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牙齒有哪些好習慣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都被牙痛問題所困擾。怎樣保護牙齒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問題。那麼,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保護牙齒的好習慣

  一、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要減少吃含糖食物的次數,因為有很多細菌積聚在牙齒及牙齦邊緣,細菌利用糖就會產生酸,侵蝕牙齒,引起齲齒。

  二、建立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要時刻保持口腔衛生清潔,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做到飯後漱口,早晚刷牙,定期更換牙刷,使用牙線徹底清除牙縫中的食物殘渣。

  三、正確的刷牙角度和動作將牙刷傾斜45度,壓於牙面與牙齦之間,刷毛儘量進入齦溝和牙縫間,然後順著牙縫豎刷並輕輕旋轉刷頭,用力不要過大,按順序每個牙齒都要刷到,每次刷三分鐘。

  四、刷牙齒的外側用正確的刷牙動作配合適當的角度清潔上下牙齒的外側,上牙從上往下刷,下牙從下往上刷,每個都位可重複刷6-8次。

  五、刷牙齒的內側刷牙齒的內側時,仍按照順著牙縫豎刷並輕輕旋轉的原則進行,不要只重視刷牙齒的外側,不重視牙齒內側的清潔。

  六、刷牙齒的咀嚼面用適當的力量,按前後方向刷上下牙齒的咀嚼面。

  七、使用牙線清潔牙縫小心地將牙線以鋸式的動作進入牙縫以免損傷牙齦,然後將牙線貼在牙面,上下移動,就可以徹底清潔牙縫。

  八、注意後面牙齒口腔後面的牙齒亦需要同樣注意,完成所有牙齒清潔後,用水漱口。

  九、選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用保健牙刷刷能有效地清潔口腔,而又不損傷牙齒和牙齦,保健牙刷的刷毛柔軟有彈性,刷面平坦,刷頭不大,刷毛末端磨圓。含氟牙膏中氟能與牙齒琺琅質結合,使牙齒更堅固,有良好的防齲作用。

  十、定期口腔檢查定期口腔檢查,經常對口腔保健指導和幫助,以保證你的牙齒和牙齦健康美觀。

  日常保護牙齒要注意的事項

  1、牙齒少於25顆中風危險增加

  美國最新的研究表明,牙齒越少的人發生腦卒中的危險越高。據研究人員對4萬多名男性醫務人員進行的為期長達12年的健康跟蹤調查顯示,和有25到32顆牙的人相比,有17到24顆牙的人群發生腦卒中的可能性要增加50%,而只有1到16顆牙的人群發生腦卒中的風險則高達74%。

  科學家們在排除了其他容易引發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像年齡狀況、吸菸、糖尿病、收入低等之後,結果仍然顯示缺牙是腦卒中的一個獨立的危險因素。

  2、牙病可能引發心臟病

  研究人員認為這種關聯可能由兩方面因素造成,一種是由於形成缺牙的原因是久拖不治的牙周炎可以使細菌得以襲擊人的血管,造成血管栓塞,出現中風。還有一種可能是因為牙齒稀少後,人的咀嚼能力受到影響,吃蔬菜、水果的機會大大減少,而這種減少會直接引起中風危險的增加。

  人類的殺手之一心臟病也和牙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一般人認為,牙病是小病,但事實上,牙病可能成為細菌性心內膜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誘因之一。

  3、愛護牙齒需要改掉不良習慣

  另外,經常存在於牙齦病灶處的幽門螺桿菌等會引起持續性的血液感染,造成血管發炎,而從血管壁的炎症部位脫落下來的組織聚整合塊,容易造成血管栓塞,出現冠心病。

  對牙齒損壞最大的壞習慣包括:經常咬過硬的食物、刷牙用力過大、只用一側咀嚼、把牙齒當工具、緊咬牙齒、剔牙等等。常咬過硬的食物、緊咬牙齒和把牙齒當工具會使牙齒出現與年齡不相稱的磨耗、牙隱裂。牙齒本身有一些發育溝、融合線,總咬過硬的食物牙齒會從這些薄弱的地方裂開,導致牙齒折裂。有的人使牙刷很用力,牙刷在兩到三個月就會出現刷毛彎曲的現象,這種壞習慣容易使牙齒出現過敏、牙齦退縮、牙髓暴露。而剔牙形成習慣後,柔軟的牙齦只能退縮,使牙頸和牙根暴露,牙齒感覺敏感,讓齲齒和牙周炎的患病機率大大增加。

  4、牙膏也要經常換

  人們可以嘗試著改變早晚刷牙的習慣,而採用現在一些牙醫建議的“三三制”刷牙方式,即在每天吃完三餐後刷牙,每次刷牙時間要足夠3分鐘。順著牙齒的生長方向上下刷,而不是用力橫著來回拉,免得損傷牙齦,減少把食物殘渣刷進牙縫的機會。

  刷牙要在吃過飯的3分鐘內進行,避免細菌在牙齒表面沉積,防止齲齒。其他時間用清水、鹽水或漱口水清理口腔。牙刷的頭要小、刷毛要軟、刷牙力度要輕,不能把牙齒當成地板用力擦。牙膏也要經常更換,免得喜歡使用藥物牙膏的人長期使用其中一種,口腔中的菌群失去平衡,更容易引發齲病。

猜你感興趣的文章:

怎樣才能保護牙齒
怎樣才能保護好牙齒
相關知識
保護牙齒有哪些好習慣
保護牙齒有哪些小偏方
保護牙齒有哪些食物
保護牙齒有哪些小方法
保護牙齒有哪些小竅門
保護牙齒有哪些方法
秋季養胃有哪些好習慣
提高免疫力有哪些好習慣
矯正牙齒有哪些保持器
地震時保護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