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江蘇蘇州園林導遊詞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蘇州古典園林始於春秋時期吳國建都姑蘇時,形成於五代,成熟於宋代,興旺鼎盛於明清。到清末蘇州已有各色園林170多處,現儲存完整的有60多處,對外開放的有19處,主要有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網師園、怡園等園林。蘇州古典園林在世界造園史上有其獨特的歷史地位和價值,以寫意山水的高超藝術手法,蘊含濃厚的中國傳統思想和文化內涵,是東方文明的造園藝術典範,是中華園林文化的翹楚和驕傲,是中國園林的傑出代表。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歡迎借鑑參考。

  一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蘇州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蘇州素有“園林之城”美譽。蘇州園林源遠流長,明清全盛時200多處園林遍佈古城內外,至今儲存完好的尚存數十處,分別代表了中國宋、元、明、清江南園林風格。蘇州古典園林以其古、秀、精、雅,多而享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譽,是蘇州獨有的旅遊資源。1997年12月4日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1屆全體會議批准了以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為典型例證的蘇州古典園林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0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4屆會議批准滄浪亭、獅子林、藝圃、耦園、退思園增補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蘇州的造園家運用獨特的造園手法,在有限的空間裡,通過疊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園林建築,並用大量的匾額、楹聯、書畫、雕刻、碑石、傢俱陳設和各式擺件等來反映古代哲理觀念、文化意識和審美情趣,從而形成充滿詩情畫意的文人寫意山水園林,使人“不出城廓而獲山水之怡,身居鬧市而得林泉之趣”,達到“雖由人作,宛若天開”的藝術境地。

  蘇州城歷史悠久,私家園林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至明代建園之風尤盛,清末時城內外有園林170多處。為蘇州贏得了“園林之城”的稱號。現存名園十餘處,聞名遐爾的有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網獅園、怡園等。蘇州園林戰地面積小,採用變換無窮、不拘一格的藝術手法,以中國山水花鳥的情趣,寓唐詩宋詞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間內點綴假山、樹木,安排亭臺樓閣、池塘小橋,使蘇州園林以景取勝,景因園異,給人以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拙政園享有“江南名園精華”的盛譽。宋、元、明、清歷代園林各具自然的、歷史的、文化的、藝術的特色。

  蘇州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國家重點風景旅遊城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自古以來被人們譽為“園林之城”,其盛名享譽海內外。蘇州古典園林歷史綿延2000餘年,在世界造園史上有其獨特的歷史地位和價值,她以寫意山水的高超藝術手法,蘊含濃厚的傳統思想文化內涵,展示東方文明的造園藝術典範。實為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與“蘇州園林”並駕齊名的蘇州風景名勝虎丘、天平山、石湖等風景區也是古往今來海內外遊客嚮往的遊覽勝地。

  明清時期,蘇州封建經濟文化發展達到鼎盛階段,造園藝術也趨於成熟,出現了一批園林藝術家,使造園活動達到高潮。最盛時期,蘇州的私家園林和庭院達到280餘處,至今儲存完好並開放的有,始建於宋代的滄浪亭、網師園,元代的獅子林,明代的拙政園、藝圃,清代的留園、耦園、怡園、曲園、聽楓園等。其中,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因其精美卓絕的造園藝術和個性鮮明的藝術特點於97年底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蘇州園林是城市中充滿自然意趣的“城市山林”,身居鬧市的人們一進入園林,便可享受到大自然的“山水林泉之樂”。在這個濃縮的“自然界”,“一勺代水,一拳代山”,園內的四季晨錯變化和春秋草木枯榮以及山水花木的季相變化,使人們可以“不出城郭而獲山林之怡,身居鬧市而有林泉之樂”。

  蘇州園林是文化意蘊深厚的“文人寫意山水園”。古代的造園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養,能詩善畫,造園時多以畫為本,以詩為題,通過鑿池堆山、栽花種樹,創造出具有詩情畫意的景觀,被稱為是“無聲的詩,立體的畫”。在園林中游賞,猶如在品詩,又如在賞畫。為了表達園主的情趣、理想、追求,園林建築與景觀又有匾額、楹聯之類的詩文題刻,有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拙政園“遠香堂”,有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潔拙政園“香洲”,有追慕古人似小船自由漂盪怡然自得的怡園“畫舫齋”,還有表現園主企慕恬淡的四園生活的網師園“真意”、留園“小桃源”等等,不一而足。這些充滿著書卷氣的詩文題刻與園內的建築、山水、花木自然和諧地揉和在一起,使園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產生出深遠的意境,徜徉其中,可得到心靈的陶冶和美的享受。

