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專案風險管理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工程專案風險管理是工程專案管理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傳統管理思想和現代科技理論相結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學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工程專案風險管理研究

  摘要

  摘要:我國每年的工程專案投資規模巨大,投資的成敗直接影響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該過程中,未確定因素、隨機因素和模糊因素大量存在,並不斷變化,由此而造成的風險直接威脅工程專案的順利實施和成功。風險識別、風險評價和風險分析是專案風險管理的重要內容。

  內容

  關鍵詞:工程專案,風險,專案風險管理

  我國每年的工程專案投資規模巨大,投資的成敗直接影響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程專案,特別是大型工程專案的建設過程是一個週期長,投資大,技術要求高,系統複雜的生產消費過程。在該過程中,未確定因素、隨機因素和模糊因素大量存在,並不斷變化,由此而造成的風險直接威脅工程專案的順利實施和成功。因此,工程專案的風險管理是具有極其重要研究價值的。

  1.工程專案風險管理概述

  現代專案管理開始於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最初是在美國軍事專案和宇航專案上發展起來,後來蔓延到各種型別的民用專案。專案管理對計劃、合同、進度、質量、風險等諸多方面都有充分重視,並形成有機的管理框架。

  工程專案管理是以工程專案為管理物件,按照工程專案生產經營的內在規律進行有效的組織、協調、控制的一種管理制度。專案風險管理是為了最好地達到專案的目標,識別、分析、應對專案生命週期內風險的科學,是一種綜合性的管理活動。專案風險管理的目標可以被認為是使潛在機會或回報最大化、使潛在風險最小化。。

  風險識別、風險評價和風險分析是專案風險管理的重要內容。但是,僅僅完成這部分工作還不能做到以最少的成本保證安全可靠地實現專案的總目標,還必須在此基礎上對風險實行有效的控制,隨時監視風險的動態,一旦有新情況,馬上對新出現的風險再進行識別、評價和分析,並採取必要的行動。這就是專案風險管理的全過程。

  2.工程專案風險管理過程

  2.1工程專案風險識別

  風險識別是工程專案風險管理的第一步。風險識別是對工程所面臨的以及潛在的風險源和風險因素加以判斷、歸類,並鑑定風險性質的過程。風險識別工作非常重要,它是整個風險管理的基礎。只有全面、正確地識別工程承包所面臨的和潛在的風險,對風險的估計、評價和控制才有實際意義。。風險識別的目標有兩個:一是衡量風險的大小;二是提供最適當的風險管理對策。風險識別是否全面、深刻,直接影響整個風險管理的最終結果。。風險識別從風險分類著手,採用專家調查法、故障樹分析法等方法進行有效辨別。專家調查法是邀請專家找出各種潛在的危險並做出對其後果的定性估量,主要有DELPHI法和頭腦風暴法。故障樹法是利用圖解的形式將大的風險分解成具體的小風險,或對各種引起風險的原因進行分解。

  在工程專案管理中,工程的風險主要有可行性研究階段存在的基礎資料不完整、不可靠,分析模型不合理的風險;工程設計中存在的設計內容不完整,設計存在缺陷、錯誤,採用不恰當的規範,未考慮地質條件,有關資料不足或不可靠的風險;施工中存在的工藝落後,施工技術方案不合理,施工安全措施不當的風險;工藝流程不合理,工程質量檢驗和驗收未達到規定要求的風險;自然環境中的洪水、地震、颱風、雷電、泥石流、地陷等不可抗拒力的風險;組織管理中的組織不妥當,目標不適當,缺乏管理協調的風險;進度計劃中的管理不力造成工期滯後,勞動力缺乏或勞動生產率低,材料供應不足的風險;成本管理中的不適當的工程變更,不適當的工程支付,預算偏低的風險;合同簽訂中合同條款表達有誤,合同型別選擇不當,索賠管理不力的風險;人員配置中設計人員、監理人員、施工管理人員、施工技術人員、工人素質的風險;在材料供應上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供貨不足或拖延,數量差錯,質量規格問題的風險;裝置施工裝置供應不足,安裝失誤的風險;資金上的資金籌措方式不合理,費用超支,資金不到位的風險等等。

