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最該補的營養素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人在步入老年後抵抗力就會比較弱,大家在平時就要注意營養的補充,用以增強老年人的抵抗力,而且還要給身體補充一些營養素哦。以下是小編推薦老年人最該補的營養素知識,歡迎閱讀!

  老年人要補的營養素

  鋅

  有些兒女可能發現在父母年老後為什麼做的菜越來越鹹,這是因為老人味覺退化造成的,這時候可以適當補充鋅以提升味覺。日本大學科學家研究發現,60~65歲的味覺障礙者中,28%血液裡鋅含量不足,而通過補鋅,70%的人症狀得到改善。缺鋅不太嚴重和健康的老人不妨多吃含鋅的食物,食物中鋅的供應主要來自貝類、蝦蟹、肉類、魚類,芝麻、松子的鋅含量也很高。

  蛋白質

  步入老年後人的蛋白質合成能力也在下降,利用率也降低,所以也需要補充。一般來說,蛋白質主要分兩類,雞蛋、牛奶、魚、蝦、瘦肉等是動物蛋白質的來源,大豆、堅果、穀類等食物則是植物蛋白質的來源。老年人補充蛋白質選擇雞蛋最好,因為蛋黃含膽固醇較高,比較適合不需限制膽固醇攝入的老人。

  鈣

  鈣也是我們身體不可缺少的營養元素,它不僅影響我們骨骼健康,還對我們的心血管、內分泌、神經、肌肉系統具有重要作用。老年人對鈣的需求量很高,但是實際中補充的卻很少。如果老年人長期缺鈣便會引發關節疼痛、身高變矮、食慾減退、失眠多夢等多方面問題。因此,老年人平時要多注意補鈣。牛奶、酸奶、乳酪都是補鈣佳品,如果乳糖不耐受可以選擇酸奶。補充劑中,碳酸鈣等無機鈣價效比最高,氨基酸鈣、乳酸鈣、葡萄糖酸鈣等有機酸類鈣鹽吸收利用率略高。

  老年人養生方法

  1、及時增減衣物

  常言道:“春捂秋凍,百病不生”。平時就有心腦血管病的人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冷暖空氣交替頻繁時,要及時增減衣物,不能穿得太多,也不能穿得太少。尤其是在雨雪天、大風天、沙塵天時,要立即新增衣服,戴好帽子,穿好背心護好背,鞋襪寬鬆護好腳,儘量少出門。

  春季的天氣就是很多變的,您在生活中就要注意自己適當的生活方式。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0℃左右,溫度過高或過低,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都可造成血流緩慢、血液黏稠度增高,導致血栓形成、血管收縮或痙攣。早晨不要起得太早,起床後不要急於下地,在床上坐5分鐘再穿衣服,然後喝杯溫開水,讓血液得到稀釋,以免出現心絞痛、中風等。

  2、鍛鍊量力而行

  春天萬物復甦,容易導致情緒興奮,增加心臟負荷,加上晝夜溫差大,血管反應強烈,很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發作。趙叔叔之所以出現意外,是因為起床後交感神經興奮,清晨低層空氣不易上升,在低氣溫下鍛鍊,血管驟然遇冷收縮,誘發疾病。

  面對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您就要注意在生活中進行適當的護理,儘可能的遠離疾病的發生。對於心腦血管病患者來說,初春堅持鍛鍊可以提高耐寒能力,但鍛鍊一定要適度、恰當,不要過早出門,上午點鐘或下午四點左右運動為宜。運動前做一下準備活動,感覺微微出汗就應停止運動,時間以不超過30分鐘為宜,不宜選擇爬山、跑步等激烈運動,可根據自己的年齡、病情、體力,選擇戶外散步、打太極拳等中低強度運動。

  注意:運動要注意循序漸進,不做鼓勁憋氣、蹲下起立、劇烈用力的動作。若在鍛鍊過程中出現身體不適、無力、氣短時,要立即停止運動,千萬不能硬撐。

  3、不要暴飲暴食

  心腦血管病患者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千萬要管住嘴,大吃大喝會使舊病復發,若處置不及時,後果不堪設想。有些人錯誤地認為春天不冷不熱,是享受美味佳餚的最佳時期。越是在春天,越要控制好飲食,飲食以清淡、均衡、適度為原則,適當攝取動物脂肪和蛋白質。

  同時,一定要多吃新鮮果蔬,保證攝入足夠的維生素、微量元素。宜多食豆類、豆製品,有利於膽酸排出,使膽固醇合成減少。還可多吃些魚,魚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血液的黏稠度,防止冠狀動脈血栓形成。

