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和諧團隊學習心得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通過本次團隊《決策力》的學習,認識到了什麼是團隊的含義以後才真正明白了它的真正含義。為了共同的利益大家走到了一起,通過有效的溝通、共同奮鬥、共同負責、共同承諾、且才能互補、團結和諧的組織。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物業管理作為服務性行業之一,主要支出是人力成本的投入,因此打造一支核心團隊是物業服務企業最強大的戰鬥力。從步入社會就一直處在某個“大家庭”的品質管理工作崗位中,曾與領導無數次的提過團隊這個詞,也曾與各個管理層討論過什麼是團隊,也知道團隊的力量就是要實現1+1>2的經濟與社會效益;但是沒曾想過團隊真正的內涵,也沒有真正領悟出如何從品質管理的角度來為公司整個團隊的建設出一份力,只有在發現問題時會想到持續改進、優化工作流程及確定下一步的工作目標。

  鍾彩民老師關於《核心團隊打造》的培訓深刻地闡述了“團隊”的內涵及團隊的建設、領導的風格、衝突管理等等,在培訓過程當中我首次清晰地意識到了自己在團隊裡的定位,通過角色的描述我屬於完美者與實幹者,在團隊打造過程中具有以身作則的作用,具備推動品質管理的潛質,但缺乏靈活性,易焦慮,對於未被證實的想法不感興趣。在瞭解自己的基礎上延伸到品質工作崗位中,這次培訓讓我真理感悟到我的品質管理的理解尚不全面,還缺少一重要的靈魂,在以往的工作當中我忽視了團隊建設在品質當中的地位,通過這次培訓,我有了一個深刻的反思。

  團隊,從象形學上來分析,即是一個有口才的人對一些有耳朵的人說話。團隊是一個組織,大家為了共同的利益而走到了一起,通過有效的溝通、共同奮鬥、共同負責、共同承諾形成互補、團結和諧的組織。理解了團隊的涵義後我深思了品質工作中尚存的另一重要靈魂――團隊建設,在物業管理企業舊的管理體系中,是以職務為重心,以職務功能劃分部門,各部門相互獨立,缺乏橫向聯絡;而現在,對於物業服務企業、物業職業經理人而言,須面對的難題是將部門與部門之間的斷層銜接起來,加強各個部門之間的合作意識,將分散的部門有機的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有著強大戰鬥力的團隊。那麼,品質的工作就是根據組織者的標準及團隊整體的標準羅列、歸納總結團隊內每崗位每天/人做的事情,整理出明確的方向和標準,同時根據實際情況的發展不斷的持續改進、優化每步的方向及標準,從而通過內部機制創造戰無不勝的團隊,讓每個人都在在快樂工作中來成就自我。

  從品質管理的角度來考慮,要打造一支核心團隊就需要建立四大機制:

  1、決策機制:由組織者牽頭組織團隊內的每個成員參與決策,對於公司的流程、準則及目標都須廣納意見集眾智,不斷的補充修正定決策,通過民主決策的過程統一思想而形成共識。大家利益是捆綁在一起的,參與決策是從經濟上直接關注了效益,這從根本上凝聚人,調動人的積極心,因此決策機制包含尊重人、依靠人、凝聚人的機制。

  2、執行機制:決策之後品質部將會根據結果形成相關的規範、規章,具有合理性、可操作性,在體系的整個執行過程當中就是重在執行,行政指揮有力、技術指導精當、計劃排程靈活,必須牢牢抓住積極作為、規範行為,確保每個部門之間的節點沒有出現脫節現象。人是執行機制的主體,為提高人的思想境界、業務水平,強化綜合素質,得有學習培訓機制,同時也得有檢查評估機制等等,因此,執行機制包含提高人、激勵人的機制。

  3、反饋機制:為了保障團隊的目標、準則及團隊內的成員適應公司的發展,達到一致步調,保證正常執行,這就需要建立反饋機制。對反饋的資訊我們必須進入相關的處理流程,實行閉環性的管理。反饋機制可以形成良好的溝通,從而營造理解、和諧的氛圍,這樣團隊內部就有了帶動力、協同力和制約力。因此,反饋機制也是瞭解人的機制。

  4、監督機制:品質部從某定位來說還起到監督的作用,監督機制是保護團隊的機制,缺乏制約和約束的企業則會逐步走向鬆散。監督機制必須要透明,保證團隊能夠健康地發展,對安全要建立保障機制,定期必須要開展安全宣傳、教育、檢查活動。監督機制在某種程度包含了關心人的機制在內。