  2.2工程專案風險評價

  風險評價是指在風險分析的基礎上,對風險值進行排隊,確定它們的先後順序,同時制定相應的風險評價標準,用以判斷該系統的風險是否可被接受,是否需要採取相應措施,必要時還可對風險劃分等級。在工程專案管理中風險評價是管理者對風險進行綜合分析,並依據風險對專案目標的影響程度進行風險分級排序的過程。它是在專案風險識別的基礎上,通過建立風險的系統評價模型,對管理者面臨的風險因素影響進行綜合分析,並估算出各風險發生的概率及其可能導致的損失大小,從而找出面臨的關鍵風險,確定整體風險水平,為如何處置這些風險提供科學依據,以保障順利完成任務。風險評價的方法主要有綜合評價法,AHP層次分析法,模糊評價法等。綜合評價法是邀請有經驗的專家對可能出現的風險水平或風險事件進行評價,然後綜合整體的風險水平,對風險進行排序。AHP層次分析法是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將決策者的主觀判斷與偏好用數量形式表達和處理的方法。在層次分析法中一般要採用標度來衡量指標的重要程度以及決策者的偏好程度,能夠比較準確地確定綜合評價模型的權重。模糊評價法是利用模糊集理論評價工程專案風險,使用蒙特卡洛模擬或三角模擬等方法度量風險,並可以通過改變引數而多次模擬專案風險,得到模擬模擬計算的統計結果,依次作為風險度量的結果。

  2.3工程專案風險分析

  風險分析是在前面工作的基礎上對工程專案管理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任何事件所帶來的後果進行分析,以確定該事件發生的概率以及可能影響專案的潛在相關後果。可以使用進度網路模型,壽命週期費用模型或者快速反應速率模型來分析工程專案的風險。在制定專案開發計劃、確定專案過程優先順序時分析工程進度風險和工程專案費用風險時,多用進度網路模型和壽命週期費用模型;在工程專案資金出現問題時,多用快速反應速率模型來確定該專案規劃的各種備選方案所需的預算分配。風險分析應從整體出發,弄清楚各個風險事件之間確切的因果關係,以便制定出系統的風險管理計劃,同時可以考慮各個不同風險之間相互轉化的條件,研究如何才能把風險轉化為機會。

  2.4工程專案風險控制

  風險控制是指利用恰當的技術或手段來設法避開或控制風險,消滅或減少風險事件發生所造成的損失。管理者可以採用風險迴避、風險轉移、損失控制、風險自留等方法來進行風險控制。風險迴避是指考慮到風險存在和發生的可能性,主動放棄或拒絕實施可能導致風險損失的方案的過程。簡單的風險迴避是一種最消極的風險處理辦法,因為管理者在放棄風險行為的同時,往往也放棄了潛在的目標收益。風險轉移將風險的結果連同對風險進行應對的權利轉移給第三方。它不能消除風險,只是將管理風險的責任轉移給另一方。風險損失控制是一種具有積極意義的風險處理手段。風險控制是通過事先控制或應急方案使風險不發生或一旦發生後使損失額最小或儘可能挽回損失。風險自留又叫保留風險。風險量被確認為不大,並不超過專案應急費用時,可以自留風險。這種手段意味著專案隊伍決定以不變的專案計劃去應對某一風險,或專案隊伍不能找到其它合適的風險應對策略。

  風險管理的最終目的是要對風險的相關因素採取措施,規避風險或降低風險損失的影響。專案風險管理對於一個工程是很重要的, 在工程專案的各個環節,重視風險的識別、評價、分析和控制,才能更好地轉化專案風險為專案利潤。

  篇二

  淺析工程專案風險管理

  摘要

  [提要] 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風險的發生是在複雜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中進行的,受眾多因素的影響,所以各種工程專案所涉及的不確定因素就很多,面臨的風險也必然不少,風險所致損失也是不可估量的。風險管理方法在西方工業國家的成功應用,使得我國越來越多的工程專案自覺地採用風險管理方法。

  內容

  關鍵詞:風險特點;風險分析;風險控制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原標題:淺析工程專案的風險管理