  4、避免大喜大悲

  春天氣候相對適宜,很多患有心腦血管病的患者都選擇在這個季節放鬆心情。保持平衡、穩定、愉悅的情緒有益心臟健康,可降低患心臟病的機率,良好的心境還可使機體免疫功能處於最佳狀態。但一定要適度,不要一高興就忘了自己的身體狀況,高興、激動的情緒要儘量控制在半小時以內,否則人的神經系統長時間處於高度興奮狀態,很容易誘發高血壓。

  當然,總是懷有焦慮、悲觀等負面情緒,對心腦血管病患者也是非常不利的。因為負面情緒會導致神經系統功能發生紊亂,促使機體組織器官功能失調,長此以往,還會影響血脂的正常代謝,使脂肪聚集凝固,最終沉積於動脈管壁形成斑塊。心腦血管病患者平時可養養花、練練書法,以此來陶冶情操,保持輕鬆平穩的心態。注意勞逸結合,社交活動不能過於頻繁,不能過度勞累,更不能熬夜,晚上10點前必須上床睡覺。

  所以,乍暖還寒的春季,老年人一定要做好日常的保健,保證頸部、腹部、腰部、腳部的保暖,不要輕易脫掉冬衣,做好“春捂”。

  老人養生保健注意事項

  跑不如走

  運動有益長壽,但要量力而行。有些老人喜歡在晨練時快跑,這並不值得提倡。因為,跑步時機體耗氧量會增加,易導致呼吸短促、機體缺氧,而大多數老人本身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支氣管炎等慢性疾病,很容易誘發心肌梗塞或腦血管意外。對老人來說,運動的最佳選擇是散步,同時甩甩手、拍拍肩膀、扭扭腰胯,適可而止。體質很好的老人可以嘗試慢跑,但一定要做好跑前熱身和整理運動。

  聽不如唱

  聽個小曲兒排遣寂寞,是不少老年人的愛好。但如果要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光聽就不夠了。老人最好選擇開口唱出來。經常放聲歌唱,除了增加肺活量,一定程度上改善其心肺功能之外,還能提高認知能力,增強思維活力及記憶力。從心理學角度說,唱歌能有效調節情緒:憂傷的歌有助於宣洩不滿、壓抑,輕快的歌能增加快樂,經典老歌還能喚起人們對青春的回憶,增添朝氣,對生活充滿希望。

  藥補不如食補

  時下,越來越多的老人追求口服液、維生素片的藥補效果,或者過度迷信大補的中藥材如人蔘、黃芪等。實際上,不論哪種保健品,都容易出現成分不明、藥不對症、應用過量等弊端。相比之下,食補從日常食物而來,雖見效緩慢,但作用溫和。對於身體狀況良好的老人來說,只需合理安排三餐,食物新鮮、多樣、均衡即可。老年人合理膳食組成包括:每日穀類300克左右、肉禽50克、魚蝦50克、蛋25克、豆及豆製品50克、蔬菜500克、水果250克、奶及奶製品250克、食用油25克。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老年人的身體特點,飯菜要軟爛、溫熱,味道清淡。

  多吃不如好睡

  民間有句俗語,“吃人蔘不如睡五更”。意思就是說吃得再好也不如充足的睡眠。老年人隨著年齡變化,睡眠時間、睡眠質量都會慢慢下滑,這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睡眠的好壞將直接關係到老人對疾病的抵抗力。一般情況下,60~80歲的老年人,每天最好睡足6~8小時。但睡眠時間超過10小時以上或者少於4小時對健康都不利。建議每天21點準備睡覺,22點至23點就寢較佳,最晚不應超過0點。此外,要重視每天的午睡,時間半小時到l小時為佳,睡前可喝一杯白開水。

猜你感興趣:

1.適合老人吃的有哪些食譜

2.老年人養生保健品有哪些

3.老年人吃什麼可以補充營養

4.老年人最全面的飲食知識

5.2017-2018上海老年人綜合補貼政策

中老年人選購保健品方法和注意事項
老年人養生護眼的食物和方法
相關知識
老年人最該補的營養素有哪些
人體不可缺營養素有哪些
適合老年人的營養品有哪些
老年人冠心病護理措施有哪些
老年人腦出血早期症狀有哪些
老年人前列腺增生手術有哪些須知
男人身體需要的重要營養素有哪些
九十年代最經典的勵志歌有哪些
適合女人吃的營養品有哪些
適合孕婦吃的營養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