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美術教育的畢業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由於種種原因,美術教育仍然是教育事業中的薄弱環節,作為美術教師應更新觀念,齊心協力提高美術教育的地位和質量,為提高全民整體素養作出應有的貢獻。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美術教育初探》

  [摘 要]繪畫是孩子的天性,美是每個人的追求,保護並發展每個孩子的天性和對美的追求,使他們成長為有較高藝術品位的人是我們美術教育工作者的職責,通過多年來在美術教學第一線的工作與研究,深刻感受美術教育在小學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對學生髮展的深遠影響。從美術教學工作例項中的辛苦和樂趣體現了教師職業的平凡與偉大。展現了教師立足崗位,銳意進取的思想境界。美術教師應面向未來、注重完整,不斷學習,提高質量,面向全體,重視普及。

  [關鍵詞]美術教育;合作經濟組織;財務管理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303 — 0141 — 02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重視追求生活的質量和完美度,對人的整體發展全面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藝術素養的提高也逐漸被全民認同並重視,這就對美術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是發展藝術教育的契機,學校的美術教育發生了可喜的變化並得到了蓬勃的發展。但由於種種原因,美術教育仍然是教育事業中的薄弱環節,作為美術教師應更新觀念,齊心協力提高美術教育的地位和質量,為提高全民整體素養作出應有的貢獻。

  一、面向未來、注重完整

  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教師的著眼點一定要高遠才能培養出適應未來的人才。人的完整性一直是馬克思所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而人的素質由眾多的因素構成的相對素質和絕對素質的整體,教育法也明確指示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美術教師,要真正認識到美術教學的意義,把教學納入到教育的整體工作中去,美育是人整體發展的一部分。缺失了就會對人的完整性造成極大的破壞。

  美術教育的綜合性可以促進人的完整性,在人類的活動中,美術是最具人性意味的學科,因為它具有非常強的綜合性,既訴諸人的心理,又訴諸人的生理,既針對人的理性,又針對人的感性,在這方面其他學科可能要遜色一點。一般來說,美術活動主要是視覺,而視覺又是主要感覺,視覺不僅給人的生存提供必要的資訊,而且是人生樂趣與幸福的一個重要依託。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無論是繪畫基礎課還是工藝美術課、藝術欣賞課還是手工操作課都離不開視覺來進行評價。在大量的繪畫基礎課中無一不體現著美術學科的綜合性,例如《靜物寫生》一課,在擺放的幾組景物面前,讓同學去觀察各種靜物之間的關係,同時重點要讓同學學會從整體上去觀察,把散落的靜物內在的關係挖掘出來,讓主體物和其他物品成為一個整體,處理好主體物和其他物品的主次虛實關係,這樣進行繪畫前的觀察構思,畫面才會完整統一,靜物才會有生命和活力。這也符合了哲學的理論中主次方面的辯證關係:處理好矛盾的主要方面與矛盾的次要方面的互相相互依存、相互依賴的關係。通過這節課既提高了繪畫能力又掌握了看問題擅於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事物的本質的方法論。是促進人心理髮展的良好契機。靜物是沒有生命力的,在不斷的觀察繪畫過程中,就產生了更深入的瞭解,對各種物品的造型、色彩、質感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情感。在關注繪畫技巧和表現力的同時,學生也會對畫面的情感和表現力做出評價,也能通過畫面去體會品位作者內在的思想情感直到與自己產生共鳴,就達到了美術教學的目的。如果說繪畫課偏重美術專業性,那麼手工課就是培養人綜合能力的最佳途徑。所有的手工課都體現著動手動腦、探究合作的特點,例如《舞臺佈景》一課涉及場景構思、背景設計、道具製作、服裝設計、燈光布控等各種藝術手段與方法的綜合運用,近年來由於人們對文化藝術的追求品位越來越高,各種形式的演出和晚會也成為了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方面,也為學生們提供了多種瞭解舞臺美術設計的渠道,這樣每個學生對舞臺藝術設計均有不同程度的體會和感受,讓學生組成設計小組,首先確立晚會主題,再根據每個人對演出主題的深刻理解,以及對場景空間綜合效果的把握與想象,多角度集思廣益動手設計搭建一個融可性、美觀性、實用性為一體的舞臺。學生們積極主動的參與討論,從選主題開始,例如:戲曲舞臺要設計成古典風格的,童話劇設計成卡通風格的,演唱會要設計成夢幻風格的,國外的歌劇舞臺要設計成西洋風格的等等。製作是學生遇到困難最多的環節,材料的選取、立體道具的繪製製作拼接及牢固性等等。舞臺搭建的每個細節都需要周密的思考,無論是選材、設計、製作、評價每一個環節都無一不凝結著學生的智慧與汗水,無一不需要個體與集體的合作,這樣的課堂教學不僅提升綜合能力,對每個人的完整性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我認為美術教育是陶冶情操促進人全面發展的重要學科。善於運用自己的視覺去發現美。提高視覺的鑑賞力。這樣極大豐富一個人的資訊量,對一個人的整體協調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時更能提高人的生活情趣和品質。既影響終生,更受益終生!

