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的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經濟全球化程序日益加快的今天,國家間相互依賴進一步加強,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際政治經濟的發展。但是,這種相互依賴也使一些領域內的問題更加複雜化,這在國際金融領域表現得尤為明顯,金融危機的頻繁爆發,成為國際經濟持續發展的重大威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金融危機背景下外企財管的完善

  1金融危機對外貿型企業的影響分析

  在我國推行市場經濟以前,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發展而言一直是一個遙遠的經濟學概念。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時代,經濟的發展總是按照規劃與需求的模式進行,沒有自由的環境,也就沒有競爭,金融危機也就缺乏其產生的溫床。從世界範圍來看,爆發過幾次大的經濟危機,1932年美國經濟危機,對當時世界經濟、政治和國際格局的發展變化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中國面臨的第一次大的金融危機,應該退回到1998年,當時中國已經走上了改革開放的道路,市場經濟的主體地位已經得到認可。中國社會正處於一個關鍵的轉型時刻,東南亞金融海嘯的爆發,使亞洲地區的經濟發展受到了重創,但是中國在此次金融危機中的表現,卻是令人稱道。

  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劇,使得世界經濟的發展成為一個聯絡更加密切的共同體,一個國家內部財政引發的經濟危機,很快便會在全球擴散,演變成一場世界規模的金融危機。2008年從美國爆發的經濟危機,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這次金融危機影響的範圍之廣泛,時間之長久,都超過了危機最初爆發時的預期。我國經濟的發展,同樣受到了此次危機的衝擊和影響。金融危機對一個國際經濟的影響,最直觀的就是表現在外貿型企業的生存發展上。我國已經成為一個進出口貿易大國,外貿企業在我國企業的總量中佔據著重要的比重。外貿經濟的發展,已經成為我國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支點,整體經濟的發展對外貿經濟有著很大的依賴性。

  在金融危機爆發以後,世界經濟開始陷入衰退的狂潮,各個國家的外貿需求遞減,國內貿易保護主義趨勢抬頭。在這種局勢下,我國的外貿企業接到的訂單銳減,經濟下滑嚴重。受到這次危機影響嚴重的國家,主要是美國以及歐洲、日本一些國家,而這些國家也正是我國外貿出口最主要的地區,所以,在這次經濟危機的影響下,國內許多外貿企業的發展舉步維艱,很多企業在嚴重時候處於停產或者半停產狀態。我國經濟的發展,在改革開放以後雖然進入了大踏步前進的時期,但是我們應該意識到,這種經濟發展的旺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國在實現計劃經濟體制時,世界經濟的發展一直處於起飛狀態,當前我們的發展更多的是一種追趕,這種追趕式的經濟發展,依舊落後於許多發達國家的經濟水平。我國經濟的發展現狀是,國內需求是有限的,國內消費水平的有限使得許多企業開始向外貿企業轉型,危機帶來的國外需求降低無疑於是對外貿企業發展的重大打擊。全球市場的需求下降,直接帶來的經濟問題就是中國企業的產能過剩。雖然在2009年以後,中國經濟的發展開始進入了恢復階段,但是持續性的通貨膨脹使得國內需求一直處於低迷狀態,金融危機帶來的後續影響持續存在。

  2外貿企業財務管理的風險與困境分析

  金融危機對外貿企業的影響,表現在多方面,但是歸根到底,還是對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產生的影響導致其他環節的工作受到阻礙。金融危機的爆發以及其持續性的影響,使得外貿企業的財務工作面臨著諸多的困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危機爆發帶來了大批的壞賬

  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得許多國家原本預定的需求數量大大減少,一些外貿企業已經簽訂的訂單不得不臨時取消,特別是一些長期合作的企業,遲延交付的貨款在危機爆發以後變成了壞賬,也就是對方缺乏償還能力。這種現象在外貿企業特別普遍,因為在國際貿易合作中,一般都採用的是信用銷售的模式,所謂信用銷售,就是指在交貨完畢後,經過一段時間的處理才會進行付款。一些是90天,有的長達120天或者150天,對於更加偏遠的拉美地區,甚至會長達360天。這意味著在交貨後與收款前,還有很長的一段緩衝時間,世界經濟格局的瞬息萬變,在這段緩衝時間內爆發的危機就會對已經收貨應當付款而沒有付款企業的支付能力產生重大的影響,反映到國內企業就是應收賬款變成了壞賬。

