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全面從嚴治黨發言稿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全面從嚴治黨要致力於發展黨內民主。小編為你整理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站在歷史程序和時代現實、全面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高度,深刻總結我們黨開展黨內政治生活的歷史經驗,深入分析全面從嚴治黨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堅持繼承與創新的統一,堅持以黨章為根本依據,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統籌協調、系統謀劃設計等原則,審議通過了《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立足於不斷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作風上、制度上防範和解決黨記憶體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就加強和規範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準則、健全黨內監督制度作出了全面部署,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基本遵循。

  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是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原則,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確保我們黨成為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堅強領導核心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政黨是社會政治組織,政治生活、政治方向、政治紀律、政治生態如何,決定一個政黨的性質和生命,對一個大國執政的大黨來說尤其如此。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我們黨的基本優勢,也是我們黨的性質、宗旨和承擔的歷史使命決定的。在新形勢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最根本的是要嚴肅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黨要管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也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要更好地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就必須以更大力度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系統總結歷史經驗和黨的以來創造的鮮活經驗,進一步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

  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基礎和基本任務,也是中國共產黨95年來始終不變的初心,是我們黨克敵制勝包括自我克服失誤的寶貴經驗。黨的一大黨綱雖然只有15條,但對黨的組織章程、組織原則、黨內政治生活等作出了相當嚴格的規定。1929年,古田會議首次提出黨內生活政治化、科學化的要求。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堅持不忘初心,根據黨章和過去黨內政治生活相關準則的基礎上,總結新的實踐經驗,又對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進行了系統設計和制度安排,聚焦黨內政治生活庸俗化、隨意化、平淡化等突出問題,對全面從嚴治黨理論和實踐進行了系統闡述和整體設計,重點就堅定理想信念、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嚴明黨的政治紀律、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發揚黨內民主和保障黨員權利、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嚴格黨的組織生活制度、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加強對權力執行的制約和監督、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等12個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作出了具體規定,為開啟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生態新局面提供了強大的思想和制度保障。

  全會修訂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成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又一重大制度利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圍繞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凝練主攻方向,聚焦黨內監督制度不健全、覆蓋不到位、責任不明晰、執行不力等問題,重點就黨內監督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監督任務和內容、監督物件、監督方式、監督體系、監督責任等6個方面,提出了新要求新舉措,進行了制度設計和安排。《條例》從縱向維度上,建立了黨中央統一領導,黨委黨組全面監督,紀律檢查機關專責監督,黨的工作部門職能監督,黨的基層組織日常監督,黨員民主監督的黨內監督體系;從橫向維度上,把黨內監督同國家監察、法律監督、審計監督、司法監督、民主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等結合起來,形成了統籌監督合力體系;從立體維度上,就儘快形成自上而下的組織監督、自下而上的民主監督和同級相互監督相結合的監督網路體系,提出了明確要求。《條例》必將推動和保障管黨治黨從“寬鬆軟”走向“嚴實硬”,成為我們黨的監督制度建設史上又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準則》和《條例》,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強大思想武器和根本的制度保障,是指導新形勢下全面從嚴治黨的行動指南,必將開啟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徵程。

  篇2

  “四個全面”的戰略佈局,集中體現了以同志為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的戰略思想和戰略部署。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以及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都要靠中國共產黨來把握方向、引領前進。只有全面從嚴治黨,確保中國共產黨始終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才能使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兩個輪子有效地轉動起來,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目標的順利實現。因此,切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是最關鍵的戰略舉措。

  由過去強調“從嚴治黨”到現在提出“全面從嚴治黨”,體現了我們黨對自身建設規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黨的建設是一項系統工作。所謂“全面”,就是黨建內容的全覆蓋,包括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制度建設五個方面,都要從嚴設計、從嚴推進、從嚴考核;同時也是黨建主體的全動員,黨的各級組織都必須認真貫徹從嚴治黨要求,將管黨治黨的主體責任落到實處。所謂“從嚴”,就是用更嚴格的標準管黨治黨,對黨員的要求比對普通民眾的要求更嚴格,對黨的紀律比其他團體更嚴明,對黨的規定要比一般法規更嚴格;對黨員領導幹部的處理要比普通黨員的處理更嚴厲。只有把“全面”和“從嚴”有機結合,才能使黨建工作落到實處、管出成效。