  蘇州園林雖小,但古代造園家通過各種藝術手法,獨具匠心地創造出豐富多樣的景緻,在園中行遊,或見“庭院深深深幾許”,或見“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見小橋流水、粉牆黛瓦,或見曲徑通幽、峰迴路轉,或是步移景易、變幻無窮。至於那些形式各異、圖案精緻的花窗,那些如錦緞般的在腳下遷伸不盡的鋪路,那些似不經意散落在各個牆角的小品.....更使人觀之不盡,回味無窮。

  “中國園林是世界造園之母,蘇州園林是中國園林的傑出代表”,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1次全體會議對蘇州古典園林的評價。近年來蘇州依據《保護世界文化和 古典園林自然遺產公約》及《蘇州園林保護和管理條例》等,積極保護園林,鞏固擴充套件申報成果;深入挖掘園林文化內涵,弘揚吳文化。堅持“修舊如舊”原則,按照“保護、疏導、恢復、發展”方針,使園林之城名副其實。蘇州園林和綠化局從世界同行引進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運用國際標準實施對古典園林的保護、管理和規範,建立現代化的園林管理體制:一是恢復性保護;二是挖掘性保護,如拙政園再現明代文徵明《三十一景圖》,滄浪亭重現林則徐珍貴遺蹟等;三是建設性保護;四是接軌性保護,拙政園被評為全國首批4A級景點,並通過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留園、獅子林、網師園也被評為4A級景點。蘇州園林不斷推出一系列特色旅遊活動,如虎丘藝術花會、金秋廟會,拙政園杜鵑花節、荷花節,留園吳文化活動,網師園特色夜遊及怡園水仙展,獅子林時令花展,天平紅楓節,石湖串月,滄浪亭蘭花、菊花展,耦園水鄉特色遊等;蘇州園林還抓住“保護、開發、管理、服務”四個環節,使古典園林成為體現蘇州精神文明建設成果的一個重要視窗。2003年被中央文明委命名為全國建立文明行業工作先進單位。

  20多年來,蘇州園林藝術自1980年首次出口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明式庭院“明軒”後,“品牌”效應凸現,先後設計、建造並獲多項榮譽:日本池田“齊芳亭”、加拿大“逸園”、新加坡“蘊秀園”、日本金澤“金蘭亭”、美國佛羅里達“錦繡中華”微縮景區、香港九龍寨城公園、雀鳥公園、美國紐約斯坦頓島“寄興園”、99昆明世博會“東吳小築”獲綜合大獎、美國波特蘭“蘭蘇園”等,使蘇州品牌的園林在五湖四海安家落戶,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也吸引了歐、亞、美等專家學者來蘇州考察古典園林。

  第28屆世遺會在2004年6月28至7月7日在蘇州召開,是中國政府承辦最高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會議。將近100個國家、500多名代表到會,及中外記者等,共800多人。有利於世界進一步瞭解蘇州,蘇州進一步走向世界。

  二

  遊客們,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蘇州園林。蘇州園林以山水秀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這裡既有湖光山色,煙波浩渺的氣勢,又有江南水鄉小橋流水的詩韻。

  需要提前先提醒大家的是,在我們遊玩期間,將會經過很多美麗的景點。為了保證大家的安全,請不要亂攀爬假山,也不要亂扔垃圾。順便給大家留一個問題:我國建築中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怎麼樣,右邊也怎麼樣。但蘇州園林從不講究對稱,好像故意避免似的。東邊有了一個亭子西邊決不會來一個同樣的亭子。這是為什麼呢 好了,我們先去遊覽吧。

  我們先來到蘇州園林的南門。進門後往前走就是滄浪亭。滄浪亭是蘇州最古老的園林。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045年,那時候詩人蘇舜欽流寓江蘇中心,買了這塊地,在水旁邊建了一個亭子,取名“ 滄浪”。作《滄浪亭記》,自稱“滄浪翁” 南宋時變成抗金名將韓世忠所居住,滄浪亭改名成“韓園” 滄浪亭兩側刻著醒目的對聯,上寫“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 。意思是清風明月到處都有,但對俗人來說,有錢也買不到;近水遙山本為無情之物,但在詩人眼裡,都成了有情之物,對比強烈。

