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上路有哪些常見誤區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在我們開車過程中,不管是老司機還是新手司機,經常都會出現一些駕駛的誤區,大家瞭解是哪些嗎?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開車上路常見誤區

  一、單手打方向盤

  車輛在快速行駛或遇到緊急情況時,需要雙手控制方向盤才能有化險為夷的情況,依靠單手根本無法做到。正確的做法是雙手時刻不離方向盤,開手動擋車的車友,右手一但換完擋後立即握回方向盤,確保汽車方向時刻都在自己的雙手操控之下才是安全保障。

  二 、空擋節油

  電噴汽車在空擋滑行的時候不一定省油,因為有些車在加速中鬆開油門,噴油系統停止供油,當發動機轉速降至2000轉時恢復供油,所以電噴車高速帶擋滑行時會省油,放空擋反而費油。

  三、汽車啟動長時間預熱

  汽車啟動前預熱,能使機械部件得到較好潤滑,減少摩擦,延長使用壽命。但預熱時間不宜過長,能使潤滑油到達所需潤滑部位即可,時間過長,只會造成更多的油耗和更大的發動機磨損。

  四、彎道不減速

  有許多車主在進入彎道不減速不降擋,而在彎道中發現車速過快則依靠剎車減速。這樣做,汽車轉向時,車輛重心不再保持在車輛中線位置,如果出現緊急制動或路面溼滑的情況,很可能導致車輛失控甚至翻車。正確做法應在進入彎道前減低車速換入低擋,入彎後,緩慢加油車身才能保持平穩安全姿態。

  五、視覺條件不良時不開燈

  不少車主為了節約汽車電池降低損耗,在黃昏或天氣較陰暗時不喜歡開燈,這也是一種十分錯誤的做法。因為在氣象或光線條件不佳時,人們往往難以很快發現車輛行蹤,而燈光就成了此時最好的提醒目標。要保障安全,除開自己小心駕駛外,還得給其他人提供一個警示,喇叭是如此,燈光更是如此。

  六、磨合期車速越慢越好

  磨合期是要在一段時間內將摩擦部件的配合間隙磨到一個合理的範圍,才能實現較好的潤滑。若磨合期發動機轉速過低,則曲軸連桿軸瓦承受的衝擊較大,轉速過高則汽缸壁容易拉傷,造成早期磨損,所以磨合期應參照發動機轉速而不是車速,汽油發動機轉速在2000至3000轉之間,柴油發動機在1000至2000轉之間。

  新手開車注意事項

  1、上車先看車

  上車前繞車轉一圈,看車的外況、輪胎、車底下有沒有漏油漏水。一個星期還得揭開蓋子檢查一次機油、冷卻水、剎車油。

  2、點火步驟

  拉緊手剎防備滑動,離合器踩到底,空檔,不踩油門加速踏板,轉動鑰匙到Ⅱ檔後停6秒鐘,讓汽車電子系統上電自檢,啟動潤滑系統,然後繼續轉動鑰匙到Ⅲ檔點火。點火成功後,掛一檔、鬆手剎、慢抬離合、加油、出發。

  3、開車先熱車

  電噴車幾乎不用熱車。這裡熱車是指啟動潤滑系統。停車超過3小時,發動機點著火後,怠速10秒以上,轉速錶下降到1000左右,再發車。北方嚴寒天氣適當延長怠速熱車時間。

  4、一檔起步

  轎車變速器設計偏重於速度。如果勉強用二檔起步不僅會增加發動機的負荷,而且會導致離合器早期磨損,所以轎車無論排量多少,都應一檔起步。

  5、平穩換檔

  換檔要做到兩點:一是車速達到了所換檔位的車速範圍;二是抬離合器時,抬到“聯動點”處暫停不是慢,而是停!,同時稍加油,感到車有向前的力量了,再輕抬離合器。這樣操作,平穩、順暢、不抖動。

  6、踩準腳剎

  為了保證緊急關頭踩準腳剎,一定要固定右腳跟的位置。以腳跟為園心,腳掌向前踩腳剎,向右踩油門。平時只要路面略微有情況,右腳掌立刻放到腳剎踏板上,進入準備狀態,確保萬無一失!

  7、帶檔剎車

  加油時發動機產生牽引力,帶擋剎車時發動機產生制動力,並且能控制兩個驅動輪同步,防止剎車時跑偏。特別重要的是,空檔時剎車助力器的輔助力會大大降低。所以任何情況下都要帶檔踩剎車,當車快要停下時,再踩下離合,退到空檔,以防憋滅火。

  8、剎車先看後視鏡

  剎車前要看一下後車距離,如果太近,並且自己與前車還有一定的距離,就稍微鬆一點剎車,避免後車追尾。

  9、時刻掌握腳剎狀況

  上路提速前輕點一下腳剎,行駛時間長了輕點一下腳剎,下坡前輕點一下腳剎,接近路口、道口前輕點一下腳剎。做到時時掌握腳剎狀況,一旦發現異常,立刻用減檔和手剎減速停車。

看過的人還會看:

雪地行車注意事項
開車上路常見錯誤介紹
相關知識
開車上路有哪些常見誤區
新手開車上路有哪些常見問題
汽車打蠟有哪些常見誤區
開車上路有哪些換擋技巧要掌握
新手開車上路有哪些操作技巧
新手開車上路有哪些禁忌事項
開車上路有哪些禁忌事項
開車上路有哪些容易違章的情況
新手開車上路有哪些易犯錯誤
汽車自行維修有哪些常見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