  2.2企業的財務面臨著資產流動性風險資產流動性風險,指的是企業資產流動順暢會受到影響。對於市場經濟環境下的企業而言,資產是支撐企業發展的基石,除了一些本身資產雄厚的企業能夠滿足自身發展對資金的需求外,其他大部分企業都需要向市場或者金融機構進行貸款或者融資。通常一個企業的融資渠道是多方面的,因為只有多渠道,才能保證企業在需要資金的時候能夠有選擇的餘地,有生存的空間。但是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得國際資本市場萎縮,許多外商開始紛紛從中國撤出投資,商業銀行的貸款又有著嚴格的限制。在這幾個渠道都受到影響的情形下,企業的資產流動性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企業的資產可能會難以通過變現的方式獲得足額的資金,難以進行一些投資性工作,由此影響企業整體的盈利水平。

  2.3危機引發的匯率風險

  隨著我國外貿企業型別多樣化以及貿易交往的多元化,進行貿易往來的國家越來越多,在不同國家之間進行貿易結算會涉及到的匯率問題也隨之多元化和複雜化。當然,按照國際慣例,一般進行貿易結算都是按照美元匯率,雖然說在佈雷森頓體系瓦解以後,美元的霸主地位已經受到多方質疑。也許美元世界貨幣的地位不再那麼強勢,但是依舊改變不了它是國際貿易中匯率標準的事實。大部分外貿企業貨款結算,都是採用美元匯率。在金融危機爆發以後,中國在此次危機中的表現依舊可圈可點,這也導致了國際社會多次要求人民幣升值。雖然面對國際社會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我國政府態度比較堅決,但是從近兩年的匯率情況看,人民幣已經在開始進行實質上的升值。人民幣升值,就是通貨膨脹的另一個市場表現“,錢不值錢”是最通俗的解釋。人民幣升值使得外貿企業的出口工作越來越困難,在當前匯率跌宕起伏的情形下,一些企業在進行結算時選擇使用其他通用貨幣。這樣雖然能夠暫時的解決問題,但是每一個國家的貨幣政策都處於不斷的調整和變動的過程中,這種匯率風險是無法避免的,在特殊時刻會加劇這種風險係數,對外貿企業的收益和市場產生重大的影響。

  2.4利率對財務工作的影響

  資本經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一個較高形態,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中,資本經濟的發展已經較為成熟,有健全的體系。但是在我國,資本作為市場資源參與市場競爭的時間有限,體系的建設和制度的完善還比較欠缺。由於資本在全球的流通,使得各國對利率的調整已經日漸趨同,套利機會越來越少。但是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各國開始紛紛尋求對策保護本國經濟的發展,貨幣政策作為各國巨集觀調控的重要舉措必然被納入其中。為了應對危機,各國的貨幣政策紛紛出臺,原本已經趨同的貨幣利率市場形勢急轉而下。美國和日本推行的零利率政策,使得美元和日元的市場形勢走俏,原有一些企業通過日元或者美元融資的負擔加重。與此相對應的就是人民幣利率偏高,使得外貿企業進行人民幣融資就不得不加重資本承擔的後果,資金短缺,加重了企業發展的困難。

  3完善金融危機下的企業財務管理

  金融危機對企業發展的影響是持續長遠的,在吸取經驗教訓的前提下,外貿企業應該做出調整,加強企業應對財務危機的管理能力。完善外貿企業危機下的財務管理工作,我們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3.1定位多元化的目標市場

  企業市場經營工作,會對財務工作產生直接的影響。外部營銷工作的順暢,會使企業整個資金鍊的迴圈維持在一個良好的狀態。所以我們在企業中探討財務管理工作,不能夠僅僅從財務方面進行分析,應該看到財務工作的上下游,多方總結。定位多元化的市場,能夠幫助企業開啟市場格局,才財務工作上做到“開源”。在我國推行改革開放的政策以後,與國際社會的交往就日益頻繁。但是在交往區域上卻相對集中,主要是日本、美國以及歐盟地區,從世界經濟發展歷程中爆發過的多次危機來看,這些區域也正是危機最容易、最頻繁爆發的地區。貿易合作伙伴的集中化,會帶來一個問題就是對這些區域經濟發展的依賴程度增大,當這些區域的經濟發展出現問題時,我國外貿經濟的發展就會受到影響,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所以,定位多元化的目標市場,幫助企業分散市場風險,減少對危機易爆發區域的經濟依賴程度。

