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疼是什麼問題?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當前有很多年輕人或老人膝蓋都常常會疼痛,那當膝蓋疼痛該如何醫治和減緩呢,下面小編我給大家分享個人經驗和方法。


  膝關節是由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及臏骨所組成,外包以關節囊,內有交叉韌帶及半月板,是人體中最複雜及關節面最大的負重關節。膝蓋突然疼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造成。

  膝關節骨質增生

  隨著年齡增長,膝關節諸骨由於長年磨損,周圍韌帶鬆弛,致使關節不穩定,造成病變引起相應部位骨質增生。此種增生是人體衰老的現象。40多歲以後,大多數人都有骨質增生,只是發生部位和增生程度不同。

  膝蓋滑膜炎

  風、寒、溼邪侵襲,可使膝關節逐漸出現腫脹和功能障礙者,則形成慢性膝關節滑膜炎。關節腫脹型主要是過度運動後腫脹為主,疼痛輕重不一。非腫脹型,以關節疼痛為主,常伴有輕度腫脹。

  關節積液

  當關節產生病變或出現某些全身性疾病時,關節液增多即形成關節積液,造成關節疼痛、不適。

  膝關節炎

  膝關節炎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多患於中老年人群,其症狀多表現為膝蓋紅腫痛、上下樓梯痛、坐起立行時膝部痠痛不適等。

  膝蓋損傷後的恢復事項及方法

  1直腿抬高是一種簡單易行的鍛鍊方法。平躺在床上,把腿伸起,讓大腿上的肌肉收緊、繃直,與床成45度夾角,每次維持1秒鐘,再慢慢地放下,如此重複50次。持續練習,對加強膝關節的抗負荷能力很有幫助。

  2貼牆蹲起是另一種有效保護膝關節的方法。背靠牆而立,腳後跟離牆1只腳的距離,在兩膝蓋間放置一隻球可以是籃球、足球,夾緊球,身體沿牆壁緩慢下蹲,直到膝蓋與小腿成90度直角,默數三秒,再慢慢直起身體。因為背部貼牆,支撐了一部分體重,膝蓋受力相對比較少,因此較安全。堅持每星期運動2至3次,每次重複15次。

  3跳繩對膝蓋的衝擊力量只有跑步的1/7 至1/2,而且只要你能掌握跳繩的技巧,用腳底的前端著地,就能降低對身體的衝擊,這樣膝部既得到了鍛鍊又保證了安全。

  4堅持按摩或拍打膝部可加速膝部的血液迴圈,但力度要適當。

  膝蓋疼是一種很常見的症狀,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多困擾。出現膝蓋疼,需要儘快治療,以免病情惡化,出現更加嚴重的後果。 膝蓋疼的原因

  1、脂肪墊勞損脂肪墊充填於膝關節前部的間隙,有加強關節穩定和減少摩擦的作用。脂肪墊勞損的發病原因可能是由於外傷或者是長期摩擦引起脂肪墊充血、肥厚併發生炎症,與髕韌帶發生粘連,從而使膝關節活動受限。這種損傷多發生於經常步行、登山或者蹲起運動較頻繁的30歲以上人群。患者會覺得膝關節疼痛,完全伸直時疼痛加重,但關節活動並不受到限制。勞累後症狀明顯。

  2、半月板損傷半月板損傷是運動員的一種常見損傷,在下肢負重,足部固定,膝關節微屈時,如果突然過度內旋伸膝或外旋伸膝例如排球運動中,隊員在防守時突然轉身魚躍救球的動作,就有可能引起半月板撕裂。半月板損傷會有明顯的膝部撕裂感,隨即關節疼痛,活動受限,走路跛行。關節表現出腫脹和滑落感,並且在關節活動時有彈響。

  3、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膝關節滑膜是組成膝關節的主要結構之一。滑膜細胞分泌滑液,可以保持關節軟骨面的滑潤,增加關節活動範圍。由於外傷或過度勞損等因素損傷滑膜,會產生大量積液,使關節內壓力增高,如不及時消除,則很容易引起關節粘連,影響正常活動。患者會感覺膝關節疼痛、腫脹、壓痛,滑膜有摩擦發澀的聲響。疼痛最明顯的特點是當膝關節主動極度伸直時,特別是有一定阻力地做伸膝運動時,髕骨下部疼痛會加劇,被動極度屈曲時疼痛也明顯加重。

  4、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這種病症多見於中老年,女性居多。超重負荷是致病的主要原因。膝關節會腫脹而疼痛,有時活動關節會有摩擦音。膝部可能出現內翻畸形並伴有內側疼痛。