  從嚴加強思想建設。理想信念是一個政黨的精神旗幟。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具有先進性和戰鬥力,首先是因為它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運用科學理論武裝自身。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我們黨90多年的歷史中,無數共產黨人無私奉獻,甚至不惜流血犧牲,為的就是這個理想,靠的就是這種信仰。有對共產主義的美好憧憬,就會讓自己看得更高、看得更遠。

  在新的時代,思想建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部分黨員幹部的信仰缺失。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就不會去堅持和奮鬥,就會虛偽甚至墮落。對黨員幹部來說,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嚴重的病變。黨員幹部如果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就難以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就不能正確處理公私關係,就會缺乏正確的是非觀、義利觀、權力觀,難免犯錯誤。

  如何才能堅定理想信念?關鍵之一在於理論教育。堅定的信仰來自於對理論的深刻認知和切實把握。中國共產黨之所以確立共產主義理想,其根本原因就是普遍認同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當前,黨員幹部的教育培訓工作穩步推進,效果明顯,但仍存在一些重形式、輕效果的問題。思想建設要從嚴,關鍵是要從嚴設計、從嚴管理,建立嚴格淘汰機制。要獎優罰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做好制度設計和安排,形成導學、督學、驗學、獎學的機制,提高黨員幹部理論學習的內在動力。

  從嚴加強組織建設。黨的組織建設主要包括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民主集中制建設、幹部隊伍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等內容,重點是培養一批素質優良的黨員幹部,鍛造一支本領過硬的幹部隊伍。黨的先進性要靠高素質的黨員幹部來體現。從嚴加強組織建設,必須嚴格黨員管理教育,健全黨員能進能出機制。嚴把關,確保黨員質量。堅持民主評議黨員制度,妥善處理不合格黨員。從嚴加強組織建設,必須建立嚴密的基層黨組織工作制度,推動服務群眾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使基層黨組織領導方式、工作方式、活動方式更加符合人民群眾的要求。

  從嚴加強組織建設,關鍵是要用鐵的紀律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全黨必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資訊時代和社會條件急速變化的情況下,組織觀念薄弱、組織領導渙散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必須嚴明黨的組織紀律。要強化黨的意識,強化組織意識,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要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和黨內組織生活制度。黨內政治生活是黨組織教育管理黨員和黨員進行黨性鍛鍊的重要平臺,從嚴治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入手。要敢於和善於運用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有力武器,開展積極健康的思想鬥爭,幫助廣大黨員幹部明辨是非、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統一意志、增進團結。

  從嚴加強組織建設的關鍵是從嚴治吏。要從嚴管理黨員幹部,堅持從嚴教育、從嚴要求、從嚴監督、從嚴懲戒。對於違反黨紀政紀的黨員幹部要嚴肅批評、嚴厲查處,使廣大黨員幹部時時受警醒、事事有約束,在思想上劃出紅線、在行為上明確界限,真正敬法畏紀、遵規守矩。

  從嚴加強作風建設。作風是黨的形象,是人格的力量。人民群眾就是通過自己身邊的黨組織和黨員的作風來了解一個黨、認識一個黨,進而選擇自己的政治態度和政治立場。作風建設的核心問題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實踐證明,沒有良好群眾基礎的政黨難以維繫政權。人心向黨,黨必然生機勃勃;人心背黨,黨必然凋零敗落。從歷史發展角度看,執政時間越長的政黨,越要從嚴治黨,越要加強作風建設,這樣才能贏得群眾擁護,獲得百姓支援。

  當前,一些地方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屢禁不絕,一些案件處理不嚴、得過且過,使得部分幹部心存僥倖,沒能從思想意識上認識錯誤、認真反省。黨的以來,以上率下,不折不扣落實“八項規定”,產生了廣泛、強大、持續的示範效應。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黨的作風建設收到明顯成效,贏得群眾廣泛讚譽。

  從嚴抓作風建設,關鍵是從領導幹部嚴格抓起。一個好的幹部,講真理不講面子,講原則不和稀泥,敢於正視問題不迴避、承擔責任不推諉、直面矛盾不上交。領導幹部只有嚴格要求自己,堅持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於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才能以黨風政風帶動社風民風,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要持續不斷地抓下去,保持力度,真正讓權力在陽光下執行。

  從嚴加強反腐倡廉建設。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面臨不少新情況新問題。面對這些新情況新問題,部分黨員幹部認為反腐敗、打老虎、拍蒼蠅會危害社會穩定,甚至產生適可而止、知難而退的想法。這些想法觀念都是錯誤的。實際上,不反腐就會得罪人民群眾,就會危害社會穩定,就會亡黨亡國。因此,反腐倡廉不但不會損害黨的形象,反而會真正贏得民心、獲得百姓讚譽,真正樹立黨的光輝形象。