  3.2加強企業信用風險控制,審慎簽約,選擇合適的結算方式

  外貿企業在進行對外合作時,應該對對方企業進行信用風險的評價,通過多方考核審慎的選擇自己的合作物件。建立適用與企業內部發展的風險評價機制,通過信用評價和規範賬款收支兩個方面入手。由於每一個企業的合作物件不同,所以企業應該建立自己的信用政策,建立客戶的信用檔案,並對客戶的信用狀況進行持續的跟蹤,以此來作為企業是否與其進行合作,賬款催收工作等的依據。在規範應收賬款明細核算的基礎上,財務部門應定期編制逾期應收賬款明細表,及時與業務部門溝通,共同分析逾期賬款形成的原因,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並將應收賬款回收率指標納入相關責任人的業績考核中。除此以外,企業應當慎重的選擇自己的出口結算方式。在國際貿易中,可以使用的結算工具其實很多,例如信用證、提單、託收、保函、國際保理等都可以為進出口貿易服務,每一種工具的結算方式不同,也可能會對企業最終的收益產生影響。企業可以根據現實經濟環境和內部發展的需求,靈活的選擇結算方式。

  3.3加強對企業現金流的控制管理,從內部提升企業危機的應對能力

  資金是維持企業運轉的重要紐帶,企業受到經濟危機衝擊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企業的資金鍊斷裂,現金無法滿足企業經營生產的需要。金融危機的爆發,會使企業的外部融資環境發生很大的變化,在外部局勢不明朗的情況下,企業要做的就是加強內部應對能力,實行穩健的財務管理戰略,提升內部財務的掌控能力。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強現金流的管理,使企業的現金處於足夠流通的狀態,對於大額資金的使用和流向進行嚴格的控制。在此基礎上,對企業的負債情況進行優化,確保對資金的控制力度。此外,要高度重視鉅額債務風險和應收賬款管理,梳理本企業的債權債務和擔保鏈,密切關注客戶資信和現金流量狀況,提前發現風險並制訂處理預案,建立應收賬款催收方案和逾期定期彙報制度等。

  範文二:農村經濟金融危機影響分析

  一、基本情況及分析

  ㈠基本情況

  我區總面積18203平方公里,轄8縣一市一特區,總人口39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50萬人,佔總人口的89.7%;2007年底,全區耕地面積261.51萬畝,人均耕地僅有0.66畝,低於聯合國糧農組織制定的人均0.8畝的警戒線。是一個農村勞動力資源豐富、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的農業區域經濟地區。

  1.農業生產情況

  我區屬典型的中亞熱帶季風溼潤氣候,雨量充沛,溪河密佈,光熱水同季,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是貴州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2008年,全區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27.63億元,同比增長22.36%。其中:農業產值71.76億元,同比增長15.78%;林業產值1.52億元,同比增長16.03%;牧業產值48.70億元,同比增長36.34%,漁業產值1.58億元,同比增長20.61%,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4.01億元,同比增長0.75%。在主要農產品產量中,油菜產量下降很大,其原因主要是年初的凌凍災害引起的減產。

  2.農民收入情況

  2007年,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2012元。200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457元,同比增長22.11%;增收源來自農民務工收入和家庭經營收入增長較快,農民工資性收入佔農民人均純收入中的比重約為40%左右。但橫向來看,我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遠低於全省2880元和全國4761元的平均水平。

  3.農產品市場行情情況

  據銅仁市農經資訊服務中心每週農副產品零售市場價格調查資料,以糧油類農產品為例,糧食沒有變化,菜油價格與2008年9至10月相比,降低了30%。但從蔬菜類農產品零售價格來看,大白菜、小白菜、西紅柿、青辣等大宗菜價格變動不大,但香蔥、大蒜等細菜價格走低現象明顯,資料時間內,大蒜價格降低了42.86%。從正大鄉的走訪調查情況看,水竹村種植的200多畝大蒜因批發價格由年初的1.5元/500g持續走低至調查時的0.8元/500g,農民出現惜售現象,欲視蒜薹價格再定。與資料結論相同。

  4.農村勞動力情況

  我區農村勞動力213萬人。據不完全統計,常年農村在外務工的勞動力為75.5萬人,約佔農村勞動力的35.45%;其中省外就業71萬人,省內就業4.5萬人。在省外就業的人數中,長三角佔19.45萬人,珠三角佔48.17萬人。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年前全區返鄉農民工已有7.85萬人,佔外出務工勞動力的10.4%。銅仁行署副專員童禮元認為,從銅仁地區調查情況看,外出務工人員返鄉迴流主要原因有四個方面:一是國內特別是沿海企業的關、停、減、破,導致失業而返鄉;二是企業效益下降,加工業、房地產等產業蕭條,工資降低,自願辭職返鄉;三是隨著國家支農力度加大和地方產業結構調整政策的吸引,部分外出務工人員自願返鄉創業;四是季節性因素影響,部分農民工提前返鄉。

