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電算化實施的原則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在實施會計電算化時,企業應考慮包括各職能部門在內的企業整個管理工作的電算化工作,把會計資訊系統作為企業管理資訊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既要分清各子系統的介面,又要留好各子系統之間的介面,並在資料結構設計上做到資訊共享,減少資料冗餘。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會計電算化實施的原則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閱讀!

  會計電算化實施的原則全文如下:
 

  企業實施會計電算化不是隨心所欲的,它必須考慮會計工作的特點和企業的現狀,以及有關法律制度,遵循一定的原則,才能使企業實施會計電算化達到其最終目標。一般地,應考慮如下幾項基本原則:

  1、合法性原則。

  即企業實施會計電算化的各項工作,都必須以有關法律制度為原則。

  第一,實施會計電算化,必須遵循我國的會計制度、財務制度及有關法律。

  第二,必須遵循財政、財務部門會計電算化管理制度。

  第三,還要遵循本企業的財務制度,以保證機構設定的合法性,崗位分工和人員職責的合法性,操作使用的合法性,輸入、輸出及內部處理的合法性,輸入資料的合法性及輸出資訊及格式的合法性。

  2、效益性原則。

  提高經濟效益,是會計電算化的最終目的。提高經濟效益,也要從兩方面考慮,一是直接經濟效益,即直接投入直接產出的效益;二是間接經濟效益,即由於會計電算化而引起企業的現代化,產生的非直接經濟效益。間接經濟效益,雖然不能從表面上看到是由於企業實施電算化。

  以下幾個方面值得特別注意:

  第一,在系統實施前,應從經濟效益,技術力量,管理水平,各種約束條件進行全面分析,先進行整個系統的可行性分析,以確定是否具備條件進行會計電算化工作。

  第二,可行性研究要圍繞企業的最終經濟效益來開展。一般來說,評價電算化系統的經濟效益,要從會計電算化能否節約企業的流動資金佔用量,能否準確、及時和全面地提供必須的資訊,能否提高企業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以及決策水平等方面著眼。也就是說,要從計算機是現代化管理的輔助工具這個角度來評估它的效益。

  第三,在系統設計過程中,也應堅持效益性原則,力求降低設計開發成本,提高會計資訊系統的質量。

  3、系統性原則。

  也就是以包括整體觀點,關聯觀點,發展觀點,最優觀點在內的系統觀點來進行會計電算化實施工作。要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內部與外部相聯絡。

  會計部門作為企業管理中的一個重要部門,與其他職能部門是密切聯絡的,因此,實施會計電算化時,應考慮包括各職能部門在內的企業整個管理工作的電算化工作,把會計資訊系統作為企業管理資訊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既要分清各子系統的介面,又要留好各子系統之間的介面,並在資料結構設計上做到資訊共享,減少資料冗餘。

  第二,區域性目標與整體目標相結合。電算化會計資訊系統仍可分許多子系統,實施會計電算化,不可能一次全部完成各子系統,必須分階段進行。這樣,在進行部分子系統設計實施時,必須有全域性的觀點,考慮到與其他子系統的聯接性,使逐個實施的子系統全部完工後能組成高質量的整個會計資訊系統,而不能只考慮區域性的優化,以至影響整修系統的完美組合和高質量性。

  4、規範性原則。

  包括系統設計的規範性,管理制度的規範性,資料資訊的規範性等。這些規範性的要求,可以使系統實施避免二義性,避免由於人的主觀因素而造成的系統實施的偏差,從而避免會計電算化工作失敗的可能性。

  5、可靠性原則。

  可靠性是會計電算化系統能否實際使用的前提。影響系統可靠性的因素很多,主要考慮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準確性,即輸入資料及操作的準確性,在易出現錯誤和失誤的地方,建立儘可能完善的檢錯和糾錯系統,進行重點防護,保證輸入資料及操作的準確性。

  第二,安全性,要求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技術方法,防止系統被非法使用,資料丟失及非法改動,此外還應有系統破壞後的恢復功能等。

  第三,易擴充性,即整個系統在執行週期內,由於環境條件的變化,從而要求系統隨之進行改變的難易程度,易擴充性要求對系統的修改和擴充能夠非常容易地進行。

  6、易用性原則。

  易用性也就是易操作性。會計資訊系統的使用者是會計人員,因此係統必須儘可能地方便使用者,要具有友好的介面,準確簡明的操作提示,簡單方便的操作過程,並要求儘可能地使用會計術語,使會計人員一學既會。

電算化會計檔案的管理論文
出口退稅電算化管理的基本方法論文
相關知識
會計電算化實施的原則論文
有關會計電算化方面的專科論文
會計電算化方面的畢業論文
會計電算化系統安全性論文參考範例
會計電算化系統安全性論文
會計電算化本科生畢業論文
會計電算化本科生畢業論文範文
會計電算化實習生自我鑑定
會計電算化實習總結範文
大學生個人會計電算化實訓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