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考察學習心得體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考察學習作為基層幹部學習知識,學習管理,學習治理的一種重要手段,對幹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考察學習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參閱。

  

  潔淨的環境,精細化的管理、規範化的工作流程,嚴謹、細緻的工作態度,忙中有序、一絲不苟的工作精神,“只為成功想辦法,不為困難找理由”的工作理念,這些就是黔西電廠留給我的深刻印象。

  隨著接待人員的邊說邊行,不經意間就來到了鉗工比賽現場,電氣二次比賽現場等,看到的是師傅們認真的做著自己的題目,隨即進入資料室、廠房、總控室、工具室參觀,處處無不給人耳目一新。通過與工作人員進行細緻的溝通與交流,深知了他們工作標準之高、管理制度之嚴、基礎工作之實。隨著接待人員的引導,我們來到了會議室,聽取電廠領導對該廠的介紹,從中對他們的創新理念,發展之路有了更全面的瞭解。

  短短的幾小時參觀學習,卻讓我大腦思索了幾天,同是發電行業,自然條件、員工文化層次大同小異,而現實差異卻不得不讓人膛目結舌,也許有人會說:他們資金雄厚,硬體建設投入大,這固然是一方面,標準化建設、一流建立離不開資金作後盾,但資金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支撐他們的是一種精神,“爭創一流”的精神,把這種精神溶化在企業文化建設、安全生產管理、經營管理、裝置維護管理等各個方面,要靠科學管理來實現,他們的經驗和做法很值得我站去研究和學習。

  學什麼、如何學?總的來說要結合正在開展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轉變思想,更新觀念,理清我站的發展思路,振奮員工精神,正視差距,在目前電站未完工程及裝置缺陷較多的情況下。一是常抓不懈地把牢安全生產關,紮實開展反違章、事故預想和反事故工作,杜絕一切安全事故的發生。二是針對當前執行中存在的困難,努力尋找突破口,不等不靠地做好裝置消缺工作,做到有水就能發電,確保全年目標任務的完成。三是狠抓作風建設,建設一支有思想、技術過硬、作風優良、進取心強的高素質員工隊伍。

  只要我們振奮精神,凝聚全站職工的力量,虛心學習和借鑑他人的先進管理經驗,一股作氣謀發展,一定能縮小差距,創造美好的團坡明天。

  外地考察學習心得

  11月20日—24日,由通遼市政府組織考察隊前往包頭、鄂爾多斯考察學習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重點是食品加工小作坊的監管情況,所到之處給我的感覺可以用以下幾句話來概括:大手筆創新、思路超前、求真務實、捨得投資、政策優惠。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借鑑。

  包頭市食品監管的做法是:由市政府出臺《包頭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辦法》和具體實施細則,小作坊實行由所管轄的質監分局審查合格後發放《包頭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生產准予備案書》制度,每個月全員出動,集中一天時間檢查小作坊並抽取樣品進行風險監測,建立長效管理模式。做到政府主導、部門牽頭、全員動員。食品小作坊集中生產的做法是:實行強有力的行政手段推進責任追究制;市場採取承包的辦法,質監、工商實行網路化管理;形成合力,成立綜合執法局;做好群眾工作,解決疑難問題。

  鄂爾多斯市的做法是:由政府出臺優惠政策招商引資,在各旗縣、區陸續新建由政府統一規劃、部門協管、企業建設運營,集生產、加工、檢測、倉儲、物流、配送於一體的食品加工園區。實行“八統一”集中管理和動態監管。關於小作決集中生產問題,大多旗縣正建和準備規劃建設食品園區,食品園區建設已初具規模,基建用地由市政府無償提供,基建專案資金列入市財政預算,由市財政分三年投入。市旗兩級人民政府將食品安全監管和檢驗經費均列入財政預算給予保障。針對食品加工小作坊集中生產,鄂爾多斯市採取企業主導、政府補貼辦法,實行免稅等優惠政策,以加大扶持力度,確保進得來、站得住。

  當前,我縣食品小作坊大多分散於城鄉結合部和廣大農村地區,消費群體以農村居民為主。具有以下特點:

  一規模小,數量多。基本以10人以下小作坊為主,而其中大多數是2至3人的家庭式小作坊。規模小,且季節性生產多,導致做一天,算一天,沒有長遠目標和打算,不願過多投入,甚至偷工減料,產品質量沒有保證。

  二裝置簡陋,工藝落後,衛生條件差,安全隱患多。使用食品新增劑無計量器具,產品無包裝或簡單包裝,極易造成二次汙染。

  三沒有必備檢測裝置,缺乏必備檢測能力,食品質量控制主要依賴個人感官和經驗判斷,原材料進廠不檢測,食品未經檢驗就出廠銷售,食品質量安全得不到保證。

  四食品生產加工水平普遍不高。目前,我縣絕大多數企業主要以生產傳統食品為主,缺乏優勢核心技術,產品在市場沒有核心競爭力,食品加工業發展存在後勁不足。

  五食品生產加工從業人員素質普遍偏低。大多數為進城農民、下崗職工,缺乏食品質量安全意識和食品質量安全知識,流動性大。

  結合此次考察學習,就我縣小作坊實施集中加工生產有關政策問題提出以下建議:首先,對縣政府劃撥土地實行集中生產、集中管理,針對空中架高壓線不能高層建築的實際情況,土地應以最優惠的政策出讓給這些弱勢群體。其次,生產小作坊在進駐工業園區之後也實行免稅政策,幫助扶持小作坊繼續發展壯大。第三,給予加工小作坊更多的國家扶持政策,如從業人員享受“40”和“50”人員的政策支援,小額免息貸款等。

  

  六天的考察學習時間匆匆而過,經過這短暫而又充實的考察學習,我的感受頗多,若要對這六天做一個總結,只有一句話--出發時輕輕鬆鬆,是愉悅的心情;歸來時沉甸甸的,是收穫與責任。

  臨行前,我對這次考察學習充滿了期待,步履輕快飛揚;考察學習後,我多了一份思考,腳步成熟而堅定。就如考察的目的而言,此次考察學習的目的在於觀摩先進,尋找差距,彌補不足。為此我鎮領導為我們安排了景點參觀、小康建設示範點參觀學習、民族文化品牌示範點參觀學習等專案,讓我們在身心上和視野上都感受了新的洗禮,使我們在考察學習中進一步認識自己,認識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更認識了這一角色的重要性和發展的必要性,之所以這種收穫不僅讓我感受到壓力,更讓我感受到這是一種動力,這種動力是一種使命,是一種值得投資、值得傾注心血的人生價值提升方式。

  在這次考察學習中,不管是景點參觀還是建設示範點參觀學習,給我的感受和反思都很多,下面我就簡要談談我的體會。

  一、感受和諧打造和諧

  6月24日,我鎮第二批參觀學習團開始啟程,沿著蜿蜒盤旋的巴邊江一直南下,途經景東、鎮遠、寧洱、普洱,最後到達景洪市。在這幾百公里的行程中,雖然暈車一直侵襲著我,但沿途如畫般的風景與崎嶇狹窄的山道深深吸引著我,我儘量控制我的眼瞼不讓它合上,不能錯過呀,不能錯過大自然給我的恩賜和崎嶇山道的行車法則教育。我作為無量山鎮安全生產辦公室成員,山道交通管理是我必備的經驗,這正是我現場觀摩學習的機會呀。山道非常狹窄,行車特別的多,但是又那麼的井然有序,再看看沿途的交通安全 文化不禁使我愧然,他們的文化渲染是那麼的濃烈,是那麼的到位,使每個經過山道的駕駛員都有一種守護安全的責任感,沿途的一個個顯眼的安全警示標語就像一個個安全守護衛士在提醒著、監督著每個駕駛員是否珍愛生命,是否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一樣。看到這些,我不禁想起了一句古語“久入魚肆,不聞其臭;久入蘭室,不聞其香”,這不就是說明環境育人的道理嗎,我們應該盡力去打造一個交通安全文化環境,讓我們的駕駛員也在安全文化環境下受渲染,去自覺地遵守交通規則。