  反腐倡廉建設必須真抓實幹,必須“嚴”字當頭,繼續把反腐倡廉工作做深、做實,做出成效。從嚴加強反腐倡廉建設,要以完善懲治制度和預防腐敗機制為重點。嚴厲懲治不放鬆,防微杜漸不能停,做到有腐必反、有貪必肅,形成強大的震懾力。在堅決懲治腐敗的同時,要更加註重治本、注重預防,注重制度建設,從源頭上防止腐敗發生。要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把作風建設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範圍,把考核結果作為選拔任用幹部的重要依據。

  從嚴加強制度建設。從嚴治黨要突出制度管黨的根本地位。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制定頒佈了一系列重要黨內法規,為管黨治黨、執政治國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當前,我國正處於改革開放的攻堅期和深水區,面對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黨內部分法規碎片化、形式化問題已經凸顯,急需加強黨的制度建設。

  從嚴加強黨的制度建設應突出以下工作:一是要完善頂層設計,搞好配套銜接,發揮制度整體功能;二是增強制度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激發制度活力;三是強化制度的執行,堅決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徒法不能以自行”,制度的生命在於執行。制度的效力必經強有力的執行方能發揮彰顯,否則制度就只能徒有虛文。要堅持制度治黨,既要有嚴的制度,又要有嚴的執行。必須增強制度執行力,做到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強化制度建設和監督管理,確保制度面前沒有特權、制度約束沒有例外,切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篇3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系統總結中國共產黨從嚴治黨的歷史經驗,特別是黨的以來全面從嚴治黨新的實踐經驗,形成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新理念新目標。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研究全面從嚴治黨重大問題,審議通過《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這表明全面從嚴治黨已經做出整體佈局,統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已經進入全面性、系統性、實質性和創新性治理階段。

  全面從嚴治黨的新理念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系統總結中國共產黨從嚴治黨的歷史經驗,特別是黨的以來全面從嚴治黨新的實踐經驗,形成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新理念。

  政治大局理念。所謂政治大局就是關係黨和國家全域性利益、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的政治問題。當前,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都是政治大局。指出:“我們黨作為一個有8800多萬名黨員、440多萬個黨組織的黨,作為一個在有著13億多人口的大國長期執政的黨,黨的建設關係重大、牽動全域性。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到什麼階段,黨的建設就要推進到什麼階段。這是加強黨的建設必須把握的基本規律。”這就闡明瞭“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同“黨所領導的偉大事業”緊密結合、相互促進的基本理念。全面從嚴治黨是黨的建設的主要方面,必須遵循這條基本規律,貫徹這個基本理念。

  看齊核心理念。看齊核心理念就是全黨必須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不移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繼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確保黨團結帶領人民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一個國家、一個政黨,領導核心至關重要。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正式提出“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願,是黨和國家根本利益所在,是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根本保證,是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迫切需要。全黨必須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向黨中央決策部署看齊。

  全面系統理念。這是唯物辯證法在全面從嚴治黨領域的運用。“全面系統”就是全黨管、全黨治;管全黨、治全黨。面向8800多萬黨員、440多萬個黨組織,覆蓋黨的建設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各個部門,同時重點抓住“關鍵少數”。這就明確了管黨治黨的主體和客體都是全體黨員和全體黨組織,管黨治黨的內容覆蓋了黨的思想建設、政治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制度建設等各個方面,同時貫通於黨的領導、執政和治理的全過程。這就要求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過程中,必須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注意抓住黨委會、領導班子和主要負責人這些關鍵少數。

  從嚴治理理念。從嚴治理既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一貫傳統,又是中西方社會治理傳統和現代治理理論的批判整合。所謂“從嚴”就是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在黨建領域,所謂“治理”主要是指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相結合,制度治黨和思想建黨相結合。從嚴治黨靠什麼治?靠德治、靠教育,也靠制度、靠法治,二者一柔一剛,要同向發力、同時發力。以德治黨、強化思想教育要結合落實黨內法規來進行,抓住主要矛盾,不搞空對空。要使加強依規治黨、制度治黨的過程成為加強以德治黨、思想建黨的過程,也要使加強以德治黨、思想建黨的過程成為加強依規治黨、制度治黨的過程。

