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與政策關於網際網路發展的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隨著網路的進一步發展,網路群體中的人的個性逐漸的凸現出來。人們由開始的接受資源,轉化到了一個新的方向,人們開始自己尋找自己的網路社會位置。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網際網路的新發展》

  摘 要:在網際網路充斥著人們生活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將自己的精力放在了電子網路中,選擇在電子網路中與他人溝通的新方式,一個新的社會互動形式出現了。網路社會群體有著匿名性、多重性和網路事件快速傳播的自身特性,同樣也有著自己的積極的或是消極的影響。只有正確的引導網路社會群體才能使網路社會群體成員更好的使用網際網路資源。

  關鍵詞:網路 社會群體 快速傳播 社會互動

  早在林南寫的《社會資本》一書中,就對電子網路對人們生活的影響進行了闡述。在網際網路充斥著人們生活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將自己的精力放在了電子網路當中。更多的人不願意走出家門,不願意出去參加面對面的社交活動,更不願意去參加戶外的運動,新一代的年輕人已經不再對公民參與感興趣。隨著我國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由此也產生了一個新的社會群體――網路社會群體。而這個新生的事物――網路社會群體就是社會互動的一種。社會互動也稱社會相互作用或社會交往,它是發生於個人之間、群體之間、個人與群體之間的相互的社會行動的過程。

  一、網路社會群體的形成

  網路社會群體就是在一個虛擬的社會中,人們由於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因為共同的利益基礎而自由的組合在一起的一個群體。網路社會中的個體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迅速的加入到網路社會群體的大軍中。

  而隨著電子網路更進一步的發展,網路群體中的人的個性逐漸的凸現出來。人們由開始的接受資源,轉化到了一個新的方向,人們開始自己尋找自己的網路社會位置。網際網路的使用者對網路社會中所關注的事物逐漸產生了自己全新的看法,於是網際網路的使用者不再是簡單的從網際網路中獲取資源,更進一步發展為在網際網路中抒發自己的情感,發表自己對具體事物的看法。使用者為了在網路中進行網路社會互動,於是各種各樣的小的網路社會群體出現了。具體表現為各種論壇、貼吧。

  二、網路社會群體的特性

  一網路社會群體的匿名性

  網路社會群體是存在於一個虛擬的電子網路中,網際網路的使用者在相對私密的空間中使用著電子網路的資源。網路群體中的成員不知道,也不可能得知網路群體中其他成員的身份或是地位。這就形成了網路群體的匿名性。由於網路社會群體中存在著匿名性,成員之間的交流會變得更加的流暢,使用者更願意去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網路群體討論所得出的結果也更具有真實性。使用者在交流的過程中,不會太多的去考慮自身的身份或者是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講,網路社會群體的匿名性是導致現在網路社會群體不斷壯大的一個根本原因。

  二網路社會群體的多重性

  網路社會相對隱蔽,但是電子網路的使用者在互動中仍然會受親緣的、或者是地緣的因素的影響。具體而言,社會網路成員在利用網路資源的時候,最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親人或者是同事,使用者更想與自己的親人或同事共享有價值的網路資源。同樣,使用者所討論的也大都是與自己息息相關的事物。這又離不開電子網路使用者自己生活的一個空間,使用者更多的與本地的其他有著共同經歷的成員進行交流,也就是網路社會群體還受到地緣因素的影響。

  三網路社會群體所關注的事件的快速傳播性

  在近幾年中,網路社會群體性事件這個詞越來越多的在人們的視野中出現。網路群體性事件,簡稱網群事件,指在網際網路上發生的有較多網民參與討論的事件。現如今,越來越多的社會熱點問題引起了網路社會群體的熱議。像剛剛判決的李剛事件,在事件之初就在網上迅速的傳播開來。“我爸是李剛”一時間成為了網路最火的流行語,而網路群體對事件的關注也大大超出了想象。截止目前,相關評論超過了36萬條。如此高的點選量更是說明了網路社會群體性事件傳播的速度與廣度。更多的電子網路的使用者就是通過“我爸是李剛”這個網路熱詞,開始瞭解了事件的始末。同樣,各種各樣的新聞、事件,在網路社會群體的關注下可以一夜之間傳遍全國。

  三、網路社會群體的利弊分析

  由於網路社會群體的特殊性,網路社會群體的自身有著與現實社會中的群體的不同之處,也有著自身的優缺點。

  一從網路社會群體中積極的方面來看

  網路社會群體,是自發的組織在一起,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和價值觀的一個網路群體。它可以促使網路使用者自身興趣、愛好得到發展;可以促進群體之間的溝通。網路社會成員可以在群體中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意願,充分的表達自己的情感。它可以使群體之中的成員迅速的找到有價值的資源。網路社會群體是義務性群體,群體之間是通過符號來進行互動的,每個成員所提供的資源也是被其他成員所共同享有的,資訊的使用不是消耗性的。

  二從網路社會群體中消極的方面來看

  網路社會群體也是一個雙刃劍。也正因為有了網路社會群體的匿名性、快速傳播性等一系列的特點,網路社會群體的成員所發表的看法有可能是消極甚至是叛逆的。其他成員有可能受到這些觀點的影響,也走進消極的一面。而網路社會群體對事件的快速傳播性,也會使這些消極的觀點迅速的帶給更多的人。由於網路群體的匿名性,加大了相關部門對群體的監管難度。同樣的網路群體之中對事件的錯誤的看法或者觀點也很難得到糾正。

  網路社會群體是一個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而生成的新興的網路事物。由於社會網路群體自身的特點,有著它難以加以控制的一面。但同時,它更多的帶給我們的是凝聚的而不是消耗性的資源,更多的帶來了網路使用者之間親密的互動。

  參考文獻:

  [1]鄭志勇.網路社會群體研究.中國傳播學論壇.2006.

  [2]林南.社會資本――關於社會結構與行動的理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G•齊美爾.社會學.1908.

  [4]信鴿.網路社會群體的身份研究.巢湖學院學報.201012.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形勢與政策有關亞投行論文
形勢與政策關於依法治國的論文
相關知識
形勢與政策關於國家偉大復興的相關論文
形勢與政策淺談全球氣候變化的論文
形勢與政策關於網際網路發展的論文
形勢與政策關於國防安全的論文
形勢與政策關於依法治國的論文
形勢與政策關於民生的論文
形勢與政策關於就業的論文
形勢與政策關於生態環境的論文
形勢與政策關於南海問題的論文
關於人工智慧發展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