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題課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九年級的課程,每結速一個知識上結的學習,教師會根據所學知識上一節習題課,習題的解決過程能促使同學們深刻地理解並掌握基礎知識,從而形成技能,因此,上好習題課是提高數學成績的重要途徑之一,那麼如何才能有效地聽好習題課呢?
一、先想再練,加深基礎知識的理解
習題課上,經常發現有些同學看完題目便提筆,埋頭在練習本上演算,最終勞而無功,這是因為他頭腦裡沒有明確的解題思路,只是在不斷在嘗試,往往走很多彎路,鑑於此,為同學們提供以下做法:(1)該題涉及到哪些知識點;(2)這種型別的題目是否接觸過;(3)已知條件能告訴我們什麼,進一步又能得到什麼;(4)如有這樣的結論,需要什麼條件,這個條件在題中是否已經給出,能否由已知條件推出,將這些問題想清楚了,解題思路也就找到了,不再是看到題目很茫然,無從下手,還有些同學不想不練,等著教師講解,這也不可取,不管能否解出題目,以上的思考過程必不可少,很多時候,問題解不出來,是我們不會靈活運用題目所給的條件按掘有用的資訊,這說明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對一些定義、定理、公式體會不深,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熟悉定義、定理、公式等基礎知識。

二、先練後聽,關注教師的思維過程
習題課上,教師一般先讓同學們對題目進行思考、練習,或者討論,然後才講解,大多數教師講解題目時,絕不會只講一招一式,而是充分展示他的思維過程,甚至會對他的思路稍加渲染,這正是聽課的關鍵所在,同學們必須關注教師的思維過程,教師怎麼想,怎樣使用條件,怎麼樣擺脫困境,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理想效果,並將自己的思維過程與教師的思維過程比較,哪些想到了,哪些未想到,在哪裡遇到了障礙,這種障礙教師是如何突破的,只有瞭解教師的思維過程,才能學到教師高明的思維方法。
三、解後反思,提高應變能力
一個題目講完後,必須有反思總結的過程,這個過程分兩步,第一步由教師引導在課堂上完成,解題後,同學們在教師的引導下要積極思考,完成下列工作:(1)對解答過程檢查和討論,過程是否嚴密、完整;(2)尋求其它的解法;(3)改變已知條件,探計條件變化引起結論的相應變化;(4)確定解題思路的關鍵是什麼,通過以上反思,達到檢驗和深化知識的目的,第二步在課後反思,檢查自己的得與失;(1)加深了哪些知識的理解,在該知識的運用上曾存在什麼問題,如何解決的;(2)通過解題學到哪些處理問題的方法與技巧;(3)對於該知識點做過哪些題目,翻閱記錄或材料,比較這些題目的異同,解題方法的異同,通過這樣的反思與總結,不但能提高解題的應變能力,而且還能擴大知識面,建立知識間的聯絡。
同學們只要按上述方法聽習題課,你會發現習題課後,不僅僅是學會了幾道題的解法,重要的是學到了幾類題目的解法,並能從中領會、掌握最有生命的數學思想方法,以提高自己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談課堂教學中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
對學困生教學的幾點粗淺體會
相關知識
習題課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小提琴入門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與人交談中應該注意的四個問題
競職演講應該注意的禁忌問題
法庭辯論中應當注意的兩個問題
日本研究生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高中政治複習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
談固定資產折舊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關於資產減值核算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談談中藥製劑及用藥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