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和諧勞資關係的企業文化建設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企業文化本質,是通過企業制度的嚴格執行衍生而成,制度上的強制或激勵最終促使群體產生某一行為自覺,這一群體的行為自覺便組成了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的本質在東堂策《企業文化一字解》中得到深刻印證,其中也詳細道出企業文化產生機理。以下是今天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基於和諧勞資關係的企業文化建設相關論文。內容進行參考閱讀,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基於和諧勞資關係的企業文化建設全文如下:
 

  企業文化的構建需要將以人為本作為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建設原則。這也就意味著高質量企業文化的建設需要充分尊重企業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力求企業員工之間勞資關係的和諧發展。那麼,何謂勞資關係呢?筆者認為勞資關係從本質上來說正是勞動方與資產方在企業運作經營過程中各項權利與義務關係的表述及說明。我們必須明確一點企業文化的建設需要首要解決企業內部的勞資關係以和諧的勞資關係來拉動企業文化建設的程序。

  一、 企業文化內涵界定

  企業文化是企業中形成的文化觀念、歷史傳統、共同價值觀念、道德規範、行為準則等企業的意識形態,企業領導者把文化的變化人的功能應用於企業,以解決現代企業管理中的問題,就有了企業文化。企業管理理論和企業文化管理理論都追求效益。但前者為追求效益而把人當作客體,後者為追求效益把文化概念自覺應用於企業,把具有豐富創造性的人作為管理理論的中心。這種指導思想反映到企業管理中去,就有了人們稱之為企業文化的種種觀念。

  對中國企業文化的認識,首先要有哲學的方法,從中國企業文化的現實出發,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把握企業文化各種現象之間的本質聯絡。依據實踐經驗,從感認認識到理性認識,進行科學的概括、總結。其次,要通過實踐把所認知的企業文化的本質及一般的特徵去偽存真,從而確定企業文化的本質。第三,要認識到企業文化不是單一的因素構成的,找出企業文化最基本的決定性的因素及其與諸因素的關係。第四,要看到企業文化這個概念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一個動態過程,在發展中形成,並在社會歷史發展中豐富和變化。

  二、和諧企業的基本內涵

  一和諧企業的標準

  企業在處理內部關係、內外關係時要體現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構建和諧企業,就是要把企業建設成為“迴圈發展、遵章守法、誠信至上、團結協作、關愛員工”的企業。高耗能、高汙染企業破壞自然環境平衡,不是和諧;職工住房、保險不落實,上訪頻繁,不是和諧;只顧企業利益,在生產經營中偷工減料、偷稅漏稅、制定霸王條款,更不是和諧。和諧是企業立足之本、發展之需、傳世之必備條件。企業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是效益。要聚精會神搞建設,不斷開拓創新,提高經濟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和諧的內部和外部環境必不可少。企業不和諧,就根本談不上發展,反而成為發展的絆腳石。

  二構建和諧社會與構建和諧企業相輔相成

  和諧的社會環境需要企業和諧作為基礎,企業發展需要和諧的社會環境。在經濟概念中,企業的目標是追求最大利潤,但在道德和法律的範疇中,企業是比個體公民更為強大的“企業公民”,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企業的利潤來源於社會,企業只有在履行經濟責任的同時履行社會責任,獲得社會認同感、產品公信力,才能擁有利潤生長的土壤。同時,作為和諧社會的主導者,政府要轉變職能,依法行政,維護企業合法權益,為構建和諧企業創造良好條件。

  三、基於和諧勞資關係的企業文化建設的必要性分析

  一基於社會和諧的需要

  當前的中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健全發展階段,市場經濟體制的方方面面還不夠成熟,勞資矛盾在整個經濟社會中的問題日益凸顯。筆者翻閱相關統計資料資料發現,各種型別的勞資糾紛與勞動爭議案件在各城市地區屢屢發生,並且呈現出逐年上升的發展趨勢,尤以沿海經濟開發城市地區突出,已成為和諧社會建設中不可忽視的關鍵問題。和諧的勞資關係是有助於和諧社會的構建的,這也正是新時期企業所必須承擔的基本義務與責任。

