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本科相關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數學在近代科學的產生形成和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那的畢業論文要怎麼寫呢?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數學教學中的養成教育

  論文摘要:淺談數學教學中的養成教育

  論文關鍵詞:數學教學 養成教育

  葉聖陶曾說過:“教育就是培養行為習慣。”小學階段尤其是小學低年級階段是行為習慣培養的重要時期,也是最佳時期,兒童的行為習慣在這一時期基本成型。要使兒童把班集體的行為準則內化成自己的行為準則,主要依靠兩種力量:一是關愛,二是習慣。教學過程不僅是師生間知識的傳遞過程,也是師生間情感的交流互動過程。如果在教學過程中能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心,他們往往會欣然接受教師的建議,並自覺遵守教師提出的各項規定。下面談談我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習慣的幾點做法。

  一、 尊重學生的情感需要,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學生是情緒化的學習者,任何一位學生不管他的學習成績多麼糟糕都有被別人關愛和尊重的需要。這種情感需要的滿足,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提高,良好的學習習慣得以養成。在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我會通過自己的言行傳遞這樣的資訊給他們:老師是喜歡你們的,老師渴望見到每一個人的進步。他們學習中一點小小的進步,我都會給以認真而誠懇的肯定並加以鼓勵。提起學生王佰祥,教過他的老師都直搖頭,說他作業拖拉,字跡潦草,成績落後,喜歡打鬧,“朽木不可雕也”。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發現他的作業一反常態,字跡認真工整。問他原因,他低聲說:“我也想得個大拇指。”原來是我最近實行的獎勵方式測驗中滿分獎勵一個大拇指,基礎知識沒疏漏獎兩朵小紅花,出錯不嚴重的獎一朵小紅花激發了他的上進心。於是我及時抓住這一閃光點,在班上大加表揚。幾周後,奇蹟出現了,他不僅作業認真按時完成,而且也不和同學打鬧了,數學單元小測驗得到了兩朵小紅花,之後我不失時機地連續表揚鼓勵,並親自向家長打電話報喜,從此,王伯祥變了。

  二、 提高學生自制能力,培養會聽課的習慣。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是:有意注意力還比較薄弱,情緒穩定性較差,行為的自我約束能力差,缺乏意志的堅定性。他們在課堂上最常犯的錯誤是:思想開小差,精力不集中;上課亂說話,不善於傾聽其他同學發言,有時還譏笑挖苦同學的錯誤;有小動作,聽課時手中也不停下,玩鉛筆,橡皮,紙團等。針對學生的這些行為我採取了下列做法:

  ①建立正確的班級輿論。召開了主題為“應該怎樣上好數學課”的班會,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踴躍出謀獻策,熱情很高。以後誰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講,亂說話,都會遭到同學們的責備。學生的聽課效率提高了很多。

  ②建立友好互助小組。將學生按座次每四人分一組,每四人中選出一位品學兼優的人擔任小組長。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練習題的批閱和糾錯。

  ③建立適合本班班情的班級規則,賞罰分明。這需要教師拋開成見,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處理問題時要做到公平公正。教育論文

  ④放手課堂,給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在學觀察物體時,有這樣一道題:星期天,小明,小東,小芳到小麗家做客,小麗用茶來招待客人,圖中小明在左,小芳在右,小麗在前,小東在後環方桌而坐,茶壺在桌中間。請你指出四幅茶壺圖分別是哪位同學看到的?其中前後兩個方位的辨別是個難點,因為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很差。課堂上我將一個帶把的杯子放在講桌上,找兩個學生分別趴在講桌的前後兩邊,根據自己看到的先畫了兩幅圖,然後把自己畫的圖貼在黑板上,圖中杯子把一個在左一個在右,一個抽象的問題隨著這兩幅圖迎刃而解了,而且在整個過程中,全班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學釐米和米時,我讓他們用學生尺量書的長、寬、高,量手掌寬,兩人合作用米尺量身高、伸開兩臂量兩手指間距離,量黑板等。在動手操作中同學之間的感情增進了,互相譏笑的現象少了,動手能力也提高了。

  三、 培養學生仔細計算,認真檢查的習慣。

  提高計算能力是學好數學的基礎,做題時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計算方法,還要培養他們認真檢查的習慣。在教二年級學生學習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筆算時,計算過程講解很透徹,學生也已經掌握計算的方法,並且做了大量的練習,但出錯率仍很高。該如何幫助學生避免計算中的失誤呢?

  反覆思考後猜想:如果總結幾條規律,讓學生們在檢查時有章可循,失誤該會少些吧?於是根據學生易犯的錯誤,我用一節課的時間跟學生一起總結了下列五條:

  ①豎式中不要抄錯數

  ②豎式中不要抄錯加減號,不要將“+”算成“-”也不要把“-”算成“+”

  ③筆算加法時,該進位時不要漏加進位一,不該進位時不要亂加進位一。

  ④筆算減法時,該退位時不要忘退,不該退位不要亂退。

  ⑤橫式中不要漏寫得數。

  學生們在理解的基礎上熟練背誦,做完題再按照這五條逐一檢查,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學生們的計算水平大大提高,計算後檢查的習慣也養成了。

  四、培養學生獨立作業,樂於動腦的習慣。

  獨立完成作業,既有利於掌握,鞏固學過的基礎知識,養成刻苦鑽研勤奮踏實的優良品質,又有利於老師掌握學生的真實情況,以便對症下藥,因此,作業時,應要求學生不要跟別人對算式和結果,更不能抄襲別人的作業,應該實事求是的做作業。要讓學生做到獨立寫作業, 教師的評價儘量以正面鼓勵為主,喚起學生的自信心。