  作業物業品質人員,我明白團隊解決問題及決策的速度、專案管理的效率、在服務上的創新及其他成就都不太容易量化,但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可以藉以作為評估團隊工作質量最有力的指標之一。

  篇2

  學會溝通 加強互動葉建中:教科室主任幾天前,學校組織老師們聽了餘世維博士的《打造高績效團隊》DV非互動講座。現結合工作談兩點感受。

  一、學會溝通,利於團結首先,學會溝通交流,自覺維護團結,是加強團隊建設的重要保證。顧名思義,團隊,是團結的隊伍。沒有團結,加強團隊建設只能是紙上談兵。千年修得同船渡,萬年修得同室坐。能在同一辦公室共事確實是緣分。由於性別差異、性格差異、情緒差異、工作思路差異等因素,在工作中難免發生爭論和摩擦,甚至出現暫時的不快。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首先要進行換位思考,學會站在對方的位置上思考問題,體諒對方當時的心境和難處,反省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把雙方的矛盾和問題想得簡單化,避免複雜化,力爭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堅決避免無事生非、上綱上線,芝麻小事演變成矛盾糾紛。其次,主動溝通。

  溝通交流是消除矛盾隔閡的有效辦法,要敢於放下架子,主動找別人談心、解釋情況,直至主動道歉也無妨。第三,平時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在工作中,都要嚴格以職業操守要求自己,經常提醒自己紮紮實實做事、認認真真做人。予人玫瑰,手留餘香。對待同事要常存關愛、寬容之心,做到真誠待人、寬厚待人、以理服人,不興風作浪,混淆視聽。有委屈一笑而過,遭報復一覺而過,以自己的實際言行贏得室友們的尊重。

  二、加強互動,協作支援所有成員在工作中做到有分工有協作,能夠相互支援,是加強團隊建設的關鍵所在。首先,要發揚團隊的協作精神。協作精神是團隊精神的重要內涵,團隊每位成員在日常工作中,要正確處理好分管工作與全校工作的關係,處理好本職工作與其它工作的關係。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加強與其他成員的配合和協作,切實將分工與協作有機結合起來,積極營造良好的團隊協作氛圍。其次,強化成員間的支援和配合。我室工作頭緒多、任務重,工作中經常會出現難以應對的局面,出現失誤和紕漏也在所難免。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積極主動配合同事們的工作,借用先前的一句話叫“相互補臺、共同上臺;相互拆臺、共同下臺。” 學會自律 甘於奉獻盛蘊紅:大隊輔導員餘世維博士:美國哈佛大學企業管理博士後、英國牛津大學國際經濟博士後、美國佛州諾瓦大學公共決策博士……具體的頭銜就不一一羅列了,似乎這些不在我的關注範圍,而他“如何打造高績效團隊”的講座卻深深地吸引、觸動著我。雖然是通過光碟資料學習,最多可長達兩個多小時,但時間總在不知覺中溜走,仔細地聆聽和筆記,大腦幾乎沒有再次思考的間隙,生怕一不小心會漏聽、錯失些什麼。於是,課上聽記的內容往往在課後不自覺地躍入腦海,隨之反覆地“咀嚼”……通過學習,我懂得了“團隊”和“群體”的差異,“團隊”:即每個員工都能自動自發地思考、行動,並學會與人合作的團體

  。結合這一概念初淺地談談我的體會:

  一、學會自律高績效的團隊講究每個人的“自動自發”,它強調是一種主動精神,沒有人要求和強迫,自己認識到應該如此,並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但在實際的工作中,因為需要與他人協作,難免發生誤解和衝突,我個人認為,“自律”在自動自發中就更顯重要了,它是一個管理自我,控制自我的過程,即自我約束,發自內心地遵守團隊的紀律和規範。

  它更涵蓋了自我反思和自我檢討的過程,作為學校的大隊輔導員,我擁有的並非施加任務的權力,而是為中隊輔導員和孩子服務的範圍和能力,並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執行。因此,本著一顆責任心,要求中隊輔導員老師做到的,自己首先得做好,當因為一些工作佈置和落實沒有達到預設的效果時,首先要學會換位思考,考慮中隊輔導員老師的“難處”,其次要嚴格檢討工作中自身存在的問題,反思自己的不足,然後尋找合理的對策,去妥善地解決問題。因此,“自律”有時更象一面鏡子,可整衣冠、糾言行。

