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手抄報題目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讀書的名言有很多,高爾基先生說過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也有古人云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你知道讀書手抄報應該怎麼做才好看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讀書日手抄報的圖片

  讀書日手抄報圖一

  讀書日手抄報圖二

  讀書日手抄報圖三

  讀書日手抄報圖四

  讀書日手抄報的資料

  有關讀書的名言

  1 書籍——通過心靈觀察世界的視窗。住宅裡沒有書,猶如房間沒有窗戶。——威爾遜

  2 書籍是任何一種知識的基礎,是任何一門學科的基礎的基礎——茨威格

  3 書籍並不是沒有生命的東西,它包藏著一種生命的潛力,與作者同樣地活躍。不僅如此,它還像一個寶瓶,把作者生機勃勃的智慧中最純淨的精華儲存起來。——彌爾頓

  4 書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誇美紐斯

  5 書籍是最好的朋友。當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難的時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遠不會背棄你。——都德

  6 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培根

  7 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雨果

  8 書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夥伴。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時刻,它都不會拋棄你。——赫爾岑

  9 書——這是這一代對另一代精神上的遺訓,這是行將就木的老人對剛剛開始生活的年輕人的忠告,這是行將去休息的站崗人對走來接替他的崗位的站崗人的命令。——赫爾岑

  10 書籍是培育我們的良師,無需鞭答和根打,不用言語和訓斥,不收學費,也不拘形式,對圖書傾注的愛,就是對才智的愛。——德伯裡

  關於讀書的典故3則

  1.三墳五典

  指稱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的典故。語出《左傳·昭公十二年》:“左史倚相左史,官職名,倚相,人名趨過快步走過,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視之好好對待他。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後人便以“三墳五典”、“典墳”、“墳典”、“墳籍”、“丘墳”等詞來泛指古代文化典籍。

  2.尋章摘句

  形容讀書只顧及文中的片言隻語而不深究其精神實質。語出《三國志·吳書·吳主傳》裴松之注引《吳書》:“趙諮使魏,魏文帝善之,嘲諮曰:‘吳王頗知學乎?’諮曰:‘吳王浮江萬艘,帶甲百萬,任賢使能,志存經略,雖有餘閒,博覽書傳歷史,藉採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

  3.斷章取義

  常指隨意摘取詩文中的一部分為己用而不管作者的願意如何。典出《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賦《詩》斷章,餘取所求焉。”春秋時各諸侯國進行外交活動時,使節們往往以賦《詩》為表達己方意願的手段。然賦詩者與聽詩者可以對詩的文句有自己的理解,而不必管詩的本義。此典的形式常有:“斷章取義”、“斷章取誼古誼同義”、“斷章載句”。現今還用,不過已轉為貶義之辭。

  魯迅的讀書方法

  1、泛覽,他提倡博採眾家,取其所長,主張在消閒的時候,要“隨便翻翻”。多翻。魯迅先生說:“書在手頭,不管它是什麼,總要拿來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讀幾頁內容。”他認為這種方法可以防止受某些壞書的欺騙,還有開闊視野,拓寬思路,增長知識等好處。

  2、硬看。對較難懂的必讀書,硬著頭皮讀下去,直到讀懂鑽透為止。

  3、專精。他提倡以“泛覽”為基礎,然後選擇自己喜愛的一門或幾門,深入地研究下去。否則,讀書雖多,終究還是一事無成。

  4、活讀。魯迅主張讀書要獨立思考,注意觀察並重視實踐。他說:“專讀書也有弊病,所以必須和社會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他還主張用“自己的眼睛去讀世間這一部活書”。

  5、參讀。魯迅讀書不但讀選本,還參讀作者傳記、專集,以便了解其所處的時代和地位,由此深化對作品的理解。

  6、設問。就是拿到一本書,先大體瞭解一下書的內容,然後合上書,可一邊散步,一邊給自己提一些問題,自問自答:書上寫什麼?怎樣寫的?為什麼這樣寫?要是自己,這個題目又該怎麼寫?魯迅認為帶著這些問題去細讀全書,效果會更好些。

  7、跳讀。讀書遇到難點,當然應該經過鑽研弄懂它。但是遇到一時無法弄懂的問題怎麼辦?魯迅認為“若是碰到疑問而只看到那個地方,那無論看到多久都不會懂。所以跳過去,再向前進,於是連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

  8、背書。魯迅的背書方法與眾不同,他製作了一張小巧精美的書籤,上面寫著“讀書三到,心到、眼到、口到”10個工工整整的小楷字。他把書籤夾到書裡,每讀一遍就蓋住書籤上的一個字,讀了幾遍後,就默誦一會兒,等把書籤上的10個字蓋完,也就把全書背出來了。

  9、剪報。魯迅十分重視運用“剪報”這一方法來積累資料。他的剪報冊貼得很整齊,分類也很嚴格,每頁上都有他簡要的親筆批註。魯迅曾利用這些剪報寫了不少犀利的雜文。魯迅曾說過:“無論什麼事,如果陸續收集資料,積之十可成一學者。”

  10、重讀。這是指讀過的書,隔些日子再重讀書中標記的重點,花的時間不多,卻有新的收穫。

讀書日手抄報資料
讀書日手抄報內容
相關知識
讀書日手抄報題目
有關讀書的手抄報題目
關於讀書的手抄報題目
讀書類手抄報題目
讀書節手抄報題目
讀書月手抄報題目
讀書日手抄報
讀書日手抄報圖片
讀書日手抄報資料
讀書日手抄報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