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的解決是一項系統而複雜的工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切實為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得以行之有效的解決。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及研究對策》

  摘 要:農村留守兒童處於身心成長的關鍵時期,卻無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撫養教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農村學校不容忽視的問題之一。隨著我國城鄉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紅和現代化建設步伐的加快,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將會長期存在,因此探討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 心理健康 意義

  改革開放後,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化程序加快,中國整處於社會轉型期,在這樣大大背景下產生了很多問題,比如環境問題、道德問題、城鄉差距、貧富差距擴大等等。在農村地區留守兒童已經成為新興的弱勢群體,相關統計顯示留守兒童在性格、人際交往、行為習慣等方面不同於非留守兒童,通過對比發現留守兒童的穩定性、輕鬆性和自律性等方面都不如其他兒童,他們更容易形成不良的人格偏向和學業偏向。容易世界觀、價值觀的偏離和個性發展的畸形,部分甚至走向犯罪的歧途,影響社會的穩定,令整個社會擔憂。

  一、留守兒童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1.自我封閉,自卑心理嚴重

  留守兒童長期缺少父愛和母愛,大多數留守兒童的監護人為其祖父母,祖父母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雙方容易產生矛盾,很多留守兒童缺少歸屬感和安全感,易產生情緒不穩、性格孤僻、等心理健康問題,表現為隱性,對自己和他人都會產生影響。

  2.交友方面

  留守兒童在情緒上、學業上的問題使其與他人的交往能力搜到很大的影響,在交友方面呈現出兩個極端即交友困難和交友不講原則,從而對自己的前途產生很大的影響。

  3.內心迷茫

  很多留守兒童在內心世界有自己的嚮往,但是在現實世界的衝擊下去卻覺得自己的希望很渺茫,大多數的留守兒童的父母文化素養並不高,對子女的終身發展也缺乏較為清楚的認識,往往只顧眼前利益忽視家庭的長遠利益,在讀書遇到困難時要求這些兒童過早的走入社會,所以他們在徘徊中迷失了真正的自己。

  4.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

  留守兒童與人交流時充滿警惕甚至敵意,對老師、監護人、親友的管教和批評產生較強的逆反心理。有些留守兒童自暴自棄,喪失信心,學習上降低要求,上進心不強。由此形成了自私、任性、霸道、蠻橫的作風,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極端性格。

  5.消極模仿,盲目從眾心理

  “留守兒童”由於父母外出打工家庭經濟條件得到一定改善,加上親友的溺愛和放任,等同的傾向性和相同的環境使這些學生容易通過密切交往而形成一個非正式的群體。在群體中,他們不是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共同進步,而是比誰穿得好、吃得好,消極模仿大眾傳媒中的“孤獨英雄”,從而形成心理的誤區

  6.虛榮心理

  由於無法與孩子生活在一起,為了彌補對孩子的愛,父母寧肯自己省吃儉用,也要想方設法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以為這樣便可能補償對孩子的愛。殊不知,孩子的虛榮心正是這樣被培養起來的。孩子無法體會父母的艱辛不易,也不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反而心安理得的坐享其成,他們在同學面前顯闊,用虛榮心來掩蓋自己孤獨的心。

  二、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產生原因

  1.家庭因素

  農村留守兒童基本缺失了父母親對其在衣、食、住、行、安全、能力、愛好、審美、人格、品格及情感等方面的教育,特別是基本缺失了對父母親的心理歸屬和依戀,因而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基本缺失了。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個體早期發展中,父母的愛、支援和鼓勵容易使其建立起對初始接觸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而這種感覺的建立,保證了兒童成人後與人順利交往。相反,早期安全感和信任感的缺乏,會使兒童逐漸形成一種孤獨、無助的性格。

  2.學校因素

  農村辦學條件、教育理念、師資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約不利於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發展。許多農村中小學校為了追求升學率,重智育,輕心育。農村中小學校教育現在仍是應試教育佔主流,素質教育疏於形式,很難做到因材施教,對於留守兒童特別的心理、感情需求更無法顧及。

  3.社會因素

  政府部門對留守兒童心理問題關注不夠。一些地方政府開始關注留守兒童,如責令當地的中小學校關照其教育問題,但多停留在形式上,實際解決其學習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並不多,而且對其心理健康狀況關注較少。

  三、對策

  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解決,需要學校、家庭及各種社會群體共同努力,從政策、法律、文化、教育、管理等各個層面著手,採取有效的干預措施。

  1.政府方面

  政府有責任為留守兒童創造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有關部門應當積極採取措施,制定和實施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計劃與方案。要加快完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增加農村剩餘勞動力在家庭附近就業的機會,從而縮短農民工回家的週期。同時針對目前農村學校普遍的經費不足、人員流失、教學設施差的現狀,要加大對農村社群的教育投入,真正重視起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

  2.學校方面

  首先提高心理輔導教師素質心理健康輔導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它需要從事這項工作的教師具備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論。因此,必須努力提高心理輔導教師素質,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專業教師隊伍。而且學校應定期與與父母交流溝通,瞭解其生活和思想狀況,全面掌握孩子的情況,共同探討促進其健康成長的方法。

  3.家庭方面

  父母應該利用多種方式和途徑對在家孩子的學習、生活各個方面加以關心、教育和指導,例如多打電話給孩子及監護人、老師等,並向其詢問孩子的基本情況。要注重與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溝通,也可通過講述打工的經歷,使孩子理解尊重父母,形成正確的生活觀。

  4.社會群體方面

  充分發揮非政府組織的作用,開展綜合扶助留守兒童的專案工作。如設立愛心電話;資助和扶持對貧困人口的文化教育、健康教育、心理教育。增加社會各界對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關注。組織各種會議、研討,在媒體上廣泛宣傳,並爭取獲得社會各方對留守兒童的關心和支援。

  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的解決是一項系統而複雜的工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切實為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得以行之有效的解決。讓我們共同努力,為祖國的未來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奉獻出自己的一份智慧和力量吧!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關於情緒與心理健康的論文
關於大學生情緒管理的心理論文
相關知識
關於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論文
關於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案
關於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計劃
關於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計劃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探究論文
關愛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實踐報告
關愛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社會實踐報告
關愛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輔導計劃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主題教案
留守兒童心理特點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