  5、膝關節韌帶損傷膝關節微屈時的穩定性相對較差,如果此時突然受到外力導致外翻或內翻,則有可能引起內側或外側副韌帶損傷。臨床上內側副韌帶損傷佔絕大多數。以這種損傷為例,患者會有明確的外傷史,膝關節內側疼痛、壓痛,小腿被動外展時疼痛加劇,膝內側有腫脹,幾天後會出現瘀斑。膝關節活動會受到限制。

  6、暖身不當或沒有暖身 許多人運動時,往往先做腿部伸展操,殊不知腿部伸展操正是膝蓋易受傷的主因。運動時,膝蓋得承受巨大壓力,因此必須適當暖身,免致受傷。不暖身就運動,等於未給關節自然的潤滑,膝關節運轉當然不順。此外,冰冷、繃緊的肌肉也同樣不利於關節平順運轉。突然開始或結束動作,會撕裂圍繞在關節周圍的肌肉,造成或加劇過度使用的傷害。

  7、運動過度,往往適得其反,不僅降低體能,也是膝關節受傷的因素之一。如果你在運動時覺得膝蓋不舒服,那是可接受的;如果做完運動後,或是隔天覺得疼痛,情況就不妙了。長時間疼痛、造成跛行以及膝蓋周圍的腫脹,這些都是膝蓋受傷的警訊,應馬上就醫。

  8、體重過胖、飲食不當 太肥胖的人,膝蓋關節就得承受更多重量,膝蓋遲早“報銷”。像走上樓這般簡單的動作,對膝蓋造成的壓力是平常的4倍!如果你的體重超重5公斤,每次爬樓梯,等於多扛了20公斤的“肥肉”! ?膝蓋疼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1、外傷引起膝關節疼痛。日常生活中時常會有身體碰撞,當我們不小心撞到某個物體時,當時可能沒注意,但一段時間後我們就會感覺到關節疼痛。對於這種外傷引起的關節疼痛,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去醫院拍片確定關節損傷情況。 2、關節長時間受涼和巨大的溫差是導致膝關節疼痛。尤其在秋天,冷暖交替之際,低溫或巨大的溫差會導致肌肉和血管收縮,引起關節疼痛。如果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要儘可能地保暖,可以採用熱敷的辦法。其次就是降低運動量,讓關節得到休息。 3、關節炎引起膝關節疼痛。由於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等等關節炎症都會有關節疼痛的表現。其治療方法根據不同的炎症選擇不同的用藥。如風溼性關節炎,常用一些祛風溼、溫通經脈的藥物,如:通絡止痛膠囊、抗風溼止痛膏等。 4、骨刺型膝關節疼痛。關節因種種原因造成軟骨的磨損、破壞,並促成骨頭本身的修補、硬化與增生,形成骨刺,這是引起關節疼痛的重要方面。這個時候可以用手術方法切除骨刺,也可採用微創療法,如高新超氧術等。

  膝蓋疼痛的自我檢查方法

  現象一:下蹲時感到膝關節發脹,

  判斷:膝關節裡面有水關節液、膿或血,而且多過正常。

  解釋:比如我們要摺疊一個塑料袋,如果袋子裡有水或空氣,就不容易摺疊。下蹲時膝關節要打折,蹲下時就會感到關節發脹,下蹲困難。這種情況疲勞性損傷多見於青中 年人,跑動和登高上樓、長時間行走後最容易出現。膿或血則見於感染和暴力性損傷。

  現象二:我們下蹲後站立困難或有疼痛,行走或者上樓梯時或下樓彎曲時膝蓋骨疼痛,或屈膝久坐後疼痛。

  判斷:是髕骨和股骨髁凹陷的關節面有損傷。

  解釋:這是因為站立和上樓需要伸直膝關節,髕骨和股骨髁凹陷處貼緊,膝彎曲時貼的更緊,髕骨和股骨關節面受到擠壓,如果關節面有損傷,受到擠壓就會疼痛。許多年輕人運動後、中老年人長時間或長期行走後,坐位長時間屈膝都會有這個情況。

  現象三:膝關節經常疼痛,屈伸時有咯噔的響聲和感覺,甚至有疼痛。並且瞬間不能活動膝關節。下樓梯時或不能走下坡路面,腿彎曲時疼痛。

  判斷:可能是膝關節半月板損傷。

  解釋:膝關節彎曲時,股骨的內外髁在脛骨的關節面上有向前滑移的研磨動作,對半月板擠壓。如果半月板有損傷,會產生疼痛。如果碎裂的半月板不平,滑移時就會產生咯噔感和響聲。如果碎裂的半月板緣在滑移的推動下打折,會產生瞬間的劇痛。