  二資料分析

  從上述資料中可以看出:1.我區農業生產發展穩定,中央惠農政策落實好,成效顯著。2.糧食類農產品市場價格比較穩定,油料類價格持續下降;大宗蔬菜價格比較穩定,細菜價格走低現象明顯,影響了農民收入的增加。3.我區農業生產經營收入有所增加,主要是國家惠農補貼的增加和多種經營收入增加;4.農村總收入水平下滑。我區是農民工大區,受金融危機影響,我區出現大量的農民工返鄉,農民的務工收入減少,直接造成我區農村經濟收入大幅下滑,農民收入的持續增長受到阻礙。同時,導致總體消費下降,帶動相關產業收入下滑。

  上述結果,說明當前的金融危機除對我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增長進而影響我區農民收入外,對我區農業生產影響較小甚至沒有影響。簡單的分析,今後我區農村工作的著力點,應是引導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和再就業。但是,若我們僅僅停留在這種對問題的表象觀察認識的基礎上,對我區農業及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是非常有害的。深究這次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原因,此次危機本質上是生產相對過剩的經濟危機。馬克思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理論告訴我們,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根源在於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這一基本矛盾的擴充套件和加深,將產生兩方面的矛盾:一是資本的本性決定了生產規模的無限擴大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不足之間的矛盾;二是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的自發調節執行方式與社會經濟按比例發展發展要求之間的矛盾。從第一個方面來說,次貸使生產出來的住房賣掉了,但實際上在實體經濟領域領域中的生產過剩已經存在。當信用方式一旦發生了問題,其隱含的總供給大於總需求的矛盾就顯現為經濟執行的現實矛盾,從而導致了金融危機。從第二個方面來說,次貸危機割裂了社會生產中的生產和消費環節間的比例關係,導致了生產與消費的失衡,其實質是社會總供給和社會總需求結構失衡。

  以此來分析金融危機對我區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不難看出,我區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之所以沒有受到什麼影響,是由於我區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尚處於一個低階層次,農業生產還是在自給自足的簡單再生產模式上重複。加之我區商品農產品率低,農副產品市場主要是外地農產品,即便有的一點剩餘農產品,區內的市場能夠給予吸納,在大宗農產品市場價格比較穩定的情況下,農業經營可以獲得相應的經濟效益從而穩步發展。2002年銅仁地委、行署根據我區的基本區情和區內外的發展環境,提出了“強農穩區、興工富區、旅遊活區和招商引資帶動、城鎮經濟帶動、大專案帶動”的發展戰略,其中,“強農穩區”的發展戰略就是要做大做強我區農業,建設和發展我區現代化農業。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機也給我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很多啟示。藉助國家強農惠農政策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建設投入,明確我區農業發展規劃和目標,加強我區特色農業建設,提升農業生產綜合能力,必將促進我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促使農業及農村生產結構的轉型和提升。

  二、對策與措施

  1.繼續做好強農惠農政策落實工作。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明確了“2009年要在上年較大幅度增加補貼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補貼資金。”落實好中央有關惠農政策,一是要進一步完善農業補貼辦法,保證中央有關直接補貼及時發放到農戶;二是要加大對農產品價格合理化的監控力度,保障農民的農業經營收入,不能像“多收了三五斗”那樣,增產不增收,穀賤傷農;三是要拓寬農業生產的融資渠道,解決農業生產發展中資金短缺問題,促進農業做大做強,讓農民獲得真真正正的實惠,並以此增加農業收入。

  2.合理定位、佈局我區農業。長期以來,我區農業由於受傳統觀念的束縛,對農業生產及農村經濟發展重視不夠,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不力,農產品商品率低,農業生產不具特色,區內農業重複率高,農業競爭力不強,基本是屬於以解決溫飽和自給自足為目的的資源型、保障型農業。要發展我區農業,實現強農穩區的戰略目標,我區農業必須要跳出傳統觀念的束縛,拓寬發展思路。首先就要對我區農業合理定位。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格局的形成,農業的市場化、國際化趨勢明顯加快,構建外向型、都市型等服務型農業,提高農業競爭力,增加農民生產經營收入,已成為今後農業發展的中心任務。文章認為,因地制宜,穩定保障型農業,發展壯大服務型農業,並以此合理佈局我區農業,是做大做強我區農業的基礎。

