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實習報告2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脫模推出時,由於脫模斜度小、模具型膠及凸模粗糙,使推出力過大,產生應力,有時甚至在推出杆周圍產生白化或破裂現象。只要仔細觀察龜裂產生的位置,即可確定原因。

  在注射成型的同時嵌入金屬件時,最容易產生應力,而且容易在經過一段時間後才產生龜裂,危害極大。這主要是由於金屬和樹脂的熱膨脹係數相差懸殊產生應力,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應力超過逐漸劣化的樹脂材料的強度而產生裂紋。為預防由此產生的龜裂,作為經驗,壁厚7"與嵌入金屬件的外徑通用型聚苯乙烯基本上不適於宜加鑲嵌件,而鑲嵌件對尼龍的影響最小。由於玻璃纖維增強樹脂材料的熱膨脹係數較小,比較適合嵌入件。另外,成型前對金屬嵌件進行預熱,也具有較好的效果。

  二外部應力引起的龜裂

  這裡的外部應力,主要是因設計不合理而造成應力集中,特別是在尖角處更需注意。由圖2——2可知,可取R/7"一0.5——0.7。

  三外部環境引起的龜裂

  化學藥品、吸潮引起的水降解,以及再生料的過多使用都會使物性劣化,產生龜裂。

  二、充填不足

  充填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樹脂容量不足。2型腔內加壓不足。3樹脂流動性不足。4排氣效果不好。 作為改善措施,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加長注射時間,防止由於成型週期過短,造成澆口固化前樹脂逆流而難於充滿型腔。2提高注射速度。3提高模具溫度。 4提高樹脂溫度。5提高注射壓力。 6擴大澆口尺寸。一般澆口的高度應等於製品壁厚的1/2——l/3。 7澆口設定在製品壁厚最大處。8設定排氣槽平均深度0.03mm、寬度3——smm或排氣杆。對於較小工件更為重要。 9在螺桿與注射噴嘴之間留有一定的約smm緩衝距離。10選用低粘度等級的材料。11加入潤滑劑。

  三、皺招及麻面

  產生這種缺陷的原因在本質上與充填不足相同,只是程度不同。因此,解決方法也與上述方法基本相同。特別是對流動性較差的樹脂如聚甲醛、PMMA樹脂、聚碳酸酯及PP樹脂等更需要注意適當增大澆口和適當的注射時間。

  四、縮坑

  縮坑的原因也與充填不足相同,原則上可通過過剩充填加以解決,但卻會有產生應力的危險,應在設計上注意壁厚均勻,應儘可能地減少加強肋、凸柱等地方的壁厚。

  五、溢邊

  對於溢邊的處理重點應主要放在模具的改善方面。而在成型條件上,則可在降低流動性方面著手。具體地可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1降低注射壓力。2降低樹脂溫度。 4選用高粘度等級的材料。5降低模具溫度。6研磨溢邊發生的模具面。7採用較硬的模具鋼材。

  在解決了產品的缺陷的情況下,也要注意注塑經濟效益,這就要求注意注塑週期時間與生產成本的關係,縮短注塑週期時間的方法,模腔數與生產成本的關係,不良率與生產成本的關係等,總而言之,要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三設計部:

  模具的設計步驟:成型塑料製件的任務書通常由製件設計者提出,其內容如下:

  1、經過審籤的正規制製件圖紙,並註明採用塑料的牌號、透明度等。2、塑料製件說明書或技術要求。3、生產產量。4、塑料製件樣品。

  通常模具設計任務書由塑料製件工藝員根據成型塑料製件的任務書提出,模具設計人員以成型塑料製件任務書、模具設計任務書為依據來設計模具。

  二、 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資料

  收集整理有關製件設計、成型工藝、成型裝置、機械加工及特殊加工資料,以備設計模具時使用。

  1、消化塑料製件圖,瞭解製件的用途,分析塑料製件的工藝性,尺寸精度等技術要求。例如塑料製件在外表形狀、顏色透明度、使用效能方面的要求是什麼,塑件的幾何結構、斜度、嵌件等情況是否合理,熔接痕、縮孔等成型缺陷的允許程度,有無塗裝、電鍍、膠接、鑽孔等後加工。選擇塑料製件尺寸精度最高的尺寸進行分析,看看估計成型公差是否低於塑料製件的公差,能否成型出合乎要求的塑料製件來。此外,還要了解塑料的塑化及成型工藝引數。

