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心理壓力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護士由於緊張忙碌、高壓力、高風險的工作性質及要面對和處理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都會導致心理壓力的產生,處於持續高壓狀態下的個體容易出現生理、心理方面的健康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人性化醫院護理對護士心理壓力的影響

  選取我院的340名護士為研究物件,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70名,對照組護士採用常規護理管理,觀察組護士在常規護理管理的基礎上增加人性化護理管理。對醫院的人性化護理管理對降低護士心理壓力、提高護理滿意度的作用進行探討,獲得較好的臨床效果,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的340名護士為研究物件,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70名,所有研究物件均為女性。其中,對照組年齡18~46歲,平均27.7±6.3歲;本科學歷的護士有35名,大專學歷的護士有110名,中專學歷的護士有25名;30名護士,110名護師,30名主管護師。觀察組中,年齡18~48歲,平均28.3±5.3歲;本科學歷的護士30名,大專學歷的護士120名,中專學歷的護士20名;45名護士,110名護師,25名主管護師。兩組護理人員在年齡、學歷、職稱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採用常規管理;觀察組在常規管理的基礎之上增加人性化護理管理,具體方法如下。

  1.2.1積極為護理人員營造人性化的工作環境醫院要對護理人員的工作環境,如病房和休息室,進行改造,適度的調整病房和休息室的佈局和色調,既讓護士在工作和休息時可以保持心情舒暢,又能夠增加患者對醫院的親和力。此外,還要制定並嚴格執行詳細的衛生清潔制度,對工作區和休息區進行定期的清掃,保持良好的衛生清潔習慣。工作區內的物品擺放要有規有矩,進行定點擺放。在護士工作區和醫院的走廊裡懸掛一些小飾物,在牆上張貼一些藝術作品,使護士的工作環境更加溫馨,護士工作起來也會更加舒心。

  1.2.2醫院的管理人員要經常與護理人員進行溝通和交流對不同階層、不同科室的護理人員的心理狀態和心理變化進行及時的瞭解。管理人員到基層去了解大部分護理人員的實際需求,並儘量採取措施去滿足其合理需求。此外,醫院的相關管理人員還對護理人員的家庭狀況進行及時的瞭解,幫助護理人員解決家庭中存在的經濟或是其他困難,給予護理人員心理上的安慰,積極幫助他們走出困境。與此同時,定期將護理人員組織起來,開展討論會,護理人員在會上提出自己對科室發展的意見和建議,醫院的管理人員認真聽取,並將可行性意見和建議投入到具體實施中。

  1.2.3醫院還為護理人員提供了深造的機會將表現優秀的護理人員定期送至大型的綜合性的醫院進修和深造,組織專業的、經驗豐富的高階職稱護理人員進行定期的授課培訓,邀請外院專家到院內開展講座,以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護理水平。此外,為護理人員進行職業規劃提供有效的資訊、時間和人力上的保障,將醫院對護理人員職稱評定辦法下發給各護理人員,為其提供正確的努力方向,激發其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1.2.4醫院對護理人員加強自我保護意識進行宣傳將“安全第一”的原則深深印在護理人員的心裡。讓護理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加強自我保護,學習正確對待醫患矛盾的處理辦法,保證醫患關係的和諧。醫院要求護理人員要與患者進行及時的溝通,瞭解患者的實際需求,並儘量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護理人員在於患者溝通的過程中,要多理解、多開導、多信任、多尊重,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護理人員還定期接受心理學知識的培訓,並進行自我心理壓力的疏導,提高自身的心理抗壓能力,保證護理人員的身心健康。同時,醫院內要成立了幫助護理人員解決突發狀況的應急小組,為護理人員的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1.3評價指標

  對對照組和觀察組護理人員進行問卷調查,問卷調查的內容包括:測試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滿分為50分,測試人員所得的分數越高,說明其心理壓力越大;測試兩組護理人員護理的患者滿意度。患者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採用SPSS18.0軟體進行資料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採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採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理人員實施管理前後的心理壓力狀況比較

  實施管理後的觀察組護士的心理壓力評分明顯低於對照組護士的心理壓力評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觀察組實施管理前後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比較

  實施管理後的觀察組護士護理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94.1%要明顯高於實施人性化管理之前的76.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3.1造成護理人員心理壓力大的原因、影響