  二、不斷學習,提高質量

  美術是一種專業性很強的學科,因此美術教師在工作中應通過不斷的學習,通過自身能力的提升來提高教學質量。通過短訓班、研討會、公開課、組內研討等形式,學習研究專業知識及教法,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和教學水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有一桶水。”然而,現在社會在不斷的發展,資訊不斷的變幻,人們對事物的認識也在不斷的加深,我們教師固守的那桶水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那一杯水了,教師的角色要求我們應該不斷的學習新知識,不學習就不能工作。所以學習貫穿於工作,乃至於人全部生命歷程。例如:我們在教學國畫這一章節時,組內幾位教師根據自身的條件互相學習切磋,利用課後時間在原有基礎上苦練一筆一勢,同時走訪專業畫師,虛心求教,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在原有國畫技能的基礎上每位教師都有大幅度提高,國畫課堂上揮灑筆墨,遊刃有餘,使學生不僅大開眼界而且興趣濃厚,達到了教師以精湛的技能來潛移默化的引導學生學習興趣,同時激發了學生渴求知識的願望。這種願望是最寶貴的情感財富,也是我們教育成功的所在,情感在活動中的主要作用體現在活動的動力上,在美術教學中,情感不僅作為活動的動力發生作用,而且是作為處理物件存在的,在處理一幅畫的過程中,學生要將喜怒哀樂情感傾注在自己的畫中,我在全市美術課大賽中上的《色彩的感覺》一課就體現了情感在美術課上的重要性。比賽在異地舉辦,上課班級的學生是和我只有一面之緣的陌生群體,課堂上,通過大量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到色彩在每個人的心裡有積極和消極的感受,例如紅色給我們共同的感覺是熱烈、火辣等積極向上的一面,同時也兼有煩躁、暴力等消極沉淪的一面。在欣賞評價昨天的時候,發現有個學生的畫面主色調是黑色,而且是凌亂無章的線條與色塊,這位小作者在老師和同學的鼓勵下,勇敢的說出了他內心的痛苦,就是和同學鬧矛盾後的孤獨感一直在困擾他,他的真誠傾訴讓同學很感動,塵封的矛盾頃刻之間化干戈為玉帛,這樣的教學讓學生終身難忘。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得到了情感的表達釋放,愉悅了身心的同時,讓學生將愛好化作習慣,學習化被動為主動,教育的成功不過如此!