  2、消化工藝資料,分析工藝任務書所提出的成型方法、裝置型號、材料規格、模具結構型別等要求是否恰當,能否落實。成型材料應當滿足塑料製件的強度要求,具有好的流動性、均勻性和各向同性、熱穩定性。根據塑料製件的用途,成型材料應滿足染色、鍍金屬的條件、裝飾效能、必要的彈性和塑性、透明性或者相反的反射效能、膠接性或者焊接性等要求。

  3、確定成型方法

  4、選擇成型裝置:根據成型裝置的種類來進行模具,因此必須熟知各種成型裝置的效能、規格、特點。例如對於注射機來說,在規格方面應當瞭解以下內容:注射容量、鎖模壓力、注射壓力、模具安裝尺寸、頂出裝置及尺寸、噴嘴孔直徑及噴嘴球面半徑、澆口套定位圈尺寸、模具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模板行程等,具體見相關引數。

  要初步估計模具外形尺寸,判斷模具能否在所選的注射機上安裝和使用。

  5、具體結構方案

  一確定模具型別

  如壓制模敞開式、半閉合式、閉合式、鑄壓模、注射模等。

  二確定模具型別的主要結構

  選擇理想的模具結構在於確定必需的成型裝置,理想的型腔數,在絕對可靠的條件下能使模具本身的工作滿足該塑料製件的工藝技術和生產經濟的要求。對塑料製件的工藝技術要求是要保證塑料製件的幾何形狀,表面光潔度和尺寸精度。生產經濟要求是要使塑料製件的成本低,生產效率高,模具能連續地工作,使用壽命長,節省勞動力。

  三、影響模具結構及模具個別系統的因素很多,很複雜:

  1、型腔佈置。根據塑件的幾何結構特點、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模具製造難易、模具成本等確定型腔數量及其排列方式。

  對於注射模來說,塑料製件精度為3級和3a級,重量為5克,採用硬化澆注系統,型腔數取4-6個;塑料製件為一般精度4-5級,成型材料為區域性結晶材料,型腔數可取16-20個;塑料製件重量為12-16克,型腔數取8-12個;而重量為50-100克的塑料製件,型腔數取4-8個。對於無定型的塑料製件建議型腔數為24-48個,16-32個和6-10個。當再繼續增加塑料製件重量時,就很少採用多腔模具。7-9級精度的塑料製件,最多型腔數較之指出的4-5級精度的塑料增多至50%。

  2、確定分型面。分型面的位置要有利於模具加工,排氣、脫模及成型操作,塑料製件的表面質量等。

  3、確定澆注系統主澆道、分澆道及澆口的形狀、位置、大小和排氣系統排氣的方法、排氣槽位置、大小。

  4、選擇頂出方式頂杆、頂管、推板、組合式頂出,決定側凹處理方法、抽芯方式。

  5、決定冷卻、加熱方式及加熱冷卻溝槽的形狀、位置、加熱元件的安裝部位。

  6、根據模具材料、強度計算或者經驗資料,確定模具零件厚度及外形尺寸,外形結構及所有連線、定位、導向件位置。

  7、確定主要成型零件,結構件的結構形式。

  8、考慮模具各部分的強度,計算成型零件工作尺寸。

  以上這些問題如果解決了,模具的結構形式自然就解決了。這時,就應該著手繪製模具結構草圖,為正式繪圖作好準備。

  四、繪製模具圖

  要求按照國家制圖標準繪製,但是也要求結合本廠標準和國家未規定的工廠習慣畫法。

  在畫模具總裝圖之前,應繪製工序圖,並要符合製件圖和工藝資料的要求。由下道工序保證的尺寸,應在圖上標寫註明"工藝尺寸"字樣。如果成型後除了修理毛刺之外,再不進行其他機械加工,那麼工序圖就與製件圖完全相同。