  接下來便是拙政園啦!它位於蘇州婁門內,是蘇州最大的一處園林,也是蘇州園林的代表作。你們看,拙政園建築佈局是不是疏落相宜、構思巧妙,風格清新秀雅、樸素自然。它的佈局主題以水為中心,池水面積約佔總面積的五分之一,各種亭臺軒榭多臨水而築。

  獅子林同樣是蘇州四大名園之一,因園內石峰林立,形狀似獅子,故名“獅子林”。獅子林主題明確,景深豐富,個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獨具,一草一木別有風韻。大家可以細細的品味一下。

  最後,讓我們參觀留園,始建於明代。留園佔地約50畝,中部以山水為主,是全園的精華所在。留園內建築的數量在蘇州諸園中居冠,充分體現了古代造園家的高超技藝和卓越智慧。

  現在我們蘇州園林的參觀結束了,想必大家已經知道了那道題的答案啦!那就是因為蘇州園林是藝術品,所以它不講究對稱。接下來的時間大家可以隨意拍照了,但是請注意安全和衛生。

  三

  大家好,很高興認識大家。今天,就由我帶大家去“人間天堂”——蘇州觀賞園林。

  在車還沒到古典園林之前,我先為大家介紹古典園林吧!1985年蘇州園林即被評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據記載,蘇州城內大小園林將近200處。其中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分別代表著宋朝,元朝,明朝和清朝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同時被稱為蘇州古典園林的“四大名園。”

  我們已經到了今日黃金遊的第一站——留園。留園位於蘇州是園林路,它應用了分和,明暗等比較手法。大家可以好好去觀賞了,不過也要注意衛生,做一個文明的遊客。

  留園不留我們,那我們就去獅子林吧。獅子林變化多端,值得一覽。

  穿過獅子林,出去約五千米,就可以看見寒山寺了。說到寒山寺,大家一定自然的想起《楓橋夜泊》裡的“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吧?因為唐初有一個寒山的和尚在這裡住過而得名。現在在寺記憶體碑一方,上面還刻著《楓橋夜泊》一詩呢!

  好了,寒山寺到了,現在大家可以仔細觀賞寒山寺了。

  各位朋友,我們在“人間天堂”——蘇州度過了美好的一天,我們明天再見!

  四

  各位朋友,大家好,說起古典園林,大家都會想起蘇州。然而,200多年前,江淮古城揚州的園林卻要勝過蘇州。早在清朝時曾有人對江南名勝作出過這樣的評價:“杭州以湖山勝,蘇州以市肆勝,揚州以園亭勝。”可見當時江南一帶,揚州是以園林之美而著稱的。早在漢代,揚州就有規模較大的園林式建築,以後又有創新,到清代時,由於手工業、商業、交通運輸業、鹽業都十分發達,加之乾隆的六次南巡,揚州園林迅速興盛。但歷史上多次遭到兵災戰禍,園林毀壞甚多,現在倖存的僅個園、何國、小盤谷和後冶春園等為數不多的園林了。

  【個園的建立歷史及名稱來歷】

  朋友們:今天我們遊覽的是全國十大名園之一的個園。個園位於揚州市內東關街318號宅後,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兩淮鹽總黃玉筠在明代壽藝園的舊址上重建。黃玉筠認為竹本固、心虛、體直、節貞,有君子之風;又因三片竹葉的形狀似“個”字,取清袁枚“月映竹成千個字”的句意命名“個園”。蘇東坡曾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使人俗。”道出了園主人以竹命名的本意。

  【造園概況—園林春景】

  “揚州以名園勝,名園以疊石勝”。個園就是以竹石為主體,以分峰用石為特色的城市山林。個園的假山採取分峰疊石的手法,運用不同的石頭,表現春夏秋冬四季景色,號稱四季假山,為國內園林惟一孤例。個園的植物以竹為主,與竹最相配的造景材料是各種奇峰異石,像玲透巧的太湖石峰,瘦削嶙嶙的石筍等。竹與石組合在一起,形成園林中很有特色的竹石小景。遊客們,現在我們可看到在個園的處,造園者就別具匠心地設定了一組竹石小景,開宗明義地點出了這座園林以竹、石為中心的主題。

