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教育教學改革相關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中職教育教學改革目標應該以培養中職學生的職業能力為重心,通過專業理論課、專業實踐課以及文化課之間的有效整合,使中職教育的教學改革為中職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服務。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加強教育教學改革,促進中職教育新發展》

  摘 要:本文結合學校實踐,闡述瞭如何通過專業學科建設、整合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模式、探索新的教學評價方法以及加強質量監控等,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學校內涵發展的實踐與探索。

  關鍵詞:教育教學;改革;實踐與探索

  河南省洛陽經濟學校成立於1984年,隸屬於河南省供銷合作總社。經過近30年的發展,已成為一所辦學思路清晰、辦學條件良好、師資隊伍素質優良、具有辦學特色的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進入新世紀以來,學校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不僅被評定為“河南省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而且申請的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建設計劃專案也獲得批准,目前正在建設當中。近5年來,我校一直致力於教育教學改革的有益探索,並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

  1 加強課程體系、專業學科建設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1 增加專業設定

  學校緊密聯絡洛陽當地實際,瞄準地方經濟和社會進步的需要,及時增設市場急需的應用型專業,以更好的服務於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通過建設特色優勢學科提升整體辦學水平。近幾年來,學校新增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和汽車營銷專業,在廣告專業、計算機應用專業這2個專業基礎上開設了動漫專業和室內設計專業;在電子電器專業基礎上開設了機電一體化專業和通訊專業。另外整合了原有的教師資源和實驗實訓裝置,對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進行重組,使理論與實踐互相滲透融合,強化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既具有適應性又具備多樣性。

  1.2 改革課程體系

  一是滾動修改教學計劃。學校每年都組織教師深入到有關企業進行社會調研,根據企業用人需求和規格,調整專業方向,滾動修改實施性教學計劃。二是實施模組化教學。我校在課程體系上,為了更好的體現學校的定位和辦學特色,我們按照“適用、夠用”的原則,以就業需求為指導,工作能力培養為中心,以職業崗位需要為目標,將所有課程設定為兩大模組,即道德與基本素質教育模組和專業技能實踐教育模組。其中道德與基本素質教育模組包含以下課程:①法律知識與行為規範;②道德與社會實踐;③普通話;④計算機基礎知識;⑤藝術欣賞;⑥體育與健身;⑦實用文體寫作。將英語課程設為選修課;數學課可視專業情況作為專業基礎課講授;將計算機基礎作為計算機類專業基礎課開設。專業技能實踐教育模組強調實踐能力培養,確定3~4門主幹課程,刪減複雜難懂課程。

  1.3 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及手段

  在教學內容上,要求教師要體現與時俱進精神,努力保持教學內容的先進性、前沿性、豐富性、針對性和實踐性,要能體現教學改革的成果。力戒教學內容的枯燥、陳舊,授課效果力求達到新、活、實、用。為優化基礎教學,使基礎知識更好的服務於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訓練,對基礎課進行了整合,打亂了教材佈局。對技能形成所需要的理論知識多講,重要講技術知識並讓學生學會理解,對形成技能暫不需要的少講或不講。依大綱,不唯大綱,有教材,不唯教材。一切從市場、專業崗位和學生實際出發。在教學方式上,對重點、主幹課程集中優勢師資,採取同班同課多師制;在內容的講授上採取專題、講座與系統講授的方式。在教學手段上,加強直觀、形象教學,積極運用現代化的教學裝置,使用投影、多媒體課件及其他音像資料等優化組合的教學手段。我們從2011年開始用3年時間建成我校的課件資源庫,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高效性,目前課件庫已經基本建成。

  1.4 改革考試及學生評價方法

  我校在建立考試標準時努力遵循職業教育規律,突出“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正確處理好國家頒發的教學大綱與學生現狀、保證就業能力與儲備發展能力、掌握知識與培養技能、強調統一與適度自主、專業與專業發展不平衡等方面的關係。加強考試科目的過程性評價,逐步實施過程性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機制,將學生的平日學習表現等內容納入考試評價體系。教研室要根據考試科目特點制定合理的評價標準,自主組織教師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成績記入考試各科目總成績。道德與基本素質教育課程除體育與健康課程以通用性、實用性建立考試標準,由各任課教師根據學生整體實際情況自行確定。考試以期末考試為主,形式可多樣化。專業技能實踐教育課程強調實踐能力培養,各專業教研室自行確定技能考核、能力測評標準,各專業教師根據學生整體實際情況其確定考試辦法、考試內容、考試標準。對部分動手能力要求較高的專業將逐步增加實踐操作技能綜合考試部分的比例,促進學生適應崗位能力的提高,促使各教研室在教學過程中既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又重視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