  二、甘於奉獻高績效的團隊除了要求自己在工作中,有一顆責任心,懂得“自律”外,我感覺在與人合作中更需要犧牲和奉獻作為基礎,奉獻是一個在物質層面上可以量化的概念,還是一個精神層面的概念?我無法清楚地界定,似乎從物質層面而言,奉獻者得到的回報很多時候是低於其創造的價值的。

  但甘於犧牲和奉獻往往也得到了心理上的滿足,因此它是在清楚地擺正個人與團隊的關係之前提下,一種自覺的、不計回報的、把集體利益看得高於個體利益的行為。作為學校的總輔導員,少先隊的工作往往是煩瑣的,很多時候,為了做好這些所謂細碎的工作,常常忽略了下班的時間,雖沒有具體地去計算每天下班後晚歸多少時間,但清晰地記得,很多時候是最後一個離校的。似乎,不計得失,今日事今日畢已成了一種工作習慣,這至少可以讓我每天安然入睡。因此,餘世維博士的這一句更深深地觸動著我:真正的權力和能力是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去發展的,而不是上級給予的,上級給於的充其量是一個職位。而打造自身的人格魅力,除了擁有自信與負責、道德與操守犧,牲與奉獻恰更是必不可少的。“寓觀念於談笑間,蘊哲理於詼諧中”可謂是餘世維博士授課的獨特風格,因對我有所觸動而更覺精彩。當然光有“觸動”是遠遠不夠的,更需付之於“行動”。

  精誠團結 打造高效團隊林卉:本部三樓辦公室主任開學初聽了餘世維博士《如何打造高績效團隊》的專題講座,不禁被他那學識廣博、風格幽默,深入淺出的講解所吸引。其實所有這些與我們辦公室團隊的打造也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值得我們細細思量。所謂“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團隊協作絕對不是一句空話。同樣,辦公室也不僅僅是一個群體,而應杜絕“見好事爭上前,見勢頭不對往後躲”的現象,精誠團結,無愧於“團體”這個稱號,才能真正體現一種凝聚力、向心力。因為善於協作的團隊生命力極強,無堅不摧。試想:如果每個人都將自己的職責拋在一邊,只想從團隊中攫取自己想要的東西,那麼整個團隊不成了一盤散沙了嗎?

  那麼如何打造辦公室這個小團隊呢?我認為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心中有集體。在這個團隊中,無論大事小事,大家都要相互鼓勵,都要心中有集體,真正做到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必要的時候以集體利益為先,當然作為辦公室主任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以外,還應事事走在前,做好表率作用,努力和大家一起營造互助互愛的氛圍,讓每位成員在這個團體中享受身心的愉悅。

  二、要樂於奉獻。雷鋒說:“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乾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因此,在辦公室團隊中我們也應團結一心,樂於奉獻,只有這樣各項工作才會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三、要制度約束人。在辦公室團體中要使每個個體嚴於律己、落實職責,也需要建立一些制度,做到以理說話,以制度辦事,使每位個體在一定的約束下認真工作。打造一支高凝聚力的辦公室團隊,非一朝一夕之事,對每一個團隊成員來說, 在今後的工作中,只有不斷摸索,緊緊團結在一起,拋棄所有的個人恩怨,形成一種巨大的向心力,愉悅地接受任務,並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才能使辦公室這個團隊穩定地走下去。 提高素質 融入集體沈梅琴:本部三樓辦公室主任我生活工作在朝陽小學這個集體中。

  在朝陽小學本部二樓辦公室這個集體中有我最親的夥伴、最好的同事。我擔任三1班班主任,所以我又管理著有37個小傢伙組成的小集體。聽了餘世維的講座我才知道,原來現在“集體”改名了,叫“團隊”。其實,不管是“集體”還是“團隊”,都在告訴我們同一個道理:做一個有素質的人,並且一切從集體的利益出發。“高績效團隊”似乎是一個理想化的工作集體,然而我想我們也並非不可能做到。

  大家首先要提高自身素養,增強自己的工作能力,先讓自己成為一個“高績效成員”。因為一個好的成員對一個團隊來說,無疑是非常重要的。當團隊中的成員個個“高績效”了,那麼離“高績效團隊”還會遠嗎?其次,我們要真心融入集體,使辦公室裡的成員都親如一家。大家以誠相待、彼此關心、互相幫助,用自己的一片熱忱感化同伴。

