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的創業故事精選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思路決定出路,佈局決定結局。創業就應該做一件天蹋下來都能夠賺錢的事情。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18歲成了公司的執行總裁

  第一眼見到沙扎德,你會覺得他與其他商人沒什麼區別:一絲不亂的頭髮,襯衫整齊地塞在半正式的褐色褲子中,口中不時出現諸如“企業運營成本”、“人力成本優勢”等專業詞彙。

  他是一個典型的百萬富翁,特別之處在於:他只有18歲。

  小本創業短故事中的沙扎德可謂是神童,3歲時就在父親的電腦上玩耍;5歲學會了畫畫;6歲能毫不費力地演奏小提琴;8歲就開始上計算機課;10歲設計了第一個網站,並開始分析股票;12歲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當上了ceo。沙扎德的公司主要提供計算機技術解決方案,去年公司年利潤達100萬美元。

  這位巴基斯坦移民家庭的獨生子,還能說包括英語在內的5種語言。對於過早結束了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小本創業生意沙扎德顯得並不在意,他說:“思考公司的戰略,讓我感到快樂。”

  篇二:變廢為寶網上賣羊糞

  豐克和席佩爾所在的基督教學校舉行了一次募捐拍賣會,每個學生都要捐獻一些東西進行拍賣,用以募集資金。豐克家住農村,馬路對面就是農場,裡面有很多羊。於是,他與母親一道,將一些羊糞裝到袋子裡拿去拍賣。拍賣時,很多人覺得好笑,但羊糞卻贏得最大一筆拍賣款。

  後來,他和好友席佩爾想去參加夏令營,他們的父母讓他們自己去籌錢,豐克再次想到了收集牲口糞,賣給那些有花園的家庭。小本創業短故事開始並不成功,因為撿來的牲口糞沒晒乾,氣味奇臭。他們最後只賣出了3袋糞,賺了不到20美元,這其中還包括一位好心的女士給的小費。不過,第一桶“金”為他們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們的努力下,小本創業生意牲口糞生意越做越大。如今,這對“小老闆”賣出了近26噸牲口糞。他們的銷售手段也頗為先進,大部分是通過網上賣出去的。

  篇三:兄妹倆成了“巧克力農場”主

  埃莉斯3歲起就跟著祖母做巧克力,從此就再也沒停下來。她的媽媽凱瑟琳回憶說,那時家裡的微波爐中,到處都是融化的巧克力,但是,“我讓她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經過7年的“研製”,1998年,埃莉斯10歲時,她做的巧克力果然不同凡響:巧克力的形狀像黃牛、小豬、小海龜,栩栩如生。

  埃莉斯決定在網上銷售這些“傑作”。她的想法得到了商業“奇才”哥哥伊萬的大力支援。伊萬為此擬定了商業計劃書,小本創業短故事從此發展到高潮,兄妹倆還從銀行貸了5000美元作為啟動資金,建立一個名為“巧克力農場”的網站。

  經過6年的發展,埃莉斯和伊萬的麾下已有40餘名員工,公司年均收益100萬美元。

  篇四:小小發明賺了百萬美元

  斯塔舍夫斯基不但愛夢想,還能讓夢想成真。小本創業短故事:1995年,10歲的他跟著父母去夏威夷度假。在潛水時,他發現了一隻大海龜,想讓爸爸也看看,但無論怎麼喊,爸爸都沒聽見。他非常惱火。

  “那也許是個很瘋狂的想法,”斯塔舍夫斯基說,“但我就是想在水中說話。”回到加利福尼亞的家中,他便潛心研究水中對講機,有時整天泡在浴缸裡。

  兩個星期後,“水中對講機”誕生了。新發明一經誕生,便吸引了眾人的眼球。一家大型玩具公司一次訂購了5萬件。有這麼大的市場,斯塔舍夫斯基成立了一家公司。後來,他又有8項此類發明。

  賺錢對他來說,的確非常簡單,此前的那些發明已為他帶來100多萬美元的收益。至於他的下一項發明是什麼,也許只有他自己知道。
 

國外創業故事精選
白手起家的創業故事精選
相關知識
國外的創業故事精選
白手起家的創業故事精選
我身邊的創業故事精選
名人成功的創業故事精選集
名人成功的創業故事精選
國外的兒童故事精選
國外創業故事精選
外國創業故事精選
外國人的創業故事
國內創業故事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