  2 突出實踐教學改革,努力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2.1 加強實訓指導教師的培訓工作

  近幾年,我校要求各專業教研室組織本專業教師利用課餘時間在校內各實習場所開展多種形式的專業技能培訓,不定期的聘請一批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技師,來校對專業教師進行的集中培訓;並積極組織教師參加省級、國家級骨幹教師培訓。由教務處和就業辦安排利用暑假到企業單位掛職等專項鍛鍊,每年不少於1個月。

  2.2 積極探索實踐教學方法的改革

  首先,在專業技能訓練中,我們根據相關專業的實際需要,改進教學方法,採用“現場教學”、“講練結合”等實踐教學形式,重點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改革實踐教學環節。第二,學校各教研室每學年至少舉辦一次本專業的校內技能競賽,用以帶動教學改革,積極促進教學工作。通過競賽活動建立起來的“學習興趣小組”,可以與“校內競賽活動”形成良性迴圈,在這迴圈學習選拔當中,選出若干成績突出的學生,對他們進行重點培養,組織參加一些校級、省級、國家級的各種競賽活動。

  2.3 舉辦第二課堂活動

  我校從2009年開始全面開展第二課堂活動。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構建和提升校園文化活動氛圍,激發廣大學生參與第二課堂活動的自覺性,實現素質教育從“要我發展”到“我要發展”的轉變,構建第一課堂教育與第二課堂活動相互結合、學生主體作用和學校主導作用充分發揮的人才培養模式。我們組織第二課堂遵循“五個原則”,即特色性和校本性相結合的原則、實踐性和創造性相結合的原則、自立性和導向性相結合的原則、趣味性和實效性相結合的原則、全員參與和責任到人的原則。

  3 加強教學質量監控,努力保證培養目標和特色的實現

  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學質量的高低,決定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制約著辦學特色的體現,關係著學校的生存與發展。在教學管理上力求做到規範化、制度化、科學化。我校在加強質量監督上採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完善聽課制度。經過幾年實踐,將聽課制度定為:校級領導重點聽課,教研室主任全面聽課,教師同行經常聽課,每學期不少於10節,並將其列入教學管理制度。②完善督導機制,加強過程監控。由校長、教務處主任、學工部主任、教研室主任和班主任組成教學督導小組,主要職責是深入課堂全面聽課,評價教師並及時給教師本人反饋意見和建議。教學督導組成立之初其職能是“督”與“導”並重。經過近3年的工作,教師的教學行為規範,現在督導組工作的重點由督導並重轉向以“導”為主,由全面聽課轉為重點聽課。對於一些教學效果良好的教師採取免聽制度,重點幫助基本功較差或問題較多的老師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③強化評議制度。完善學生評價體系,使其更科學、準確和具備可操作性,學生與任課教師的接觸是全方位的、全過程的,對教師的評價更有針對性更有發言權。每學期舉行期中、期末教學檢查活動,通過向學生髮放問卷調查、召開座談會等形式,瞭解教學質量,並在此基礎上,與個別教師面談,提出改進方案。定期召開畢業生座談會,蒐集學生對教學計劃、教學質量的意見,作為下次修訂教學計劃的參考依據之一。

  總之,我校經過十幾年的不斷探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今後,我們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抓住當前職業教育發展的良好機遇,進一步加大教育教學改革力度,加強專業建設,提高學校綜合競爭力,建成國家級示範性中專學校。

  參考文獻

  1 孫福全等.主要發達國家的產學研合作創新――基本經驗及啟示[M1.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8

  2 林莉.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促進中職教育新發展[J].大視野,20087

  3 蘇勇.強化校企合作,創新培養模式[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28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中職教育教學方法相關論文
中職教育教學相關論文
相關知識
中職教育教學改革相關論文
計算機圖形學教學改革相關論文
學校教育心理課程相關論文
學校教育心理課程相關論文
成人教育與計算機相關論文
高職旅遊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析論文
中職教育教學方法相關論文
高職院校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改革初探論文
語文教育教學改革淺述論文
高校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探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