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礎課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7日

  培養大學生的規則意識是高等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當前大學生規則意識現狀不容樂觀,知行分離,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法律基礎課案例教學的應用

  案例教學法是教師根據教學目的設計、將案例與法律知識相結合,提高教學質量的一種方法。它是法律基礎課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真正讓學生達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目的。當前,大學生犯罪案件逐年上升。一項調查顯示:近幾年,大學生犯罪佔全社會刑事犯罪的17%。雲南大學馬加爵殺人案、浙江大學週一超殺人案等引起社會強烈反響。這些觸目驚心的案例說明現行法制教育模式沒有真正讓大學生們懂法、守法。高校將一個無知的人送到社會,就會給社會增加一個危險分子。因此,提升大學生的法律素養刻不容緩。法律基礎課是高院校開設的一門必修課,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案例教學以案說法,使抽象的法理變得形象,枯燥的條文變得生動,深奧的法律知識變得通俗易懂,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正確理解和準確運用法律知識的目的。

  一、教學案例的選取

  案例教學法是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案例是案例教學法的核心。案例教學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案例的選取是否恰當。真實性。案例要真實準確、注重細節,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不可由教師主觀臆測。這樣學員才會認真對待案例,仔細分析案情,才能學習知識、啟迪智慧、訓練能力。為此,教師要深入實踐,採集真實案例,選擇實際發生、社會反響強烈的案例。針對性。案例應該具有針對性,與所學理論知識直接相關,為教學目標服務。教材是法律教學的依據,而案例就是原材料。教材規定了案例的選擇方向,吃透教材才能選準案例。案例選擇不可脫離教材,否則就失去了理論支撐,討論分析只能停留在表面,難以深入。典型性。教學案例要貼近學生實際,才能引起情感共鳴。對一些發生在學生身邊的案例進行分析,學生就會感同身受、印象深刻。要注意選用一些與大學生違法犯罪、大學生權利義務直接相關的案例,引導學生運用所學法律知識分析、討論、思考。

  二、案例教學的實施

  案例匯入。課前,教師先將精心選好的案例向學生展示,設定問題,讓學生思考,引出法律知識點。在教學過程中,依照案情繁簡,確定時間,讓學生閱讀案例,積極思索,形成自己的觀點。教師也可以分小組,以小組形式組織活動。分析討論。在課堂討論時,各小組派出代表,發表本小組對於案例的分析和處理意見,回答其他小組成員的詢問。允許不同觀點的學生辯駁,展開探討,在不同觀點的撞擊、不同角度的論證中,達到對知識的理解。在討論中,教師要統籌規劃,引導學生圍繞教學內容展開討論。教師在討論中不要直接表露自己的觀點,避免學生產生依賴情緒。如果學生分析有誤,教師也不必立即糾正,通過針對性地提問,引導討論繼續下去,讓學生作出判斷,得出結論。歸納總結。在學生進行了充分的發言、討論之後,教師要及時總結。總結要圍繞教學目的,根據案例涉及的法律理念和法律規定,進行細緻分析。同時,對學生認識有偏差或遺漏的方面,教師要重點講解,解答疑問。力求用案例說明法理,用法理剖析案例,使法理與案例有機結合。總結不一定講出標準答案,有些案例沒有標準答案,關鍵是看討論思路是否對頭、分析方法是否恰當、解決問題的途徑是否正確。

  三、應注意的問題

  轉變教師角色。傳統教學方式基本以灌輸為主,教師在課堂上佔據主動地位,即便在案例教學中,有些教師也不乏“主動”現象,從介紹案例、分析到得出結論,全部由教師包攬,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案例教學中真正的主體是學生,教師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參與,適時引導,使自己從“講授者”轉變為“傾聽者”、“引導者”。掌控課堂節奏。法律基礎課是面向全校的公共課程,多是合班授課,學員眾多。在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善於掌握討論節奏,注重課堂的整體運作。如果對討論環節控制過緊,學生髮言不踴躍,做不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如果控制過鬆,又會出現討論聲不絕而話題卻遊離案例之外的現象。教師要根據課程進展,靈活處理課堂上出現的問題。出現“冷場”時,要及時“串場”;出現“頂牛”時,要引導同學辨析;出現偏題時,要及時拉回主題。做好準備工作。案例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方法,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學前,教師要大量收集資料,進行案例選擇和教學設計。認真備課,分析討論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好充分準備。在討論案例時,教師要做到思路清晰、思維縝密、分析有力、論證充分。案例教學法通過展現真實、典型的案例,讓學生充分參與,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作為教師,還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提高駕馭案例教學法的能力。