  3.1.1造成護理人員心理壓力大的原因隨著醫療事業的不斷髮展,人們對護理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造成護士需要承受更大的身體和心理壓力。根據相關文獻的調查研究,對造成護理人員心理壓力大的原因進行分析總結,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護士的工作環境過於雜亂和喧鬧,其日常工作繁瑣,既要配合醫生的工作又要對患者進行護理,工作強度大,導致護士的心理長期處於緊張之中,每天的工作使其身體和心理都非常勞累,心理上的壓力逐日堆積,對護士的心理健康產生了不良的影響。

  2護士每日的工作量和任務量大,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護士與患者的交流時間,有時護理工作做得不細心、沒有耐心。有些患者不能理解護士的工作態度,易產生誤解甚至是衝突,激化了醫患矛盾。

  3有些護士的專業水平相對較低,對護理專業的基礎知識、基礎理論上有欠缺,缺乏護理經驗。護士在工作中不能有效的解決遇到的各式各樣的問題,增加了護士的心理壓力。第四,來自團隊中的壓力,以及在實現個人價值的道路上困難重重,護士的心理壓力就越來越大。

  3.1.2壓力對護士個人及整個團隊的影響一方面,壓力對護士個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工作方面,長期的繁重的工作量和任務量使護士身心俱疲,再加上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心理疏導,導致很多護士出現焦慮、抑鬱、煩躁的不良情緒,這些不良情緒直接影響護士在工作中的工作態度、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在個人的認知方面,護士逐漸缺少了對自己的工作的肯定和認可,失去信心,產生了懶惰性和依賴性,工作不主動,缺乏創新意識。在身體狀況方面,常會出現失眠、頭痛、營養不均衡等現象。另一方面,壓力對護理團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護士個人的工作效率低下,人員的離職率高,導致護理隊伍不牢固,造成護理質量的整體質量下降。

  3.2醫院對護士實施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

  人性化管理是指在科學管理的基礎上,將人作為管理的中心,這種管理方式的本質和目的就是激勵人的積極性,將其創造性發揮到最大限度。醫院對護士實施人性化管理的目的就是讓護士站在主體地位上,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和主觀能動性。對護士實施人性化的管理不僅可以及時解決護士自身在身體和心理上存在的問題,還可以幫助護士實現其自身價值和職業規劃,將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的調動起來。此外,醫院為護士營造宣洩壓力的環境和場所,在醫院領導與醫護人員之間建立溝通的橋樑,增加了護士的心理抗壓能力,對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都能應對自如。從本研究中可以看出,實施管理後的觀察組護士的心理壓力評分明顯低於實施管理後對照組護士的心理壓力評分;實施管理後的觀察組護士護理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要高於實施管理之前的滿意度。綜上所述,醫院對護士進行人性化的護理管理可以有效降低護士心理壓力,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範文二:護士心理壓力狀態及化解路徑

  心血管疾病是臨床多發病及常見病,病情重、責任大、搶救多及高死亡率,使心血管內科病房的護理工作中的護理人員易緊張疲勞而心理壓力最大。而長期高強度的工作壓力會使護士產生工作疲憊感,影響護理工作的質量[1]。本文回顧性分析我院心血管內科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情況,現彙報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分析本院心血管內科護理人員40例,年齡22-55歲,平均年齡30.7±5.3歲;護齡1年~24年,平均護齡7.2±4.3年;其中本科6人,大專12人,中專學歷22人;主管護師4人,護師15人,護士21人;同時選取其他科室護理人員40例,年齡2.1~53歲,平均年齡31.1±4.7歲;護齡1年~22年,平均護齡7.6±3.3年;其中本科7人,大專14人,中專學歷19人;主管護師5人,護師13人,護士22人。對其進行自行設計調查問卷進行調查。

  1.2方法

  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問卷內容以心血管護理工作相關的心理層面的相關問題為主,評價心血管內科護理人員的心理特點、產生心理壓力的原因。將40例心血管內科護理人員設定為觀察組,40例其他科室護理人員設為對照組。比較兩組焦慮、抑鬱症等心理狀態。

  1.3療效評定方法

  評定專案:所有患者採用漢密頓焦慮自評量表SAS及抑鬱自評量表SDS評定患者護理前後的心理狀態評定焦慮、抑鬱評分及漢密頓生活滿意評分。

  1.4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7.0軟體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佈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均數比較採用成組設計的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在抑鬱評分、焦慮評分與漢密頓生活滿意評分方面,均顯著高於對照組,在統計學上具有顯著性意義P<0.05。