  收錄日期:2013年11月29日

  一、工程專案風險及其分類和特點

  工程專案是指在一定的約束條件限定時間、資源、質量下,具有特定明確目標的一次性工程建設事業,工程專案的進度、質量、費用三大目標的實現,就意味著工程專案的結束。由於工程專案的一次性特點,決定了工程專案實施過程中存在著很多的不確定性因素,這些不確定性因素無疑會給工程專案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而這些影響有時是災難性的,有時是人們不希望的,我們把工程專案可能出現的災難性事件和不合意的結果稱為工程專案的風險。

  一專案風險分類。大型工程專案實施階段的建設活動涉及到社會經濟、政治、法規、市場、建築科學技術、各類應用科學及尖端科學、人們行為、自然環境、地理、地質條件等方面。由於專案風險與專案建設活動的緊密相關性,誘發專案風險發生的風險因素也多種多樣,為了全面地認識工程專案風險,建立專案三維空間及針對不同性質的風險型別採取不同的管理對策,提高風險控制與管理效率,有必要對專案風險因素進行分類。

  專案風險因素包括專案決策的風險和專案實施的風險,專案實施的風險主要包括設計的風險、施工的風險以及材料、裝置和其他建築物資的風險等。圖1

  1、組織風險。如:1施工單位管理人員和一般技工的知識、經驗和能力;2施工機械操作人員的知識、經驗和能力;3損失控制和安全管理人員的知識、經驗和能力等。

  2、經濟與管理風險。如:1工程資金供應條件;2合同風險;3現場與公用防火設施的可用性及其數量;4事故防範措施和計劃;5人身安全控制計劃;6資訊保安控制計劃等。

  3、工程環境風險。如:1自然災害;2岩土地質條件和水文地質條件;3氣象條件;4引起火災和爆炸的因素等。

  4、技術風險。如:1工程設計檔案;2工程施工方案;3工程物資;4工程機械等。

  二工程專案的特點。工程專案風險具有的特點:

  1、客觀性與必然性。在專案建設中,無論是自然界的風暴、地震、滑坡,還是與人們活動緊密相關的施工技術、施工方案等不當造成的風險損失,都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現實。他們的存在與發生就總體而言是一種必然現象。專案風險存在的客觀性與必然性是從全面地、長期地以大量專案風險事件為總體來考察的觀點而言的。

  2、不確定性。專案風險事件的發生和導致的後果往往是以偶然的和不確定的形式出現的。專案風險何時、何處、發生何種風險及程度是不確定的。專案風險事件的不確定性有兩層含義:一是專案風險事件存在的可能性;二是專案風險事件存在的不確定性。前者是指風險事件有可能發生也有可能不發生,它反映了風險存在的趨向性。後者指一方面專案風險事件存在的不確定性是由於專案風險事件的存在受各種因素包括不確定因素的支配,在一定的條件下,雖然存在,但不一定發生;另一方面同性質的專案風險事件在不同時間、地點發生造成的損失規模及後果也是不確定的。

  3、專案風險存在與發生的可變性。專案風險存在與發生的可變性是指專案風險在一定條件下可轉變的特性。一方面隨著人們辨識風險、認識風險、抗禦風險的能力增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專案風險造成的損失範圍和程度及專案風險的不確定性程度,增強了對風險的控制能力。這是風險控制與管理的重要基礎;另一方面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專案建設規模的擴大,又產生新的專案風險。

  二、工程專案風險分析

  工程專案風險分析是通過對工程專案建設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識別,確定各風險的基本特性,對風險的聯合作用產生的影響進行評價,針對各風險的大小及性質採取相應對策進行控制與管理。工程專案風險分析方法主要利用系統工程方法。其特點是:1以系統工程思想為指導;2有一個較為完整的工作程式,即:風險辨識→風險估計→風險評價→風險處置→風險管理與控制;3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以定量分析為主要特徵;4分析研究方法:包括數學、系統工程、經濟學、計算科學、工程科學、管理學等學科的分析研究方法。

  一工程專案風險辨識。工程專案風險辨識是指確定專案影響的風險集合,研究各風險對專案的影響程度,並按影響程度進行排序。工程專案風險辨識的風險集合可用笛卡爾積方法或在比較簡單的專案上採用風險監測表方法確定。確定風險對專案的影響程度並按其影響程度排序常採用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如專家評定法、模糊數學方法、層次分析方法等。