  在工序圖下面最好標出製件編號、名稱、材料、材料收縮率、繪圖比例等。通常就把工序圖畫在模具總裝圖上。

  五、模具總裝圖應包括以下內容:

  1、模具成型部分結構

  2、澆注系統、排氣系統的結構形式。

  3、分型面及分模取件方式。

  4、外形結構及所有連線件,定位、導向件的位置。

  5、標註型腔高度尺寸不強求,根據需要及模具總體尺寸。

  6、輔助工具取件卸模工具,校正工具等。

  7、按順序將全部零件序號編出,並且填寫明細表。

  8、標註技術要求和使用說明。

  六、模具總裝圖的技術要求內容:

  1、對於模具某些系統的效能要求。例如對頂出系統、滑塊抽芯結構的裝配要求。

  2、對模具裝配工藝的要求。例如模具裝配後分型面的貼合面的貼合間隙應不大於0.05mm模具上、下面的平行度要求,並指出由裝配決定的尺寸和對該尺寸的要求。

  3、模具使用,裝拆方法。

  4、防氧化處理、模具編號、刻字、標記、油封、保管等要求。

  5、有關試模及檢驗方面的要求。

  七、繪製全部零件圖以及校對,最後要試模和修模,以作最終決定該模具是否合格。

  實習總結:

  1、通過直接參與到企業中,我學到了時間知識,同時進一步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使理論與實踐知識都有所提高,圓滿地完成了本科教學的實踐任務。

  2、提高了實際工作能力,為就業和將來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寶貴的實踐經驗。

  3、通過實習,我對塑料行業的發展了有了大致的瞭解,回校後,更懂得了抓緊時間,學習更多相關的理論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為正式工作準備好思想上的轉變。

  模具實習報告範文篇3

  又一次來到模具廠中,雖有上幾次的經歷,可真正做起事來還是不知所措。這回我到廠裡第一時間就找到先前的師傅,可師傅不在做事而在聊天,感覺不應打擾別人就在廠裡轉悠了十幾分鍾,可想了想這樣下去是學不到東西的就又去找師傅問他有什麼事能給我做的。終於學會主動了師傅就安排我用高度尺在塑料薄板上畫出高1.3mm的尺寸,說完我就去幹,可幹了十幾分鍾,感覺有點不對勁就去問師傅,他笑了笑說:"我示範一遍給你看。"說完就拿起高度尺和薄板在兩下功夫中就畫斷了高1.3mm薄板條,明白後我又去做,可發現自己的力度及熟練度都不夠,師傅兩三下的功夫,我竟然要二十來幾下才畫斷一條塑料板條,做了一會兒就累得不行,也看有六七條了就回去交差了。就回去問師傅接下來做什麼,他就說先用一根鐵棒測量孔的大概深度,再剪下薄板條上相應的長度,再把前端剪出一凹進去的三角形缺口,最後用砂紙磨薄條,磨到與孔相配合的尺寸,然後用錘子之類的東西把薄條敲進去,可試了向次發現做的真不如師傅好,在旁的師傅也說看似簡單做起來就很困難。當我做到一半的時候就問師傅這是幹什麼用的?師傅說"這是冷卻水道里用來防水的剪下那凹下去的三角形是為了讓水流過去。"經過這麼一說感覺恍然大悟。

  之後又跟師傅裝模,說是裝模其實是在擰螺絲。嘿!沒辦法不擰哦。就在擰第二顆螺絲時師傅就告訴我要對角擰,拆時可以隨便拆,最後也要留一對角螺絲最後才拆,明白後我就幫師傅做,之後在做的過程中又跟師傅聊了起來,發現他也說到安全問題就提醒了一下。

  到吃飯時間我就辭別了師傅,回到宿舍後反思了自己今天做的不足的志地方,感到現實做的模具工作與想像中的有所不同,只有新身經歷了才體會到其中不同的苦與累。

  
模具實習報告範文的人還:

模具專業實習報告範文
模具專業實習崗位工作總結
相關知識
模具實習報告2
模具實習報告
大學生模具實習報告範文
民政局實習報告2
預算實習報告2
資訊工程實習報告***2***
電子資訊工程實習報告***2***
地質實習報告***2***
證券公司實習報告***2***
熱電廠實習報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