  責任問責理念。大黨治理必須牢固樹立責任理念,建立管黨治黨建設黨的責任制,而責任理念的落實有賴於問責理念的貫徹實施。有權必有責,用權必擔責,濫權必追責,健全黨內權力執行制約和監督機制。黨的以來強力推進黨內責任制的落實,強化全面從嚴治黨的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制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以黨內問責制倒逼黨內責任制的落實,由此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壓力層層傳導,產生明顯成效。

  監督執紀理念。黨內監督的實質是黨從人民利益出發,按照從嚴治黨的要求進行自我約束和自我完善。批評與自我批評、執行黨的紀律是實行黨內監督的有力武器。黨的以來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中構建了黨內監督的網路,巡視監督、派駐監督、內設紀委監督相互接力和相互借力,發揮了監督利劍作用。而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則是從嚴治黨理論指導和工作方法的重大創新,體現了紀法分開、紀在法前、紀嚴於法的管黨治黨思路和理念。

  標本兼治理念。針對黨內外政治生態被汙染的現實,提出:“標本兼職,淨化政治生態。”標本兼治,必須全面紮緊制度的籠子,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努力實現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政治生態。不正之風是滋生腐敗的溫床,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是反腐敗的治本之策。組織渙散和紀律鬆弛是全面從嚴治黨面臨的突出問題,加強紀律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保持反腐敗的高壓態勢,遏制腐敗蔓延態勢也是為治本贏得時間。堅持標本兼治,繼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全面淨化黨內政治生態,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這是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確立的重要理念。

  全面從嚴治黨的新目標

  黨的確立了黨的建設的主線、總體佈局和戰略目標。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必須把握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目標體系。

  全面從嚴治黨的總體目標。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這既是新的歷史條件下黨的建設的總體目標,也是全面從嚴治黨的總體目標。為了達到這個總體目標,必然要求把全面從嚴治黨的理念和要求貫通於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各個方面,把全面從嚴治黨的理念和要求落實到黨的組織體系的各個層級,把全面從嚴治黨的責任拓展到黨的各個工作部門。這就是全面從嚴治黨理念和要求全面覆蓋,達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使全體黨員和黨組織真正達到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全面從嚴治黨的主線目標。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的主線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治理能力,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全面從嚴治黨必然要求同削弱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的現象作鬥爭;必然要求同一切侵蝕黨的執政能力和治理能力的現象作鬥爭;必然要求同一切弱化黨的先進性、損害黨的純潔性的現象作鬥爭。這就構成了全面從嚴治黨的主線目標。推進理論創新和理論武裝,補足理想信念之“精神鈣”,對黨員強化教育、管理和監督,吸收先進分子入黨,發揚正氣和抵制歪風,整頓軟弱渙散的組織,嚴肅處理違紀違法黨員和清除腐敗分子,都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和純潔性建設的經常性工作。

  全面從嚴治黨的具體目標。全面淨化黨內政治生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目標。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黨要管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黨內政治生活準則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基本遵循,對於實現黨內政治生活的科學化和政治化發揮規範作用。因此,按照新形勢下黨內生活準則規範黨內生活,全面淨化黨內政治生態,“在全黨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

  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持續深入糾正“四風”,馳而不息改進作風,始終保持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這是全面從嚴治黨中作風治理的目標,也是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積極發展黨內民主,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深入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嚴明黨的紀律,自覺維護黨的團結統一,這是全面從嚴治黨中落實民主集中制的組織治理目標。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努力實現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全面從嚴治黨中反腐倡廉建設的目標。


1.領導幹部關於全面從嚴治黨發言稿

2.領導幹部全面從嚴治黨優秀髮言稿

3.領導幹部全面從嚴治黨發言稿

4.領導幹部全面從嚴治黨主題發言稿

5.單位領導關於全面從嚴治黨發言稿

黨員學習有關檔案增強學習教育自覺性發言稿
單位領導關於全面從嚴治黨發言稿
相關知識
機關領導全面從嚴治黨發言稿範文
領導全面從嚴治黨發言稿
單位領導關於全面從嚴治黨發言稿
領導幹部全面從嚴治黨發言稿
領導幹部關於全面從嚴治黨發言稿4篇
幹部領導關於從嚴治黨發言稿
幹部關於全面從嚴治黨發言稿範文
幹部關於全面從嚴治黨發言稿
機關單位關於全面從嚴治黨發言稿
機關幹部全面從嚴治黨發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