  範文二:法律基礎課案例教學論文

  一、教學案例的選取

  案例教學法是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案例是案例教學法的核心。案例教學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案例的選取是否恰當。真實性。案例要真實準確、注重細節,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不可由教師主觀臆測。這樣學員才會認真對待案例,仔細分析案情,才能學習知識、啟迪智慧、訓練能力。為此,教師要深入實踐,採集真實案例,選擇實際發生、社會反響強烈的案例。針對性。案例應該具有針對性,與所學理論知識直接相關,為教學目標服務。法律基礎課教材是法律教學的依據,而案例就是原材料。教材規定了案例的選擇方向,吃透教材才能選準案例。案例選擇不可脫離教材,否則就失去了理論支撐,討論分析只能停留在表面,難以深入。典型性。教學案例要貼近學生實際,才能引起情感共鳴。對一些發生在學生身邊的案例進行分析,學生就會感同身受、印象深刻。要注意選用一些與大學生違法犯罪、大學生權利義務直接相關的案例,引導學生運用所學法律知識分析、討論、思考。

  二、案例教學的實施

  案例匯入。法律基礎課前,教師先將精心選好的案例向學生展示,設定問題,讓學生思考,引出法律知識點。在教學過程中,依照案情繁簡,確定時間,讓學生閱讀案例,積極思索,形成自己的觀點。教師也可以分小組,以小組形式組織活動。分析討論。在課堂討論時,各小組派出代表,發表本小組對於案例的分析和處理意見,回答其他小組成員的詢問。允許不同觀點的學生辯駁,展開探討,在不同觀點的撞擊、不同角度的論證中,達到對知識的理解。在討論中,教師要統籌規劃,引導學生圍繞教學內容展開討論。教師在討論中不要直接表露自己的觀點,避免學生產生依賴情緒。如果學生分析有誤,教師也不必立即糾正,通過針對性地提問,引導討論繼續下去,讓學生作出判斷,得出結論。歸納總結。在學生進行了充分的發言、討論之後,教師要及時總結。總結要圍繞教學目的,根據案例涉及的法律理念和法律規定,進行細緻分析。同時,對學生認識有偏差或遺漏的方面,教師要重點講解,解答疑問。力求用案例說明法理,用法理剖析案例,使法理與案例有機結合。總結不一定講出標準答案,有些案例沒有標準答案,關鍵是看討論思路是否對頭、分析方法是否恰當、解決問題的途徑是否正確。轉變教師角色。傳統教學方式基本以灌輸為主,教師在課堂上佔據主動地位,即便在案例教學中,有些教師也不乏“主動”現象,從介紹案例、分析到得出結論,全部由教師包攬,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案例教學中真正的主體是學生,教師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參與,適時引導,使自己從“講授者”轉變為“傾聽者”、“引導者”。

  掌控課堂節奏。法律基礎課是面向全校的公共課程,多是合班授課,學員眾多。在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善於掌握討論節奏,注重課堂的整體運作。如果對討論環節控制過緊,學生髮言不踴躍,做不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如果控制過鬆,又會出現討論聲不絕而話題卻遊離案例之外的現象。教師要根據課程進展,靈活處理課堂上出現的問題。出現“冷場”時,要及時“串場”;出現“頂牛”時,要引導同學辨析;出現偏題時,要及時拉回主題。做好準備工作。案例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方法,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學前,教師要大量收集資料,進行案例選擇和教學設計。認真備課,分析討論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好充分準備。在討論案例時,教師要做到思路清晰、思維縝密、分析有力、論證充分。案例教學法通過展現真實、典型的案例,讓學生充分參與,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作為教師,還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提高駕馭案例教學法的能力。


電大法律本科論文
圖書館資訊素養論文
相關知識
法律基礎課論文
計算機基礎課論文
法律基礎論文發表
法律基礎論文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研究論文
法律基礎知識教學論文
機械設計基礎小論文
大專法律系畢業論文
淺談法律與電影論文
關於計算機基礎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