  教育調查資料顯示,受學生喜歡的教師總是那些知識豐富磅礴、樂觀不乏新思想、能和學生打成一片的教師。現在學生接觸世界林林總總,他們已經不喜歡板著面孔的大眼鏡,不再需要只有知識的古董,陽光激情活力四射的教師才是他們的最愛。因此我深深體會到“親其師,信其道”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只有教師贏得了學生的認可、喜愛,才能讓學生對你的學科感興趣,進而提高教學質量才觸手可及。處理好和學生的關係。和他們交朋友已經是教學中不可忽視的要素和環節。學習學生心理學,跟上時代步伐,與學生一同學習一同成長不斷更新知識是教師的必修課。作為美術教師和各個班級的學生接觸的時間不是很多,所以要想和同學儘快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係,就要動腦筋想辦法。先了解孩子的心裡,從外表先打動他們,都說生活是面鏡子。你笑他就笑,我說學生也是面鏡子,老師的情緒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和整個課堂的情緒,所以多年來我已經形成習慣總是帶著笑容走進課堂,面對活潑可愛的孩子,沒有理由不高興的。微笑面對每一個孩子的臉,微笑回答每一個孩子的問題,讓笑聲充滿課堂,充滿每個孩子的心裡。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學生更不例外。他們對美麗的顏色更是感興趣,所以我很在意自己的外表,讓學生更能賞心悅目,從著裝上走近他們。學生更喜歡年輕活潑能懂他們的老師,課下經常和學生聊天,隨時掌握他們的心理動態,做到知己知彼也是教師作為學習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

  教師的終身學習不僅體現在知識的專業性上,更體現在知識的廣泛性、實用性上。美術教材內容廣泛,與每個學科都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絡,觸及生活的各個領域、觸及社會的不同方面、觸及時空的過去未來、觸及靈魂的每個角落。美術欣賞課有大量的古今中外名家名畫、名勝古蹟,美景美圖的賞析過程中所涉及的天文地理、政治軍事、宗教哲學、生態環境。無一不要求教師去了解這些相關的文化背景。教師賞析程度直接影響學生對名畫名勝的情緒情感。以此只有做到才思敏捷、睿智博學才能勝任美術教師。學海無涯願美術老師能以苦學伴終生無悔於教育事業。

  三、面向全體,重視普及

  美術教育的目標已經由培養專業人才轉變成為提高全民的審美能力上。教學過程是完成這一使命的基本途徑,因此重視傳授知識的過程,不應把眼光只盯住成績上,教學的過程是這一活動的重要環節,抓住了這一環節,其他就迎刃而解。在課堂教學中做到講解到位,語言精煉有吸引力,重視每個學生知識反饋情況,不應用業藝術教育的模式和要求來看待教學,如重視提高忽略普及,重視比賽忽視教學,重視拔尖人才忽略面向全體,重視藝術教育的比賽結果,而忽視審美能力和藝術素質的培養。這些都偏離了小學對美術教學的培養方向,不利於人才的培養,因此我們必須重視普及即面對課堂教學提高全體學生的藝術修養,促進身心發展。

  作為美術教育無論是有天賦還是無天賦,都應在課堂上有平等的學習和參與活動的權利,在普及中有提高,課內與課外有機結合,讓每個學生既張揚個性又全面發展。在教學中注意保護學生個性的小火花,採用多種形式的評價方式,充分肯定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讓學生更加自信,把發自內心的感受充分的表現在畫面中。比如在教學《我給同學畫張像》中,大家可以任意選擇同學做為繪畫物件,可以是自己喜歡的、崇拜的同學,可以選擇淘氣的、安靜的,可以選擇漂亮的、有氣質的、有特點的等等。只要覺得能畫出同學的摸樣,能表達出同學的特點就是極其完美的作品,在學生的互評中都以一種欣賞的眼光去評價,可以評價別人的,也可以評價自己的,大家各抒己見,在互相交流中得到學習提高,在評價過程中既普及了繪畫知識又學會了友情的另一種表現方式,促進了情感交流,增進了友誼合作,更提高了審美鑑賞能力。讓全體學生都感受到美術教學的文化性、人文性、藝術性、綜合性、多樣性,讓美術課堂教學綻放無與倫比的魅力。

  繪畫是孩子的天性,美是每個人的追求,保護並發展每個孩子的天性和對美的追求,使他們成長為有較高藝術品位的人是我們美術教育工作者的職責,相信我們今天的努力會贏得未來人們生活的更完美更幸福。

淺議農村教育現狀的參考論文
淺論綠色教育與數學的相關論文
相關知識
關於美術教育的畢業論文
關於數學教育的畢業論文
關於美術教育的論文免費範文
關於美術教育的論文
關於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畢業論文
有關美術教育的淺析論文
有關美術教育的淺見論文
有關美術教育的淺見論文
淺談農村美術教育的參考論文
關於賞識教育的參考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