  現象四:跪倒受傷,膝前有大包,不能碰觸,有疼痛甚至劇痛。

  判斷:髕骨前血腫。或者髕骨骨折。

  解釋:大包是直接碰撞,血管破裂出血。跪倒時,髕骨在股四頭肌腱和髕韌帶牽扯下,被股骨髁擠壓,引起碎裂。

  現象五:跪倒時,小腿在外側,膝關節內側疼痛或者外側也有疼痛。

  判斷:內側疼痛是內側副韌帶損傷。外側疼痛是外側半月板損傷,也有可能是脛骨或股骨外髁的骨折。

  解釋:這個動作等於把膝關節向內側掰,股骨內髁和脛骨內髁的距離瞬間增大,內側副韌帶容易受傷。同時股骨外髁和脛骨外髁過度受壓,受壓的外側半月板可能碎裂。力量過大,可以使骨頭碎裂。

  現象六:有過撞擊性的外傷後行走時膝關節不穩定,感覺晃動,膝關節無力。

  判斷:可能有前後叉韌帶損傷。

  解釋:前後交叉韌帶是限制膝關節活動的中央韌帶,如果損傷,會使股骨髁在脛骨髁上活動度加大,引起關節不穩定,容易反覆受傷。

  現象七:睡眠中莫名其妙地出現膝關節紅腫疼痛。

  判斷:如果白天有醫生穿刺經歷,可以是用的藥物刺激,如果沒有注入藥物,可能是細菌感染。沒有穿刺經歷,可能是痛風性膝關節炎。

  現象八:膝關節單足站立痛,行走時疼痛腿軟,支撐時間不及好腿時間長,形成跛行。疼痛點膝內側或膝外側。

  判斷:脛骨或股骨內髁或半月板損傷。

  解釋:腿負重最吃力的部分在膝關節的內側髁,當有損傷時,會出現負重痛。股骨或脛骨髁輕微損傷,沒有外形的改變,拍X片看不到,只有做核磁共振檢查能看到。半月板相當於股骨和脛骨之間的楔子,墊在兩個骨的縫隙中起穩定膝關節的作用。半月板損傷後,膝關節不會很痛,會出現痠痛伴膝軟。所以行走時出現跛。

  現象九:腿彎疼痛,行走加重,休息減輕。有時囊性包快。

  判斷:膝關節囊後壁、膝後筋膜、脂肪血管或韌帶損傷。

  解釋:膝關節後比較薄弱,主要是膕筋膜防護,行走的時候,膝關節反覆地屈伸,在用力過度伸直時會損傷筋膜和膕窩內脂肪和血管。膝關節囊可以穿過損傷的筋膜洞疝出,就是膕窩囊腫的一種。筋膜反覆摩擦產生積液或脂肪內小血管出血,就形成了另一種形式的囊腫。行走時腓骨有縱向旋轉,行走活動過久,會傷及膕腓韌帶。

  膝蓋痛如何防治【小編溫馨提示】

  1、首先在夏天要學會保持膝蓋乾燥,不要常常弄溼潤膝蓋,長時間弄溼潤膝蓋容易得風溼等等,所以要保持膝蓋乾燥。

  2、冬季要讓膝蓋保暖,不要讓膝蓋手冷,平時可以再膝蓋位置增加棉布,增加保暖,以避免得痛風,同時不要用電吹風常常熱風吹膝蓋或身體的其他部位,這樣是最容易得疼風的。

  3、如果膝蓋疼痛可以用虎頭糕查查減緩疼痛,用虎頭糕塗塗是很有效果的,同時平時多做1些其關節運動,多活動,但不要讓膝蓋碰到其他物體,這樣會使膝蓋骨頭移動位置,也會引發疼風。

膝蓋疼痛怎麼治療
割完包皮多久可以打籃球
相關知識
膝蓋疼是什麼問題?
走路膝蓋疼是什麼回事
走路膝蓋疼是什麼回事
膝上型電腦突然黑屏是什麼問題
膝蓋疼是怎麼回事起因又是什麼
膝上型電腦沒聲音是什麼問題
膝上型電腦藍屏是什麼問題
膝上型電腦充電指示燈不亮是什麼問題
洗臉要注意是什麼問題呢
胃不舒服是什麼問題有哪些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