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的艾灸方法冬季艾灸的最佳時間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生活水平的提高讓人們也越來越重視自身的身體健康,因此,養生成為了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話題,在眾多的養生方法中,艾灸養生也佔了一席之地,艾灸養生屬於中醫養生的一種,其操作簡單,效果明顯,無明顯副作用,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具體的艾灸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具體的艾灸方法的資料,歡迎閱讀。

  具體的艾灸方法

  第一:直接艾灸

  將大小適宜的艾條點燃後直接放到面板上進行施灸,若是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將面板燒傷進行化膿,那麼會有瘢痕出現;若是不需要將面板燒傷化膿那就不會產生瘢痕。

  第二:間接艾灸

  在將艾柱和肌膚之間需要有藥物進行隔開,然後再進行施灸,生活中可以用生薑、大蒜或食鹽等物品來隔開。

  第三:艾條灸

  將純淨並且質量合格的艾絨平鋪在細草紙上,然後捲成圓柱形的艾卷,外面則用桑皮紙、膠水或漿糊封口,這種方法的艾灸又分為溫和灸以及雀啄灸兩種。

  第四:溫鍼灸

  所謂的溫鍼灸其實就是講針刺和艾灸結合起來的一種新的保健方法,適合一些需要留針又需要艾灸的疾病。在操作的時候,我們需要將針刺進腧穴之後進行適當的留針,然後將艾絨捏在針尾巴上進行點燃艾灸,等到燒完之後去掉灰燼取出針。

  第五:溫灸器灸

  這種艾灸的方法其實就是選擇金屬特製的一種器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溫筒灸,在施灸的時候講艾絨放到器皿中點燃,然後蓋上蓋子,直到艾灸的部位面板紅潤就可以取下來。這種方法操作可以對身體起到溫中散寒以及調和氣血的作用,令身體更加健康。

  冬季艾灸的最佳時間

  艾灸使用後具有溫通經脈的作用,冬季使用這種保健手段還具有暖身的功效,不過注意這種保健手段在操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時間的選擇,這樣身體才能夠更加的健康。

  艾灸其實就是通過燃燒艾絨產生熱量,而這些熱量刺激身體的穴位,最終通過腎經、經絡以及體液的傳導來激發身體的抗病能力,最終起到平衡陰陽、疏通經絡以及扶正祛邪的作用。人為什麼會生病呢?中醫上認為這是因為人體陰陽失衡以及經絡不通所導致的,所以想要治療疾病一定要從這些原因上著手。艾條燃燒後會產生熱量,而這個熱量可以滲透進面板的深層,並且還會產生循經感傳的現象,在氣血的推動下達到祛病保健的作用。

  艾灸是一種傳統並且有效的保健養生功效,使用後具有防治早衰以及多種疾病的作用,但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方法。首先在進行艾灸之前我們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的體質,同時在專業人士的知道下進行,避免盲目操作。

  一般情況下,體質虛寒的人群是比較適合進行艾灸的,這類人的身體症狀具體表現為免疫力低、怕冷怕風以及手腳冰涼。不過陰虛火旺以及實熱症患者並不適合艾灸,具體的症狀表現為出虛汗以及舌紅苔少等。除此之外,小編還建議腎功能不全以及孕婦、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使用艾灸這種方法,避免身體出現異常情況。

  另外,每次艾灸的時間不要超過半個小時,避免出現問題。艾灸也沒有固定的時間要求,只要你有空什麼時候都可以進行,無論是飯前飯後還是早晚。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若是飯前進行艾灸,那麼一定不能夠太餓了,飯後則要選擇飯後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反正就是太飽或太餓都不行。

  艾灸想要看到效果一定要講究療程,前三次最好是每天都進行艾灸,每個穴位時間控制在10分鐘到15分鐘之間,之後就可以每隔一天進行一次,十天為一個療程,另外老人以及小孩的艾灸時間應該根據情況縮短。