  實質上,養成教育也就是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並經過反覆的實踐,使這種興趣能持之以恆,久而久之,最終成為自覺行為,形成習慣的一個過程。好的習慣攢多了,素質也就提高了,養成教育的目的也就達到了。要讓學生,尤其是後進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一定要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他們,並及時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用“放大鏡”去看他們的優點和進步。

  篇2

  淺談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的方法

  論文摘要:淺談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論文關鍵詞:學生學習 數學 興趣

  我國古代教育家朱熹曾說過:“教人未見其興趣,必不樂學。”可見,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是何等的重要。尤其是農村學生在改革開放、經濟又快又好發展這一巨大洪流的衝擊下,厭學現象普遍存在,致使發生學生流失。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每名老師都應千方百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只要有了興趣,學生就會喜愛讀書,這無疑對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素質具有深遠的意義。

  《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景,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歸納等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發展他們的能力,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在教學實踐中,筆者感覺到培養數學興趣比教會學生解題能力更加重要。

  一、數學問題具有真實的生活背景。 學生平時做的練習題大多都是經過人為加工的純數學問題,儘管有的問題題材來源於實際生活,但是大部分通過精加工以後都變成了純粹的“應用題”模型。實際上編題者老師代替學生完成了從實際生活中收取資訊這一過程,學生只要把自己熟悉的方法或公式“複製”到模型中去就能夠解決問題,降低了學生理解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嚴峻的事實告訴我們,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儘可能多地給學生呈現生活中的現實問題,或是隻是對現實問題進行簡單加工處理,千萬不要“濃縮”成百分百的純數學問題。

  二、讓數學學習迴歸生活實際 。我們說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的數學是具有鮮活力的,一切脫離生活實際的教和學都顯得蒼白無力。因為學生都沒有做過生意,自然就不會知道生意之道。如果在講這道題前,教師利用學生中的家長、親戚、朋友等熟人中做生意的資源,分小組,聯絡好以後,開展一些資料的調查、收集,然後再與店主進行交流,實地觀察、採訪一些顧客等一系列的活動,我想到那時,教師想讓他們沉默,他們也都不會願意。因此,教師應在日常的教學眾多引導學生開展一些小調查、小實踐、小試驗、小研究等應用性的活動,促進學生將數學知識融入到火熱的生活中去,增強應用數學的能力。鼓勵學生應用生活的經驗解決數學的問題,提高數學的理解力。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系列專題性的數學實踐活動。作為教學一線的教師,我們有必要賦予學生一雙“數學”慧眼,培養學生具有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自我的意識。

  一創設生活情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創設生活的情景,把生活中的數學原形生動地展現在課堂中,讓學生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如:在教學“平均數”時,代寫畢業論文老師選出兩隊進行拍球比賽,每組三人蔘加,其中一人做記錄。比賽後,老師將總成績公佈於眾;然後老師幫助輸了的那組拍球,結果老師參與的那組轉敗為勝,為此,同學們紛紛舉手表示老師的不公平,即人數不等。從而為學習平均數創設了情景,使學生們積極思維,找出“公平”的辦法,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也獲取了新知。

  二動手實踐,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是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而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才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根據小學生好奇、好動的心理特點,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增加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通過看、摸、折、剪、擺、畫等實際操作,使多種感官一起參與活動,讓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有機結合,促進學生把外界的活動和內隱的思維活動緊密聯絡起來,使學生從直觀的操作到形象思維,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強化了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和記憶。既提高了學生的操作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三、靈活設計練習,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學習中,應力求形式新穎,寓教於樂,減少機械化的程式,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習題設計,可用學生喜歡的小動物的眼睛出示數字,在動物的鼻子上出示運算子號。這樣把靜止不動的習題予以擬人化,變靜為動。

  四、即時多元評價,打破學生的沉默 “親其師,信其道。”教學過程中,缺乏教師的激勵性和肯定的評價,教學是算不上成功的。如果教師對每個學生的每一個合理的想法都給予肯定,使學生得到心理上的滿足,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以達到強化學習動機,增強學習的信心和目的性。強化學生好的一面,用親切的言語鼓勵儘可能多的學生參與進來。營造一個沒有壓力,沒有權威的課堂氛圍,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數學的興趣,又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如:提供成功機會,給予激勵評價。“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只有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兒童才會感到自己的力量,才能得到成功的體驗。成功的感覺真好,它給人帶來的愉悅感會激起一種無法遏止的動力。然而,學生間的差異客觀存在,對成功地感受也是千差萬別的。那麼,怎樣才能真正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呢?筆者認為,歸根到底還是要改革教法和學法:首先,在教學設計中,不能只設計知識的傳授方式,還要設計評價方式。在什麼地方評價,是老師評價,還是同學評價,還是自我評價……這是要花大力氣思考的問題。其次,學法嘗試採用“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只有這樣,學生才有機會真正地去發現,不斷探索、不斷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評價和激勵,從而不斷得到成功的體驗。在這種學習過程中,教師還要努力教會學生各種學習策略,使學生形成較強的學習能力。

  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每一個老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都應該千方百計去激發和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有利於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有利於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有利於培養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數學本科論文代發
數學本科論文參考範例
相關知識
數學本科相關論文
數學本科畢業論文參考範文
數學本科畢業論文範例
數學本科畢業論文
數學本科畢業論文摘要
有關統計學本科畢業論文選題
會計電算學科相關論文
會計電算學科相關論文
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論文提綱範文
當代文學本科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