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大學期教育畢業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學前教育如今越來越受重視,對於專業學習的要求與逐漸提高,學前教育的論文又該怎麼寫呢?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中英兩國學前教育制度的比較

  摘要:文章主要從學前教育的機構設定、班級規模、課程內容、收費標準等方面,對中、英兩國的學前教育進行了比較,分析兩國學前教育的差異,對中國學前教育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啟示作用。

  關鍵詞:中國 英國 學前教育制度

  中國和英國有著各具特色的學前教育制度。本文旨在比較中、英兩國學前教育的異同,通過分析,發現中國學前教育的不足之處,從而借鑑英國學前教育的先進經驗,以促進我國學前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一、中,英兩國學前教育制度的比較

  1.結構設定

  中國的學前教育機構主要有託兒所、幼兒園和學前班。其中託兒所招收3歲以下的兒童,主要是為父母提供方便和對兒童進行保教,以保為主,保教結合;幼兒園招收 3-7週歲的兒童,它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制度的基礎階段;學前班招收的是沒有條件進入幼兒園的5-6歲兒童在現階段,它是農村發展學前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在城市是幼兒園數量不足的一種輔助形式。

  英國的學前教育機構主要有:保育學校、保育班、學前遊戲小組和日託中心。其中保育學校是獨立的幼兒教育機構,招收2-5歲兒童;保育班附設在小學裡,招收3—5歲兒童。保育學校和保育班的主要任務是對兒童進行保健和教養。學前遊戲小組招收2—5歲兒童,主要是通過遊戲使兒童得到全面發展;託兒所分為日間託兒所和寄宿託兒所,招收2-5歲兒童,主要以保育為主。另外,英國設有幼兒學校,招收5-7歲兒童,屬義務教育,相當於我國小學的一、二年級。

  2.班級規模

  中國的幼兒園數、在園幼兒數特別是幼兒入園率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儘管如此,其規模相對於其它國家仍然很大,有的幼兒園的班容量達到了40人以上,師生比達到了1:20以上。中國的幼兒園編班形式多是按年齡劃分。

  英國的學前教育機構規模普遍較小,學前教育機構都能嚴格控制班級規模和師幼比例,隨著年齡的增長師幼率會增大,但最大不超過1:8。英國的編班形式有按年齡劃分的兒童人數少時,也有按人數劃分的兒童人數多時。

  3.課程內容

  中國教育部1996年6月1日起正式頒佈實行了《幼兒園工作規程》,並根據此檔案於2001年7月2日頒發《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其中指出,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可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中國的幼兒園主要實行全日制。

  英國的幼兒教育內容可劃分為如下領域:交往、語言和讀寫、數學發展、個性、社會性和情感的發展、創造性發展、身體的發展、瞭解和理解世界。英國的幼兒園主要實行半日制。

  4.收費標準

  中國學前教育機構的收費標準一直是按幼兒的年齡來劃分的,不同的年齡班收費標準不同,幼兒缺席時的餐點費和保教費需退還家長,有的學校假期內也提供服務。

  英國的學前教育機構收費標準是按天核算的,收費按月進行,每月的第一天交納全月的費用,兒童缺席時的費用不退還,兒童每天提前來園、推遲離園需另外交費,而且參加興趣班也要額外的交費。從1998年9月起,所有4歲幼兒都可以享受每週5天,每天2.5小時的免費早期教育。

  二、英國學前教育的特點

  1.注重培養孩子的能力

  英國的學前教育課程的年齡統劃為3-5歲。從內容上看,更注重培養孩子的能力,強調讓幼兒過早地識字和書寫,要求幼兒能夠獨立閱讀一系列熟悉的單詞和句子,並且能用鋼筆寫出可識別的字母等過早的識字到底對幼兒今後的發展利弊如何,值得進一步研究。英國幼兒教育的目標之一就是培養幼兒的個性與能力,為他們日後走向社會打基礎,因此幾乎所有的教育內容都與孩子的活動緊密相連。