  6月25日和6月26日我們參觀了西雙版納的熱帶植物園、傣族園和野象谷。這是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範,古樸的民族風情、秀麗如畫的熱帶植物和悠然自得的野生動物悄然構置了我們奮鬥了幾代人的和諧社會。這不正是我們要學習的嗎,我們也有連綿起伏的無量山和逶迤滂沱的哀牢山,它們曾經一度是那麼的鐘靈神秀,那麼的生機勃勃,相信這裡也曾經是一片和諧的世界,那現在為何黯然失色,我們作為無量山鎮的建設者,理應反思我們的建設思路和管理模式。我們理應堅持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原則,把無量山鎮也打造成又一個和諧社會示範點,當然就得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努力去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的局面,我相信在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們一定能成功,一定能把無量山鎮打造成一個綠色產業旅遊文化基地、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示範基地,我相信會有這一天,而且我能等到這一天。

  二、抓住機遇創造機遇

  6月26日下午我們驅車到達了雲南第一村“大營街”,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來不及細緻的參觀大營街的風貌和了解大營街的發展歷程,幸好鎮領導為我們搞到了一張介紹大營街發展歷程的光碟,回到政府後領導及時組織了全鎮職工收看。這不僅是大營街發展的歷程,更是我國小康社會建設的一個例證。從這一鮮活的建設例證中我們可以感知,大營街能步入小康社會,我們也能步入小康社會,我們不可以照搬大營街的建設模式,但可以學習大營街的集體主義精神和不畏艱難險阻的改革創新精神。我們在今後的發展中要不斷加強教育,不斷地注入改革創新的新活力,團結協作,積極尋找戰略伙伴,努力去尋找機遇、創造機遇,我相信在我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們有這個潛力,更有這個實力把無量山鎮建設成為物產豐富、鄉風文明的全面小康社會。

  三、打造民族品牌文化挖掘無限旅遊資源

  6月28日我們參觀了楚雄的彝人古鎮。彝人古鎮位於雲南楚雄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永安大道以北、太陽曆公園以西、龍川江以東、楚大高速公路以南。佔地約1740畝,總建築面積100萬平方米。該古鎮齊聚了吃、購、住、遊、住五大功能,它不僅體現了彝族文化的靈魂,更為旅遊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無限的資源。該古鎮不僅給楚雄人民提供了經濟上的創收,更成為了楚雄人民與外界交流的視窗,這充分體現出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消費需求,在物質的必要需求達到基本滿足的今天,人們對古老的、民族的和具有神祕的生存能力的品牌文化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就像許多人喜歡吃雜菜一樣,楚雄彝人古鎮讓古老的彝人習俗復活在喧鬧的現代社會之中,讓所有到彝人古鎮旅遊的人們都流連忘返,這不僅給遊客帶去了不虛此行的感覺,更給當地的經濟發展帶來了豐厚的回報。這就是古老的品牌文化的魅力,古老的文化我們具有,但品牌文化我們需要去打造,這不僅是歡迎客人的儀式,更是吸引投資的方式;我們也具有古老的彝人習俗,比如彝人跳採、、彝人“打歌”、彝人酒歌等等,而且這些彝人習俗就在我們身邊,我縣也在不斷的打造彝人文化品牌,但我認為品牌文化建設也必須為經濟建設服務,我們應該盡力去尋找二者之間的切入點。我相信,我們的領導也在考慮如何讓古老的文化為現代經濟發展做貢獻,但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們一定要有耐心,更要有信心,相信總有一天我們南澗的彝人文化品牌會走向世界,成為現代社會的消費需求。

  此次考察學習碩果累累,要在有限的篇幅上展現得淋漓盡致是不大可能的,現在散散數言,僅代表我的一時所感和所想。我是一個喜歡思考的人,就是一個景點的觀察和反思我都會從不同的角度去想。當然,這篇總結中我沒有提到我鎮建設的許多優點,因為我是帶著一個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的心態去考察學習的。我堅信只要帶著一個學習的心態去看待每一件事情,我們都會有收穫,同時也會有失落;只要我們拋開失落而去抓住收穫,我們得到的將會是一份永遠的感激和喜悅。

  相關文章

泥石流救災心得體會
考察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相關知識
外地考察學習心得體會
赴外地考察學習心得體會總結
教師外出考察學習心得體會精選
教師外出考察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教師外出考察學習心得體會的範文
關於外出考察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財務人員外出考察學習心得體會3篇
外出考察學習心得體會範文分享
外出考察學習心得體會
工地考察學習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