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太丘與友期行讀書筆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陳太丘與友期行告訴我們要信守承諾。那讀完後,大家如何寫筆記呢?來看看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有所收穫。

  篇一

  《陳太丘與友期行》只是一個小故事,但讀起來卻很有味道,就像吃瓜子一樣越吃越有味兒......

  原文: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譯文:

  陳太丘跟一位朋友約定一同出門,約好正午時碰頭。正午已過,不見那朋友來,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後,那人才來。太丘的兒子陳元方那年七歲,當時正在門外玩。那人便問元方:“你爸爸在家嗎?”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來,他已經走了。”那人便發起脾氣來,罵道:“真不是東西!跟別人約好一塊兒走,卻把別人丟下,自個兒走了。”元方說:“您跟我爸爸約好正午一同出發,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人家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失禮。”那人感到慚愧,便從車裡下來,想拉元方,元方連頭也不回走進了自家。

  感想:

  與別人約定好的事情就一定要按時完成,如沒有就應該向人道歉。當犯了錯誤時,就應該及時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要及時反省。錯了就是錯了,不要再把責任推到別人上身,對別人出言不遜。因為當你責怪別人的時候,你自己也犯了一個錯誤。這篇文章正好說明了這點。

  篇二

  今天一大早,我就起來看報紙,看著看著,就看到了一個《陳太丘與友期》。

  這篇《陳太丘與友期行》先寫了原文,是古人用的話,然後又說了古文大意,內容非常詳細,條理也很清楚。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陳太丘與朋友約定一起出行,但那個人沒有按時來,陳太丘就先走了,過了一會兒,他的朋友到了,就問陳太丘的兒子陳元方陳太丘去了哪裡?陳元方回答道:“父親等您很長時間,而您沒來,已經離去了。”這個人聽了大怒,罵起陳太丘來,陳元方就回答道:“你與我父親約定在中午見面,中午不到,這是沒有信用;對著人家兒子罵他的父親,這邊是沒有禮貌。”。

  這篇文章和我們學習的《楊氏之子》差不多,都是有人找他的父親,而他的父親不在而產生的故事。

  篇三

  上個星期,我們學習了陳太丘與友期行這篇文言文課文,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瞭解到了文中那個僅僅七歲的元方是那麼的聰明機智,反應是多麼的靈敏,並且他還很有禮貌。從中我獲得了許許多多的啟發。

  我認為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也應該這樣,學習元方的聰明,可以做到反映靈敏。讀了這篇課文,我也知道了文中的有人雖然不守信,不禮貌,但是,他卻是一個知錯就改的人,這一點我們可以多多學習。

  我相信,只要下定決心去努力,那麼我們人人都可以做到講文明,懂禮貌,聰明機智這一點,讓我們共同努力,成為一名值得讓人學習的人!
 

課文讀書筆記

誠實的小松鼠讀書筆記
沉淪讀書筆記
相關知識
陳太丘與友期行讀書筆記
陳太丘與友期文言文閱讀答案
陳太丘與友期讀書筆記
陳太丘與友期原文及翻譯
陳太丘與友期教學教師反思
文言文陳太丘與友期教學反思
陳太丘與友期教學反思
陳太丘與友期課後反思
朝花夕拾阿長與山海經讀書筆記
傲慢與偏見的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