  這樣,“袖手旁觀”、“冷眼相看”,甚至“暗箭傷人”的現象一定不會出現。古人云:人心齊,泰山移。“強強聯手”之下,還會有完成不好的任務嗎?最後,當然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當個人的利益與辦公室利益發生衝突時,請以辦公室利益為重!當辦公室利益與學校利益發生衝突時,請以學校利益為重!《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第五條:團結協作、謙虛謹慎、尊重同志,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維護其他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關心集體,維護學校榮譽,共創文明校風。我想,這一條,早已把“團隊精神”植入了我們的思想。

  如果我們人人都能以此來規範自己在學校、在辦公室的行為,朝陽小學一定能成為一個“高績效團隊”的。 團結協作 寬容和諧葉菁:一年級語文教師開學初,我們聽了餘世維博士的DVD講座《如何打造高績效團隊》,深有觸動。

  首先,我知道了團隊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依賴、願意為共同的目標而努力的互補技能成員組成的群體,通過相互的溝通、信任、合作和承擔責任,產生群體的協作效應,從而獲得比個體成員績效總和大得多的團隊績效。其次,對我們學校如何建立辦公室團隊,也有不少借鑑之處。在辦公室日常交往中,第一要培養自己表達與溝通的能力。表達與溝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論你做出了多麼優秀的工作,不會表達,不能讓更多的人去理解和分享,那就幾乎等於白做。我們要抓住一切機會鍛鍊能力,展現自我,積極表達自己對各種事物的看法和意見,並掌握與人交流和溝通的藝術。在辦公室裡,把自己的想法與意見告訴別人,共同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協調,力求和諧。

  第二、培養自己做事主動的品格。我們在一起做事,我們是同事,我們不應該被動地等待別人告訴你應該做什麼,而應該主動去了解學校需要我們做什麼,辦公室需要我做什麼,自己想要做什麼,然後進行周密規劃,主動行動,並全力以赴地去完成。從身邊小事開始,培養自己主動做事的品格。

  第三、培養敬業的品質。幾乎所有的團隊都要求成員具有敬業的品質。有了敬業精神,才能把團隊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有責任心,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實現團隊的目標而努力。第四、培養自己寬容與合作的品質。

  辦公室中的每個人都各有各的長處和缺點,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良好的與人相處的心態,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並在日常生活中落到實處。不斤斤計較,不搞小團體主義,團結合作,把辦公室建設成有凝聚力的團體。第五、要培養自己的全域性觀念。在集體生活中,總有個人與集體發生小矛盾的時候,這時候,辦公室成員應該以集體為重,互相幫助,互相照顧,互相配合,為集體的目標而共同努力。

  篇3

  通過本次團隊《決策力》的學習,認識到了什麼是團隊的含義以後才真正明白了它的真正含義。為了共同的利益大家走到了一起,通過有效的溝通、共同奮鬥、共同負責、共同承諾、且才能互補、團結和諧的組織。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發展,市場競爭愈演愈烈,企業的發展和進步必須要有一個好的團隊,只有贏得團隊夥伴的支援,才能最終實現個人與團隊的共同成功。讓我們的團隊成為一支能創造高業績的團隊,我們應該站在全域性的角度來思考和推動公司的團隊建設。通過本次的的學習我感受到了思想的震撼和認知的昇華,總結下來,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正確理解團隊觀念,促進團隊相互協作,共同進步,團隊是指:才能互補、團結和諧併為實現共同目標而努力拼搏的一群人,團隊精神是指團隊的成員為團隊的利益和目標而相互協作,盡心盡力的意願和作風;團隊精神的主要特徵有:高度的凝聚力、強烈的合作意識、和諧的人際關係。

  二、構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一個團隊在選擇成員時,要特別考察應聘人的綜合素質:是否與其他員工形成技能互補,是否能獨立承擔責任並對團隊績效負責,是否能夠在工作中與團隊成員齊心協力、協調配合、相互信任、共同完成工作目標。根據團隊成員的不同個性特徵和專長,分配與其特長相適應的工作崗位。這樣有利於充分發揮員工的特長和潛力。從而有助於團隊的高效發展。
 

大車教練員心得體會
打完寒假工的心得
相關知識
打造和諧團隊學習心得
打造和諧團隊心得體會
打造高效團隊培訓心得3篇
狼性團隊學習心得
職業化團隊學習心得
初中團校學習心得體會
團章學習心得體會
關於五四青年節團課學習心得總結精選
大學生團課學習心得體會感想
團課學習心得體會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