  3.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在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時,應該堅持面向市場,依靠科技進步,調整農業生產結構,著力改善農產品品種和質量,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業,提高農業綜合經濟效益。當前,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要從四個方面著手:一是推廣農作物優質專用型品種。重點推廣雜交油菜的種植,抓好薯類專用型品種,山野菜等名優蔬菜新品種。二是推進設施農業和制種業的發展。三是積極引導糧食作物向經濟作物調整、露天農業向設施農業調整、常規農業向反季節種植調整。四是把發展生態畜牧業作為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點,在鞏固和完善已建養殖小區和已發展養殖大戶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能人、協會、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增加養殖大戶數量,擴大養殖小區規模。

  4.發展特色農業,提高我區農業的市場競爭力。當前,我區必須在穩定發展糧油產業,大力發展生態茶產業、生態畜牧業及烤煙產業的基礎上,圍繞沿河白山羊、空心李,思南黃牛、皮蛋、糖大蒜,印江酸玉荷,鬆桃珍珠花生,德江天麻,銅仁獼猴桃、吳茱芋,江口蘿蔔豬、豆腐乾,玉屏糯柿、大板慄等特色農產品資源,加強空心李、珍珠花生、天麻、大板慄等特色農產品基地建設;結合梵淨山旅遊資源,開展特色農產品深度加工,實現特色農業產業升級;堅持綠色經營,組建特色農產品專業市場,實行規模化經營;加強整合,合力打造梵淨山系列品牌,力爭形成名牌產品,通過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特色經營,不斷提高其市場競爭力。

  5.加強農業產業化建設,延伸農業產業鏈,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一是圍繞主導產業培育農業企業。銅仁地區有優質水稻、優質油菜、肉羊、中藥材、花生、冷水魚、等農產品資源,市場前景較好,但產品附加值低,應重點培育主導產業的加工型企業,同時配套培育部分中小型的專業市場帶動型、中介組織型企業,形成各有重點、相互補充、功能相對完善的企業群。二是壯大龍頭企業。首先要加強水、電、路、資訊網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為龍頭企業發展創造條件。其次圍繞構築“公司+農戶”的農業產業化鏈條,建立“農行+農發行+農村信用社”的金融支援農業龍頭企業新模式。第三是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應在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初步形成的“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十協會十基地十農戶”、“公司十政府部門十農戶”等各種模式的利益聯結機制上,進一步理順龍頭企業與生產基地、農戶的利益關係,著力解決龍頭企業與基地、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問題,真正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利益分配機制和產、加、銷一體化的經營格局。三是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是由企業文化力、學習力、創新力有機複合組成的統一體。作為銅仁地區的各企業來說,要制定並完善價值、目標、責任、學習、管理、創新、文化、保障等制度,在做好環境分析和市場論證的基礎上,通過提高企業領導人的核心競爭力意識,制定核心競爭力戰略規劃,組建專業人才團隊,培育核心技術和核心產品,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實現資源整合,不斷增強企業的競爭實力。要以梵淨山中藥材、茶葉等優質資源為基礎,合力打造梵淨山品牌,開展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特色經營,不斷內強素質,外塑形象,逐步培育其核心競爭力。

  6.採取積極政策,促進農民工就業。針對我區大量農民工返鄉的現狀,必須採取有力措施,促進農民工就業。一是要充分利用國家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培訓、農民工就業培訓等政策,加大對農民工的實用技術和就業技能培訓,通過讓農民充電後,提升其就業競爭力。二是成立專門機構,做好各類用工調查,及時釋出各類用工資訊,積極引導、組織農民工大規模有序轉移就業。三是出臺返鄉農民工自主創業的減免稅、貼息貸款等相關優惠政策,鼓勵有一定資金積累的農民工自主創業,並帶動農民就業和產業經營。四是加快產業升級,重點扶持區內發展前景好的企業,為農民工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尤其是要扶持各農業龍頭企業,並通過基地帶動,鼓勵更多的農民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7.實施科教興農,推動產業升級。要大力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在全區建立一批集生產、科研、教學、推廣於一體的科技示範基地,發揮基地的輻射作用;把科技培訓和扶貧工程結合起來,加大短期和中期培訓力度,提高勞動者素質;建立健全農村科普網路,改革科技推廣機制,積極推進農科教向縱深發展;要把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應用放在科教興農的重要位置,加大落實力度,通過科技創新,提高產品技術含量,不斷推動農業產業升級。


金融危機的畢業論文
金融危機方面的論文
相關知識
金融危機的論文
關於金融危機的論文
美國金融危機的論文
金融危機的論文發表
初一政治金融危機小論文
金融危機小論文範文
金融危機小論文範文
金融危機小論文發表
金融危機的影響論文
應對金融危機的中國財政政策評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