  二工程專案風險估計。風險對專案的影響方式複雜多樣,而這種影響往往通過各風險的複合作用效應表現出來,對工程專案風險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瞭解和認識風險形成過程和風險損失情況,採取針對性的防範措施進行控制與管理。對每一單個風險特性的認識是研究其複合作用的基礎,風險估計主要任務是確定各風險的特性,如產生條件、損失後果及形式、發生發展規律、概率分佈等。

  三工程專案風險評估。工程專案風險評估是確定各風險在工程建設中可能的複合作用所產生的工程風險的綜合風險就是效應。真正意義上的工程專案風險就是指複合風險。

  工程建設活動的複雜性決定了工程專案風險複合的多樣性與複雜性,如諸多風險或相繼發生、或發生中相互關聯、風險的損失後果相互交織呈現出複雜的影響關係。工程專案風險評價主要通過定量分析確定各風險的複合效應,如各風險為隨機變數,則分析成果應包括複合後的分佈密度函式及分佈函式。分析工具常用影響圖、系統分析方法、計算機模擬技術等。   三、工程專案風險防範措施

  在專案風險管理中,高度預防性不但要求對專案實施過程中的風險有清醒的認識,而且要求針對各種主要風險事前制定相應的應急計劃,增強預防性和風險管理彈性。風險管理的動態性要求在專案實施全過程進行風險管理。風險管理的擇優性要求在進行風險管理與管理時,需進行多種方案的比較,選擇最佳方案實施,最終實現專案的費用、工期、質量目標。在實際操作中,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需要採取必要的措施,以致使風險發生的概率達到最小。針對風險分類,我們提出以下方法。

  1、僱傭高學歷、能力強、經驗豐富的管理人員和技工操作人員。他們有很強的風險管理法律意識,依法履約,通過法律的手段來解決違約的問題。

  2、如專案管理者在進行專案採購時可預留部分專案保證金,如果材料出問題則可用此部分資金支付,這樣就降低了自己所承擔的風險。採用風險控制方法對專案管理是有利的,可使專案成功的概率大大加大。

  3、如工程專案建設過程中建築公司使用商品混凝土,混裝混凝土就可以將風險分散給材料供應商。但採取這種方法的同時,也有可能將利潤同時分散。

  4、有時我們也可以將風險轉嫁給另外的單位或個人。如:加入保險,根據有關法律,運用大數法則簽訂保險合同,當風險發生時就可以獲得保險公司補償。

  5、公司建立企業內部風險管理體系與機制,切實提高風險管理技術。要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必須建立企業風險管理制度,明確職責,逐步形成企業風險管理體系與機制;必須提高對風險的識別能力,並加強風險資訊收集工作,掌握風險規律;承包商要對參與的專案列出潛伏的風險清單,進行分類並衡量對比,確定風險的相對重要性;應用各種風險分析技術,用定性、定量或兩者相結合的方式對風險進行分析、預測、評估,採取相應的對策,儘可能減少風險損失。

  6、採用科學的方法來預防風險。很多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僅憑自己的經驗來處理風險,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嚴重缺乏方法依據。例如:在進度方面,我們可以用蒙特卡洛模擬來預測進度,再結合敏感性分析來判斷進度的快慢程度,或者用掙值分析法綜合控制進度和費用的進度。這樣大大提高了專案的管理質量,為實現最大效益提供了依據和支援。

  文獻

  [1]王煉.完善工程專案風險管理的措施[J].管理科學,2004.3.

  [2]程錫禮,張延林,崔新生.蒙特卡洛模擬在工程專案進度管理中的應用.工業工程,2004.3.

  [3]劉洪波,豐景春,周陽.基於關鍵鏈的建設專案進度風險管理.科技管理研究,2007.10.

有關推薦:

餐飲業運營管理論文
建築工程風險管理論文
相關知識
工程專案風險管理論文
工程專案風險管理案例分析
工程專案風險管理案例
有關工程專案質量管理論文
工程專案進度管理論文
工程專案採購管理論文
工程專案組織管理論文
高項專案風險管理論文
高專案風險管理論文
工程專案投資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