  2.教育方式自由寬鬆,對家庭、社群的重視度高

  英國的學前教育方式非常寬鬆,大多數以個人和小組的方式進行,除了一些音樂活動外,基本上沒有集體性的教學活動。這時,家長是幼兒最重要的教育者。英國政府將幼兒工作者這一概念社會化:首先,把母親關心介入幼兒教育作為一項政策性要求。其次,注重 “照顧人員”的介入,如校外支援者、創造者、輔導人員等。再次,重視家長工作,認為家長是學前教育階段非常重要的角色。指導幼兒園與家庭協調關係,使家庭和社群成員都成為“幼兒園的合作者”。

  3.注重運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

  資訊科技已在英國的託兒所裡得以廣泛應用。每所託兒所的每個班級裡都有一臺計算機,孩子們可以使用計算機玩許多遊戲。資訊科技輔助教學由於圖、文、聲並茂,使孩子學起來輕鬆愉快,教學效果明顯,已被越來越多的學校所採用。

  4.注意減輕幼兒學習負擔和壓力

  英國的託兒所給人感覺一般是自由而沒有組織性,但這恰好是英國學前教育的特色,英國學前教育在注重培養幼兒能力與個性的同時,還注意培養孩子們的自信心,減少壓力。幼兒一般沒有家庭作業,即使是5-7歲的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也沒有。這一點與中國不同,中國連幼兒園也有適當的家庭作業小學一二年級相對多一點,儘管國家明文規定要減負。

  三、啟示與借鑑

  從中、英兩國的學前教育制度比較不難看出,由於兩國的社會制度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兩國在學前教育上存在著不小的差異,借鑑英國學前教育的先進經驗,對發展我國的學前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

  1.在班級編制方面

  與我國的學前教育相比,英國的班級規模、師幼比例都比較小,我國應在普及學前教育的同時注意縮小班級規模,降低師幼比率,提高學前教育的質量。英國的編班形式也值得我國學習。我國可以適當地實行混齡編班形式,這樣有利於兒童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彌補了獨生子女缺乏異齡同伴交往環境的缺陷。

  2.在課程內容方面

  從兩國的課程內容比較上看,英國的學前教育更重視兒童的數學教育。這一點應引起我們的重視。在2001年7月我國教育部發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科學”領域的7個條目中,有1個條目涉及到“數學”,如何把幼兒的數學教育有機地滲透到科學教育中,值得我們深思。

  3.在收費標準方面

  我國的收費標準一直是按照幼兒的年齡來進行的,不同的年齡收費標準不同,可以結合實際情況來借鑑英國統一收費的經驗,同時不退還幼兒缺席時的餐點費和保教費可把這部分的資金作為提高教師工資或增加教學設施方面。

  4.在師資要求方面

  英國的幼教界要求教師持證上崗,對其學歷沒有過多的要求,但是很重視在職教師的培養與提高,學校常年提供資金鼓勵教師到大學的短期幼教培訓班學習或參加各種幼教會議,也會請幼教專家到學校給教師和家長作講座或參觀其它小學、託兒所;而我國許多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門都要求幼兒園教師的學歷必須在大專以上,園長和骨幹教師的學歷必須在本科以上。因此,很多教師忙於應付各種考試而分散了精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幼教的質量。

  5.在與家庭、社群的聯合教育方面

  英國的學前教育注重幼兒園與家庭、社群的親密合作,鼓勵家長參與到幼教中來,及時發現並指出問題,並鼓勵幼兒園把大門開啟,走到社群中,充分發揮社群的資源。事實上中國由於過多地考慮學生安全問題,很少有幼兒園讓孩子走出幼兒園參加活動。

  篇2

  談談學前教育專業英語教學改革途徑

  摘要:介紹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分類,分析了學生的英語學習現狀,從教學方法、課內外活動形式、課程設定和評價體系等方面提出了教學改革策略。

