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新課改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正處於飛速發展的時期,而教育又處於發展的前列。面對不同型別、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要在新課改下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是個十分艱鉅的目標。
  受“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特別是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嚴重影響,我國中學教育並沒有完全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教師考,學生背;重知識,輕能力,重分數,輕素質”的現象還比較嚴重地存在著。學生被動學習,不會學習,學習效率低下,課業負擔越來越重。這既影響其身心健康,又妨礙其個性發展。
  新課程的理念對學生的要求,不是“學到什麼”而是“學會怎樣學習”。學會學習是指學生成為獨立的、自主的、高效的學習者。那麼如何以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新課改為突破口,促進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自我調控、自我反饋、自我補救,讓課堂“活”起來,使學生“動”起來,使每個學生都有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是大家都在探索和實踐的問題。筆者作為長期從事一線教學工作的中學思想品德教師,認為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一、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
  自主性是人的本性,而動機是自主性的內驅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告訴我們,只有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因此,筆者在上課開始的幾分鐘裡常製造一些懸念,讓學生急於思索、聯想,探索今天學習的內容,讓他們的腦子真正動起來,以使學生對學習活動產生有意注意,聚精會神地聽我講解,並主動地探索新的問題。在課堂上教師要始終貫穿“神奇或太奇怪”這個主線,從而引發學生的好奇和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同時設定學習目標,增強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自主學習要有自信心,需要一種內在激勵的力量。教師要善於運用多種方法,通過多種途徑對學生進行自覺主動學習的引導,不斷增強學生的自我價值意識。同時教師在教學中,要以良好的自信情緒給學生一種情境,營造能學、會學的心理優勢,消除學生畏懼、緊張的學習心理,讓學生敢說、敢問、敢議、主動參與,使每個學生都真正感到自己和其他同學一樣能行,樹立依靠自己的力量學好政治的勇氣和自信。
  二、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有:會讀、會想、會講、會問等。
  會讀,就是看書看課文,精讀、細看,深入理解,能提出問題,並能解決問題。為此,教師要著力指導學生學會閱讀思想品德教材,使他們掌握讀書的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在學生讀書前,筆者通常出示提綱或一些思考題,讓學生帶著問題有意識地看,讓他們知道哪些地方要詳看,哪些地方可略看。對於內容多難度大的知識通過有梯度問題的設定,讓學生走一步,再走一步,逐漸接近目標。看書時要注意將關鍵疑難處勾劃出來,並及時獨立解決問題,不能解決的及時記錄下來。
  會想,就是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課上要讓學生多動腦,想解決問題的方法,要給學生創造良好的思考問題的環境,促使他們動腦,使所有學生都去積極思考問題。對不愛思考的學生,可先讓他們起來回答,再提示疑問,促使他們帶著問題去思考。
在學生思考時教師要根據需要提供一些現象或例項來幫助學生做出準確的判斷。
  會講,即儘量讓學生在討論中多說多講,促使學生會講,作深入討論。在分組討論中,教師可根據問題讓學生輪做主發言人,並給其他學生都有說的機會,不僅要讓學生說結論,而且要讓他們講思路,講思維過程,促使學生在講前去讀去看去想,講後去聽去問去歸納,對於有難度的問題,教師要參與討論,並適當啟發點撥。
  會問,即學生質疑問難。教學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一個設疑的過程。學生能提出一個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有時比解決一個問題更有價值,因此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在學生閱讀課本後,要求他們提出不懂的問題;在理解知識和應用知識過程中,要鼓勵他們提出不同的見解,展開爭辯,使學生始終保持愛質疑、釋疑的學習情緒。
  三、給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條件
  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各感官的功能,讓他們多動手、動口、動腦,參與觀察、思考、討論,做到:內容讓學生閱讀,規律讓學生髮現,事例讓學生找尋,思路讓學生探索,方法讓學生尋找,定義讓學生概括,結論讓學生歸納,難點讓學生突破,真正讓學生願意並能夠參與每節課的學習全過程。這樣能促進學生將已有的知識和方法遷移到新的學習情境中去,達到主動獲取知識的目的。例如,在政治生活的第三單元,在學習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時候,對於學生自身瞭解的民主政治內容較少,理性認識不太濃厚的情況,為了加強學生對教材的進一步理解,及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筆者向學生提出三個問題:(1)中國共產黨、人大、政府、政協的地位如何?(2)在我國重大政策的出臺過程中,這四者分別起什麼作用?(3)他們的作用在教材中是如何表述的?學生根據要求分析討論,得出:黨、人大、政府、政協的地位、作用、相互關係是不同的。學生有了自主學習的環境,就有了自我發展的空間,並在老師的引導下,獲得了理智慧力發展和深層次的情感體驗,從而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建構知識,並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四、營造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
  在課堂上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相信學生的潛力,和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增強情感意識,努力做到與學生換位思考問題。要熱情鼓勵學生放開思路,積極思考,大膽發言,不輕易批評學生,使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中學習。
  在課堂上學生分組討論,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可以使學生的思維發生碰撞,思維的潛力得以挖掘,而學生之間熱烈交流的局面一旦形成,每個學生就都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思維的積極性及語言表達、個性等方面都會得到極大的鍛鍊和提高。要形成學生間熱烈交流的氛圍,教師不僅要設計有思考和討論價值的問題,不要提出過於簡單和無效的提問,而且要改變反饋方式,可以用“誰有不同的想法”“誰有補充意見”等親切的話語引導學生,儘量避免“對不對”“好不好”的提問,更要改變評價方法,讓學生清楚而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並找出其中的閃光點,給予肯定評價。
  學生自主學習需要有時間作保證,在課堂上教師要注意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獨立學習、獨立思考。學生也只有在自學過程中進行討論、溝通,相互支援、彌補、配合,才能有所領悟,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才能不斷提高學習能力。

試析以愛的教育做好輔導員工作
課堂大舞臺人展風采
相關知識
通過新課改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從課外及課內培養學生自主學
淺論美工課中智障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
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如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英語教學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以現代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試論外語教學中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大學生自主實習責任書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