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是誰說的?

  A、席勒 B、雪萊 C、歌德 D、徐志摩 E、舒婷 B

  4、“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請問,我國對清明節有多種的稱呼,下列哪一種不是?

  A、鬼節 B、死節 C、冥節 D、聰明節 E、寒食節 E

  5、“破釜沉舟”這個成語出於哪次戰爭?

  A、赤壁之戰 B、長平之戰 C、鉅鹿之戰 D、官渡之戰 E、淝水之戰 C

  6、古代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中的"御"是指:

  A、下棋 B、種花 C、武術 D、駕車 E、舞蹈 D

  7、"心比天高,身為下賤”是《紅樓夢》中對誰的判詞?

  A、晴雯 B、襲人 C、黛玉 A

  8、由成語“牆頭馬上”的原意可知,元朝白樸所著的《牆頭馬上》屬於什麼型別的雜劇?

  A、武俠 B、言情 C、戰爭 D、倫理 E、歷史 B

  9、歷史上曾有的“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對聯是在:

  A、東林書院 B、嶽麓書院 C、石鼓書院 D、白鹿書院 E、應天書院A

  10、古代小說常用“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形容女性之美,其中“閉月”是指:

  王昭君 B、楊玉環 C、貂蟬 C、西施 E、趙飛燕 C

  11、有一個很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謎”,請你猜一猜:有一種事物,早上用四條腿走路,中午用兩條腿走路,傍晚用三條腿走路。你知道這種事物是什麼嗎?

  A、一種鬼怪 B、一種遠古動物 C、人類 D、樹C

  12、“斯芬克斯之謎”中的“斯芬克斯”的身軀是:

  A、馬 B、獅子 C、老虎 D、蛇 B

  13、文學史上,有四部《變形記》,其中寫人變成甲蟲遭遇的那一部的作者是

  A、阿普列尤斯 B、契訶夫 C、奧維德 D、卡夫卡 D

  14、《悲慘世界》的主人公冉阿讓因為偷了什麼東西而服了19年的苦役?

  A、一瓶葡萄酒 B、一杯牛奶 C、一片面包 D、一塊餅乾 C

六年級語文年級常見文學常識分類大全
六年級語文上冊句子部分競賽題
相關知識
六年級語文知識競賽題目複習
小學六年級語文知識競賽題
六年級語文知識競賽試題
小學四年級語文知識競賽試卷
六年級詩歌知識競賽題及答案
六年級數學知識競賽題
六年級古詩知識競賽題
四年級語文知識點大全總複習
四年級語文知識點大全總複習
關於小學六年級語文知識總結最新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