  作為企業來說,和諧勞資關係的構建不能僅僅侷限在檔案、條款上,它更應該上升到企業發展戰略方針的高度,加大對於和諧勞資關係的構建成本投入。這也就意味著只有在和諧勞資關係的基礎上進行企業文化的構建工作,企業文化才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穩定與持續發展,和諧社會的構建與維護才有跡可循。

  二基於企業員工自身的發展需要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社會當中,經濟效益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最關鍵也是最核心指標。企業在劇烈市場競爭中需要將獲取經濟效益最為一切生產經營活動的最根本目的。一個企業一旦失去了獲利的能力,也就意味著失去了競爭與存在的價值。我們在弘揚以人為本發展建設理念的過程中需要充分把握一點:企業員工工作水平與技能水平的提升是企業獲取經濟效益唯一途徑。這一點在西方發達國家得到了充分的正視,他們認為:高質量的企業組織需要將職工視作企業建設發展的第一要素,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需要為企業員工爭取優良的工作環境,配備合理的工作報酬,正確看待並鼓勵企業員工的創新性與創造能力。

  四、基於和諧勞資關係的企業文化建設基本措施分析

  一基於和諧勞資關係的企業物質文化的建設措施分析

  一般來說,企業的物質文化包括了企業在一定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中所累積起來的物質基礎、物質手段以及物質條件,它是一個企業獲利能力以及經營效益的最直觀說明。從企業員工角度來說,企業的物質文化可以表現在員工所獲取的工資報酬、社會福利以及社會保障等方面;從企業發展角度來說,企業的物質文化又能夠表現在企業所既有的生產裝置、工作環境以及技術裝置等方面。這些反應指標有著一個共同的特性―――實在性,這也正是企業物質文化的最典型特徵。

  我們往往能夠通過企業物質文化評斷一個企業的經營管理理念、工作作風以及審美意識。筆者認為,我們在強化企業物質文化的工作中,需要以和諧勞資關係為著眼點,在員工工資收入、社會福利待遇等方面提出明確性的硬性規定,在企業環境保護責任、社會保障義務等方面制定出相應的評斷標準,將企業物質文化建設高度的上升作為企業物質文化建設的發展目標。

  二基於和諧勞資關係的企業制度文化的建設措施分析

  我們知道,企業在一定時期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常常會賦予某些檔案條款一定的約束性與強制性,以此作為企業員工的行為規範準則。而企業制度文化的建設目標就在於將這些行為規範準則上升到企業規章制度的建設層面,從這一方面將企業和諧勞資關係的構建納入企業發展戰略方針當中。筆者認為,企業需要將和諧勞資關係的建設與企業的道德建設相融合,使企業所構建的制度文化能夠全方面表達企業全體員工的共同意願與認識,進而形成和諧企業文化建設的長效發展機制。

  三基於和諧勞資關係的企業精神文化的建設措施分析

  企業精神文化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要素,是我們在構建企業和諧文化體系工作中需要著重關注的問題之一。它是企業全體員工核心價值觀的共同體現,是整個企業物質文化與制度文化的出發點與歸宿。在和諧勞資關係背景下進行企業精神文化建設需要突出人的主體性,以人為本,以員工為企業建設發展的第一構成要素,使員工能夠在長期的生產作業過程中形成高度一致的價值觀、使命觀,最終彙集為企業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強化企業的綜合競爭實力。

企業文化轉型新思路論文
企業文化企業營銷論文
相關知識
基於和諧勞資關係的企業文化建設論文
關於和諧勞動關係的理論思考
有關企業文化建設論文範文發表
基於產品市場競爭的企業投資與負債關係述評
影響大學生宿舍和諧人際關係的主要因素
和諧人際關係的小故事
和諧人際關係的特點和功能有哪些
醫院文化建設與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的重要性和途徑
和諧人際關係的三原理
建立和諧人際關係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