  個園就在黃家邸宅的後面,從住宅中間的小夾弄進入,往左一轉,可以看到一左一右兩個花臺。臺上翠竹亭亭,竹間疊放了參差的鬆布石筍,遠遠看去,就像剛破土的春筍,縷縷陽光把稀疏竹影對映在園門的牆上,形成“個”字形的花紋圖案,烘托著園門正中的“個園”匾額。那在微風中搖曳的“新筍”又象徵著春日山林,這一真一假的竹景,被前面住宅部分的白牆一襯,立於園門兩邊,很有“春山是開篇”的意味。不知遊客們是否領略到了春回大地,氣象萬千的感覺。這就是個園著名的四季假山景中的春景。

  【園林夏景:宜雨軒—夏山】

  欣賞完春景之後,我們再去觀賞一下夏景的風采。那麼夏季假山在哪兒呢?從兩座花臺春景中步入園門,迎面便是一座四面廳。廳前有兩個用湖石平疊的花臺。西臺植竹,東臺種桂,因而此廳原先稱為桂花廳,現在匾額上已改名為“宜雨軒”。從廳中朝南而望,到處是綠意盎然,近處是青竹、叢桂。透過圍牆上四個水磨石砌的漏窗及月洞門,還可以看到我們剛才路過的竹石小景。近景遠景既內外有別,又隔而不閉。這種以內外互對互借來增加入園第一景的深度的造園手法,還是個園的獨特之處,可謂別出心裁。從桂花廳沿著軒廊往西走,經過一片密密的竹林,便來到水池邊上,隔水往北望去,只見藍色的天幕下,巍峨屹立著一座蒼古濃郁、玲政剔透的太湖石假山,山下有石洞,山上有石臺,形姿多變,形狀宛如天上的雲朵,這就是夏山。山前有一泓清澈的水潭,水上有曲橋一座,通向洞口,巧妙地藏起了水尾,給人以“庭院深深深幾許”的觀感。池中遍植荷花,一眼望去,“映日荷花別樣紅”,突出了“夏”的主題意境。

  走在曲橋上,我們可以飽覽夏山的秀色,只見兩旁奇石有的如王鶴獨立,形態自若;有的似犀牛望月,憨態可掬。抬頭看,谷口上飛石外挑,恰如喜鵲登梅,笑迎賓客;跳遠處,山頂上群猴戲鬧,樂不可支。真是佳景俏石,使人目不暇接。進入洞室,剛開始覺得有點陰森,繼而習慣了斜上方石隙中落下的絲絲光線,便覺得洞室寬敞。而小池裡的水又分出一支流入洞中,加上湖石色呈青灰,夏日在洞中賞景,更覺涼爽。洞室可以穿行,拾級登上,轉上數轉使到山頂。上有一小亭子孤立於假山之上。亭前留有一株古鬆,伸出崖際,增添了夏山的蔥鬱的氣氛。站在亭中,回首再看假山,在山洞石縫中,廣玉蘭盤根錯節,石階兩旁,雨打芭蕉亭亭玉立。走在其間,只見濃蔭披灑,綠影叢叢,真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園林秋景:黃山石—秋山】

  朋友:如果夏景是以有清新柔美的曲線的太湖石表現秀雅恬靜的意境,那麼秋景則以黃山石粗擴豪放的直線表現雄偉闊大的壯觀。因為黃山石既具有北方山嶺之雄,又兼南方山水之秀,因此秋山是個園最富畫意的假山。整座假山,都用懸巖峭壁的安徽黃石灘就,其石有的顏色呈儲黃,有的赤紅如染。假山主面向西,每當夕陽西下,紅霞映照,色彩極為醒目。在懸崖石隙中,又有松柏傲立,其蒼綠的枝葉與褐黃色的山石恰成對比,宛如一幅秋山圖景。山巔建有四方亭,人在其中,俯瞰四周景觀,往北遠眺綠楊城郭,瘦西湖,平山堂及觀音山諸景又—一招入園內,這也是中國傳統的造園手法之———借景。在我國古代,向有秋日登高遠望的傳統。個園黃山石是全國的制高點,又以重陽登高來渲染秋的主題。

  秋山的外形高峻突兀,內部結構複雜。石洞、石臺、石磴、石樑與山中小築交錯融合在一起,形成一條撲朔迷離的山中立體遊覽通道,它不僅有平面的迂迴,更有立體的盤曲。遊客們,如果您感興趣的話,可以因山而樓,再由樓兩山,慢慢去領略這座設計巧妙、堆疊技法高超的揚州名山——秋山的風采。

