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保養及維護常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1日

  汽車保養是一項技術性比較高的複雜工作,基本上難以自行完成,需要請專業的汽車維修廠處理。不過到底哪些保養是必須做的?又有哪些零件是一定要換?最好要有基本常識,以免被車廠痛宰荷包都不自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汽車保養具體如下:

  一、發動機油量檢查

  將車輛停放在水平的路面上。拔出遊標尺檢查機油量,油亮若在和兩個標線之內,則屬於正常範圍,若低於位。則應新增指定型號的機油,加油後的液麵不能高於位。

  二、發動機冷卻液液麵檢查

  發動機在熱機狀態時,千萬不要開啟散熱器蓋,否則可能會被濺出的冷卻液或高溫蒸氣燙傷。等發動機冷卻後,檢查冷卻液的液麵應處於滿位和低位之間,否則應加蒸餾水或純淨水或冷凍液,加水後的液麵高度不能超過滿位。如發現短時間內冷卻液減少的很快,應檢查冷卻系統是否有洩漏或到維修站去檢查。

  三、制動液麵的檢查

  制動也在高、低位之間則表示正常。如果制動液接近下限或低於下限則表示系統中可能有洩漏或制動蹄片磨損過多,應及時到維修站進行檢修。

  補加制動液時,要注意加同一種型號的制動液,防止損壞皮碗,注意保護好油漆防止腐蝕漆面。

  四、離合器總泵液麵的檢查

  離合器液麵介於高、低液麵間則表示正常,如果低於標準線,則可能是總泵或分泵皮碗損壞。在發動機執行狀態下將出現掛檔難或無法掛檔的現象,請即時到就近的維修站檢修。

  五、蓄電池的保養檢查

  檢查蓄電池固定是否牢固,電解液應在上限和下限之間,接近下線時應及時補加電解液或蒸餾水至高位線。保持蓄電池正負電纜接觸良好,並保持蓄電池清潔乾燥。放置時間較長的車輛要摘下蓄電池的正負極電纜,相隔半個月左右重新接線起動發動機約20分鐘後,如果電量明顯不足要及時充電。

  汽車維護常識具體如下:

  一、檢查潤滑油油麵

  在每次出車之前,都要檢查潤滑油麵高度,如果車輛在行駛中進行檢查,發動機應熄火,一段時間後,待潤滑油流回油盤後再進行。檢查時,車輛要停在地上,然後抽出機油尺用乾淨的布揩淨,重新插入再拉出機油尺,液麵在MAX和MIN之間。最小和最大標誌差額1。0攝示度,當液麵低於MIN時,應及時新增潤滑油。

  二、發動機表面檢查

  發動機各密封面和油封損壞,將造成潤滑油的滲漏。如潤滑油有滲漏,在發動機外部可以觀察到,如有發現,應立即排除。

  三、檢查冷凍液液麵高度

  車正常使用中,每月應該至少檢查一次冷卻液的液麵高度,如果氣候炎熱,檢查的次數應該多一些,檢查的液麵高度應在發動機處於正常的工作溫度下進行。檢查時不必開啟散熱器,觀察冷卻膨脹箱中的液高即可,正常的液高應位於MAX與MIN標記之間。當液麵低於MIN時,應及時新增冷卻液。

  四、汽車異味的檢查

  在你行駛中,如果發現車內有異味,應立即停車檢查,如果是胡膠皮味,應檢查發動機的傳動皮帶和汽車的電線,一般情況從表面可以看出。假如是汽油味,應檢查,油箱、油管是否有滲漏,發現後應馬上排除。若您解決不了。

  五、制動液的補充和更換

  位於前制動總泵上方的制動液儲液罐上有制動液液麵的最高MAX和最低MIN標記。如果發現制動液少了,應即使新增。

  制動液有毒性和腐蝕性,不可以與油漆想接觸,同時它還有具有較強的吸溼性,能吸收周圍空氣中的水分,會降低制動液的效能。所以應每兩年更換一次制動液。

  不論是新增還是更換制動液,都應使用與原來一樣的制動液。特別注意不能將不同廠家的制動液混加在一起,因為不同廠家生產的制動液有不同的化學成分,混加的制動液有可能損壞制動系統中心零件,特別是橡膠件,從而影響轎車的安全行駛。

汽車保養基本常識
汽車保養常識及日常保養
相關知識
汽車保養及維護常識
汽車保養與維修常識
汽車保養換機油常識
春季汽車保養的六大常識是什麼
春季汽車保養有哪些常識
春季汽車保養有哪些常識
秋季汽車保養有哪些常識
秋季汽車保養有什麼常識
夏季汽車保養的八大常識
春季汽車保養有什麼常識