  在艾灸的過程中,冬天一定要注意彆著涼了,並且不要再密閉空間長時間艾灸,因為在艾灸的過程中會產生煙霧長時間煙燻容易感覺噁心想吐,並且長時間封閉式艾灸也容易對呼吸道健康造成影響。

  總的來說,冬季艾灸的最佳時間並沒有強制要求,這是一種比較靈活的養生保健方法,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時間。另外,若是用艾灸條艾灸時間可以選擇短一些,若是使用艾灸罐或艾灸器那麼時間可以適當的延長一些。

  艾灸養生保健的“四大穴”

  艾灸養生保健的四大穴是守護我們身體的四大金剛。有病灸之可調理緩解,無病灸之可延壽百年。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經常有頸間痠痛、失眠多夢,畏寒拍冷、痛經、頭痛等亞健康症狀。艾灸療法通過補充身體陽氣,來調理亞健康,效果顯著。學會艾灸我們自己也可以操作。 人體有幾百個穴位,怎樣拿捏得準確?一般人能做到麼?

  其實,再多的穴位,總有關鍵的幾個緊繫全身,關乎性命。關元、命門、三裡、中脘是人體四大養生要穴,可以說是腧穴裡的四大金剛。

  利用純陽艾火長期溫灸四大養生要穴,具有補益腎氣,健脾合胃。促進脾腎運化的作用。扶養一身正氣,使正氣不絕,脾土肥沃,腎水充盈。土沃、水盈、氣足便能生長萬物,潤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人自然會健康長壽了。

  養生保健穴位的四大金剛

  持國天王—關元穴 又名丹田,任脈之穴,在臍下三寸處。關元穴是人體重要補穴之一。 主治:陽痿早洩,夢遺滑精,遺尿癃閉,小便頻數,尿濁尿血等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月經不調,閉經、痛經、崩漏帶下、產後出血、等婦科常見病;腹脹腹痛,腹瀉痢疾,脫肛便祕等胃腸系統疾病;各種疝氣;浮腫;中風脫證及一切虛勞損傷;四肢厥冷等。

  廣目天王—命門穴 又名精宮,督脈之穴,在第二腰椎之下於臍相對,其氣與腎相通,是生命之根本,是維護生命的門戶。

  主治:五勞七傷、虛損腰痛、尿頻、遺尿、陽痿、早洩及各種虛寒病病症。

  操作:

  艾灸條,每穴15分鐘,三日一次,10次一療程。

  範氏艾灸罐灸,每穴40分鐘,隔日一次,10次一療程。

  增長天王—中脘穴 又名太倉,任脈之穴,在臍上四寸。具有調胃和中、補虛益氣、健脾化溼之功效。

  主治:胃脘痛、噁心嘔吐、呃逆、反胃、疳疾、腹脹、腹瀉、潰腸病、胃下垂、淺表性胃炎、胃痙攣、消化不良、腸炎、胃神經官能症等一切胃腸病症,虛勞百損,四肢乏力等症侯。 多聞天王—三裡穴 又名下凌,在外膝眼下三存疑橫指處。具有補益脾胃、調和氣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是養生保健的第一要穴。

  主治:胃痛、副脹腸鳴、嘔吐、便祕、腹瀉、水腫、神經疾病、急、慢性乳腺炎、腸癰等。 操作:

  艾灸條,每穴15分鐘,三日一次,10次一療程。

  艾灸罐灸,每穴40分鐘,隔日一次,10次一療程。

 

  “艾”護生命,“灸”出健康

艾灸盒的使用方法_詳細用法圖解
女人疏通經絡養生的方法
相關知識
具體的艾灸方法冬季艾灸的最佳時間
男士冬季正確護膚方法冬季有效的男士護膚方法
艾灸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和最佳時間
家常做菜菜餚的具體步驟和方法
高三備考化學的具體建議及方法
艾灸條的使用方法與最佳時間推薦
蚵仔煎怎麼做的具體步驟和方法
蚵仔煎怎麼做的具體步驟和方法
地理怎麼學具體有哪些方法
如何教育孩子具體有哪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