  【園林冬景:透風漏月軒—漏商】

  從黃石假山往南看去,在三盈小樓的西面,有一個幽靜的景區,這區域的主體建築是一座南北敞達,東西用牆圍閉的小廳,這些建築給人的感覺好像帶了某些“京味”。請看這些房子,屋角起翹較小,屋面較平緩,造型顯得比較厚重,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在清朝盛世,帝王南巡,都要在揚州遊玩。揚州鹽商經濟實力雄厚,為了所謂的“迎鑾”,費盡心機來揣摩皇帝的喜好,因而有不少園林建築就仿照了北京建築的款式,漸漸地,揚州園林中有些建築也帶有了某些“京味”。這幢叫作“透風漏月”的小廳也不例外。在廳的南面有一座用宣石平疊的花臺,臺上倚著花園的南界牆,又有宣石堆起的小型倚壁假山,這就是冬山。宣石產於安徽的宣城,其色潔白如雪,人們又稱它為雪石。這一景區,原是冬日圍著火爐,邊賞雪邊品茶的地方。為了使假山在不下雪之時仍有雪意,便將宣石山置於南界牆北面的牆下,從廳中望去,臺上小山一色皆白,猶如積雪未消。因為宣石中含有石英,其色雖白,但在陽光下會閃閃發光,如將其置於向陽處,就與賞雪的主題有些相違,冬山背陰,也可見疊山家觀察的仔細了。

  宣石山的東側界牆外,便是個園的人口處。為了使冬天的意味更足,造園家在牆上有規律地排列了24個圓洞,組成一幅別具一格的漏窗圖景。每當陣風吹過,這些洞口猶如笛蕭上的音孔,會發出不同的聲響,像是冬天西北風呼叫,以聲來輔助主題意境。更為奧妙的是,通過那幾排透風漏月的圓潤,看到的是春景的翠竹、石筍。不知朋友們有沒有產生“冬去春來”的聯想。

  各位朋友:個園的假山概括了所謂“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淨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與“春山宜遊,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畫理。園內還有“宜雨軒”、“抱山樓”、“拂雲亭”、“住秋閣”、“漏風透月軒”等古建築。四季假山在這些樓臺亭閣的映襯下,加之古樹名木點綴其間,更顯古樸典雅、幽深雄奇。冬景雖給人以積雪未消的凜冽之感。但靠春景的西牆卻開了兩個圓形的漏窗,只見枝枝翠竹過牆來,又給人們“嚴冬過盡綻春蕾”的深遠意境,整個園景猶如一幅構制巨大的畫卷,構成美的和諧。

  個園的主要景觀已經遊賞完畢了。在遊罷個園後,您會不會有這樣的感嘆:揚州個園,確實是園林中的精華之園。

  五

  大家好,我是今天陪同您遊覽蘇州園林 的小導遊——戴雲舒。

  遊北京,導遊給您講帝王將相,遊杭州,導遊 講才子佳人,遊蘇州園林呢,我來給您說說帝王 將相、才子佳人還有文人墨客的典故傳說。

  蘇州園林是文人墨客和能工巧匠對大自然的再創作。在2500年的歷史長河中,積澱了深厚的 文化底蘊。一磚一瓦都有故事,一草一木都深得自然之精髓。

  早在春秋時期,吳王闔閭在太湖西山以三千 六百萬頃湖水為池,以七十二峰四十八島為 山建造了蘇州最早的園林。從此以後歷朝歷 代的造園活動綿延不絕,造園藝術 日臻完美,有了“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 江南”的美譽。

  小橋流水,步移景異,雖由人作,宛若天成。 隨著歷史的推移,這種源於自然,卻高於自然 的藝術,融匯在歷代的蘇州園林精品中,現存 的宋代滄浪亭,元代的獅子林,明代的拙政 園、網師園,清代的環秀山莊、留園,在理念 上一脈相承,保留和傳承著中華文化的精華。

  下面就請您伴隨著我的講解,在詩情畫意中慢慢品味 蘇州園林吧……

江蘇虎丘導遊詞
江蘇七裡山塘導遊詞
相關知識
最新的江蘇蘇州園林導遊詞範文
蘇州園林導遊詞範文精選
介紹蘇州園林導遊詞範文
介紹蘇州園林導遊詞範文
最新的上海魯迅故居導遊詞範文
最新的上海楓涇古鎮導遊詞範文
最新的上海東方明珠導遊詞範文
最新的山東五四廣場導遊詞範文
最新的湖南靖港古鎮導遊詞範文
最新的湖南百龍電梯導遊詞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