  關鍵詞:學前教育英語學習現狀改革策略

  一、學生英語學習現狀

  1.學習態度、能力存在差異性高招班的學生學習態度普遍比較端正,上課能夠積極、主動地認真聽講,按時完成老師佈置的各項學習任務,學習能力和知識接受能力均相對較強,能夠在教師啟發下,進行創造性的思考。初中起點的學生學習態度則明顯較差,大多數學生學習目的不夠明確,對英語學習不求甚解,但求考試過關,上課聽講不夠認真,不能嚴格要求自己,存在著睡覺、心不在焉、消極懈怠的現象,不能認真、按時地完成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只願意機械地學習、模仿簡單的知識內容,不願動腦思考問題,更不善於進行翻譯性的練習。

  2.英語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存在共性兩類學生英語語言基礎及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均普遍較差,雖然具有多年的英語學習經歷,卻大都不能準確地讀出48個音標,不知道語法體系包括哪些內容,不能夠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沒能養成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良好習慣。

  二、英語教學改革策略

  1.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在教學中,英語教師不但要傳授知識內容,同時也應該有意識地幫助他們轉變學習態度,提升學習意識。此外,學校還可以邀請相關專業畢業生或實習生進行現身說法,通過他們對自身工作經歷的描述,來講授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改進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

  作為傳統的教學方法,講授法易於為教師所操作,有助於學生掌握所學內容。在學校英語教學中,講授法佔據著主要地位,然而,這種教學方法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例如,習慣於講授法的學生缺乏創新意識和能力,沒有學過的單詞便不會拼讀,不會用所學過的詞彙和語法知識造句。為了改變這一現象,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採取探究式的教學方法、模式授課。例如,分層教學法、任務性教學法和情境教學法等。根據學生的基礎,教師為學生設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和要求,在教師的引導下,組織學生通過獨自思考、小組討論、情境表演等方式,讓學生們完成任務。

  3.組織英語活動,創設英語學習氛圍

  學校可以為學生們開設英語角或英語沙龍,安排口語能力較強的英語教師或學生給予相應的指導。此外,學校還可以組織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為學生們創設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我們可以為不同年級的學生設定難易相當的比賽活動,例如,就五年制專科學生而言,我們可以組織下列活動。一年級:英語音標、生詞拼讀比賽;二年級:幼兒英語歌曲比賽;三年級幼兒英語操比賽,四年級幼兒英語故事情境表演賽和幼兒園英語教師用語比賽。高招班的學生,我們也可以選取相應的方式來組織各項英語活動。

  4.豐富圖書館英語音像資料及圖書

  學校可以通過英語老師推薦,向同類學校諮詢,或充分利用網路資源等多種方式,查詢適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英語音像製品、朗讀軟體及圖書,為師生提供多種教輔導材料,例如:英語幼兒英語故事系列圖書和視訊、幼兒英語教師用書等。

  5.開設各類英語小組

  學校號召英語教師,根據自己特長和愛好,為學生們開設各種活動小組,如英語歌曲小組、英語故事小組、語法知識小組、英語遊戲小組、幼兒英語操小組、幼兒園教師用語小組等。

  6.科學、合理地進行課程設定

  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後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資訊交流,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為了達到這一教學目標,我們應根據學生英語基礎和認知特點,首先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並根據日後的工作需要,合理地開設英語課程。

  7.制定合理的評價體系

  就教學評價而言,我們可以採取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來考核學生的學習效果。針對教學的各個階段,我們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制定出相應的評價體系。例如,一年級可以採取平時口語考試和期末筆頭考試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平時檢測內容為音標、生詞拼讀、會話或朗讀,結合學生課上表現給出幾項平時成績,期末考試則重點考察語言應用能力。二年級考核語法知識和聽說讀寫譯的能力;三年級考核學生幼兒園教師用語運用能力;四年級考核學生幼兒園英語綜合教學能力。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個不見其增、日見其長的過程,它需要各階段的老師付出艱辛的努力。英語教師應該適應不同學生的特點,積極主動地探索新型的教學方法和評價體系,從而實現為幼兒園培養合格英語教師這一最終目標。

日本古代歷史電影
自考自我總結範文3篇
相關知識
電大學期教育畢業論文
電大幼兒教育畢業論文
電大學前教育參考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畢業論文
大學地理教育畢業論文
華師大學前教育畢業生自我鑑定
淺談化學教育畢業論文
學前美術教育畢業論文
化學教育畢業論文
小學教育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