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農村小學生心靈天窗的鑰匙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教育現象:有的教師溫文爾雅,卻能叫那些頑皮不馴的學生聽話;有的老師批評學生,能叫他心服口服,有的老師批評學生卻引發了學生的逆反心理。這些現象是令人深思的,它除了說明思想教育工作要注意方式之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位置。教師熱愛學生,滿腔熱情地真誠幫助學生,學生理解老師的一番苦心,願意接受老師的教導,這是一種相互理解的新型師生關係,體現著心理上的相互溝通。因此,可以肯定地認為,師生心理溝通是教師開啟學生心靈天窗的鑰匙,是教育成功祕訣之一。一個教師,要達到師生之間的心理溝通,要做些什麼呢?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我認為以下幾點特別重要:
        一、瞭解學生是教育學生的基礎
        教師要想教育好學生,使他們成為跨世紀人才,瞭解學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工作。要注意從點滴小事做起,如父母一樣,把溫暖送到每一個學生的心窩裡。在我所任教的班級中,有幾個特淘氣的孩子,他們均是父母離異,有的性格懶散,有的脾氣暴躁,動不動就拳腳相向,有的終日沉默寡言,還有的整日沉迷於遊戲網路之中。對他們,我都給以無微不至的關懷,走過我身邊,我會幫他們正一正帽子、衣領,理一理紅領巾,或關心地詢問:“吃早飯了嗎?”一次聽說一位同學沒有吃早飯,我急忙拿出自己準備當早飯的麵包遞到他面前,他看看我,羞紅著臉。“吃吧,老師再去買,小心別噎著。”又一日早上我盛了一杯開水,吹涼了遞給他,撫撫他的頭說:“這幾天老師一直注意你,你這幾天真聽話,是老師的乖娃娃。”儘管已是六年級的孩子,聽了我的話卻眼睛溼潤了,畢竟,他也是好久沒有享受過母親的愛了。而正由於這些,他開始變了,變得十分懂事起來,後來,還成了班上的勞動委員,我的得力大將。
        二、真正愛學生,才能教育學生
        對於學生來說,教師的愛是一種神奇而又偉大的力量,是除了母愛之外,世界上又一偉大的愛。這種愛是無私的。但師愛不同於母愛,因為師愛是一種理智與心靈的交融,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樑。師愛可以引導學生產生巨大的內動力,去自覺地、主動地沿著老師指出的方向邁出。只有理解學生,才能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才能讓學生對你敞開心扉。比如,我剛接任的一個新班,班裡孩子們對我充滿了戒備,班級氣氛相當緊張,我走進去,立即感到了這種壓力。於是,我笑著說:“我想請大家做個連線題,老師與學生、朋友與敵人。”空氣立刻不再那麼緊張,大家都做出了明確的選擇。
我乘機說:“既然我們是朋友,那麼見面我想說的一句話是:合作愉快。”這樣同學們不再把我拒之門外,而當成了一位知心朋友。只有當教師給學生以真摯的愛,給學生以親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學生才會對老師產生依戀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師敞開內心世界,我們才能“對症下藥”,收到應有的效果。因此,教師必須用自己的愛心去感化學生,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寓理於情、情理結合,這樣才會產生動情效應,從而收到較好的德育。
        三、獎懲分明,促進疏導順利進行
        嚴師出高徒,在班級管理中,有三類學生要特別處理好與他們的關係:一是班幹部,二是差生,三是優秀生。對班幹部要求要嚴格,要他們在搞好學習的同時積極為班級同學服務,要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做得好表揚,有違紀照樣批評,決不姑息遷就。當然對他們的批評要講究方法方式,要肯定他們的成績,維護他們在同學中的威信。作為一名教師,愛優生並不難,難的是愛差生,尤其是愛“雙差生”。老師熱愛教育,熱愛學校,也要熱愛學校中的每一位學生,對待學生不能因為他的學習成績好而特別親之愛之,也不因為他的成績差、行為不端而惡之厭之,應一視同仁、平等對待。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對教師說過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能把差生看死了,隨著年齡的增長、環境的變化、教師工作方法的改進,他們也會發展變化,即使不成為瓦特、牛頓、愛迪生,也要把他們塑造成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差生往往由於學習成績或者某方面不如人而顯出悲觀、苦悶、憂鬱等消極情緒,所以對待差生特別要注意尊重、理解他們,千萬不能傷了他們的自尊心。而應肯定他們的長處,指明他們的努力方向,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激勵他們克服自身的缺點。而對優秀生應該更加嚴格要求,否則他們會自認為是“天之驕子”,以致萌發莫名其妙的“優越感”,甚至發展到瞧不起同學,直至無視老師的教育。如果說教育差生是每位教師棘手的工作,那麼,發現優秀生隱蔽的缺點,給予嚴格而有效的教育,未必不是困難的事。
        因此,教育優秀生自尊、自愛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這樣處理,學生才會感到教師是公正的,沒有袒護誰,為師生心理溝通掃除心理障礙。在教育與疏導中,我注意引導他們參加各種有意義的活動,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為社會服務的思想觀念,陶冶了情操,更促進了師生之間的相互理解。要當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須搞好師生之間的心理溝通,才能使學生從情感上深深地體驗到教師是可敬可親的,既是學業上的導師,又是生活中的父母,更是個人成長中的朋友。作為教師,還要有淵博的知識。人們常說教師要有一桶水,方能給學生一杯水。學生對“一問三不知”的老師是不會感興趣的,所以,工作之餘,別忘了充電。一手漂亮的粉筆字,能吸引許多學生的眼光;一句幽默的話語,能拉近學生與你的距離。廣博的知識會讓學生對你更佩服,從而減少你的說教時間。

教學因創設情境而精彩
多維度深化科技教育培養科技創新人才
相關知識
開啟農村小學生心靈天窗的鑰匙
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探究的論文
提高農村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農村小學生交通安全知識
談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農村小學生期末操行評語
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生的數學素養
提高農村小學生語文素養之我見
農村小學生學習態度怎麼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