  3討論

  3.1引發心血管內科護理人員心理壓力的原因分析

  3.1.1工作量大

  心血管科收治的患者多數病情較重,生活自理能力較差,且多為中老年患者,反應遲鈍,不能較好地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正常的疾病救治。同時心血管內科患者病情較重,護理人員需要做的護理工作要求較高,需要應用和維護保養較多的儀器,如微量泵及多個心電監護儀等,護理工作繁瑣、勞累,還常需值夜班,在遇到緊急事件時,需隨時到崗,護理工作可控制性和可預測性程度低[2]。故心血管內科護理人員長期處於超負荷的腦力和體力壓力下。

  3.1.2緊張的工作環境

  心內科患者病情危重複雜、預後不良易引發突發呼吸、心跳驟停,工作環境極其緊張;同時患者及其家屬因病痛折磨,易對護理人員脾氣暴躁,無理指責。加上患者危急、瀕死、昏迷、死亡現象的刺激,患者痛苦叫喊聲,家屬的哭叫與抱怨等。以及各種儀器如監護儀、呼吸機、吸痰器、除顫儀等的報警聲,均導致工作環境十分緊張,易導致護理人員心理緊張,伴發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研究報道,職業緊張影響情感狀態,智力活動以至於發生情緒障礙[3]。護理人員得不到理解、感到威脅或感情受到傷害,使護士陷入精神困境[4]。

  3.1.3高風險壓力

  心血管內科的護理存在一定的潛在風險,如心內科患者的病情複雜,穩定性差,變化較大,常合併併發症。而患者及其家屬常會對治療有較高地期待,對於病情的反覆、惡化、復發不能夠接受,將責任歸咎於醫務工作者身上,對治療護理產生不信任,導致糾紛。這種風險使得護理人員的壓力明顯增加。同時一些患者不遵守醫院的規章制度,導致護理人員受到上級的批評,均會加大心血管內科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

  3.2應對措施

  3.2.1和諧工作環境的建立

  首先要加強醫患溝通,要患者入院初期,即需要護理人員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患者的相關病情,介紹相關的治療方案、效果預測以及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同時介紹醫院的規章制度,闡明按章操作的必要性,以確保護理工作的實效性。與患者建立和諧有效地溝通方式,對於有語言障礙的患者,可以通過溝通卡、圖片的方式進行溝通,使得醫患關係和諧,從而可以減輕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

  3.2.2自我心理壓力調整

  完全沒有壓力的工作環境是不存在的,作為心血管內科的護理人員,應充分意識到工作中的壓力,積極應對壓力所造成的不良影響,學會自我放鬆的技巧,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加強與人的溝通,遇到問題時積極與領導和同事溝通,排遣心中的壓力,必要時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培養積極的工作生活態度,調節情緒,放鬆精神,以形成愉快的心理氣氛。以提高個人對心理壓力的應對能力。

  3.2.3減輕工作強度

  護理人員出現壓力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即為工作強度較大,此時應配置足夠的護理人力。工作強度大則導致心理壓力超負荷、身心疲憊,增加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醫院管理層要儘量保障護士與患者的比例,減輕護士的工作壓力。

  3.2.4提高了學習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醫院管理層也要加大護理人員的培訓,使其具備較高的職業素質,得心應手地應對工作。學習護理科學知識和倫理知識,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質,並轉化為觀察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5]。同時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心理疏導。加強團隊協作,互相交流,互相溝通,共同面對工作中的各種困難。形成了快樂工作、快樂學習的良好氛圍。

  總之心血管內科護理人員的工作強度大,工作環境緊張,內容繁雜、工作風險較大,護理人員易出現較大的心理壓力。適當的壓力可刺激工作和學習的熱情,但過度的壓力可導致機體平衡失調,引起疾病甚至護理人才的流失[6],也關係到護理質量、患者的滿意度、護理人員的留職意願[7]。而這種心理壓力也會進一步加深醫患之間的矛盾,影響護理人員的日常工作,通過護理人員的努力來促進內外部環境的和諧;加強培訓力度,以及護理人員的數目,同時護理人員要學會自我調解,以多種手段來緩解職業壓力,是解決內科護理人員壓力的關鍵。


大學生心理諮詢論文範文
心理狀況論文
相關知識
護理心理壓力論文
職場女性心理壓力論文
中學生心理承受能力論文
企業核心競爭力論文
夯實構建特色文化新格局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論文
淺談護理心理學相關論文
護理心理學相關畢業論文範文
有關積極護理心理論文
有關護理心理學研究論文
有關護理心理學的應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